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求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急求!

来源:
时间:2024-08-17 09:09:41
热度:

求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急求!【专家解说】: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⒈发酵技术:发酵现象产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专家解说】: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⒈发酵技术: 发酵现象产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生产 酒酿和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都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乳酸菌。 3、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发酵。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酿酒、制酱、制醋。 5、目前,发酵技术己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6、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生产医药产品(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生产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 7、酒酿实验--步骤、微生物、条件[温度] 以及画酵母菌的结构图 步骤:①清洗容器 ②蒸熟糯米(灭菌) ③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 ④将酒曲均匀地与糯米混合 ⑤装入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增加氧气)后盖上盖子⑥置于25℃~30℃的环境中 微生物:酵母菌 条件[温度]:25℃~30℃ 二、食品保存 ⒈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⒊食品保存方法 传统: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广泛利用酶。对人体无害。如,利用溶菌酶对水产品进行保存。 ⒋高温灭菌后的食品置于真空环境中最不易发生腐败。 第21章 现代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⒈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⒉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①、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应用于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 ②、 转基因技术:外援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被导入外援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③、 应用及实例:①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②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成功转入烟草中。 ④、 “巨型小鼠”的诞生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烟草采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⒊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无性生殖) ①、 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的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等的技术。 ②、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细胞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③ 多利羊和A羊几乎一样,是因为多利获得了母羊A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④ 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⑤ 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⑥ 克隆是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 一、 关注生物技术 ⒈生物技术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⒉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基础训练 第22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一、 生物的分类 ⒈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⒉生物分类的等级 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⑵、种,又叫物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部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⑷、在生物分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反之----- ⑸、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高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界、种。 ⑹、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应处于科与属之间。 二、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⒈藻类植物 特征: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结构比较简单,大都生活在水中。 应用:饵料、食用、中药材。 危害:赤潮。早春河水变绿。 ⒉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⑴苔藓植物 特征: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 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种类:葫芦藓、地钱。 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 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 特征:不仅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还具有疏导组织,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叶片背后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种类:石松、蕨、桫椤。 应用:能源(煤和石油)、药用、饲料、肥料。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 ⒊种子植物 ⑤、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⑥、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⑦、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⑧、 被子植物在现存植物中占据对优势。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 ⑩、 中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 ⑪、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植物类群;也是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 ⒋我国的珍稀植物 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绝灭边缘的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 三、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⒈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⒉无脊椎动物 ⑴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⑵环节动物 特征:身体由体节组成。体节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种类:蚯蚓、蚂蝗(水蛭)、沙蚕。 ⑶软体动物 特征:身体腹面有块状的肌肉足,靠贝壳保护身体。 种类:鲍鱼、蜗牛。 ⑷节肢动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分节的附肢。 分类:甲壳纲,如,虾;蛛形纲,如,蜘蛛; 多足纲,如,蜈蚣;昆虫纲,如,蝗虫。 ⑸螯虾,身体有头胸部和腹部组成。 ⒊脊椎动物 ⑴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主要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⑵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代表动物有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代表动物:蛙、大鲵 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肺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代表动物有蟒蛇、扬子鳄、壁虎。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有: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了翼,体表被覆羽毛等。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有体毛,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依靠母乳作为营养物质。 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三、 神奇的微生物 ⒈病毒 观察方式:电子显微镜。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生活方式:寄生。 ⒉细菌 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荚膜(保护作用)、鞭毛(助于运动)。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 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 ⒊真菌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生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孢子)。 ⒋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细菌。 有无细胞结构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 代表生物 病毒 无 -- 无 寄生 爱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 细菌 有 无 一般无 腐生或寄生 结核杆菌、甲烷菌 真菌 有 有 无 腐生或寄生 酵母菌、木耳、霉菌 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概念:简单的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的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 物种多样性 。 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 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①人口的快速增长,乱砍滥阀、乱捕滥杀②环境污染③外来物种入侵。 4、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包括: 就地保护 和 迁地保护 ,同时还应 加强教育 和 法制管理 。 5、 就地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 6、 自然保护区 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7、 迁地保护 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8、 植物园 、 动物园 、 水族馆 和 基因库 的建设时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第24章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生命的诞生 1.地球的年龄大约是 46 亿年,生命出现距今约 36 亿年. 2原始大气中含有 。 3.1953年, 米勒 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4.生命诞生的三部:第一步: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 第二步: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 第三步:有机大分子 原始生命(能生长、生殖、遗传 ) 原始单细胞生物 §24.2生物进化的历程 1. 化石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2.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的遗体(如 )、遗物(如 )、遗迹( )。 3.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4按时间先后排序:古代的爬行类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5.越简单 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低等的化石则出现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6.科学家们还通过比较解剖、细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是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7.植物进化的历程: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原始的苔藓植物 原始的蕨类植物 原始的种子植物 8.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水螅) 扁形动物(涡虫) 线形动物(蛔虫) 环节动物(蚯蚓) 软体动物(蜗牛) 节肢动物(昆虫、虾蟹、蜈蚣、蜘蛛) 古代鱼类 原始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 9.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24.3生物进化的学说 1.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因而生物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3. 自然选择、生存斗争、遗传变异 是生物进化的因素。 4. 达尔文 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5. 现代综合进化论:他们认为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就可能产生心得生物。 6. 分子进化中性论:侧重从分子水平阐述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7. 澄江动物群是指保存在澄江县及其周围地区距今大约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泥浆中的大量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群,被国际上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8. 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的海口虫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的地质年代推前到寒武纪早期,被赞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单位一项惊人成就。 第25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3.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取食 与 被取食 的关系。 4.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 取食 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 5.食物网: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这种复杂的 食物关系 被称为食物网。 6.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7.生物富集常常伴随 食物链 而发生。 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大气圈的下层 、 水圈 和 岩石圈 的上层。 3、 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内部不断进行着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 4、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5、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6、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7、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8、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越多 ,食物链和食物网越 复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 越强 。 9、 农田生态系统 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10、 生态农业是一种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 11、 生态农业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限途径之一,有利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比然选择。 12、 P101自我评价:1、2 1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战略 。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 保护环境 ,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