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论文-统计学方向的!急用!!

来源:
时间:2024-08-17 08:22:54
热度: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论文-统计学方向的!急用!!【专家解说】:  循环经济改变了过去线性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思维模式,提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理念,倡导一种减量使

【专家解说】:  循环经济改变了过去线性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思维模式,提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理念,倡导一种减量使用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缓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来说是一个跨越。但是,必须看到循环经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这是因为循环经济也有其局限性。   1.循环经济的“减量化”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减量化”只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输入,减少物质需求,其中心思想是节约资源,而这只能延缓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时间,却不能改变现有产业技术体系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本质。如果不在资源替代上寻找最终的解决办法,“减量化”也无法阻止不可再生资源的最终枯竭。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不是“停滞经济”、“零增长”。不断扩大的物质需求、不断增长的循环规模势必使这种循环系统的输入物质量不断增加、释放物不断增多。所以,单纯依靠循环经济的理念对现有经济进行调整,并不能避免资源的枯竭、环境恶化的压力。当然,也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存在局限性。循环经济依存于一个技术体系或系统,把所有能减少物质消耗、能封闭物质流动、能减少废物产生的各种技术纳入一个体系或系统。它所要求的技术体系是以能够大幅度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优化物质在经济系统内部的运行,即以物尽其用为条件的。但是,现实社会许多经济活动并非都可纳入到这样的“封闭式生态循环”中。例如,池塘中的生物链只适于在池塘生存的生物,不在池塘生存的生物就无法参与到池塘的生态循环当中去。同样,人类社会的许多生产和消费活动,并不都具有能够组合成彼此循环的相关性,因而,也无法将它们都联结成一个有机循环系统。因此,“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只能在有限的区域、有限的范围得以实现。例如,表面涂层、油漆、杀虫剂、除草剂、防腐剂、防冻剂、炸药、燃料、洗涤剂等化工产品就无法进人再循环。   3.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也存在局限性。第一,“再循环”原则本质上仍然是事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废弃物再循环虽然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但并不能减少经济过程中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规模,也不能降低它们的流动速度。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的上升,需要再循环的废弃物数量也会不断增长,最终必然突破阀值,污染仍然难以避免。根据东北大学路钟武院士的研究,在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或下降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循环率可使资源效率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但是,在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循环率对资源效率的影响小得多,即使循环率达到1.0,资源效率也很有限。第二,“再循环”技术本身还存在许多不成熟。“再循环”技术处理废弃物时需要耗费矿物能源,需要耗费水、电及其他许多物质,并将许多新的污染排放到环境之中;再者,“再循环”技术能否在实践中使用,要受到理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等诸项条件的制约。一项循环方案,即使在理论和技术上可行,如果在经济上不可行,不符合成本一效益规律,也很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实施。   二、产业技术体系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所要求的是在资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基础上实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要求我们必须摆脱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束缚,彻底解决人类无限发展的需求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基本矛盾。要想实现这一愿望,仅靠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是远远不够的,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使用只能延缓存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时间,只有实现用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人类生产才能完全摆脱不可再生资源有限性的束缚。所以,单纯依靠循环经济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突破,通过产业技术体系的变革,完成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技术发生彻底的变革来实现。   产业技术体系是指在工业生产部门各个产业领域所使用的各种产业技术,因其生产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而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些产业技术因其在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而分为源技术、主干技术、旁支技术三个层次。产业技术体系变革,是指由于人类认知自然能力的提高、科学研究的进步而引致新的源技术产生,并在新的源技术影响下,主干技术、旁支技术不断出现,逐步构成一个新的较为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的过程。   人类经济社会面临的生存危机,在本质上是产业技术体系性质,迄今为止历次产业技术革命都在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上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导致产业技术体系各层次的产业技术都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排放污染环境的废弃物。这只要简单回顾一下三次工业革命即可。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中心社会向工业中心社会迈进的质变。蒸汽机的问世,带动了煤炭、冶金、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开了人类对自然能源和材料的快速开发和利用的序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加速了人类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掠取的速度,而且工业污染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也开始显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仅钢铁、煤炭、机械加工等部门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出现了石油、电气、化工、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工业动力转而主要由化石能源来提供。这种以耗散方式消耗在短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能源消费,向大气和环境中排放出各种废气;各种物理和化学的生产过程都要用清洁的水作为冷却剂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载体,使得清洁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大量矿山的开采使得植被锐减;人口的膨胀使得城市云集,工厂和住宅不断侵吞有限的可耕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没有改变人类大工业生产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污染环境的本质,相反却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的帮凶,使这种掠取和消耗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破坏环境的产业技术体系更加精密、更加先进。总之,三次工业革命都因产业技术体系中的源技术发生重大变革,推动产业技术体系中各层次的产业技术逐步改变,最终导致整个产业技术体系发生变革。虽然,以往三次工业革命都实现了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但人类生产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破坏环境性质没有得到改变,相反却使这种速度加快。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须变革当前的产业技术体系。   当前的产业技术体系还属于重化工业技术体系。重化工业技术体系中的源技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具有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破坏环境的性质,从而带动了汽车、钢铁、化工、冶金以及机械加工等主干技术和旁支技术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改变人类生产不可持续的本质必须从根本上针对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的源技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进行革命。   首先,改变电力技术,实现电能的可再生化和洁净化。电能本身是一种洁净能源,电能的使用完全可以实现零污染,但是,目前的电能还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电能的生产还排放大量废弃物,主要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能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转换而来,石油、煤炭发电对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发展新型能源,变革传统的电力技术是产业技术体系变革的首要任务。发展水电能以及太阳能、风能、氢能和生物能等新型能源取代传统的石油发电和煤炭发电,逐步实现电能的可再生化和洁净化。   其次,用电动机取代传统的内燃机。传统的内燃机是直接建立在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结构上的工业动力,是现代大工业各种产品生产的母机。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最突出的代表。汽车不仅是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消耗者,也是全球气候异常、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的主要元凶,此外,汽车产业更是在整个产业技术体系中关联最多的产业。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实现零排放、无污染,而且随着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等发电的普及与推广,电能会逐步转变成可再生能源。因此,发展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取代传统的内燃机,便成为产业技术体系变革的另一突破口。   随着这两项传统的源技术逐步变革,重化工业技术体系中与此紧密联系的传统产业(如石油、化工、煤炭等产业)将逐步萎缩,而新兴产业(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能发电以及潮汐发电等产业)将逐步取代它们,层层推进,逐步实现产业技术体系由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污染环境到使用可再生资源、对环境无害的性质转变,完成对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的革命,使人类生产彻底摆脱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污染环境的现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管目前这两项技术涉及的产业众多,新兴技术还远未达到市场推广的地步,还需要人类在此领域实现科学上的突破。但是,世界技术——经济范式正处于变革期,太阳能发电、氢能利用、风能发电、电动汽车等技术日新月异,改变上述两项传统技术的新技术正孕育着突破。如果我们能够重视科技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及时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利用产业技术体系变革的规律,适时发展适合未来的源技术,引导产业技术体系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从而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目前,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在此领域做出了积极探索。德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4.7%提升到2003年的8%,到本世纪中叶甚至可超过50%。德国的风能发电已占总发电量的6%,占全世界风能发电量的1/3。生物能供热总量已达到全德国供热量的4%   三、结 论   循环经济改变了过去“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传统线性经济模式,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进的一大步。但是,循环经济还存在许多局限性。仅依靠减量利用、高效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还不能最终使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彻底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这必须通过产业技术体系的变革来改变传统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的不可持续的弊端来实现。但是,产业技术体系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一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逐步向产业技术体系变革方向努力,应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