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

来源:
时间:2024-08-17 14:26:46
热度: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热心网友: 小儿糖尿病一般可分为3型。 轻型血糖低于150毫克%,病儿症状不明显。这种病儿极少见, 可不用胰岛素治疗。只用饮食调节控制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中型,

热心网友: 小儿糖尿病一般可分为3型。  轻型血糖低于150毫克%,病儿症状不明显。这种病儿极少见, 可不用胰岛素治疗。只用饮食调节控制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中型,病儿的症状同成年人,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并容易饥饿,消瘦(与成人糖尿病的肥胖正好相反),血糖一般在150-250毫克%  重型,是小儿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容易被忽略、被遗漏的类型,常常以急性发病的形式出现。发病时病儿只有短暂的嗜睡、恶心、呕吐、腹疼、全身疼,很快出现昏迷,同时还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病儿表现为呼吸深长,口唇樱桃红色,口中呼出烂苹果气味,皮肤发蔫。眼窝凹陷,脉弱,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   糖尿病首先应查尿糖,但尿糖阳性并不都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是孩子吃了大量糖类食品、水果或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输入大量葡萄糖液而引起的暂时性糖尿。辨别的方法是检查空腹血糖,即晨起吃饭前抽血化验,如果血糖超过120毫克%,应认为有糖尿病。有条件的还可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正常情况下口服一定量糖,血糖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这是由于被吸收入血的糖很快被处理掉,从而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患糖尿病时则不然,被吸收入血的糖不能很快被处理掉,呈现迟迟不下降现象。  重症糖尿病要送医院抢救,患儿清醒后再按中型治疗。对中型病儿主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急性期使用普通胰岛素较好,注射后0.5-1小时即可使血糖下降,2-3小时达高峰,6-8小时后效力消退。用量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为防止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低血糖休克等副作用,每次餐前注射胰岛素时应先烧尿糖。  烧尿糖的方法很简单,完全可以教会病儿自己去作,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物品--玻璃试管1个,试管夹1个,酒精灯1个,滴管1个,班氏试剂1瓶。 具体操作--在试管内加20滴班氏试剂,用酒精灯加热至沸,再加2滴尿于试管内(使试剂与尿液比例为10:1),再煮沸2分钟,待冷却沉淀后观察结果。 结果观察标准--蓝色不变为阴性,胰岛素不增加量或稍减量;绿色为(十)不加量;黄绿色(++),不加或稍加量;土黄色为(+++),稍加量;砖红色(++++),胰岛素需加量。根据尿糖调节胰岛素用量,急性期宜将尿糖控制在(十)左右,不要求完全阴性,否则不易观察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低血糖休克。   对于用胰岛素的患儿应随时观察有无低血糖休克的表现,早期症状是苍白、软弱、头晕、出汗、脉快、乏力。年长儿可自诉上腹不适,或震颤、复视、头疼、呕吐等,严重者出现半昏迷、瘫痪、大小便失禁,体温低,脉快而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昏迷、抽风,甚至死亡。抢救低血糖休克,可直接由静脉注入25%-50%的高浓度葡萄糖。糖尿病患儿应随时携带糖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马上吃糖以应急需。

热心网友:

儿童时期1型糖尿病的治疗指导

一、胰岛素治疗

    根据胰岛素的种类及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效普通胰岛素(RI)、中效珠蛋白胰岛素(NPH)和长效鱼精蛋白胰岛素(PZl)。

    1.剂  量    新患儿开始治疗时可用RI 0.5~1.0IU/(kg·d);年龄<3岁者用0.251U/(kg·d),总量分3~4次注射。每次于进餐前20~30min皮下注射。参考残余β细胞功能,如空腹C肽过低者及病程较长者,早餐前用量偏大,中、晚餐前用量可相等。

    混合胰岛素(RI/NPH)治疗:每日可注射2次,早餐前注射量占总量的2/3,晚餐前占1/3,一般RI与NPH之比不大于1:3,残余β细胞功能较好者可用30:70,一般用50:50者效果好。先抽取短效胰岛素,再抽取中效胰岛素。用混合胰岛素治疗者,若午餐前血糖经常≥11.2mmol/L,可在午餐前加用小量RI(2~4IU欲)。

    短效与长效胰岛素(RI/PZl)混合治疗:儿科应用较少,一般用于病程较长、使用胰岛素剂量较多及需要长效胰岛素提供胰岛素基础量的患儿,可以在RI一日注射3~4次的基础上,在早餐前或晚餐前的则中加入PZI混合注射;二者的比例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需RI:PZI≥4:10。

    2.剂量调整    根据血糖(有条件的单位可测定早晨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及睡前的全血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按需调整胰岛素剂量。

    RI的调整   早餐前用量:参照第一段尿及午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午餐前用量:参照第二段尿及晚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晚餐前用量:参照第三段尿和睡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睡前用量:参照第四段尿及次日早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

    短、中效胰岛素混合治疗的调整   早餐前RI及晚餐前RI调整:同上述RI的调整方法,早餐前NPH根据第二段尿及晚餐前次尿尿糖调整。晚餐前NPH根据第四段尿及次日早餐前次尿尿糖调整。

    3.注射部位    双上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腹壁等部位为宜。应按顺序成排轮换注射,每针每行间距均为2cm。以防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发生局部皮下组织的纤维化或萎缩。

    二、计划饮食    糖尿病儿童饮食计划原则是应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根据患儿家庭饮食习惯进行适当限制和灵活掌握。

    每日所需热量=4184+年龄x(290-420)kJ [1000+年龄x(70-100)kca1)。年龄偏小、较瘦的儿童应选择较高的热卡,< 3岁儿童用每岁418.4kJ(100kcal),随年龄而递减;而年龄偏大、较胖,特别是青春期女孩则宜用较低的热卡,可每岁209.2~251.0kJ(50 ~60kcal),总热量≤8368kJ/d(≤2000kcal/d)。运动量特大者可用较高热量,热量的分配为: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15%~20%;脂肪占25%~30%。

    食物成分中蛋白质应以动物蛋白为主;脂肪应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每日最好摄人足够的蔬菜或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每日每餐的热量分配应基本固定,可以分为早餐占1/5,午餐和晚餐各占2/5,每餐中留少量作为餐间点心,并按时定量进餐。不能按时进餐时必须测餐前血搪调整胰岛素或进餐量。

    三、运动治疗    初诊的糖尿病儿童在搪代谢紊乱阶段,必须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根据年龄、运动能力安排适当的项目,每天定时定量进行运动。运动时需做好胰岛素用量和饮食的凋整或运动前加餐(如在第四节上体育课时),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在酮症酸中毒时不宜进行任何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肥胖的发生,调节血脂,增强体质等,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四、糖尿病患儿的教育及心理治疗    应贯穿于糖尿病诊治的整个过程,对患儿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及心理教育。使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住院期间应对家长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教育。首先是治疗的必需技能,如胰岛素注射、饮食安排,血糖及尿糖监测等,针对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恐惧、紧张情绪等进行细致的解释和安慰,长期治疗控制好血糖的重要性等,糖尿病教育应逐步加深内容,使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以防止、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五、自我监测    出院患儿应做好家庭记录,包括:饮食、胰岛素用量,血糖,尿糖、尿酮体的检查结果及参加活动等情况,有助于每次门诊复查时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六、糖尿病病情及慢性并发症的监测

    1.血糖及尿糖    血糖或尿糖每天测2~4次,至少2次。

    2.血  脂    糖尿病患儿常有脂代谢紊乱,应在开始诊断及治疗后进行监测,最好每半年监测1次,以便及时纠正异常改变,防止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糖化血红蛋白(HbAIc)    正常值≤6%。应2~3个月测1次,1年至少4~6次。

热心网友:这么小就有糖尿病了,那要赶快冶疗。吃营养素调理,效果很好,最好不要吃药,是药三分毒,很伤身体的

热心网友:

建议你最好坚持给孩子胰岛素治疗

不要轻易尝试。

所谓不用药,用特效药。。。

理解你作为她父母的焦急心情,

但既然已经成事实了,就该面对

高血压不也要终身服药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治疗得好和正常人一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