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兰州交通大在甘肃都有哪些函授点

来源:
时间:2024-08-17 11:24:58
热度:

兰州交通大在甘肃都有哪些函授点【专家解说】: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坐落在西部重镇兰州,创建于1958 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

【专家解说】: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坐落在西部重镇兰州,创建于1958 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的部分系科迁兰后重新组建而成;2000 年3月起,根据国家统筹规划,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 年4月,经教育部同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创立于1958年,是由久负盛名的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 兰州交通大学正门 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时名兰州铁道学院,由铁道部教育局局长孟华兼任学院院长。学校是原铁道部直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重点大学。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学校是中央部属高校,学校隶属于铁道部,实行行业办学管理体制。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甘肃省石油化工学校、兰州铁路机械学校和兰州铁路运输技术学校等院校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整体并入兰州交通大学。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当初,铁道部选定兰州市郊北山之麓的一片荒滩为永久性校址。学校初建恰又遭遇三年困难时期,面对风沙、寒冷和饥饿的挑战,亲历延安生活的老院长贾冰岩、老书记周道远,带领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 三十年前的交大(3张)神,平整土地,修盖校舍,建造家园,走过了树木树人的艰辛创业之路。昔日的荒滩而今已变成树木葱茏、绿草成茵的美丽校园,学校背靠的北山也不再黄土秃裸而绿树成片。来自京、唐两校的一批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淡泊,勤勉敬业,矢志不渝,身体力行,使交大“起点高、基础厚、重实践、要求严”的优良办学传统传承至今。学校始终坚持贯彻铁道部“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的路风建设方针,坚持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培养出一批批胜任行业工作的工程师。在沧桑励洗的五十几年办学历程中,延安精神、交大传统、铁路路风相互交融,反复涤荡,凝炼成“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铸就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大学精神。 兰州交通大学的成立,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铁道部创建兰州铁道学院,是对全国铁路高等教育布局所作的适应性调整,旨在为西部培养铁路建设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并与兰州铁路局、西北铁路科研所、第一铁路工程局、第一勘察设计院、兰州机车厂等单位一起,共同构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设计施工、生产运营为一体的西北铁路建设体系。学校建校伊始,根据铁路建设需要,成立了铁道建筑、铁道桥梁及隧道、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机械5个系,共设置了铁道运输、铁道建筑、内燃机车、铁道车辆、桥梁与隧道、铁道通信、铁道信号7个专业。其中,铁道运输系、铁道电机系由北京铁道学院负责组建,铁道建筑系、铁道桥梁与隧道系、铁道机械系由唐山铁道学院负责组建。“建设一流大学的关 那个夏天,毕业的季节...... 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是要汇聚一流的人才。”当年,我国铁道运输学科奠基人之一的林达美教授(留美学者)、著名桥梁专家胡春农教授(留英学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博士)、著名铁道轨道专家沈智扬教授、著名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著名机械专家张殿执教授、著名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著名数学家赵祯教授等340多名教职工于建校当年从京、唐两校成建制地调入学校。兰州铁道学院建校之初被国家列入前苏联援助项目,铁道部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又从同济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从而在建校之初就奠定了铁路特色专业的主干地位和专业师资的雄厚基础。学校解放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紧跟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积极培育和发展“大交通”特色,着重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办学层次。 俯瞰兰州交通大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兰州交通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中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环境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车辆工程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 编辑本段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国运输包装技术研发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通信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动力学与稳定性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结构试验中心 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工程测试中心 甘肃省工程实验室--甘肃省铁路信号控制及调度集中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工业交通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网络测试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铁道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铁路危险货物研究与技术咨询中心 铁道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研究与咨询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交通储运扬尘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国际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聚光太阳能工程研究中心 编辑本段甘肃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土木工程(包含5个二级重点学科) ( 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供热、 供燃气、 通风及空调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机械工程 ( 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运筹学与控制论 编辑本段铁道部重点学科 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编辑本段国家特色专业 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交通运输,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 编辑本段博士后流动站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编辑本段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物流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编辑本段院士风采 赖远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男,1962年8月出生,江西省龙南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3年至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获硕士学位,从1986年8月至2000年6月在兰州交通大学土木系任教,给大学生讲授《工程力学》,给研究生讲授《有限元及程序设计》和《高等结构理论》。1998.7-2000.7 年被评、聘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1996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寒区岩土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0年5月至2003年4月,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1998年8月至1999年8月,受国家公派在加拿大 Laval University留学。2000年7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做“百人计划”,2000年10月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12月被任命为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11月被任命为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室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赖远明在国内外第一个根据传热学、渗流理论和冻土力学提出了带相变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三场耦合问题的数学力学模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并对寒区隧道在渗流体积力和冻土蠕变及体积冻胀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和围岩的应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在寒区隧道计算理论方面的空白。 学校概况 兰州交通大学学生公寓(From Zorro) 兰州交通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566亩,建有3个校区,1个大学科技园区,形成了一校四区的格局。学校有18个学院,1个教学部,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MBA培养单位。有本科生22137人,专科生8000余人,研究生2638人,成人学历教育在册学生12000人。在职教职工2352人,专任教师1425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职工757人,教授、副教授522人,博士生导师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十五期间十大杰出科技人才”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2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16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2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3个。教师中有9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国家“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获“甘肃省教学名师”称号,3人获“詹天佑青年科技奖”,44人获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30人获“甘肃省园丁奖”,1人获“兰州市科技功臣”,18人入选“铁道部优秀中青年专家”,19人入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2人获“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称号,30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另有10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已形成了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兰州交通大学 学校建筑面积75.06万平方米,总资产21.7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73亿元;图书馆藏书达225.67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3.26万册);建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联机情报检索工作站,是甘肃省五大文献收藏单位之一。2010年学校科技园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学校建筑面积75.06万平方米,总资产21.7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73亿元;图书馆藏书达225.67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3.26万册);建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联机情报检索工作站,是甘肃省五大文献收藏单位之一。2010年学校科技园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育人原则,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连续多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全国性赛事中成绩优异。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始终位居甘肃省高校前列,毕业生素以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踏实肯干而深受社会欢迎。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8万多名各类人才,许多人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2005年10月,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2011年3月2日,中铁股份公司与学校签订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 兰州交通大学图书馆一角--From zorro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工、理、经、管、文、农、法等7大学科门类。现有54个本科专业,129个硕士点,26个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硕士招生领域18个;有11个甘肃省重点学科,有9个铁道部重点学科,7个国家建设的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交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1个中国运输包装技术研发中心,1个结构强度国家级检测中心,3门国家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10个省、部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行业技术中心,2个甘肃省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校企合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数十个,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兰州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多智能体系统联合实验室”,93个各类研究所。学校具有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海外留学生和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学校于2008年被列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生院校,截至目前已招收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学校还是铁道部继续教育西北基地、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院校之一,2009年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科研工作始终面向交通和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形成了依托交通行业、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性科研特色。早在1978年,我校就有6项科技成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3年,我校参加的“汉江斜腿刚构薄壁箱形钢梁桥设计”曾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章。全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35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6 项,省部级项目395 项;科研经费达5.1 亿元;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6980 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752 篇,出版教材、专著230 部;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121 项,申请专利51 项;获军队和省部级以上成果奖57 项,学校总体科研成果的数量与水平均在 From Mrzorro 原有基础上有了大幅提升与质的飞跃。 学校主动适应甘肃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甘肃省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学校主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承担、参与了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科研课题和项目达1600余项,涵盖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生物化工、新材料、信息技术、电子电器、现代物流产业、资源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技术交流合作、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作为全国第一所参加青藏铁路建设也是承担科研项目最多的高校,共承担科研项目30 余项,经费达1000 万元,涉足许多前所未有的研究领域,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科技实力,今后将重点为甘肃省和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地铁、高架轻轨、近郊铁路、大型立交桥、环境工程建设、机电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及信息网络技术方面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上实现对接,着力解决西部铁路、公路在筑路设计施工、过山隧道、大跨度新型桥梁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提速、铁路行车自动化控制、调度通信、交通信息、运输组织与管理、信息及网络工程等研究领域和关键性技术研究。 学校以“兰州交通大学董事会”为纽带,先后与120多家企业单位、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学研产合作之路越走越宽。2000年以来,承担了涵盖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30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甘肃省十五十大科技成果” 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国铁路重大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平台建设,连续在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包装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国家级平台建设上取得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2010年1月学校成立“甘肃省绿色镀膜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甘肃省太阳能光热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是甘肃省成立的第二个和第三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0年,学校成功加盟铁道部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校抢抓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入了国家科技部、铁道部组建的“高速列车创新联盟”和“国家高速列车创新团队”,大幅提升了学校在铁路前沿科技领域内的科研竞争实力和服务经济能力。2011年6月学校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合作交流协议。2011年学校与北京大学结成MBA师资开发对口支援院校,将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的资助下,接受北京大学的对口支援。2011年学校获批设立的中国运输包装技术研发中心成为我国首家运输包装领域产、学、研综合开发的国家科技平台。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成立了兰州交通大学董事会,先后有120多家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加盟,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体制。学校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近年来先后选派近200名中青年教师赴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进修、攻读学位和科研合作,有百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