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温州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来源:
时间:2024-08-17 09:27:19
热度:

温州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专家解说】: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的思考 近几年,温州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近郊农村特色

【专家解说】: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的思考               近几年,温州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近郊农村特色经济,拓宽致富门路,盘活地方资源,激活消费市场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尚存在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特色不显、内容不丰、规范不力、服务不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等诸多问题。所以,政府要引导郊区乡村旅游成规模上档次,培育城郊区农村多种经济形式的重要力量,为城区市民提供丰富、舒适的休闲场所。本文对温州城郊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客观的评价,为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开拓新途径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一、      城郊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乡村旅游”有多种定义。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家们对此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在法国,这种与乡村紧密结合的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或“可持续性旅游”。在我国,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农家乐”的概念。日前,在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安研究员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目前已形成5种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的“农家乐”;二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三是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目的地;四是古村落的开发;五是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和云南的元阳梯田等。我国拥有56个民族,尤其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保存也比较完好,具有发展高端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贵州的国际合作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已开始启动,将与新西兰、爱尔兰等专家一道,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反贫困战略、乡村旅游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寻求本土化、中国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以农庄度假和民俗节日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欧洲、美洲开展的历史达百年以上。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也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也从中也得到了丰厚回报。凡是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国家,均制定了专门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产品、管理和市场开发都比较成熟。二、      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的条件。城郊乡村旅游是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最关心的是健康,都愿意到郊区回归自然,体验一种纯朴、天然的生活情趣。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不仅是都市人追逐的一种时尚,也是一种朝阳产业。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依赖“三大外部条件要素”和“三大内部环境要素”。三大外部条件要素:1、良好的区位条件。一般来讲,能够形成农家乐专业村的,要么是沿路(省级以上的主干道),要么是傍城(毗邻人口稠密的县城或大城市),要么是靠近自然、人文景区。这种区位优势,可以为农家乐经营提供相对充足、稳定的客源市场。2、便利的交通条件。乡村旅游是一种休闲旅游模式,游客一般都将出游时间放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这就要求发展这种旅游产业,必须具备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这种便利的交通条件正好符合人们驾车出行的心理,是农家乐发展兴旺的基础。3、安定的社会条件。平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心理底线要求。如果一个地方事故不断,社会治安环境不好,缺乏安全感,就是生态环境再好,交通再便利,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三大内部环境要素:1、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乡村旅游的客源主体是都市人。因此,乡村旅游的经营首先必须能够提供符合都市人习惯的生活环境。其中包括整洁的住宿环境、干净的洗漱环境、卫生的饮食环境等等。这就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严格要求。2、舒适便捷的硬件环境。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村内公用设施比较健全,有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娱乐设施、硬化道路等;二是从业户自身硬件设施比较到位,有标准客房、取暖降温设备、洗澡间、水厕等。3、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人之所以选择乡村旅游,除了对于回归自然的追求,关键还在于对农村淳朴、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三、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作为城市周边短程度假,将是相当长时期内城市居民旅游休闲的时尚。而且,这种方式弹性小,重游率高,市场相对稳定。为“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的道路。对农村的综合带动功能远远大于其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旅游业不仅可辐射周边农民致富,还可拉动较远距离的农民从事旅游运输、种植养殖和商品生产。因此,乡村旅游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实施“以旅助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1、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兴起的农业旅游,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促使千百万农民实现向非农领域的转化,部分农民的家庭住房变成了旅游接待的家庭旅馆,山场、农田、果园、池塘、老屋成为旅游吸引物,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首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形成以农家乐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分工。由农家乐延伸开的产业链包括:农家乐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甚至包括农家乐装修、建设的人员。其次,农家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村风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为旅游内容的乡村旅游,使很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农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没有年龄限制,实际操作中大多以50岁左右的人为主。这部分人往往处于“种地难增收,出门无技术”的境地。乡村旅游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就业的舞台,而且让他们不出家门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超越工业化路径、直接进入三产服务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已成为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要纽带。2、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加快群众增收,走向生活宽裕。乡村旅游的出现是对传统旅游景点建设的一种补充,每个农家乐户就如同一个小型旅行社。所不同的是,农家乐的经营方式更加灵活。一般来讲,一户投资2-3万元就可以营业,成本少,见效快,回报高。而且,他们置办的设施也是自己改善生活所必要的设施,有顾客时用于经营,没有顾客时自己使用,不存在闲置和浪费的问题。3、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基本条件。随着乡村旅游农家乐的开展,文明的语言、举止以及对卫生、环境的讲究正通过经营实践言传身教于农村和农民。许多农民的卫生意识已经渗透到他们接待客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业户对自身生活环境卫生的讲究,也极大地推进了全村内部环境的改善。另外,通过农家乐经营活动,有效地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减少了家庭矛盾,促进了邻里和睦。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旅游业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该说作用很大。据调查,所有发展旅游的农村乡镇,普遍整修了道路,装修了住房,修建了水冲厕所等,实现了环境卫生、村容整洁;城乡之间、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通过旅游加强了交流和沟通,既促进了城镇居民了解国情民情,也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变革生活方式,加速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此外,还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农民主体意识,提升管理民主。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来讲,他们直接面对游客、面对市场,是经营的主体,也是参与竞争的主体。他们需要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强化主体意识。另外,由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和周边环境息息相关,这就迫使农民群众更加关注集体事业,更加致力于在参与集体活动中表达自身的意愿和要求。乡村旅游开展较好的村子往往也是管理比较规范、民主的村子。四、     温州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分析1、温州旅游产业概况。温州旅游业发展经历了由政府接待到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至2002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每年以近100万人次递增,2002年,温州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10.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74.82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09%。排除2003年受到SARS的不利影响之外,温州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都呈逐年增长趋势(见表3-1)。但是也要看到与浙江省内其他城市比较,温州旅游业产业地位偏低,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直低于浙江省内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见表3-2)。而且,从旅游增长速度来看,国内旅游增长态势平稳,且近年增长速度有所降缓。温州旅游接待总人数在浙江省内的名次不断下降,由1997年的第3位下降为2003年的第7位(见表3-3)。国内旅游收入在省内的排名由1997年的第3位下降为2003年的第5位;国际旅游收入在省内的排名也有所下滑,由1997年的第4位下降为2003年的第5位(见表3-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