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帮忙写一篇“汽车替代能源发展现状”的论文

来源:
时间:2024-08-17 13:22:19
热度:

帮忙写一篇“汽车替代能源发展现状”的论文热心网友:汽车替代能源,减排必由之路 目前,机动车消耗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耗总量的二分之一,汽车尾气是大城市空气中最大的污染源

热心网友:汽车替代能源,减排必由之路 目前,机动车消耗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耗总量的二分之一,汽车尾气是大城市空气中最大的污染源,而全球汽车数量仍在日益增加,本周,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300万辆。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加入到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据估计,50年后全球石油资源也将告罄。同时,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也不允许人类再无节制的使用化石能源。发展高效率、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逐步替代石油,已迫在眉睫。过渡技术面面观 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因其污染物排放大大低于汽(柴)油,加之运行成本经济,被认为是清洁燃料,而成为替代燃料的首选。目前,然后汽车加装燃气的双燃料技术已较成熟,改装的费用也为大多用户能接受。在政府的推动下,油改气工作进展顺利。但是,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仍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受到蕴藏量、产区、运输、储存等限制。另据美国哈佛大学灾害中心报告,由于这两种气体燃烧室派出的颗粒物较之汽油排出的颗粒物更加席位,更容易被人吸入体内,因而更有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应用甲醇、乙醇及汽油酒精混合燃料,无需对车辆进行改装,特别是眼下石油价格上涨,其现实意义更加突出。醇类燃料作为替代燃料有排放少、可再生的优点,但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仍会消耗能源并产生二氧化碳,尤其是利用粮食生产乙醇是否经济还有争议。眼下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引起的一系列副食品价格飑升就是佐例。 电池电动汽车是利用蓄电池驱动车辆。其最大的优点是车子本身无污染排放,噪音也小,操作简便。但其电池寿命有限、充电时间过长、废旧电池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等诸多问题成为发展的制约,从各生产商的销售量仅以百计的情况看,如在蓄电池技术尚无重大突破,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内燃机与电动机两种动力,突出了各自的特点,又对其不足之处相互做了弥补。是现实节能汽车的佼佼者。但由于将两种技术集中于一车,工艺复杂,价格居高,而且还是需要汽油和电池,因此混合动力车还不是完全的清洁汽车。氢燃料电池独领风骚 无论是以气或醇代油,还是蓄电池或混合动力,都存在明显缺点,因此都只能是过渡性的清洁燃料汽车。几乎所有的汽车商,都将未来革命性新能源技术的希望放在氢燃料电池上。 氢燃料电池(FC)将最终替代石化类燃料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能源。燃料电池不是蓄电设备,而是发电装置,依靠氢和氧的化学反应,将氢元素分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电流。唯一的排放是纯净的水。燃料电池本身几乎没有缺陷,在技术上已没有不可解决的障碍。 近年来奔驰、通用、丰田等各大汽车公司都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研发重点,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不断有新的样车问世。在不久前的日本燃料电池发展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日本政府将制订10年普及燃料电池计划。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是全球对汽车排放管制最早也是最严的地区,为逐步达到汽车零污染排放,州政府成立了燃料电池合作伙伴关系组织,吸引了各国的多家大汽车厂商共同进行燃料电池汽车的合作开发和应用。1999年全美国在燃料电池方面投资约20亿美元,仅有1亿美元来自美国政府,剩下的绝大多数的资金来自企业的商业性投资。在未来5—10年里,世界汽车市场很可能因此重新洗牌。对于燃料电池的发展,我国有关部门一直重视与支持,科技部每年用于资助燃料电池研究的资金以千万计,有关院校、科研院所不乏此领域的学者专家,也有多家国内企业专门从是燃料电池生产,上海市也将发展燃料电池列入经济发展战略。由中国人自主研制的上海牌燃料电池汽车,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首次亮像,这是由中国汽车生产商生产的有自己品牌的以商品形式出现的新能源汽车,意义重大。但是,我国目前在燃料电池商业化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研究与生产脱离。上百家的汽车厂中,还少有关注这一领域,计划投入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更是凤毛麟角。 虽然如此,中国企业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仍有可能大有作为:入世之后,国内汽车行业面临重整,有利于转产。我国汽车尚没有发达国家普及,相关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有利于跳跃式发展。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必将加快各种新能源的面市。国内制氢储氢技术日臻成熟,为迎接奥运,北京等地已有少量燃料电池公共汽车运营。只要政策配套,决心下定,相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制造,国产汽车在新能源技术革命中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搏。

###

热心网友:中国石油替代能源发展概述 能源问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生活中关注率最高的问题,尤其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血液,除了对石油资源大力开源节流外,寻找替代能源也是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2005年中国公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就包括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生物质化工产品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飞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清洁汽车;醇醚类燃料及煤炭液化技术的示范及醇类燃料的推广等内容。 一、乙醇汽油将多元发展 由于推广燃料乙醇具有替代石油资源、解决陈化粮、提高农民收益、有利于环保等优点,2004年中国将车用乙醇汽油的试点从原来的5个城市扩大至东北三省、河南、安徽省等9个省区,并于2005年底实现强制推广乙醇汽油。截至2005年底,中国燃料乙醇产能达到122万吨/年,还有很多企业提出申请新建燃料乙醇项目,涉及投资额达数百亿元,预计2010年中国燃料乙醇产能将翻番。但是,由于生产乙醇的原料粮食有限,其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受到制约。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其它如甘蔗、甜高粱、术薯、甜菜等原料路线的生产工艺。有研究预测,纤维质生产乙醇在未来十年内可望完成工业化进程。 据悉,乙醇柴油应用的关键技术已获重大突破,在不改变汽车发动机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乙醇柴油,乙醇添加量为10%。 二、甲醇汽油蓄势待发 “六五”期间,国家曾组织开展了甲醇掺烧汽油的研究、示范工作,并在山西省进行了试验。“七五”期间,进行了高比例甲醇掺烧的试验研究;此后,这项研究也不曾间断。目前,山西省已能够批量生产甲醇汽车发动机和甲醇汽油,陕西省颁布了甲醇汽油及车用燃料甲醇地方标准,四川、内蒙古等地也在小范围内开始试点。 在市场预期的推动下,拥有煤和天然气的地区掀起了甲醇项目建设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国甲醇现有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在建和拟建的规模约1500吨/年,预计“十一五”末期甲醇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年左右,其中大部分产能将用于甲醇汽油和制乙烯。 目前,甲醇燃料能否充当替代燃料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在甲醇燃料生产和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在山西等地积累了许多经验。甲醇燃料在经济、环保、动力、安全、替代及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清洁的替代燃料。有关毒性、材料腐蚀等问题已经解决,甲醇燃料立法并建立标准是当务之急。 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甲醇汽油试验了这么长时间,但其中有关毒性以及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应该进行大量的试验分析和工程示范,需要用科学数据为依据才能推向市场应用。而且,目前国家现行汽油标准禁止掺加甲醇,现在推广时机还不成熟。 三、液化天然气将有所发展 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是优质、高效、安全的清洁燃料。LNG可作为汽车燃料,也可用作城市燃气调峰,还可用作燃料发电,以及市场化工业原料等。目前,中国正在制定LNG发展规划。广东、福建LNG项目将于今明两年投用,浙江、上海、山东、江苏、河北和辽宁LNG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四、煤炭液化技术稳步推进 中国是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95.6%,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只占3.2%和1.2%,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在高油价情况下,煤炭液化技术比较优势明显增加。研究显示,煤制油比煤变电的能源利用效率高出50%以上,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神华集团正在建设煤炭直接液化大型工业生产装置,规划到2007年第一条生产线建成,产能约为110万吨/年;预计到2010年产量将达到500万吨。山东兖矿集团投资的5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一期工程100万吨/年生产装置已开工建设。 寻找石油替代能源已成当务之急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表示可能在短期内再次提高原油日产限额,但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上周五(18日)收盘时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面对原油价格可能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有关专家指出,加紧制订寻找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18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终盘上涨32美分,达到每桶56.72美元,刷新了16日创下的每桶56.46美元历史最高收盘纪录。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4月份期货价格上涨53美分,以每桶55.59美元报收,为1988年该期货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纪录。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罗德里戈·拉托19日在访问印度时表示,由于石油供应形势短时期内不可能得到缓解,而对石油的需求又日益增加,因此世界原油价格可能在未来的两年内都将继续维持在高位。  石油是世界工业的血液,目前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据首要地位。应该说,石油价格持续走高,无论对石油进口国还是对石油出口国都有不利影响,它将使石油进口国经济发展受到冲击,而石油出口国也无法制定长期经济规划。但是,由于目前石油供求关系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多重交织在一起,原油市场专家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油价变化可能更加动荡、更加不可预测。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不发达,能源使用效率低,因此高油价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远比对发达国家严重。  专家指出,地球上储存的石油终有被耗尽的一天,从目前开始,各国就应该积极考虑几十年后的能源问题,因为一般来说,一种新型能源从研究、发展、示范应用到大规模产业化通常需要至少半个世纪的努力。从总体上看,发展以煤及天然气为基础的液体燃料目前已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多种技术途径,有着成熟的工艺示范工程和小规模的生产,在有明确要求和资源、经济合理条件下,能较快地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此外,以生物质能为基础的生物液体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在人类化石能源耗竭以后,人类能源只能依靠核能与可再生能源,而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无法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只有生物质能可生成液体燃料。因此,大力发展生物质燃料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但大规模发展生物质燃料的困难在于,它通常使用粮食和油料作物做原料,从而产生占用耕地的矛盾。此外,与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相适应,发展相关的车辆等运输工具也是整个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国际社会在寻找石油替代能源方面已经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石油消费国已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能技术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发展替代能源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有所提高。例如,为了逐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欧盟近年来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欧盟相关法律规定,可再生能源占能源市场的份额到2005年必须达到2%,到2010年必须达到5.75%。欧盟在2001年还通过了“鼓励替代能源行动计划”,将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两种生物燃料确定为最有市场前景的替代能源。此外,美国政府负责能源事务的官员也已经表示,美国将加大使用天然气的比例,在未来12年内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态天然气消费国。一些亚洲国家目前也正在寻找石油替代能源领域进行着多方面的合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