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
时间:2024-08-17 14:39:17
热度: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热心网友:简单的说,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详细的解释: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

热心网友:简单的说,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详细的解释: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6000多万年以后,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在此之前,中国大陆的东边是太平洋,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南边喜马拉雅地区分别被浅海占据着,西边的地中海在当时也远远伸入亚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国大陆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湿气流的滋润,气候温暖而潮湿。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大部分为亚热带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沙漠和戈壁。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二三百万年以来,亚洲的这片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搬运沙土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区正好是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连五台山、太行山等华北许多山的顶上都有黄土堆积。当然,中国北部包括黄河在内的几条大河以及数不清的沟谷对地表的冲刷作用与黄土的堆积作用正好相反,否则的话,黄土高原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厚度不超过409.93米。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沉降区,但是这里是一个不断下沉的区域,同时又发育了众多河流,所以落下来的沙子要么被河流冲走,要么就被河流所带来的泥沙埋葬了。 中国古籍里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雨黄沙”、“雨霾”的记录,最早的“雨土”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这里记录的其实就是沙尘暴。 雨土的地点主要在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奇异的灾变现象,相信这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征兆。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就记有:“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 1966—1999年间,发生在我国的持续两天以上的沙尘暴竟达60次。中科院刘东生院士认为,黄土高原应该说是沙尘暴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积累了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沙尘暴的记录。中国西北部沙漠和戈壁的风沙漫天漫地洒过来,每年都要在黄土高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黄土。

热心网友:风吹来的.风把来自中亚的黄土吹到这里.

热心网友:哈哈,我初二刚毕业,地理刚好学了!正入我口,嘿嘿:一种认为是这一地区盛行的偏北风把新疆。宁夏北部、内蒙乃至远在中亚沙漠中的大量粉沙刮到黄土高原地区堆积下来。因为黄土高原与黄土底部的基岩成分不一样。黄土下部地貌形态多样,起伏比较大,但上部沉积黄土厚度大体相近似,并有从东到西逐渐变薄的趋势,同黄土来源于西部的方向是一致的。这说明黄土是从别处搬过来的。但有不少科学家发现,黄土层的底部有一砾石层,而这浑圆的砾石层却是典型的河流沉积物。于是他们认为,黄土的原籍在黄河的上源,是河流把黄土冲刷下来形成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土既不是风成的,也不是水成的,它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风化形成的,是土生土长的。也有一种综合性观点,认为黄土高原既来自西北、中亚,由大风刮来,又有绵绵流动的河流携带而来,还有本地土生土长的基岩上风化的,是在这三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地理书上写的是第三种:风成说,我相信树上的!

热心网友:塔克拉玛干的黄土沉积的

热心网友:一种认为是这一地区盛行的偏北风把新疆。宁夏北部、内蒙乃至远在中亚沙漠中的大量粉沙刮到黄土高原地区堆积下来。因为黄土高原与黄土底部的基岩成分不一样。黄土下部地貌形态多样,起伏比较大,但上部沉积黄土厚度大体相近似,并有从东到西逐渐变薄的趋势,同黄土来源于西部的方向是一致的。这说明黄土是从别处搬过来的。但有不少科学家发现,黄土层的底部有一砾石层,而这浑圆的砾石层却是典型的河流沉积物。于是他们认为,黄土的原籍在黄河的上源,是河流把黄土冲刷下来形成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土既不是风成的,也不是水成的,它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风化形成的,是土生土长的。也有一种综合性观点,认为黄土高原既来自西北、中亚,由大风刮来,又有绵绵流动的河流携带而来,还有本地土生土长的基岩上风化的,是在这三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热心网友: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100多年来,许多科学家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几十种假说:有的认为黄土的“老家”不在当地,是风力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上的(称为黄土风成学说);有的认为是流水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称为黄土水成学说);有的认为黄土的“老家”就在当地,是风化作用将原来的岩石、砂砾“粉碎”之后,残留原地演化成黄土的(称为风化残积学说),等等。 近二三十年,更多的科学家赞同黄土风成学说。因为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距离蒙古、中亚和我国西北一带的荒漠越远,黄土的颗粒越细;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戈壁、沙漠、砂黄土、黄土、粘黄土的带状分布规律,而每一个带的矿物成分与荒漠地区砂砾的矿物成分完全一致,但与当地的岩石成分迥然不同;黄土无选择地覆盖在黄土高原的山岭上,且厚度也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在黄土中还发现干旱草原型的陆生动植物化石等。 按照黄土风成学说的解释,黄土高原是这样形成的:在蒙古、中亚和我国西北一带的荒漠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很大,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使岩石、砂砾等被“加工粉碎”成细小的砂子和粉尘。强劲的西北风将以百万吨计的细砂和粉尘旋入天空,随风南下。于是粗粒的先沉降下来聚成沙漠,细粒的则被飘移至秦岭北麓。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黄土高原。 科学在不断发展,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砂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粘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等。 对此,我国科学家李明光提出新的理论——黄土高原灾变水成学说。他用大量证据证实:黄土高原是喜马拉雅运动带来洪水泛滥,黄土沉积和新构造运动抬升形成的。他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热心网友:楼上是不准确的,黄土高原的形成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定论,楼上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学说有的人认为是风吹来的,即风成说;有的说是由湖泊和海洋沉积而成,即所谓水成说;也有人认为是河流、洪水或风化综合力而成。

热心网友:你问的是表面还是内部啊》?表面千沟万壑: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内部:流水对织

热心网友:风吹来的。

热心网友:中国北部有蒙古高原,沙石甚多,而且风力甚强,所以黄土高原的泥土是经多年风沙沉积而来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沙石,所以黄色

热心网友:天上来的

热心网友:简单点 就是:风力搬运与沉积。 而它的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所形成的。

热心网友: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最集中且分布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km2。黄土高原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现在是全国旱涝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环境的临界性和生态的脆弱性,使得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许多学者从考古、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古土壤序列、土壤化学物质变化等方面,对黄土高原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综述了地质时期第四纪气候变迁与黄土高原演变之间关系,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引起人们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关注,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热心网友: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最集中且分布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km2。黄土高原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现在是全国旱涝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环境的临界性和生态的脆弱性,使得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许多学者从考古、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古土壤序列、土壤化学物质变化等方面,对黄土高原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综述了地质时期第四纪气候变迁与黄土高原演变之间关系,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引起人们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关注,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古环境气候气候变化与新构造运动是引起我国第四纪(注:目前,距今1万年期间为全新世,距今1万年-250万年期间为更新世,合称地质第四纪)时期环境演变的两大因子[1] 。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变与第四纪时期环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黄土高原的形成与第三纪以来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2] 。依据板块运动理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是由于第三纪印度、阿拉伯等小板块碰撞亚洲大陆而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导致了中国自然环境气候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首先,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引起了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秦岭的抬升,它的抬升不仅阻隔了南北方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动物群的迁徙,而且阻碍了西北寒流的南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北上,对于大气热量和水分的再分配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造成了南北气候的差异,成为南方和北方、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至此,位于秦岭之北的渭水流域,温和半湿润的温带气候特征基本形成。再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古地貌,引起了西风气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在强大的西北风吹扬下,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被抬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随风向东南方向飘移。之后,由于东南季风的干扰和秦岭、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的阻隔和截留,风速变慢,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大量沉积下来,形成巨厚的黄土堆积。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表明[3],黄土是从距今约250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开始堆积的。更新世晚期(距今1万年前),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风力作用和马兰黄土的堆积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在中国北方形成了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堆积,并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3 气候变化与黄土高原演变第四纪期间我国冷期-暖期交替出现的总格局与全球规律是一致的4]。冰缘现象的研究、许多地区孢粉序列的研究、哺乳动物群的研究[5]、海平面升降的研究等也都证实了这一结论。尤其是陕甘黄土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进一步证实了中更新世以来我国环境演变格局与全球变化规律完全相应[6]。中国全新世时期气候变化的总格局与全球一致,即使在强烈隆起、环境演变异乎寻常的青藏高原也不例外[7]。3.1 更新世时期的古气候变迁与黄土高原演变3.1.1 更新世时期的古气候特点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泾河上游马莲河畔合水县境内,发掘出一具较为完整的古象化石。经考古鉴定 [8],这是更新世早期(200万年前)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黄河剑齿象”。这具古象化石向人们展示了当时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到处是森林、莽原和湖泊;在茫茫的原野上,野马奔驰,羚羊咩叫,鸵鸟漫步,鼢鼠觅食,古象成群……黄土高原俨然是一个天然动植物园。对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环境与古文化的研究表明[2],地质年代更新世早期和中期的大部分时间,渭河黄土高原呈森林—草原的植被景观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种代用资料分析表明[9],在中更新世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曾存在远较现代湿润的气候;自中更新世“雨期”以后,后一湿润期的湿润程度都较相应的前一湿润期降低;后一干旱期的干旱程度都较相应的前一干旱期增强;晚更新世晚期,干旱趋势渐渐明显。由孢粉分析得知[10],地质年代的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气候温和半湿润。 3.1.2 更新世时期的气候对环境演变的响应及对黄土高原的影响更新世时期我国环境演变的重大事件之一是现代季风,只有在现代季风形成之后,热量、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布便进行调整,从而决定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分布差异的规律[11]。青藏高原的间歇、加速隆起,与此同时所伴随着的现代季风出现并日益加强的过程,是我国境内第四纪时期环境演变的两大影响因素,深刻地控制和改变着大高原及周围地区的自然面貌,奠定了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分异的基础。60 年代,真锅淑郎等人[12]所作的数值模拟表明,对于无山模式,即青藏高原不存在时,现今东亚大陆上,冬季的西伯利亚高压和南亚夏季的印度低压都不出现,即不存在现代季风;增入高原影响后,出现与现代季风环流特征相接近的高低压分布形势。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证明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现代季风是青藏高原上升到某个高度之后的产物。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时还是海洋环境,中新世时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上升为陆地,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抬升到平均海拔1000 米左右, 更新世早期平均海拔为2000米,更新世中期高原面在3000米左右,更新世晚期广大高原面已达4500 ~ 5000米的高度[13]。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初期(更新世早期(更新世早期)面平均海拔约达2000 米,此时现代季风已经形成,而青藏高原此时的高度还不足以阻挡湿润夏季风的向北深入。高原本身及其周围的黄土高原,由于现代季风的出现迎来了气候比较湿润的时期;相应地,黄土高原是一个天然动植物园。至更新世晚期,随着青藏高原高度不断增长,对湿润夏季风的屏障作用越来越强。当高度超过3000 米以上时,愈益强大的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范围日渐扩大,干冷气流顺高原东侧而下,黄土高原气候转向干冷和干旱化方向发展,黄土高原从一个天然动植物园向草原、荒漠化演变。晚更新世的后一阶段,渭水流域大部分地方的植被已草原化了[2]。3.1.3 更新世时期的气候自变化及其对黄土高原演变的影响刘东生院士等[14]研究发现,第四纪约250多万年的时间内至少有32次黄土与古土壤的叠覆(黄红交替),这种叠加结构代表了32次由暖湿到冷干的变化,这一结果证明了大陆冰期和间冰期的多旋回性。当气候暖湿时,雨量相对较大,黄土堆积较少,生物繁衍较多,就形成褐红色的古土壤。当气候冷干时,雨量相对较少,黄土堆积较多,生物繁衍较少,就形成黄色的土壤。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均一,抗蚀力弱,土壤侵蚀现象在一定气候、地貌、植被等因素作用下,显得十分活跃。在地质年代第四纪期(更新世早期至全新世早期),尽管没有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但随着气候变化,自然植被也相应发生变化,当气候由湿润向干冷方向发展时,地面植被相应由森林向灌丛、草原演变,直到荒漠化,植被自然退化稀疏,土壤抗蚀性减弱,侵蚀转向相对强烈,形成现代千沟万壑的基本骨架。戴英生认为黄土高原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三个侵蚀堆积旋回[15],近一万年来(全新世)进入第四个,前三个周期分别经历了10万年,50万年和3万年,在每个旋回中还存在若干小的侵蚀堆积更替。赵景波,朱显谟等[16]根据黄土高原古地理演变、黄土地层年代学和侵蚀期与堆积期的资料分析,得出黄土高原出现之前为红土盆地,250万年来的黄土高原物质运动可可分3个阶段:第 一阶段出现在250~140万年之间,为高原物质内部侵蚀循环期;第二阶段出现在140~0.4万年之间,为高原物质自然侵蚀外流期;第三阶段出现在4千年以来,为高原物质加速侵蚀外流期。3.2 全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与黄土高原演变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距今10000年至8300年的早全新世,距今8300年至3000年的中全新世,距今3000年以来的是晚全新世。由于全新世时期亚洲大陆的造山运动已基本停止,因此引起黄土高原环境演变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自然因素首先是气候的波动[17]。与以前各地质时期相比较,全新世时期的环境演变,绝对幅度实际上是很小的,但由于在此期间,环境演变已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互为因果、融为一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说,这1万年来的环境演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