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来源:
时间:2024-08-17 13:07:14
热度:

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专家解说】:金融危机将加快地缘政治变迁,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每一次危机都引起一次地缘政治变化。比如1933年经济大萧条,比如1945

【专家解说】:金融危机将加快地缘政治变迁,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每一次危机都引起一次地缘政治变化。比如1933年经济大萧条,比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最先感受到危机即将引发深远影响。去年1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二战后构建的国际体系,到2025年将变得“难以辨认”,原因包括全球化、新兴强国的崛起,以及“财富和经济实力相对地从西方到东方的历史性转移”。 报告说,柏林墙倒塌后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时刻”行将终结,一个多极的世界体系正在形成。 而仅仅在4年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上一次报告中,还预测到2020年,“美国将继续处于主宰地位,大多数主要国家已经放弃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想法”。 接受《了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将加快地缘政治变迁,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金融危机加速力量东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向阳认为,金融危机是地缘政治生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催化剂。伴随新兴国家的崛起,全球地缘政治重心逐渐东移,而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进程。 “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实力。”他说,金融危机将加快世界地缘政治重心东移的趋势,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西方到东方,从欧洲到亚洲。不仅是财富,还包括大国在该地区的云集,以及地缘政治热点的集中。 今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对2008年底世界各国GDP进行了一番描述:2008年全球生产总值为78.36万亿美元。其中欧盟18.9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为第一大经济体。按国别,美国以14.33万亿美元高居榜首,排在其后的是日本、中国和德国。5到15名分别为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和韩国。 在这份榜单中,金砖四国除印度(第12位)外都进入前十。中国排在第3,与日本的GDP相差约6200亿美元,俄罗斯从第10位上升到第8,巴西上升一位至第10。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实际增长9.0%,俄巴印三国尽管受到货币贬值影响,最慢的巴西也有5.2%的实际增长。排在第13和第15位的墨西哥和韩国,也属于新兴经济体国家。 与之比较,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大多在1%之下,日本为零增长。 一般认为,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的崛起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进行的,不难发现,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加速世界经济版图的调整。其表现,也正是财富和经济实力从西方向东方“历史性的转移”。 一方面,经济衰退加速了经济力量向新兴经济体的转移,另一方面,加速的程度将日益明显。 中国今年确立的增长目标是8%,从刚刚公布的第一季度数字看,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困难,但已经是全球最好。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日本2009年的经济增长为负5.3%,这意味着中国2009年很有希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按照世界银行3月30日发布的预测,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7%,高收入国家今年陷入深度衰退,GDP总体下跌2.9%,而发展中国家GDP增长可能从2008年的5.8%放缓至2.1%。世界银行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增长为6.5%,印度4.0%,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下,仍是表现最好的经济体。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明显好于发达国家。 《2025年全球趋势》预测,到2040年至2050年,金砖四国加在一起将赶上原先的七国集团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到2025年,8个最大的经济体按递减顺序排列将是: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报告认为,虽然美国仍维持着相对优势,但中国和印度作为多极化时代的新兴大国,在影响力方面将和美国展开竞争。 20年内美国仍有相对优势 显然,金融危机加速了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现有的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其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所削弱。 陈向阳认为,大国力量此消彼长使各自的地缘政治地位产生变化,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或者按照《2025年全球趋势》的说法,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崛起,“一个全球范围的多极体系正在出现。非国家行为主体--企业、部落、宗教组织,甚至还有犯罪网络--的相对实力也会加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姜毅赞同金融危机对地缘政治带来冲击,但他同时认为,地缘政治是个相对稳定的范畴,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超独霸,都是最大的地缘政治,金融危机的影响会有多大,是不是本质性的影响,或者说能否促使地缘政治版图和走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好说。 “不过”,他承认,“从影响力上讲,金融危机是现在世界上发生的一个最大事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的看法是,传统的地缘政治的变化,无非指的是一个国家衰落,另一个或者另一些国家力量上升,国际权力平衡发生改变,而且是长期性的根本改变。这次金融危机被叫做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金融危机,或者是全球化遇到的最大的系统性挑战。世界体系或者全球化的中心,而非边缘,正是危机的根源,美国霸权是否因此衰落是最关键的大问题。 “但即使美国霸权衰落了,并不意味着其他力量就兴起了。全球化几乎是美国推动下的全球化,或者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美国遭到自我毁灭,连带全球化的其他部分,从欧洲到亚洲,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于世界体系危机的冲击。尤其是新兴国家遭到的打击更大。”庞中英说。 据他观察,危机之下,不少人想到与美国“脱钩”,但实际情况是,因为与美国的关系很深入,“脱钩”已经来不及了。大多数国家都与美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单地“脱钩”,还不是应付危机的根本出路。因此,金融危机虽然重创美国,但世界权力平衡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仅就经济实力而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是下降的。但美国2008年的GDP超过日本、中国、德国的总和1.4万亿美元,表明美国的相对领先优势20年内很难动摇。 而从军事实力来说,一定时间内美国仍有很大优势。软实力方面,尽管美国的国家形象受损,但它的科技优势、自我恢复能力、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害。 总之,金融危机让放任自流的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付出惨重代价,但美国主导世界的地位受伤不深。可见,金融危机使得多极化进程加速,但一个全球性的多极体系,仍然是一个远景目标。 “后西方”时代打破对西方迷信 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一方面带来各大力量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因而影响着相互间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一些国家的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 从欧洲到亚洲,到拉美和非洲,政治动荡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新的地区热点。比如,危机已经直接导致拉脱维亚和冰岛政府倒台。虽然危机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但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政治上免疫。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促生区域合作新的态势。陈向阳说,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和蔓延表明,仅靠单个国家的力量不足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就是要和周边国家“抱团取暖”,联合自强。比如在东亚,虽然东亚系列峰会因泰国局势原因未能如期举行,但在日前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建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第5届美洲国家峰会上,冷冻了半个世纪的美国与古巴关系松动,奥巴马与“反美斗士”--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握手言欢”,成为反映美拉关系回暖的晴雨表。陈向阳认为,所有这些,“投射到地缘政治领域,新的大的地缘政治板块结构更为清晰。” 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当务之急。为此,各国既对各自的对外政策作出调整,同时也对自身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变化中的时代。 庞中英称之为“后西方”时代。“‘后西方’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打破了人们对西方的迷信。”这个时代,西方不再独大。而非西方国家,则必须自主地探寻适合自己的新的发展道路。因此,这也将是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时代。 综合各方观点,最大的变化将属于中国,中国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专家同时指出,这里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如何办好自己的事”。他们认为,一定要看到我们国内的问题和困难也很多,当前面临着经济从出口拉动型增长调整到大幅扩张国内需求的巨大挑战。 欧盟则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今年的欧盟春季峰会上,新“铁幕”这样的冷战词汇重现。新“铁幕”两侧的东、西欧国家政府都誓言要促进欧洲融合,但各自国内的保护主义势力和极右政治力量,却因经济恶化而日益抬头。 新“铁幕”不仅妨碍欧洲经济复苏,甚至可能危及那里的政治稳定。而面对自觉重新崛起的俄罗斯,欧洲各国表现出的是分裂。《2025年全球趋势》将欧洲称为“跛足的巨人”。不过,欧盟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对非洲而言,那里有能源和资源的优势,在危机背景下,无论从客观资源条件、各国寻求自身发展的努力,还是大国对非洲的借重,显示非洲的战略地位还会进一步上升。 此外,由于拥有石油资源,波斯湾国家的地位也将增强。 在传统的地缘政治热点地区中东和中亚,由于奥巴马推行多边外交政策和展开对话,专家预计主要力量在这些地区的争夺烈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但是,在南亚和东南亚,由于面临极端主义的挑衅,而且国内的社会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被激发出来,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短期内将成为地区热点。 (《了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延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