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怎样写玻璃制品考察报告

来源:
时间:2024-08-17 13:02:22
热度:

怎样写玻璃制品考察报告【专家解说】:为发展壮大我县玻璃制品产业,县委、政府组织我县玻璃制品企业和有关部门、乡镇领导于2006年5月23日对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山西省祁县进行

【专家解说】:为发展壮大我县玻璃制品产业,县委、政府组织我县玻璃制品企业和有关部门、乡镇领导于2006年5月23日对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山西省祁县进行了参观考察。通过对大华、宏艺、晶鹏等全国知名玻璃制品企业的参观,学习其发展先进经验,使考察人员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明确了发展思路,更加坚定了把发展玻璃产业作为我县今后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县域工业的重点的决心,使其尽快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的支撑点。 一、山西省祁县玻璃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玻璃器皿产业是祁县独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具有50年的历史。祁县生产玻璃制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民间就有生产玻璃日用品的小作坊。20世纪50年代初,祁县玻璃工业生产合作社成立,起初仅有9名职工,以吹制灯罩等民用品为主;70年代初新上日光灯项目,1980年开始生产玻璃器皿,同年首次打入国际市场。到1988年全县玻璃器皿企业发展到20多户,年产量达到1.33万吨。进入90年代后,祁县玻璃器皿开始步入稳步发展时期,1995年全县玻璃器皿企业达到17户,产值5900万元,1996年达到22户,产值7700万元,1997年达到35户,产值1亿元。1998年以来, 在市场带动、能人牵动和效益驱动下,特别是在祁县县委、政府按照“规模扩张与质量升档并重、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收购出口与自营出口并进”的思路精心指导和大力扶持下,祁县玻璃器皿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2年,企业由98年的41户增至124户,产值由1.5亿元增至6亿元,上交税金由1000多万元增至4000多万元,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快速增长。目前已形成了160户企业,3.5万名从业人员,年产值6亿元,年对外贸易7300万美元,年上交税金4000多万元的经营规模,并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祁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吹制玻璃器皿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电熔炉玻璃器皿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玻璃器皿手绘加工生产基地”。 二、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把玻璃产业作为今后县域工业发展的重点,进行重点推进,大力发展是完全可行的。(一)是国内国际市场需求两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国内市场玻璃器皿的需求仍持续增长。玻璃器皿作为一种日用消费品,在欧美等地需求量很大,并持续呈现较强的增长势头。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大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及高档酒店、酒吧的火爆,对玻璃器皿的需求也急骤增加。我国的玻璃器皿制品(如玻璃杯、酒具、玻璃工艺品等)基本上属于中低档产品,在消费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其高档产品基本上由进口的外国产品占领;进口的玻璃制品全属高中档,由于价格昂贵,对国内中低档产品的销售和生产估计影响不大。经业内权威机构统计,全球玻璃器皿年产量约70亿件,需求量约100亿件。2005年1至10月我国玻璃器皿出口额达到7.2亿美元,2005年全年预计将接近9亿美元,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2002年的3.3亿美元到2005的9亿美元,我国玻璃器皿出口额3年内增了近两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县的玻璃器皿制品企业只要能够升级换代,市场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在成长优势。(二)是我县已有一定的玻璃制品产业发展基础。我县现有玻璃及太阳能企业13家,拥有职工1256人。其中:沙城镇5家,大黄庄镇8家,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就有9家(玻璃器皿及灯饰加工企业5家)。2005年累计完成总产值4042万元,营业收入4003万元,增加值1392万元,实现利润55.5万元,上缴税金39.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3%、75.1%、20.1%、6.7%、54%,发展势头也处在一个高速膨胀阶段。其中天元公司是我国目前彩色特种玻璃及彩色水晶灯饰原料的唯一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南北两山22个村建立了灯饰零件加工点。目前该公司已在县民营工业园区购地100亩,投资5000万元建设新厂区,扩大灯饰材料(彩色玻璃)生产规模,同时引进南方灯饰厂家,进一步壮大延伸灯饰产业链条。以天元公司为龙头的北方乃至全国的水晶灯饰产业初现规模。 2、发展玻璃制品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载体。玻璃制品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每新建一盘圆炉,能安排100人左右就业。不仅为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下岗职工解决了就业或再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非农业产业转移,随着玻璃器皿产业的扩大,带动相关各类企业发展并形成玻璃产业集群,必将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3、产业要规模化发展,必须有强势地位的龙头企业带动。祁县玻璃制品企业有了今天大规模的发展是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其中大华、宏艺、晶鹏均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1万元到20万元左右起家,与我县的奥润、新官厅玻璃制品厂起步时间、规模基本相同,但它们现都已发展成产值上亿元的规模。祁县玻璃器皿产值年递增30%,出口额占全国玻璃器皿对外贸易额的25%;其中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牵头制定了《人工吹制玻璃高脚杯标准》和《人工吹制玻璃杂件标准》两个全国玻璃行业标准,并成为中国轻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理事长单位;宏艺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企业接单能力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与祁县企业相比,我县玻璃制品企业在国际认证、自我宣传等品牌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这是我县优势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做长的致命弱点。而企业家小富既安、裹足不前,只瞄准县内市场,没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确立自身的战略位置,以至企业不能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后劲,十几年仍是老样子。因此引导我县企业家转变经营、发展观念,扶持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则是我们今后推动玻璃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 三、关于我县玻璃产业发展的建议 1、 明确政府扶持政策,推进玻璃产业规模扩张。和祁县的企业相比,我们的差距前期差在规模上、数量上,不能接大定单;后期差在后处理上。形成了“大的定单不敢接,小的定单不赚钱”局面。因此玻璃制品产业量和质的扩张是我们发展县域品牌的首要问题。为此,县政府要专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在企业用地、税收优惠、规范管理、统一协调上采取大的举措。玻璃制品产业规模的扩张,应抓大不限小,适度降低门槛,在力求达到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通过大力宣传,引导、鼓励各类能人兴办和领办玻璃制品企业,通过在发展中规范、竞争中淘汰,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规模。同时大力发展OEM贸易(授权贴牌经营)。力争到“十一五”末,玻璃加工企业达到40户,全县玻璃产业产值达到2亿元,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利税突破3000万元。2、设立专项资金,培育扶持天元和奥润两个龙头企业发展成企业集团,形成地域经济品牌。建议在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中,设立玻璃产业专项发展资金,用于两个龙头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著名商标申请、省优或国家名牌申请。以政府为主体,紧紧围绕“中国彩色玻璃之都”和“全国最大的彩色水晶灯饰生产基地”打造区域产业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一方面市场化运作为其他企业服务;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对口资金,提高研发机构的科研能力。充分利用玻璃产业协会的作用,企业之间团结起来,互相协作,联合合作开发,实现共赢。利用协会搞开发,政府支持,成果共享;利用自营进出口、模具共用、拿回定单给提成,内部市场结算等方式,提高区域产品知名度。并积极向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申报打响国字号品牌。 3、创新政府对玻璃产业的指导模式。我县主要采用按所有制和隶属关系分类的模式对玻璃制品企业进行管理,形成了发改局、工业促进局等部门多头管理体制,既分割了产业的完整性,更不利于对产业的系统谋划和整体扶持。为了加快玻璃产业发展,应打破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组成的玻璃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形成统一对产业进行指导和管理的体制,研究产业政策,规划产业发展,掌握产业运行动态,收集发布产业信息,组织研究开发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对外宣传,统筹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玻璃器皿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办事职能,具体做好组织协调、调查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监督和情况收集、统计、报送等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