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什么时候发射?

来源:
时间:2024-08-17 11:25:54
热度: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什么时候发射?【专家解说】: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命名为“萤火一号”

【专家解说】: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命名为“萤火一号”。2011年11月8日,“萤火1号”与俄罗斯的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开始对火星的探测研究。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受此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表示两年内不会再有新动作。 中文名: ‘萤火一号’ 实际质量: 为110公斤 尺寸: 750×750×600 mm 发射日期: 2011年11月9号 环绕星体: 火星 发射结果: 失败 目录 信息简介命名由来 结构特征 设计参数 探测使命 项目介绍项目计划 项目进展 项目内容 计划推迟外因影响 发射时间 专家回应 预计发射 发射计划 萤火发射发射升空 变轨失败 出现转机 宣告失败 产生影响 科学价值 火星探测史信息简介 命名由来 结构特征 设计参数 探测使命 项目介绍 项目计划 项目进展 项目内容 计划推迟 外因影响 发射时间 专家回应 预计发射 发射计划 萤火发射 发射升空 变轨失败 出现转机 宣告失败 产生影响 科学价值 火星探测史 展开编辑本段信息简介 命名由来 火星是位于地球轨道外侧最近的一颗行星,距离地球3.5亿公里,由于它发出特殊的红光而令人注目。西方把它称为‘战神’,中国古代则称之为‘荧惑’。‘荧惑’谐音‘萤火’,又是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故取名‘萤火一号’。 结构特征 萤火一号 萤火一号实际质量为110公斤,主体部分长75厘米,宽75厘米,高60厘米;它的两侧是展开的太阳能帆板,太阳帆板展开将达到7.85米;在卫星有效载荷的主体部分,有多个探测通道,一双双“眼睛”对准火星;设计寿命是两年。 2008年4月探测器完成初样,2009年6月完成真样,2009年10月,“萤火一号”与俄方的火星土壤采样返回探测器Phobos-Grunt(简称“福布斯探测器”)一起由俄天顶-2SB运载火箭同时发射,发射地点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 。 设计参数 功率:90 W(平均)180 W(峰值) 数据传输速率:8192 bit/s 2 x 3块太阳能电池板 组织:中国航天局 任务类型: 深空探测 萤火一号 环绕星体: 火星 发射日期: 2011年11月9号 运载火箭: “天顶2-SB”型运载火箭 任务持续至: 1 年 轨道倾角: 21-35° 轨道运行周期: 3 天 探测使命 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探寻火星水的消失机制;揭示火星这样的类地行星空间环境演化的特征;与此同时,中国的“萤火一号”和同行的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上具有一些完全相同的火星空间环境探测仪器,能够在火星实施同时探测,研究火星电离层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 编辑本段项目介绍 项目计划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从2007年6月中俄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后,开始接到制作任务而 相关图片 和时间展开赛跑,原计划2009年10月探测器正式发射,研制时间只有两年多,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的实体等大模型,将携带照相机、磁强计等八件武器,肩负中国首次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测的重任。 根据原中俄两国协议,双方确定于2009年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联合探测,中方卫星将由中国设计、生产。中科院组织评审委员会认为,我卫星“萤火一号”[1]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该星与俄罗斯“火卫一-土壤”卫星,形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首次联合探测,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将实现中国首次行星探测,推动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水平的提升,增强行星探测的能力和影响力。最终,以中国科技大学王水院士为首的评审委员们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项目进展 萤火一号原计划于2009年10月和俄罗斯的“火卫一-土壤”卫星一起搭载“天顶”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大约经历10至11个半月的飞行后,进入火星轨道。萤火一号主要研究火星的电离层及周围空间环境,火星磁场等。 据了解,中方卫星将由俄方运载火箭发射,并被送入火星椭圆轨道;其后,该卫星将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期间,俄“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则将在“火卫一”表面着陆,提取“火卫一”土壤等样品,并返回地球。我卫星还将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 莫斯科2009年9月29日 俄方决定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至2011年10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该项目实施的可靠性。“福布斯-土壤”探测器的下一个最佳发射窗口是在2011年10月,届时“探测器将可以按最短的飞行轨道抵达目标并返回”。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项目的推迟还将影响到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发射。 项目内容 研究磁现象 因为火星空间的磁非常微弱,而“萤火一号”就是要研究相关的磁现象,为了避免研究受到探测器自身的干扰,所以“萤火一号”的材料都将做到是一律无磁。另外,不同于地球上适宜人类的气温,火星的温差将比月球还要大,所以“萤火一号”上的热控技术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为此探测器上的热控装置将按照最严酷的环境来设计应对考验 任务意义 最神奇的还是有着“万里传音”本领的掩星探测技术,届时, 相关图片 “萤火一号”将与俄方的“火卫一探测器”合作开展双星对火星电离层的掩星探测,这意味着两颗探测器虽然分处在远离地球的火星两端,相隔千里万里,有可能有星体相阻隔,但是依然能通过掩星探测接收机等实现彼此之间数据的共享,从而可以实现对处在正午和子夜时的火星电离层的探测,这将填补目前国际上火星电离层掩星探测的空白。 “‘萤火一号’将会通过围绕火星飞行完成探测。”陈昌亚昨天强调,不同于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萤火一号”并不会登陆火星的表面,而是在火星轨道上收集各种科学数据,然后通过远距离传输技术,不断把数据传回给中国的地面科研人员。最后,“鞠躬尽瘁”的“萤火一号”将不会再返回它的故乡,而是将永远地留在浩瀚的太空。 编辑本段计划推迟 外因影响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2009年9月29日说,俄已决定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至2011年。佩尔米诺夫当天在俄联邦航天署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说,根据俄科学院的建议,俄方决定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至2011年10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该项目实施的可靠性。 “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原定今年秋天发射,是俄罗斯重要的火星探测项目,它将着陆火卫一收集土壤样本。佩尔米诺夫介绍说,俄方专家希望能够进一步掌握火卫一表面特性,以便更精确地设计用于收集土壤的设备。“如果火卫一表面的土壤太硬,那么错误的收集方法可能会导致这次昂贵的考察一无所获”。此外,目前俄方也无法保证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与地面联系百分之百稳定,因此需要进一步测试。 探测项目的推迟还将影响到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发射。作为中俄首个火星探测合作项目的一部分,中国的“萤火一号”计划与“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天顶”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 [2] 发射时间 原定2009年秋季升天的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由于种种非技术原因,不得不将升天时间推至2011年。在2011年11月举行的上海第24期院士专家讲坛上,刚从俄罗斯回国的该探测器副总设计师、上海航天局研究员陈昌亚表示:“2011年,‘萤火一号’将与俄罗斯火星探测器‘福布斯’相互配合,对火星电离层开展全球首次掩星探测。” 火星与地球每15~17年有一次最近的机会,每26个月才会位于距地球最近的位置上,因此,“萤火一号”下次发射的日期为2011年。选择此时发射,探测器消耗的燃料相对较少。 陈昌亚说,通常火星探测器研制至少需要5年,但“萤火一号”只用了23个月。虽然它未能如期发射,但已在地面接受了模拟联合发射及火星环境的机电、热等所有试验的考验。为保持最佳状态,“萤火一号”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陆续更换部分零部件。 推迟发射并不是“萤火一号”之过,它在技术上已作好充分准备。它既能适应火星上超过100℃的昼夜温差,又能从休眠状态中按时苏醒。陈昌亚说,“萤火一号”在运行过程中将遭遇7次“长火影”(即火星运行至探测器与太阳之间,完全遮住阳光),零下200℃的冰冷“黑夜”最长将持续8.8小时。此时,依靠太阳能供电的探测器不得不进入休眠状态,待“日出”时分,再将16台单机加电唤醒。“萤火一号”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是,火星距离地球近则六七千万公里,远则4亿公里,与地面测控站的往返“对话”需44分钟。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萤火一号”必须“自己管自己”,这对其自控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好在,所有地面模拟试验证明,它已经准备好了。 除空间环境外,“萤火一号”还将对火星的地形、地貌和沙尘暴,以及赤道区重力场进行系统探测。“火星探测是中国继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重大航天科学计划,将带动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为今后其他行星的探测打下基础。”陈昌亚说。 [3] 专家回应 “萤火一号”2011年将探火星,中国探测火星工作还有难点, 嫦娥二号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副指挥长麻永平 但后续规划中35米和64米大口径深空站的建设,将有望解决测控方面的问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嫦娥二号”测控通信指挥部副指挥长麻永平透露。 在谈到中国的深空探测领域工作时,麻永平透露,除“嫦娥二号”外,中国明年将可能发射“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的福布斯卫星,共同进行火星探测。同时中国其他独立的深空探测项目也在论证中。 在谈到探索火星的困难时,麻永平表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已经对火星的轨道、火星的引力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测控方面已具备坚实的基础。但他也表示,深空探测除了测控能力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建立深空站。而中国目前口径最大的测控站是18米,没有达到探测火星的要求。“后续规划中要建35米、64米大口径的深空站,有了这些深空站以后,我们就具备火星探测、测控的能力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