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求几份高二会考样题

来源:
时间:2024-08-17 13:35:56
热度:

求几份高二会考样题【专家解说】:山东省二○○八年一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西部分。第I卷1至4页,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

【专家解说】:山东省二○○八年一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西部分。第I卷1至4页,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5至8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天体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河外星系是最高级的天体系统 B.太阳系是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C.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D.银河系包含地月系 2.关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空看,吴顺时针方向旋转 B.赤道和北极圈的角速度一样大 C.产生了地球上的四季更替 D.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在三大类岩石中均能找到化石 C.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D.大气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③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④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关于图1中四幅图所示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风沙堆积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 B.乙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石柱 C.丙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冰斗 D.丁为流水携带泥沙堆积成的河口三角洲 6.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更替,这属于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2003年夏季,长江三角洲地区曾出现过30余天的高温干旱天气,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使城市供电、供水不堪重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荒”和“水荒”。据此完成7~8题。 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8.能够大致示意形成上述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图2中的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下表是世界部分地区的雪线高度,读后完成9~10题。 地区 热带非洲 阿尔卑斯山 北极圈内 雪线高度(米) 4550~5200 2400~3200 200 9.影响表中不同地区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的高低 B.热量的纬度差异 C.降水的纬度差异 D.洋流的性质差异 10.近些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降水增多 B.海平面的上升 C.地壳运动剧烈 D.大气温室效应增强 11.影响下列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结构与图3最吻合的是 A.茶叶种植业 B.基塘农业 C.小麦种植业 D.灌溉农业 下表为我国2006年四个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相关数据,据此匕完成12~13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① 9613 1.241 0.638 6163.2 ② 1625 0.541 0.595 5408.8 ③ 3837 2.471 0.721 1180.0 ④ 267 1.883 0.607 159.7 12.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四个地区中,最先需要迁入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4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图例中a至e分别代表五种运输方式。据此完成14~15题。 14.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到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15.有一批急救药品欲从北京紧急调往西南某地震灾区,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b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由于每年多次人工锄草,造成了茶园“消瘦”,后来,茶场主人把羊引进茶园,“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解决了茶园“消瘦”问题。据此完成16~17题。 16.茶园“消瘦”的最主要原因是多次锄草 A.导致土壤中分解者缺乏 B.破坏了土壤结构,茶树难以生长 C.加快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D.加快了雨水对表层土壤的冲蚀,土壤肥力降低 17.茶场主人把羊引进茶园的好处有 ①减少了人工锄草,节省了人力物力 ②减少锄草次数、利于水土保持 ③改变了当地的气候 ④增加了茶场的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段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图5是某大洲局部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M地区(阴影所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加剧 B.水土流失严重 C.酸雨危害严重 D.湿地退化加速 20.在我国,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地区 B.黄河中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北三江平原地区 21.该大洲大部分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是 A.光照和劳力不足 B.低温和技术落后 C.洪涝和劳力不足 D.缺水和技术落后 图6为我国某地区图(阴影部分为河口三角洲),该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外来人口猛增 B.工业迅速发展 C.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自然条件的改善 23.近年来,该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不断向周边迁移,此过程中可能使 A.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延缓 B.迁移工厂效益严重下滑 C.迁入地区环境污染加剧 D.迁出地区经济严重衰落 2007年4月14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静轨卫星。据此完成24~25题。 24.对地理事物进行三维坐标定位,需要不同轨道的卫星数量至少有 A.2颗 B.3颗 C.4颗 D.5颗 25.导航静轨卫星为交通运输导航时,必须运用 A.RS技术 B.GIS技术 C.RS和GIS技术 D.GPS和GIS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图7所示为昼半球,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该日,济南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点。(1分) (4)P点位于M点的______方向,M点的日出时间(地方时)是________点。该日之后三个月内,在你的家乡,日落时间会逐渐________(提前、推后)(3分) 27.(8分)读“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完成下列各题。 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1.8 14.1 14.5 16.0 23.2 23.5 26.2 27.8 26.5 24.7 16.5 14.0 降水量(mm) 61 85 63 36 12 5 3 8 16 19 28 77 (1)图8中A点是根据表中6月份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画出的,请仿照此点将1、4、7、10月份的资料画在图中。(2分) (2)该地位于____(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根据资料描述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2分) (4)该地属于________气候,其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8.(7分)图9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要在A、B两地分别种植小麦、蔬菜,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作出合理安排,并说明理由。(4分) (2)依托当地农产品资源,可在城镇①中发展________工业(1分) (3)②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却成为荒地,试分析其成因。(2分) 29.(8分)图10为某城市略图。图11为该城市A——D四地2007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其中纵坐标的“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指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与总人口的比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四地中,人口显著减少的是________。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依据城市地域形态和卫星城的分布推断,该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1分) (3)据图10分析说明,该城市为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系列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 (4)该城市拟在C、D两地选址建一个大型仓储式超市,你认为哪一地更佳?试说明理由。(2分) 30.(9分)读图12,回答问题。 (1)两图表示的工业基地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2分) (2)简要分析两地区工业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至少列举两条)。(4分) (3)甲基地的发展历程,对乙基地今后的发展有何启示?(3分) 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和宁夏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 省区 江苏 宁夏 人均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70 20 人均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540 1750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 (立方米/亩•年) 446 1352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570 4000 材料二 江苏和宁夏在全国的地理位置(图13)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江苏和宁夏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差异。(至少列举两条)(3分) ( 2)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大大超过江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3)宁夏水资源缺乏,特别是中部地区,人们饮水都比较困难。你认为要解决当地饮水难的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