首页 > 58必威网站

厦门大学有那些科系?读文科选那些系比较好?

来源:
时间:2024-08-17 13:47:58
热度:

厦门大学有那些科系?读文科选那些系比较好?【专家解说】:厦大文科最好的学院是经济学院,里面有5个系:财政、计划统计、经济、金融、国际经贸。学校设施 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历经 80 余

【专家解说】:厦大文科最好的学院是经济学院,里面有5个系:财政、计划统计、经济、金融、国际经贸。学校设施 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历经 80 余年的积累,馆藏纸质文献逾 400 万册,其中外文图书藏量达 50 多万册,在国内各类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文献收藏涉及各学科领域,在东南亚研究和台湾研究等区域研究资料建设方面具有特色优势。馆内还拥有大量的古籍线装书及光盘、录音 ( 像 ) 带等多媒体资料。 2000 年以来,学校投巨资建设数字图书馆,在线的大型数据库达 100 多个,涵盖所有学科领域,具国内先进水平。校图书馆目前拥有总面积达 6 万多平方米的馆舍。其中校本部拥有一座总馆和 4 个(法学、经济与管理、文史、东部学生公寓)分馆,可提供 3,000 多个座位。全校图书资源统一配置,面向全校师生开放。馆内现装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工作站 400 多套,直接与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相连,馆内网络与校园网千兆接入,实现了高度的电子化、网络化服务环境。 学校图书馆各总、分馆目前每周 7 天,每天早 8 点到晚 10 点向师生开放,提供纸本文献借阅、文献复制、多媒体阅览、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展览、学术报告等服务,网络资源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 图书馆从国内走向国际,开展跨校、跨地区的合作,目前已与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 多家大学图书馆建立有馆际互借和出版物交换关系。利用全球网络环境,有力地保障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成为学校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 教学与实验设施 学校有精良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实验条件。通过“ 211 工程”、“ 985 工程”的投入,按照一流的标准,学校对教学基础设施进行了重点建设。目前学校拥有十七个教学实验中心,各类教学实验室 133 个,学校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设置齐全,仪器设备性能优良,数量配置充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均大幅度超过国家本科教学评估的优秀标准。 学校为学生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优良学习环境。全校 2 万多个教室座位, 90% 以上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拥有 1800 多台电脑的公共计算机教室,每天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10 点向学生开放。各学院装备的 6000 多台计算机,可供学生上机、上网学习。电信和校园网双线进入学生宿舍,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网络终端、一台电话。 学校建设了一批校内外的实训和实习基地。如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标本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馆;金工、电子等校内实训基地。学校通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合作,以联合、共建等形式建立了 142 个稳定的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环节的需要。 学生宿舍 近年来,我校加大学生宿舍(公寓)建设及改造投入,保障了学生住宿需求。已实现学生住宿“ 4 -2 -1 ”目标(即本科生 4 人一间,硕士生 2 人一间,博士生 1 人一间)。 住宿条件:我校学生公寓楼按相关标准建造,实现住宿功能区分、通讯、网络入户,配用组合式家具及智能化用电管理等;宿舍区的洗浴、洗衣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备,日臻完善;每间宿舍都安装空调;并在全国高校首创学生免费饮用开水。 我校对所有学生宿舍(公寓)楼进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实施标准化保洁、维护作业,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倡导学生民主参与自主管理、自助服务,共同营造安宁、整洁、文明、温馨的“学生之家”。 住宿标准: 2008 级硕士生将入住学生公寓(住宿标准一般为:双人间、独卫、电话、网络、空调、热水器等)。研究生宿舍楼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住宿费: 1600 元 / 人 / 年(以物价部门审定的价格为准) 餐饮服务 厦门大学拥有专门从事餐饮管理服务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承担着本部校区及漳州校区叁万多名师生的日常用餐。“多种经营”和“多层次服务”是“厦大餐饮”的一大特色,校本部共有学生餐厅 9 个,可供 2 万人用餐。 目前在校学生每月平均伙食费为 300-350 元左右。“厦大餐饮”注重全国各地口味菜肴的制作,每个餐厅每餐均有五十余种菜肴可供选用。全校餐厅还实现了售饭(菜)微机化、餐具不锈钢化和食堂餐厅化等目标,师生可不带不洗碗筷,就有清洁卫生的餐具用餐。饮食服务中心以其规范的管理、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卫生条件及特有的厦大文化餐饮品味受到好评。 健身和运动设施 学校文化体育设施完善。现有塑胶田径场 4 个(其中 400 米标准田径场 3 个,非标准田径场 1 个),标准足球场 4 个,篮球场 69 个,排球场 28 个,网球场 18 个,羽毛球场 10 个,游泳池 5 个,室内体育馆 4 个,高尔夫球练习场 1 个。学校建有为全校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所需的一批场地、琴房等设施。同时还拥有健身馆、乒乓球馆、武术馆等室内运动场馆,学校总的运动面积达到 17 万平方米。规模壮观、可容纳 4000 多观众的建南大礼堂,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投资 8000 余万元建设的科学艺术中心也将于近年投入使用。 我校拥有篮球、田径、足球、武术、游泳等高水平运动队。各种学生体育协会 20 多个,常年举行各种活动和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男子篮球队获得了 2007 年全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南区冠军。 其它服务 学生宿舍区和校园周边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邮政局设立的办理处和自动柜员机,为广大师生提供存取款、汇款、转帐等服务;校本部内还有逸夫楼、建文楼、克立楼和厦大招待所等不同档次的宾馆,提供旅行、会议住宿的优质服务。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情况 一、“ 985 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5 个): 在国家“ 985 工程”二期的建设项目中,我校东南亚研究创新基地、台湾研究创新基地、财务管理与会计创新基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创新基地、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与预测创新基地被列入“ 985 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行列,成为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5 个): “十五”期间,我校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被列入教育部百所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行列,成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基地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我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 2004 年教育部组织的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中,不仅全部顺利通过合格评估,而且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和东南亚研究中心还被评为优秀重点研究基地(全国 19 个),优秀重点研究基地入选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名(第一名为中国人民大学)。 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在科研成果获奖方面,“十五”期间我校文科共有近 700 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含厦门市)奖励。尤其在 2006 年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我校文科共有 19 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仅次于北大( 33 项)、武大( 21 项)和人大( 21 项),位居全国高校第四位。一、二等奖获奖数仅次于北大、北师大,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名。 上百卷的《台湾文献汇刊》面世,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的整合研究》和《中国词史》两部著作获得第 14 届中国图书奖。 此外,在中宣部、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计委、安子介、商务部、国侨办等部级奖的评选中,我校均取得佳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四、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十五”期间,我校共承担目前我国文科类最高层次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99 项,是“九五”期间( 51 项)的近两倍,与武汉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其中 2003 年和 2004 年分别以 22 项和 28 项的成绩连续两年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2005 年、 2006 年我校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这也是福建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此外,“十五”期间我校还承担各类省部级课题 347 项。其中在教育部 2003 年开始启动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申报中,我校连续两年都有命中,获资助经费 130 多万元。这是我校在教育部重大课题立项方面又取得的新突破。 在科研经费方面,“十五”期间文科到校经费分别为: 2000 年 1146.14 万, 2001 年 1355.3 万, 2002 年 1178.83 万, 2003 年 1239 万, 2004 年 1595.2 万, 2005 年 3000 万元, 2006 年跃增至 4068.17 万元。 五、 2006 年中国大学社会科学前 10 强:学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 2002-2006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在数家中介评价机构所进行的评价中,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综合指标连续数年稳居全国高校前十名之内,部分指标甚至在前五名之内,如果按人均计算,排名还可能更靠前。 年份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名次 第 10 名 第 8 名 第 8 名 第 9 名 理工科科研情况 “近几年,我校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保持和扩大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优势;应用研究呈快速发展,学校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大幅度提高。 学校现拥有1 10 余个科研机构,其中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试点建设), 4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 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1 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拥有“ 985 工程”二期建设创新平台和基地 11 个(理工科 6 个,文科 5 个)。 2005 年,厦门大学科技园正式进入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系列。 近几年我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校两院院士总数达到 9 人 , 另有双聘院士 8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总数达到 14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增 11 人,总数达到 22 人,列入百千万人才工程总数达到 5 人,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总数达到 16 人, 18 位教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研究团队”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研究团队”获批入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有 8 个学科获批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4 个学科获批设立“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学校到位科研经费保持逐年增长。 2001 年科研经费 4399.83 万元, 2002 年达到 7260.23 万元, 2003 年达到 8917.2 万元, 2004 年达到 9561 万元 ,2005 年达到 12600 万元, 2006 年达到 17100 万元。 1999 年至 2006 年,全校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 1500 多项,总经费近 5.5 亿元。获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 58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项,省杰出科技人员奖 2 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9 项、三等奖 30 项。获教育部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 项、二等奖 12 项,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2 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 32 项。共发表各类论文 10160 篇,其中国外刊物 4476 多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 2954 篇,其中 SCI 收录 1964 篇(含 SCIE 收录)、 EI 收录 633 篇、 ISTP 收录 357 篇。 2004-2007 年,郑兰荪院士课题组、戴民汉教授课题组、孙世刚教授课题组分别发表论文在《 SCIENCE 》杂志上,标致着我校的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出版科技专著 48 部。共申请专利 680 件,获授权专利 334 件,专利拥有数 345 项,其中发明专利 221 项,实用新型 124 项。 近几年,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开局面。厦大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研究中心推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厦大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汕头大学联合研制成功世界首个禽流感病毒 H5N1 快速诊断试剂盒;“艾滋病毒( HIV )基因工程重组可溶性Ⅰ + Ⅱ抗原及基于此的第三代 HIV 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生产”成果转让给企业后,目前产值已达到 3000 多万元;“丙谷二肽”已获中试成功和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证书及生产许可证,目前已开始规模试生产;“高效表达转胸腺素基因蓝藻”等一批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海洋学科在我国首次实现了 MODIS 卫星遥感海洋数据产品网络准实时发布,提高了海洋遥感数据产品时效。 学校每年参加深圳“高交会”、“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以及其它各地的科技成果交流会,并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注重与企业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以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不同模式的产学研基地“技术工程中心”或“实验室”。五年来,与杭州养生堂有限公司共建“厦门大学养生堂生物药物实验室”;与厦门宝龙集团共建“厦大宝龙电池研究所”;与深圳美宝田公司共建“厦门大学深圳宝安区水产工程技术合作开发中心”;与福建华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厦门大学华融信息技术实验室”;与厦门三优光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建“厦大三优光机电科技开发中心”等产学研基地,这些研发基地的成立促进了处于不同阶段科技成果的转化,已成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孵化基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