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形式与政策论文一篇,谢谢了啊

来源:
时间:2024-08-17 11:54:03
热度:

形式与政策论文一篇,谢谢了啊【专家解说】:从2008雪灾看我国的能源危机2008年1月下旬我国南方的大风雪,造成电网困境和电网崩溃,进而导致铁路瘫痪、煤矿受限,进而导致电力更大危机

【专家解说】:从2008雪灾看我国的能源危机 2008年1月下旬我国南方的大风雪,造成电网困境和电网崩溃,进而导致铁路瘫痪、煤矿受限,进而导致电力更大危机。凸显出目前供电脆弱的风险,一旦极端条件下电荒仍难幸免。我认为,当前的雪灾有两方面需要反思,一是极端气候的原因,到底是地球千百年来正常的气候变更还是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二是全国大一统的电网结构是否安全,简单的50年一遇的风雪就让贵州电网基本瘫痪,如果再极端一点的情况呢?众所周知,目前对于减排二氧化碳,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新能源的采用;而解决电荒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分布式电源结构,分布式电网中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将面临新的机会。因而,能源这个话题随着雪灾的出现而再次受到重视。 据济南时报报道:由于济南市近期电厂煤炭库存不足,南方雨雪阻断交通,加之冬季居民用电负荷增加,致使晚间负荷高峰期间电力供应紧张,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济南电网将采取移峰措施,应对高峰用电。“限电”这个词,成了我周围的人们讨论的热门问题,很多人表示担心:山东电力是独立电网,全国唯一的一个省一个电网,华东六省一市(包括福建)中除山东外其他五省一市共用一个电网,因此山东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不缺电省份之一,即使这样,省城济南都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那我国未来的能源状况会怎么样呢?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具体保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有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5亿吨,成为除美国外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也达31.0%。2001年全国能源费用支出达1.25 万亿,占GDP的13%。2002年中国进口石油达7000 多万吨。2003年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总量为50亿吨,其中煤铁资源均占世界30%以上。同时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进口量增长近3倍。预计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4.5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 另一方面,电力冶金等重点用煤行业需求剧增,煤炭市场从203年开始供求关系紧张。电煤的缺口超过了行业警戒线。我国电力缺乏的问题已经引起外商以及产业界的惊慌。2003年有近2000万千瓦的缺口,04年以来不少人口密集的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从以上各种状况,可看出我国的能源问题实在迫在眉睫。一是过度依赖化石燃料,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过大,三是要满足小康社会对环境的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四是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能源供应,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对未来的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完备的正确的能源战略,将其作为新时期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那我国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 一、 建立节约型社会。 长期以来,宝贵的能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加剧了资源开采的强度,使得资源迅速枯竭。政府对节能的管理偏重工业,忽视交通和建筑部门;偏重技术改造,忽视技术创新。节能和提高能效应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节能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能源生产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效益。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节能要比增加能源作用更大。因此,应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位。为了确立节能的重要战略地位,应该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 中国能源系统效率为33.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而且无论在能源消费强度和单位产品能耗都高出国际水平许多,因此,在经济结构、行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上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而潜力能否有效挖掘出来则决定着能否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落实到细节,有如下可行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应与有关部门合作,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抓好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加快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并制定配套的石油节约、建筑节能等法规和政策;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重点推进政府建筑物节能改造,节能采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扩大在节能降耗领域的国际合作。 另外,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应注重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市场价格不能反映长远利益,投资者偏向近期的能源开发项目,能源生产利用的环境和健康成本未计入能源价格,消费者缺乏节能信息和技能,财税和管制政策不能充分发挥节能潜力。国家市场的实践表明,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克服市场机制失灵,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推动节能解决这样的矛盾。如今,有的企业自觉进行技术改造创新降低能耗,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或者把工厂转移到本省的次发达地区以及更远的外省地区,或者强化物流供应链的一体化和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调度所需要的外部资源和能源。政府一方面要向全社会提倡利用技术进步节约能耗、循环利用资源的观念,一方面要联合各方力量加大各种资源型基础项目的建设,才能满足因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从轻型化向重型化迈进的整体需求。 二、 能源管理体制改革 现今国内大部分企业仍大量消耗资源维持经济低效益增长,不能优化资源配置,不能落实节能优先。而政企不分导致部门分割和条块摩擦,能源管理机构变动频繁、能源决策失误。还有能源生产、分配和使用脱节,消费结构不合理;资源物价和能源价格扭曲,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能源定价、财会制度、能源统计等与国际通行准则不符,影响扩大开放和国际合作。种种恶瘤,决定了节能仅仅是能源短缺时的缓解和弥补手段,而非长效机制。能源部门滞后经济和体制改革的进程,已成为发展的阻力。尤其在中国电力改革中,电网投资不足,电价偏高,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力等问题不断。中国天然气工业监管缺位,输网中断的风险高。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性已是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急需建立应对措施和预警机制。 早在2003年底,中国能源战略和改革国际研讨会就已就应否建立一个能源部进行讨论。众专家均指出中国应成立能源部,包括两个架构,分别制订政策和监管行业。今年5月末,国家能源小组终于宣布成立。这显示了我国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迫切性。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重型化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且石油外交的重要性在升级,能源行业迫切需要科学的长远规划;另一方面煤炭和电力体制改革却陷入僵局,价格管制和投融资体制还带有较强的计划色彩,需要由发改委统一协调。我国的能源战略必须在转型和发展这两个目标下展开。因此,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和以科学为依据的统一规划是两个不可偏废的任务。 三、 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 能源供应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要建立预警机制和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经济和民生的能源需要。能源发展长期根本的出路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 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车轮。从战略上来说,世界最终将转入可再生能源的永续利用。所以各国都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当作21世纪能源发展的基本选择。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基于以下需要: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调整能源结构;三是保护环境;四是开发西部;五是解决农村用能及边远地区用电和生态建设;六是提高能源供应安全;七是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可归纳为:与传统能源的成本相竞争、经济激励政策、强制市场政策、采用新技术。而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可归纳为:政府支持、法律保证、引入竞争、依靠科技。 政府的支持包括实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强制市场政策和经济激励政策;法律保证其中一个例子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电力公司供应或购买再生电力,这样,就无须沿袭过去的程序而直接跨越到创立市场的阶段;引入竞争才能降低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最终实现商业化;而最终,依靠科技进步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根本。 政府要做到加强立法,批准和颁布可再生能源利用促进法;强化政策体系的建设与创新;采用适当的经济激励政策;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实现本地化,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发展。 作为一名海洋大学的学生,海洋的资源也不可忽视。怎么样利用海洋中的资源,减轻我国的能源压力,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总体来说,三条解决途径须三管齐下,不可偏颇。 而且,利用现在加入WTO 的机遇,政府应大力改造和更新技术和设备,高效利用能源,突出国内技术研发重点,协调国际合作。而能源部门的改革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和监管机制,优化配置资源,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这样才能做好国家能源战略,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