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皖江地区最近几年的发展形势;大学生在安徽的就业倾向;

来源:
时间:2024-08-17 14:18:29
热度:

皖江地区最近几年的发展形势;大学生在安徽的就业倾向;【专家解说】:2009—2010年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2009年安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在一揽子扩大内需政策积

【专家解说】:2009—2010年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2009年安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在一揽子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作用下,我省经济回升步伐超出预期、快于全国,初步预测,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1%左右,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1、经济增长逐季加速,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突出   经济增幅逐季走高。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全国同期高5.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其中,一季度增长11.6%,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4.7%,三季度增速是1995年以来同期次高。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1-10月份,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4%,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2.7和4.2个百分点,增幅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工业月度增速已连续四个月保持在20%以上,其中9月和10月都稳定在26%以上,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装备制造业和小企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和34.5%,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1.5%和58.8%,同比提高11.6和3.4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规模工业相当于GDP比重达38.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57.8%,较上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2、内需增长逐步加快,经济回升动力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从三季度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加快,其中9月当月增速创近20个月来的新高。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9%,有9个市投资增幅超过了上年同期水平,15个市投资规模超过上年全年。制造业、民生领域投资和民间投资等投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加强,1-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6.1%,占全部投资比重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卫生与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民生领域投资增速超过70%。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6.9%,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7.7%,贡献率达70%以上。   消费增速稳步提高。汽车购置税减免、房贷新政等扩大消费政策带动了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再度升温。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累计增长1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家电下乡政策成效显著,农村消费增速连续九个月快于城市,改变了近年来增长一直慢于城市的格局。前三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汽车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3%和31.8%,较上半年分别提高17和2.6个百分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13.8万台,销售额26.9亿元,与住房、汽车、家电相关的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音响器材等商品消费均保持快速增长。   3、经济效益趋于上升,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先抑后扬。1-10月份全省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6.9和4.5个百分点。从月度增幅走势看,低开高走,7月份以来一直稳定在20%左右,接近常年水平。其中,前三季度消费税同比增长51.9%,较上年同期提高40.2个百分点,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38.5%。 企业效益逐渐改善。受经济回升带动,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1.9,超过2008年全年水平,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7.2和8.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缩小34.7和17个百分点。37个行业全部实现净盈利。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同比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迅速落实、就业形势改善、粮食丰收粮价上涨的推动下,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增幅比全国同期高1.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个百分点。   4、各类投入大幅增长,资金保障能力提升    信贷投放持续高位运行。10月末,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7%,连续8个月保持在30%以上,新增贷款近2200亿元,是上年同期和全年增量的2.5倍和1.8倍。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7.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多增加607.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大项目建设。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创新高。1-10月份,全省直接融资规模达到314.3亿元,比2008年全年还多32.3亿元,创多年新高,其中发行企业债券130亿元,超过前三年总和。顺利发行地方债77亿元。利用外资势头良好。1—10月份,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增幅高于全国同期7.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同比增长43.6%,继续保持高位。长三角仍是我省利用省外资金的主要来源,截止9月末,长三角在我省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694.7亿元,同比增长54.8%,占全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的48.2%。   5、社会领域财政支出加大,民生建设成效显著    截止9月末,省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78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07.4%,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1.8%和32.6%,推动28项民生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42.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3.8%,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88.5%,农民工就业基本恢复到往年水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26个县(市、区)展开。   6、皖北发展提速,区域经济协调性改善    前三季度,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分别比全省同期快0.3、3.9和9.3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8、0.5和1.1个百分点,一改多年增速低于全省、比重下降的格局。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在生产总值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全省的基础上,前三季度,县域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和利用外资均高于全省平均,县域经济正在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型。    今年以来,尽管我省经济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经济增长的自主动力不强,工业增长主要依赖与扩大内需政策直接相关行业带动,多数工业品产销形势不旺。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模偏小。在建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仅为全国平均的71.5%;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比重仅为28.3%,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三是结构性资金瓶颈依旧突出。企业应收账款增速逐季加快,资金占用居高不下。县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和新增贷款占全省比重双双出现下滑。此外,各类价格持续下降,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   二、2010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宏观政策总体保持连续性,国内经济平稳增长态势不会改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我省发展环境总体趋好,但结构调整压力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通货膨胀预期加大,都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1、世界经济复苏态势不会改变,但短期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在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已呈明显企稳转暖态势。今年三季度,主要经济体已实现正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复苏势头强劲。美国、欧盟、日本分别环比增长3.5%、0.2%和1.2%,中国实现同比增长8.9%,巴西预计同比增长达到9%左右。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将继续趋稳,实体经济也将进一步好转,发展中国家强劲增长的态势还会持续,IMF近期也将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调高至3.1%,复苏的态势不会改变。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复苏也面临较大压力。一是全球失业率还将处于高水平。当前,美国、欧盟的失业率还在攀升,10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10.2%,创近26年来新高,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的下降。二是全球通胀预期持续加强。国际油价10月份已突破80美元/桶,黄金价格11月份又突破1100美元,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在大量流动性的作用下,明年大宗商品价格还将进一步走高。三是部分大国可能在明年逐步实施刺激政策的退出计划,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也可能会加剧。四是代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动力的新能源、生物等新兴产业仍较弱小,短期内不足以带领世界经济强势复苏。总体看,明年世界经济将维持弱势复苏格局,难以快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2、宏观政策总体上仍将保持连续,政策重点可能局部有所调整    尽管国内经济持续回暖,但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我国经济回升基础不稳的形势下,经济刺激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的力度。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将是明年宏观政策的主基调。财政投资力度会略有增长,重点将会有所转变。1.18万亿中央投资今年将完成4875亿,明年中央投资的规模将超过5000多亿,新增投资力度略大于今年。稳定政府投资、打造扩大内需的财政体制、培育新的战略产业、完善并强化“三农”政策和深化改革将成为财政政策的五大导向。但考虑到今年我国的预算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9500亿元,赤字占GDP比重已经接近3%的国际警戒线,继续大规模实施赤字财政的空间有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不会改变,但货币回笼力度会有所加大。央行已经明确表态,明年将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结构将会进一步向消费倾斜,继续增强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考虑到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对市场货币投放量进行动态微调,加大利用票据回收流动性的力度,市场流动性将会有所减少,但总体上仍处于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份以来的短短五周时间内,央行已经累计净回笼资金近6000亿元,相当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一个百分点。利率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以色列、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陆续宣布加息,这是自2008年3月以来的首次加息。2010年,在货币环境总体宽松的格局下,以市场化方式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或将成为货币政策执行的主要思路。预计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略低于2009年,约在9万亿元左右,加息的可能性也将增大。   3、产业政策仍然以结构调整为主,严格产能过剩产业准入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并举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明年将进入实施的第二年,各行业的技改投资力度不会减弱,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总体有利。汽车购置税减免将有望得以延续,并有可能扩大范围,加大对汽车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家电下乡政策将也将继续实施,并有可能扩大至城市,充分挖掘城市家电消费市场空间。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将是国家继四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后的又一项经济计划,重点支持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为启动民间投资、促进投资结构多元化,国家还将加速医疗、文化、教育等垄断行业向社会资本放开,降低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同时,将坚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多晶硅、煤化工、化肥等行业的项目审批、环境监管、供地用地、金融政策将会更加严格。钢铁等一批行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实施细则将陆续制定出台,如《建筑用钢强制标准》等,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提高太阳能、风电等一批新兴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技术标准,引导这些产业健康发展。兼并重组步伐将明显加快。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部分行业的结构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近期将出台,到2012年,钢铁行业国内排名前5位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5%以上;汽车产业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有色行业将形成3—5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4、通胀预期加大,对经济稳定运行产生不确定影响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美、欧、日等国的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同时美联储等主要国家央行普遍实行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投入了巨量货币。我国的信贷规模也呈高速增长态势,信贷投放创历史纪录。这种超常规政策在刺激经济恢复的同时,使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过剩的流动性不断流入大宗产品市场,国际油价快速回升,黄金价格屡创新高。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大宗产品的价格将会进一步走高,输入性通胀预期加大。我国在天量新增贷款的推动下,房市、股市持续上涨,各地地王频出。此外,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令水电气等公共产品价格上涨信号明显。鉴于货币信贷的大量投放、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及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通胀预期高企将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民生,管理通胀预期、稳定通胀预期也将会在政策上有所体现,对经济运行产生不确定影响。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实施,有利于提升我省区域地位    金融危机使我国更加关注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与多极化地区增长格局的形成。国家将着力平衡国内生产力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差距、挖掘广大的中西部和农村市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2010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将进一步落实,以培育新的增长带。继续推进区域间资源整合,增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有序、快速转移。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有利于我省在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得国家更多支持。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推进,使我省区位、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更加凸显,有助于我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要素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分工合作,借助外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厚积薄发的基础与区域政策的支持,将推动我省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地位提升。   三、2010年安徽经济增长预测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处于复苏之中,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各大研究机构纷纷调高明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2010年我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好于2009年。从我省自身来看,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仍然较强,考虑到部分主导产业发展将有所放慢,经济增速较2009年略有下降,但仍能实现12%以上的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高位放缓,预计增长30%左右    明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仍较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在建项目规模大。2009年我省集中开工建设了一批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将在2010年都将形成投资高峰。其次政府投资力度不减。1.18万亿扩大内需的新增投资项目,在2010年还有过半以上投资计划将要下达,我省有望继续争取到一批中央投资的大项目。省级财政对民生工程等社会事业领域投入将继续加大,合肥等中心城市拉开城市建设新框架,市政建设投资将保持较高强度。三是企业投资有望保持快增长。经济回升和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出台,将加速沿海民间资本转移,民间投资增势不减。汽车、钢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进入实施的第二年,将带动制造业投资持续高增长。四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随着市场回暖和库存消化结束,房地产将进入新一轮投资加快期。考虑到信贷资金投放放缓、企业债券发行收紧、价格回升投资成本加大、产能过剩产业项目审批从严把关等因素制约,预计2010年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   2.消费需求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增速为17%左右    我省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期,消费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逐步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明年国家还将会出台一些新的刺激消费政策,加快城市消费增长。住房、汽车、高档消费品等消费热点已重新活跃,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大幅增加的累积效应继续释放,加上就业形势改善、企业效益预期向好,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卫生改革等民生领域改革推进,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提升,这些都对明年消费增长起到积极作用。考虑到部分政策拉动效应出现递减、通胀预期可能造成部分消费需求已经提前释放等因素,综合预计2010年消费增长17%左右。   3.外贸出口呈恢复性增长,预计增速在22%左右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明年我省出口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增速难以回到危机前水平,主要原因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二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储蓄率上升,消费倾向下降,外需恢复速度缓慢。三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综合判断明年出口规模在105亿美元,略低于2008年出口规模。 4.农业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增速在5%左右   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下,我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已连续六年实现增产,近5年一产年均增长5.3%,高于改革开放以来一产的平均增速。随着千亿粮食增产计划的实施,预计2010年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扩大良种和农机补贴标准等有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考虑到粮食进一步增产压力大、价格上涨推高养殖业成本等因素,预计2010年一产将保持常年平稳增长态势,增速在5%左右。 5.二产增速高位趋稳,预计增长15%左右   二产增长取决于规模工业生产形势,2010年支撑工业快速增长的因素仍比较多。首先,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快速增长态势不会改变。其次,近几年我省工业投资持续大幅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能快速增加,经济回升有利于这些新增产能进一步释放,带动大中型企业发展形势进一步趋好,大中型企业发展每加快1个百分点,可带动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左右。三是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受基数因素和需求好转的带动,明年发展形势将好于今年。纺织、电子信息、医药制药、专用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工业带动作用不减。四是合肥熔安动力、奇瑞20万台变速箱等20对个投资额超5亿元的项目建成投产,为工业发展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我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能力大幅提升,还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考虑到国家加大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调整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将逐步压缩我省部分主导产业增长空间,汽车、家电等行业受基数高增速放缓,煤炭和电力新增产能有限等因素影响,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较大。根据工业增加值模型,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规模工业增长17%左右,带动二产增长15%左右。 6.第三产业发展小幅加快,预计增长11.5%左右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产生较大需求,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也将好于今年,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第三产业在刚性需求带动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总体看,明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趋好,预计2010年第三产业增长11.5%左右,增速较2009年小幅加快。 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加快,预计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   经济回升、企业效益好转、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有利于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股市、楼市平稳发展,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将加快,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上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等,有利于农民增收,预计2010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   明年物价上涨因素比较多,翘尾因素影响由2009年的-2%转为正的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比2009年显著增多,经济回升、市场需求增加,资源品价格、垄断领域商品价格改革,农产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都将推动物价走高。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输入型价格上涨压力加大,通胀预期浓厚、上年物价负增长、基数低等都对明年物价涨幅走高起到重要作用。 四、政策建议   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二五”发展打基础的重要之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着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把握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动向,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谋划,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种子项目。积极落实产业振兴规划,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升产品工艺、装备及生产控制水平,延伸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瞄准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把示范区打造成安徽崛起的新引擎。加紧落实一批交通、能源、环境、信息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加快集中区建设,积极落实区内税收、土地、奖励等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产业有序、科学向示范区转移。以政府转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抓手,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与长三角在金融、商品流通、产权交易、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合作,全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进一步推进合芜蚌试验区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动力。进一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构建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要素的意识,以重大项目和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支撑,集聚创新型人才。强化创新主体。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以技术、专利等入股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机构。健全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一批行业性公共技术平台,提高重大科技攻关能力;大力发展技术开发、交易、评估、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大对创新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成立省级专项创新基金。 坚持高起点规划,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当前农村正迎来翻建旧房和建造新房的高峰期,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小城镇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土地资源优化,加速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有力地带动乡镇经济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更将掀起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农村消费新热潮,对于巩固我省经济回升势头,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坚持立足后发优势,高起点规划,结合当地文化底蕴和内涵,走特色城镇建设、发展之路。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并通过存量资产置换、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等市场化方式筹措资金,加大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方式,稳定房价,吸引更多农民走向城镇。农民在城镇买得起房是小城镇发展壮大的关键。借鉴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宅基地和城镇住房的办法,降低建房、住房成本。 坚持惠民导向,促进共建共享。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惠民导向,加强民生建设。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要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和增加就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老百姓真正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把促进就业放在改善民生的第一位,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群体。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及企业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落实完善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从金融、土地、行政审批等政策环境上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安心、放心的政务环境和商务环境,使民营经济、民间资本在接力政府投资、吸纳就业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推进社会保障、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文化体育健身等社会服务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