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贵州省高速公路发展历史及其发展特点?

来源:
时间:2024-08-17 14:07:50
热度:

贵州省高速公路发展历史及其发展特点?热心网友: 自古受“云山阻隔行路难,望断天涯空嗟叹”困扰的贵州省,“九五”以来突出抓好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运

热心网友: 自古受“云山阻隔行路难,望断天涯空嗟叹”困扰的贵州省,“九五”以来突出抓好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运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随着西南出海大通道贵州境内539公里高等级公路的全线贯通,贵州各族人民终于圆了“通江达海”的梦。   突破瓶颈 通江达海   贵州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素以“地无三里平”著称,交通闭塞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切感到,没有交通就没有流通,没有流通就没有市场。要实现经济腾飞,尽快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时不我待。   “开门见山”的省情,决定贵州必须把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确定以“二横二纵四联线”为主骨架,从高速和高等级公路、通县柏油路、经济路、乡村公路四个层面,加快建成以省会贵阳为中心,联接邻省、沟通城乡的公路网络。   几年来,一个北上川渝、南下广西、东接湖南、西进云南的“十字型”大通道建设场景,在数百公里战线同时摆开。开山排炮,此起彼伏。机声隆隆,夜以继日。   如今,已建成全长260公里的贵(阳)新(寨)高等级公路,运行时间由原来的8个多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建成全长179公里的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联通了贵州大方至四川纳溪的高等级公路,贯通了北上入江和南下出海的大通道,南来北往的车流滚滚。穿越娄山关的遵(义)崇(溪河)高速公路正加紧施工,它的建成将使出海通道时速再次提升;横贯东西的高等级公路,已建成麻江至凯里、贵阳至镇宁段。   截至2001年底,贵州建成高等级公路2021公里,比1998年增加1031公里,创造了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年翻一番的业绩。与此同时,实施了近万公里路网改造工程,这样大的建设力度,在贵州公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目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近3.5万公里,等级以上公路从1998年的14317公里增加到去年的24616公里。到今年底,全省可实现乡乡通公路,70%以上的村通公路。   贵州铁路、机场、水运建设突飞猛进。南昆铁路、株六复线和内昆铁路贵州段,以及水柏铁路等重点工程相继铺轨通车,渝怀铁路贵州段施工顺利。株六复线和内昆铁路通车后,贵州铁路运输能力由4000万吨增加到11000万吨。铜仁机场去年通航,黎平、荔波、兴义等机场加快建设。整治内河航道700多公里。   交通兴,百业兴。2001与1998年相比,全省GDP由841.9亿元增加到1084.9亿元,增长速度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304.9亿元增加到533.7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由122.8亿元和65.3亿元增加到177亿元和9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334.5元和4565元增加到1411.7元和5451.9元。今年1-9月,全省GDP同比增长9.5%,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量力而行 适当超前   贵州交通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本着量力而行、适当超前的原则,制定科学求实的发展规划,确保交通运输网络的合理性,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贵州高原地质结构复杂,筑路难度较大,加之财力有限,如何提高投资效益是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交通部门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工程技术标准,成功地解决了公路建设需求与可能、投资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贵州经济相对落后,有的公路车流量小,片面追求高等级容易造成投资浪费,应从实际需要出发,选定适宜的公路等级。贵州将全省公路建设分为国省干线、县乡公路两大块和新建柏油路、超龄柏油路等六大类,区分不同类型,确定不同技术等级,既有效地节约了资金,又较好的发挥了投资效益。   “十五”期间,贵州注意突出重点,着重打通从重庆到湛江的南北向和从上海至瑞丽的东西向高速公路,贵阳至各市、州、地之间全部建成高速或高等级公路,重点抓好通往国道、省道的联接线、县与县之间以及通往邻县、重点工矿区、旅游景区的经济干线改造,实现县县通柏油路的目标。   创新机制 加快发展   “九五”期间,贵州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34亿元,“十五”期间,公路建设至少投资300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资体制,多方筹集资金,才能加快发展。   贵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交通建设;积极探索通过出让经营权等方式筹措资金;利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等方式,充分利用贷款投入公路建设。1998年,贵州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公路、水路建设当年完成投资42亿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的总和。   贵州坚持走交通扶贫的路子,以工代赈资金累计投入28亿元,修建1830条、22630公里县、乡、村公路,加快了城乡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各族人民携手越过温饱线以后,迈步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

热心网友:三桥见证贵州公路历史   10月7日,几辆汽车行驶在清(清镇)镇(镇宁)高速公路红枫湖特大桥上。2004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清(清镇)镇(镇宁)高速公路是目前贵州境内第一条完整的高速公路。照片中间是1928年春建成的清(清镇)镇(镇宁)公路路段上的红枫湖大桥,这条公路是贵州省最早通车的公路之一。后面是1991年5月建成通车的贵州境内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清(清镇)镇(镇宁)高等级公路路段上的红枫湖大桥。屹立在红枫湖上不同年代的三座桥梁见证了贵州公路的发展历史。 推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组合良好的优势,发展壮大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和冶金工业,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把我省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立体优势和生物资源的种源优势,巩固壮大“两烟一酒”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国防科技企业和电子骨干企业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发展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振兴装备制造业;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信息技术等结合起来,发展动漫产业。运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信息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优势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引导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一批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培育对增加就业、活跃经济起基础作用的企业集群,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工业布局聚集化,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节约用地、有序推进,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集聚发展,促进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集约化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优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