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南澳有什么好玩的?

来源:
时间:2024-08-17 13:47:18
热度:

南澳有什么好玩的?热心网友:南澳岛  南澳岛位于东经117",北纬23",地处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上,居于香港、厦门、高雄三大港口中心点,也是台胞祖居地。这里面临南海,濒临国际主

热心网友:南澳岛  南澳岛位于东经117",北纬23",地处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上,居于香港、厦门、高雄三大港口中心点,也是台胞祖居地。这里面临南海,濒临国际主航线,成为发展远洋海运业的理想这地。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全岛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全岛。气候宜人,冬暧夏凉。岛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海、史、庙、山”相结合交叉特点。全岛海岸线长78公里,大小滩头61处,共17.5公里,可供旅游沙滩60处。特别是呈月牙形的青澳湾是我国少有的浅海滩,沙质洁白、海水清静无污染,为广东省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岛内已发现和修复的文物古迹50多处,已建成全国第一座县级文物古迹博物馆。有宋末皇帝驻跸遗址太子楼、宋井,有郑成功、戚继光练兵收复台湾,抗击外侵遗址;有为表彰郑芝龙军功而建的芝龙坊;有宁末巾帼英雄陈璧娘与其夫决别的辞朗洲;有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有我国仅有海岛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岛上大小寺庙30多处,深澳关帝庙为我国沿海规模最大,被誉为“天南法乳”宗教名刹叠石岩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岛上峰峦千姿百态、造型奇特、形象自然、是避暑、渡假、登高的好去处。  自然特征  南澳呈葫芦状,东西两部为山丘,中部为冲积平原,总体属低山剥蚀丘陵——剥蚀地貌。由于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过全岛,南澳的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凉冬暖,四季温和,终年无霜冻,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21.5℃,年均日照2325.3小时。年平均雨量1372.5毫米,年均雾日12.1天。  南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北回归线横穿海岛,岛上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超过70%,绿化率94.6%,县城人均公共绿地5.49平方米,共有植物102科,约1400多种,是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黄花山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唯一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有“南中国海上天然植物园”美称。乌屿省级候鸟保护区被誉为“国际候鸟天堂”,有国家保护鸟类130多种。我们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建设,切实保护海岛美丽的生态自然环境。  按照“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新种各种树苗2万株,新增绿地8000多M2,完成“十里生态示范路”和万平方米草坪的建设任务。海岛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饮用水水质和近海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南澳县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海、山、史、庙”立体交叉特色。可供开发旅游的沙滩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是我国少见浅海滩之一,沙粒细小、颜色洁白,海水清澈无污染,是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基地的理想之地,“阳光、沙滩、海水”是现代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南澳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可供开发的渔场50000平方公里,有鱼、虾、贝、藻类1300多种。可发展大规模海水养殖的面积达165.7平方公里。  南澳县处于台湾海峡喇叭口,风力资源取之不尽。年有效风时7200小时,平均风速8.2米/秒,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目前南澳开发利用风力资源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国第二大风电场,亚洲海岛第一大风电场。  南澳县山地多,土质佳,近年来,随着山海开发,种植业也逐步发展壮大,绿色无公害农作物成为南澳农特产之一,其中南澳金薯、青澳香蕉、后花园茶、贺年桔红等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绿色食品,产品供不应求.  南澳八景  青澳湾  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海湾似新月,海面如平湖。金黄柔软的沙湾绵延2400多米,坡度平缓,沙质洁净,一直延伸至水下百米以外,无礁石无淤泥;海水无陵质无污染,潮涨潮落不改  青澳湾又名白马翻肚。位于北纬23度26分,东经117度08分。在南澳岛东面。北倚青松岭,呈弓形,口朝东南,口宽l公里,腹宽1.4公里,纵深0.95公里,弧长2.9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海湾水深5-10米,沙泥底。东北沿岸为岩石滩,其余为沙质岸滩。湾底平坦宽阔,有一小河注入。湾顶海滩上种有0.35平方公里的成片木麻黄防风林带,它既防风、防沙土流失,又可供游客遮阳休息,是中国沿海少见的饯海湾、开阔、僻静、优美,为国际性的度假疗养胜地,是天然的海水浴场。狮仔屿处湾口南端,海拔28.5米。湾内可泊4000吨级船只。除东南风外,都可作为避风的港湾。  省政府已将青澳湾上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澳县正努力创造条件朝着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朝办成国际性旅游度假区目标发展。  美丽传说  闽粤沿海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东海龙王的七个女儿有一天偷偷跑出龙宫,她们要到南海寻找好玩的地方。刚过南海,但见海面有一小岛,东北角岛礁环绕,将大海圈成平湖,沙滩纯净洁白,海水清彻如镜,山川秀丽无比,她们被迷住了。沐浴戏耍,临回东海龙宫仍依依不舍,各抛下金钗留为表记。传说中龙女眷恋的海滩,就是南澳岛青澳湾。龙女抛下的金钗化为七座礁石。退潮时,礁石裸露,远望似七颗星飘浮于蓝天;稍有风浪,碧波托起白浪,仿佛来自天际,溅起的阵阵飞沫置七星礁于蒙咙之中  黄花山  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澳西半岛,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自然公园。  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幽、林密、水碧,更有枫林尽染、白鹭翻飞,宛如一处与世隔绝的洞天福地、世外桃源。如今,随着长山尾通往公园风景区的道路开通,公园展现出更加骄人的姿容和风韵,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北回归线恰巧横贯南澳岛的东西主轴,这是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纬线,也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因此,黄花山形成独特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和风光。与此同时,这里三面环海,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一踏进这里,空气中的负离子使游客顿觉神清气爽。  这里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整座公园简直就是一座绿色森林宝库,拥有102科14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栖息的鸟类达1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园内除了举目满山绿的林木外,还栽种有新加坡杨桃、泰国芒果等优质果树,使公园成了一座花果山。    置身公园之中,不时可见到白鹭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幸运的游客还不时会撞见愣头愣脑的金钱龟呢。联合国重点保护的中华白海豚在公园沿岸海湾也频频出现。   随着生态岛建设的日新月异,沿库区、周围山头种植的果林和茶园也已开花结果,使公园终年红花娇艳,绿意袭人,花果飘香,而那盘根错节的藤类植物、蕨类植物更是在这里找到了最佳的生长模式。郁郁葱葱的自然生态环境,堪称镶嵌在北回归线上的一枚醉人的绿色宝石。李女士介绍说:  “南澳黄花山森林公园诱人的绿色世界,筑起了一道道抗击自然灾害、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的天然屏障,形成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珍贵动物滋生繁衍的´安乐窝‘。”  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华白海豚,经常在公园沿海内湾现身,群聚展姿栖息。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鲣鸟、黄嘴白鹭、小鸥、鹈鹕、褐翅鸦鹃、猫头鹰、苍鹰、蟒蛇、三线闭壳龟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园区海滨密林大批栖息。鸟类更是独揽天时、地利、人和的聚居条件,常年在林区“安居乐业”的鸟类达100余种,使森林公园一年四季都是鸟类的“博物馆”。公园西南端的长山尾,还是一处候鸟迁徙的重要停留点,每年春季候鸟向北迁徙的高峰期,成千上万的珍贵鸟类聚群歇脚这里休养生息。  公园的四周,坐落着龙颈山、大尖山、西角山、鹰石山等数座海拔达数百米高的山峰。由于桑田变幻的缘故,这里的地貌较为独特,全为奇特的花岗岩地貌。  特别是鹰石山,奇石裸露石面平坦,冥冥之中好像要让世人在此勾划点什么似的。  初到这里的游客,为一幅幅气韵生动、行云流水的楷、篆、隶、行、草名家真迹所吸引,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了深层次的美的享受而流连忘返。   这里的石头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十分相像,几可乱真。粗略一算,竟达数十处之多,如鹰石、小象护林石、补天石、仙脚石、冬瓜石等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而且,几乎每块石头都有一个婉转动听的故事。  在公园中,有一座很高的山峰--大尖山,海拔587米,有“望远镜山”之称。登上主峰,在亭子里小憩,一遇雾天,山下的游人会看到山上的游客置身于缥缈的云层之中,宛若置身于琼楼瑶池。站在主峰远眺,但见峰下的黄花山水库尤如一泓清泉,山风拂过,在波光中荡起阵阵涟漪;而重重叠叠的峰峦更是高低相间浑然一体,呈现出迷人的景致;在碧波万顷、归帆点点的海面上,分布着大小星罗棋布的岛屿,如白玉镶翡翠一般,更有“远山时明灭”、“海外三澎小”等胜景,美不胜收,使游客仿佛置身梦幻仙境之中。  叠石岩  (概况简介)  叠石岩,处于南澳雄镇关西侧约2公里的群山环绕之中,是南澳岛高僧释仁智祖师,在清朝道光约二十五年,即公元1845年创建的佛寺。寺前西侧数百米远的山巅上,有二块巨石巍然相叠,甚为奇特。创造时是以天然石洞为佛厅,寺名便叫“叠石岩”。  叠石岩创建以来,高徒甚众,传封现在10代,僧尼超过400人,散布于潮汕各县市、港澳台、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因此,叠石岩有“天南法乳”美名。  (山门)  我们来到山门。上面匾额“叠石岩”,是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所题。这正门前右侧的千佛塔,是海岛上首座千佛塔。门联“叠石名岩天南法乳滋仁智,玉佛新寺海岛禅公重定根”,点出了古岩创建人仁智和重兴人定根两位高僧的功绩。  (大门)  走进门内,迎面是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它启发我们,心胸开阔,自然健康。天王殿内两侧,各高3米的四大天王塑像,威风凛凛,手里的法器象征“风”、“调”、“雨”、“顺”。他们原本是古印度教中的神,被释迦牟尼安排来当门卫了。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每座庵寺的佛事活动中心,也是寺庙的建筑主体。“大雄”是对佛祖的尊称,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指的就是大雄宝殿,因为它有佛祖、法器、僧人这“三宝”。宝殿所供奉的,都是1米多高的汉白玉雕像,主尊是释迦牟尼,左边的叫文殊菩萨,右边的叫普贤菩萨,相当于佛祖的助手。两边塑像是十六尊者,都是释迦牟尼最早传教的学生,他们仪态各异,是历史上真实的人。请大家来跟我欣赏这大雄宝殿后的石刻;“天南法乳”,点出了叠石岩是现代南方佛教黄檗法脉发源处的地位。  (般若堂)  这是般若(潮音读“拔井”)堂。般若,是印度语直译来的,意思是智慧。般若堂是出家人学习进修的场所,相当于教师进修学校。门联“石墟近接西天境,岩峻遥观南海灯”,是清末秀才、南澳岛深澳乡人康盖泉所撰,它以“石岩”为冠首,说古刹地理上位于屏山岩的西天岭附近,而又可观赏到夜间南海上的渔火,对仗工整,意境高深,是一妙对。  (福字厅)  我们来到古岩最高点的祖堂与佛厅。祖堂原叫“兰若精舍”,也叫“福字厅”,如今厅内奉敬仁智祖师玉雕坐像。  仁智是100多年前的人,少年出家,晓畅佛理,当过江苏宜兴县显亲寺的方丈,中国高僧释虚云曾向他参拜学道。他开创叠石岩寺,广播佛道,声名显著。他又善于作诗,可惜失传,今只留下一首《答刘同知东升谒》;  为问桃花几时红,不知春夏共秋冬。  终日山中寻鸟迹,竟夕海里探鱼踪。  兔角弯弯挑水月,龟毛直直系秋风。  两头泥牛斗落海,一拳打破太虚空。  屏山岩  屏山岩寺有一副对联:“屏山峭立两天岭,岩寺凭依南岛峰”。这是清末邑人张殿光所撰。又有一副对联说:“屏藩毓秀围青嶂,山水钟灵涌碧岩。”这是民国时期高僧、上海圆明讲堂圆英法师所撰。这两副对联概括了屏山岩的险要位置、雄伟气势和壮丽风光。  屏山岩寺座落于古城深澳后面的“西天岭”,亦称金针峰的地方。喜欢攀登的人,从深澳水电站后沿着大水管,踏过999级石阶便可到达;不善登山的人也不用愁,近年新开的东、西二条公路线可使汽车直达。汽车从深澳镇向西沿山腰公路逶迤转南上行,到雄镇关折向西去,于果老山水库转过后花园,几分钟后便可到达屏山岩;另一路从县城向东北沿公路上风能发电场,过大兰口转北向后花园,同样可到达屏山岩。  屏山岩寺经过修葺和扩建,已成一座颇为壮观的丛林古刹。高大的门楼正中悬挂着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的“屏山岩”牌匾。  (进寺门)  进入门楼,便见弥勒佛笑口相迎。弥勒佛背后,手执金刚的韦驮立像形象威武。内埕东西厢是祖堂和客厅,中座矗起一座高台。踏着石级,上了拜亭,但见内外四根立柱上刻着对联:“翠竹黄华皆实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定境寂时烦恼寂,持心平处世间平”。拜亭后的大雄宝殿供奉释迦如来佛和普贤菩萨、大势济菩萨,显得宝相庄严;东、西两侧各供着达摩祖师和坑兰菩萨。据说一身文官服饰的坑兰,原是朝廷官员,曾为维护佛门利益竭诚尽力,死后被当作菩萨奉祀。  (藏经楼)  大雄宝殿后,在古榕掩映之中,是一处宽敞典雅雕栏玉砌的藏经楼。藏经楼除珍藏佛教典籍外,还供奉十八罗汉。藏经楼前东、西两室,分别是地藏阁和观音阁。  (金针塔)  藏经楼后的高丘之上,有一座拔地而起的七级浮屠——“金针塔”,这塔八面玲珑,直插霄汉。塔联:“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攀塔可以体验一下古人的诗意。登上顶层,极目远眺,云山雾海,古廓新绿,尽在眸中,而屏山岩的整体布局也呈现在眼前。  (宾山亭)  屏山岩寺右侧高坡,有一飞檐翘角,装饰华丽的景亭,名为“宾山亭”。亭额是建亭僧人释定持所题。建亭据说是为纪念有功于寺的一位先人。相传清朝初年,福建人黄宾山、林慈恒夫妇来到南澳,在深澳双燕山西天岭居住,以种养“金针菜”为生。一日忽梦老者指点,说以他们所创的宅地,全部捐给佛门,自然会获得佛门赐给的福荫。两老依言建了这个岩寺,以后续建者,也以“宾山”名之。现宾山亭的石柱上,铭刻着多副对联:“宾山高晓日,亭树落烟霞”、“宾贡隋和慈性定,山吞猎虎恒心持”、“宾山至理通禅理,慈恒诚心即佛心”。对联里嵌入了宾山、慈恒、定持的名字。亭侧有重刻的清代《宾山岩田亩碑记》,记述保护宾山岩的有关情况。  屏山岩寺前小池中央还有一尊高达十余米的观音石雕像,高2米的像座外围包着金属片制成的莲花瓣,利用电力使莲瓣贴水面旋转,成为一道奇特的景观。  屏山岩的钟灵毓秀,曾经吸引了古今诸多文人墨客的题咏。寺前水池的一侧建有一座古朴典雅的诗碑廊,潮汕当代名贤及诗家的诗墨题咏都有镌刻在一方万的碑石上,游人可一边赏景一边品味诗人的佳作。  南山寺  从南澳岛雄镇关北瞰,在古镇城深澳绿林中,显露出色泽鲜明的橙色琉璃瓦,分外妍丽,那就是1992年8月15日被县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9日重建落成开光,省佛协文明寺庵之一的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古城之南,地处“独鲤朝阳”,后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树参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  该寺创于明末,由火神爷小庙扩建而成。相传当时寺有木匾“潜云正宗”,至“文革”中的1976年被“红卫兵”连同大批佛像、经书典藉(包括叠石岩所移寄者)诸文物一起焚毁。今遗一块石板,长1.05米,宽0.5米,因石面呈灰色中,左上角却浮现白色部分,弯形似月;右下方却露出一点儿似日之白,故素称“日月石”,昔为后座亭前台阶打坐之石,今已铺在天王殿弥勒佛前地面。乾隆十三年(1748)重修。1918年正月初三大地震时,寺倒塌殆尽,仅存门楼和大殿四石柱。震后4年,岛上七鹤岩尼师释修彻、修解,发下宏愿,携徒来寺,在善信们捐助下,于废墟上,五易春秋,至1927年竣工,艰苦重建成前院房、正厅宝殿、两侧厢房,使其重光。“文革”中驱尼废寺,疮痍满目。1978年,政策落实,寺获生机。释长仰携盲师公释演证返寺,挑起复寺重担,经海内外善信解囊,总投资100余万元,重建大雄宝殿(1994年12月4日奠基,至1998年10月竣工),增建祖堂、客堂大楼、天王殿、观音阁(1990年仲秋竣工)等,全寺宏大庄严,结构精巧,雕梁画栋,飞檐翅角,琉璃焕彩。寺被省佛协于1998年12月23日评为先进单位,2000年9月15日被评为佛教文明寺庵。  建筑面积1千余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的古刹,只见古代门匾额石刻深厚逸美的“南山寺”三字。新建的大山门楼,坐南向北,高约9米,宽约10米,恢伟瑰丽。大门内辟有停车场,兴建一座三层接待楼(每层约200平方米)。向南走过围墙,就抵中心,从西向东耸立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堂、观音阁、左厢三层楼,右侧大庭院、斋堂等。宝殿雄伟,祖堂庄严,观音阁恢宏,钟磬传声,花草流芳,令人留连。  总兵府  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重修和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门前一对青麻石雕刻的石狮就是明代的遗物。 <DIV align=´"´ left">  由于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的军事要冲,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划成两半,由广东和福建各管一半,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有外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 <DIV align=´"´ left">  自明万历三年(1575年)开始设南澳副总兵到清王朝终结的1911年的336年间,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70余任,他们都为国家海防的建设作出过贡献。现在,衙署已辟为博物馆,保存有许多重要的海防资料。总兵府前有两颗大榕树,已有410年的树龄,其中一颗树围达14米,枝叶繁茂,生机旺盛。据说明朝末期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并招兵收复台湾。所以这颗树后人称为“招兵树”。1997年树下又增置郑成功花岗石雕像一座,以为纪念。 <DIV align=´"´ left">  总兵府内的《南澳镇总兵史料陈列》,把南澳设镇前形势和设镇后总兵相继莅任与他们的主要业绩、海防要事、历史遗存以及相关的史料有条不紊地向人们展示,使人们对总兵史的认识有了一个基本轮廓。展厅里有一件“南澳镇城廓暨总兵府署金漆贝雕屏风图照”,让我们看到了三百多年前南澳城及南澳总兵府署的环境风貌,十分难得。原件作于清康熙年三十八年(1699年),高三米,宽6米,由十二幅小屏风组合而成。府前照壁上镶嵌的石雕“闽粤交界碑”,展示了南澳这地方历史上“两省管、管两省”的特殊地位。认真参观,耐人寻味。 <DIV align=´"´ left">  总兵府前陈列有八千斤和六千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造。这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 <DIV align=´"´ left">  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保存下来的南澳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还有多块诗词题刻,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金银岛  在南澳岛的东北面,离海岸不远处有一个小岛,总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人称为“金银岛”。  为什么叫“金银岛”?据说是明朝海盗吴平藏金藏银的地方,吴平死后所埋金银迄今还没有人找到。金银藏在哪里?当地流传有一句谚语:“潮涨淹唔着,潮退淹三尺”。这句话潮州话的意思是:涨潮的时候水浸不到,潮退了倒被水淹三尺。有人推测,这该是有淡水的地方。岛上哪有淡水来淹?所以金银财宝埋藏在哪里,仍然是个千古之谜。  海盗吴平为何将金银财宝埋藏在这个小岛上?这有一段历史: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闽粤沿海出了一个大海盗吴平。他是福建省诏安县梅岭人,此人身材矮小,却机智灵活,出没于南澳岛与金门岛一带,势力达台湾和东南亚。传说他善于潜水,能从南澳潜泳到七八公里远的海山岛。后来他看中了南澳岛,在此安营扎寨。  他选现今深澳筑营,那里后有高山悬崖,前面海滩宽阔,又有虎屿猎屿两个小岛作天然屏障,确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当时南澳尚未设总兵,这一带就成了吴平的势力范围,现在那里的村落还有吴平寨的称谓,就是当年吴平扎营之地。  为荡平这股海寇,明朝廷委派潮州总兵俞大猷清剿,俞大猷遂率兵3万围攻南澳。吴平凭借土堡木城,水寨掩护,负隅抵抗,俟官船逼近,木石弓弹齐发,官兵措手不及。溃退时,官船的船舵又被吴平筑于海湾水下的石篱卡住,进退维谷,以致损兵折将,未能取胜。  如此相持三月。朝廷闻奏,急派浙江总兵戚继光前往助战。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将门出身,智勇双全,通晓兵法,他曾在闽浙剿寇,战绩卓著,这次圣旨下达,他即领兵五千驰援。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戚家军到达南澳后,在今南澳东南方云盖寺一带安营扎寨,他一边探测地形,一边与俞大猷联络。夜晚就寝,他梦见美髯公关羽,得蒙指点:“将军破敌,只在智取,若从后攻,必然可胜。”原来吴平屯兵安营于临海处,背后是金山,山势嵯峨,荆棘众生,无路可通,疏于戒备。  戚继光与俞大猷联络后,遂派兵从正面强攻,自己亲率三千精兵,偃旗息鼓,披荆斩棘,取道山后。部署完毕,铳炮齐发,前后夹攻,吴平惊慌,弃寨而逃,被杀被俘达3000人,官军大获全胜。  当时吴平见大势已去,惦念十多年来掠夺的财宝,遂与妹妹将金银财宝分装成十八罐,用小船运到现称金银岛的小岛,拟掩藏后由海上逃跑,来日有机会再来挖出。到达小岛后官军追赶喊杀声四起,也许吴平考虑到如妹妹被官军俘获会造成不良后果,遂将妹妹杀死,只身埋藏好十八罐金银财宝后,由海路潜水逃跑。  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五月,戚继光部将傅应嘉,探得吴平已逃至海南岛,又集结几千人马再次征讨。此次战役吴平又战败,后投海自尽。吴平已死,金银岛藏金埋银十八罐之事也就无人知晓了。  几百年过去了,人世也几经沧桑。金银岛这个小岛,由于有以上历史背景原因,又有藏金埋银的传说,加之岛上岩高耸,石洞迂回曲折,高低起伏,岛外白浪汹涌,海鸥低翔,海天一色,景物委实迷人,更有吴平妹妹的石雕塑像、《金银岛纪事》、《南澳吴平堤》等碑记,加之亭榭小桥的风采,石洞山泉的雄姿,吸引了不少游人上岛猎奇揽胜。  宋井  宋井位于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g(音shi是)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就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现在的澳前村岸边还保存着“太子楼遗址”。太子是指赵?m是端宗赵?g病死后继位的小皇帝。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现在看到的这口是马井。怕它再被沙子掩盖,近年在井的周围修了井栏。龙井和虎井什么时候能被发现,谁也不知道了。这些井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为什么与海近在咫尺的井会长年不带海水的咸味呢?据有人考察后认为,从科学的道理分析,当时三口井是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又正对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断,而将海水冲淡。而且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当潮水涌进井后,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