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资源诅咒的核心机制是什么

来源:
时间:2024-08-17 10:55:54
热度:

资源诅咒的核心机制是什么【专家解说】:“资源诅咒”的经济现象
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过一句让人深思的话:“我们的国家十分富有,但人民却很贫困”。从 17世纪的西班牙,到19和20世纪的

【专家解说】:“资源诅咒”的经济现象 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过一句让人深思的话:“我们的国家十分富有,但人民却很贫困”。从 17世纪的西班牙,到19和20世纪的俄罗斯,再到二战后的尼日利亚、委内瑞拉、一些海湾产油国等,这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相比,经济增长速度明显缓慢(Sachs and Warner,1997)。相反,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如 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瑞士、日本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后的NIE(New Industry Economics,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却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人们有理由怀疑,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否造成对经济增长的“诅咒”? “资源诅咒”的国内外发展 “资源诅咒”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Auty(1993)的《丰富的资源与经济增长》,其基本涵义为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反而比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慢。然而,“资源诅咒”的思想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出现了。Prebisch 和 Singer 通过实证分析,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解释资源出口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他们发现,以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品的国家在面临不断贸易恶化的状况时,不得不出口更多的初级产品以换取更多的工业品,从而大量贸易利益为发达国家所占有。这一思想被称为“普雷维什——辛格假说”。 经济学家对于“资源诅咒”的解释虽多样化,但概括而言,“资源诅咒”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在于丰裕的自然资源通过某种机制“挤出”了其它生产性的组织或经济活动。 日本学者Matsuyama(1992)将整个经济分成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由于制造业具有“干中学”的性质,如果一国中的制造业被更多体现资源优势的初级产业所挤出,那么该国的经济增长就会下降。 Sachs 和 Warner(1995,1997,1999,2001)提出了“荷兰病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荷兰病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有三个部门:可贸易的自然资源部门、可贸易的非自然资源部门以及不可贸易的部门,从而建立了Sachs-Warner模型(简称S-W模型),并成为“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的主流模型。该模型认为:自然资源禀赋越大,对不可贸易产品的需求就越大,从而分配给制 造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就越少。这导致了制造业的萎缩以及不可贸易部门的扩张。但是由于初级品的价格低于制造业,再加上许多国家对初级品进口的保护政策,从而导致自然资源丰裕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而出现停滞。然而,恰恰正是制造业及其具有的正外部效应,才是长时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和必要基础;制造业普遍缺乏、经济活动集中于初级产品生产的资源国也就必然摆脱不了增长乏力的困境。 Sachs和 Warner(2001)进一步检验了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即丰裕的自然资源主要通过挤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动来阻碍经济增长。 资源诅咒的间接传导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使得当地居民的收入显著提高,从而使人们忽视良好的经济管理、社会平等以及有效率的政府机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也导致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安全感,并减弱人们对投资、高级劳动力和推动经济增长策略的需要。其次,本币升值会损害制造业并且导致出口结构向资源密集型产品倾斜。结果,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往往会面临制造业和其它非原材料产品出口的减少,而这些产品都具有技术溢出和“干中学”的特征(Sachs et a1.1995,1999a;Gylfason 2001)。最后,自然资源也会吸引潜在的创新者在资源部门工作从而挤出企业活动和创新行为,造成资金从研发部门向初级产品部门的转移(Sachs and Warner 2001)。 针对国外的的理论成果,国内学者结合本国实情也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代表性人物: 徐康宁对与“资源诅咒理论”的研究在国内算是第一人了,并在《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一文中,利用1995-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鉴荷兰病模型方法对采掘业的资本以及劳动力投入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中,他们主要用采掘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比重来表示资源丰裕度,从而间接研究丰裕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采掘业扩张确实导致经济衰退,这种负面影响主要通过资本转移渠道来实现,同时劳动力转移渠道也起到了抑制经济的作用,但是显著性要低很多。同时他们还通过研究山西的典型案例发现,资源过度开发引起的制造业衰退和制度弱化是导致该省经济衰退的主要传导渠道。借鉴国外学者的模型使用同样方法做同样类型的研究的学者还有李天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 究》、韩亚芬、孙根年和李琦三人的《资源经济贡献与发展诅咒的互逆关系研究》、邵帅和齐中英的《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等。 然而,鲁金萍在《广义“资源诅咒”的理论内涵与实证检验》一文中,提出了“广义的资源诅咒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导致经济增长减缓的原因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禀赋的研究,而主要是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资源的快速枯竭所导致的(如下图“广义的资源诅咒理论的模型”)。并且,梁玉洁和黄念兵在《资源诅咒还是制度诅咒?》一文中提出“之所以出现所谓资源诅咒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现资源诅咒地区的经济文化或制度缺陷”。 “资源诅咒”的成因解释及对策建议 1.“中心-外围”理论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大类国家,一类是西方高度工业化国家,即中心国家,一类是没有实现工业化或畸形工业化的外围国家。中心与外围存在着严重不平等的交换,中心的发展以损害外围的发展为代价。其逻辑结论是,只要“中心-外围”结构不改变,或外围国家不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外围国家的发展就没有希望。 2.贸易条件恶化论 普雷维什和辛格等认为,初级产品基本上都是缺乏收入和需求价格弹性的, 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如果始终停滞于满足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贸易条件将不断恶化,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将不断拉大,陷入长期的相对贫困之中。 3.产业关联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产业与该国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很低,无助于其他部门的成长。一方面,资源产业的劳动者收入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压制了本国消费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资源产业所需要的资本品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而所生产的初级产品又全部销往国外加工,也压制了本国加工业的发展。 4.“荷兰病”效应 Coren 和 Neary 研究了上个世纪 60 年代荷兰由于发现巨量天然气并启动大规模开采,最终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国际竞争力的典型现象。他们将一国的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可贸易的资源出口部门、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和不可贸易的部门(主要指一国内部的建筑业、零售贸易和服务业),他们认为资源的突然发现或价格意外上涨会导致资源转移效应和支出效应,这两种效应的结果最终使得当地制造业衰落、服务业繁荣。而制造业承担着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甚至培育企业家的使命,一旦制造业衰落,一个国家就失去了长足发展的动力机器。 5.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Sachs 和 Warner 还有 Gylfason 等人的研究已经证明,在资源丰裕的国家中,初级产品的生产构成了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这些部门并不需要高技能的劳动力,对这些国家来说,扩大教育支出以增加人力资本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就业领域仍然以初级产品部门为主,接受教育以提高其人力资本的收益并不高,因而个人也缺乏接受教育的激励。然而,舒尔茨以来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已充分揭示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抑制效显然也是“资源诅咒”产生的原因之一。 6.腐败与寻租行为 寻租理论也被人们用来解释“资源诅咒”。Korhonen 等人的研究认为,导致“资源诅咒”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制度。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法制不健全、官僚治理能力低下、产权的不安全和模糊等等制度问题,而丰裕的自然资源蕴涵了大量的经济租,这就导致在资源产业内或围绕着产业形成相关的寻租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