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石油的探明储量和消耗量有什么关系啊?

来源:
时间:2024-08-17 12:50:25
热度:

石油的探明储量和消耗量有什么关系啊?【专家解说】: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

【专家解说】: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1.1中东波斯湾沿岸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1.2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1.3欧洲及欧亚大陆   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1.4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1.5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16.1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1.6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7亿吨,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21.9亿吨、7.7亿吨、5.8亿吨和4.1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地下储藏量和各国的备用储藏   各个不同的来源对世界上的石油储藏量的估计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计世界的总储藏量为1.26兆(万亿)桶(1717亿吨),同年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为1.148兆桶(1566亿吨)。《科学》甚至估计世界总储藏量为3兆桶。今天已经确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术能够经济地开采的储藏量近年来甚至有所上涨,2004年的数据是目前最高的。由於每年的开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东、东亚和南美洲的储藏量有所下降,同时非洲和欧洲的储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预言今天的世界储藏量还仅够用50年。但由於过去就已经有过类似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从未实现,这个数据也被人戏称为「石油常数」。2003年最大的石油储藏位於沙乌地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07亿桶)和伊拉克(1150亿桶),其后为阿联、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批评者怀疑这些数据,他们指出出於政治原因许多国家篡改它们的数据,此外许多国家虽然每年开采大量原油,但其数据始终不变,这说明这些数据已经陈旧了。有些专家认为21世纪初人类将到达哈伯特顶点,这时开采量将达到顶峰,此后开采量无法继续提高,由於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油价将高涨。   因此许多国家备有短期的储藏来防止短期供不应求导致的危机。欧洲联盟的国家必须拥有足够90天的备用储藏。   2、世界石油消费   2.1石油进口国家   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为约8400万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为美国(2060万桶每日)、中国(727万桶每日)、日本(550万桶每日)和德国(270万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长率为2%。   2007年的统计资料   ●消费国(以下均为每日消费量)   · 美国:2068万桶   · 中国:757万桶   · 日本:501万桶   · 俄罗斯:282万桶   · 印度:280万桶   · 德国:246万桶   · 巴西:240万桶   · 加拿大:237万桶   · 韩国:221万桶   · 沙乌地阿拉伯:221万桶   · 墨西哥:211万桶   · 法国:195万桶   · 英国:174万桶   · 伊朗:171万桶   · 义大利:170万桶   工业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平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2003年美国每年人平均石油消耗量为26桶,德国为11.7桶,中国为1.7桶,印度为0.8桶,孟加拉国只有0.2桶。   2.2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2.2.1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处于平衡,但区域性供需失衡   2006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石油产量85.3百万桶/日,消费量84.38百万桶/日,产量略大于消费量,但区域性供需严重失衡。世界上52%的石油产量来自中东、独联体和非洲地区,但这3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却只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相反,亚太、北美和欧洲的石油产量只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3%,而消费量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0%;其中,2006年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24.3万桶/日,占世界总需求量的28.8%,而石油产量7.8万桶/日,占世界总产量的9.2%,供需严重失衡;北美地区2006年石油需求量25.4万桶/日,占世界总需求量的31%,而石油产量14.3万捅/日,占世界总产量的16.8%,供需失衡也较严重。石油产地与消费地的明显分离,导致世界石油贸易量的不断增加。   2.2.2世界石油消费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据IEA的OMR(2007年1月)统计,2006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84.38百万桶/日,比2005年增长0.95%。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0.11%)、亚太(占28.78%)和欧洲(占18.31%)地区,这3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近80%。   2006年世界前三大石油消费国为美国(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4.1%)、中国(占9.0%)和日本(占6.0%)。其中,美国和日本消费量较为稳定,而中国正处于需求上升期。   2.3世界石油供需趋势   2.3.1世界石油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   据IEA预测,2007-2011年世界石油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2007年将达到约800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约9300万桶/日,2006-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1.6%。 2007年OPEC国家石油产量将达到3373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3631万桶/日,年均增加52万桶/日(表14)。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中东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将逐年提高,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将更大。 2007年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将达到5301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5668万桶/日,年均增加73万桶/日。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独联体、中南美和非洲地区。   2.3.2未来石油消费量增速将略快于产量增速,供应将趋紧   据IEA预测,2007-2011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将保持上升趋势,2007年将达到862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9380万桶/日,2006-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1.8%。   从世界各地区未来石油消费情况来看,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将强劲增长,2007年石油消费量将达到245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890万桶/日,年均增加700万桶/日,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北美地区的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2007年石油消费将达到256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740万桶/日;欧洲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将略有增加,2007年石油消费将达到200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060万桶/日。   3、世界石油贸易   据统计,全球原油的日交易量可达4 300万桶,略多于日产量的一半。石油贸易何以能够得以实现?由于油轮运送石油的低成本、高效率,特别是其灵活性,国际石油贸易成为可能。全球石油(包括原油与成品油)贸易量的三分之二依赖于油轮在世界各地“流动”着。   石油运送所经由的海路一般都取道于固定的航运航线,由此,油轮航行必然要通过全球数个地理位置上的“咽喉要道”——即连接各个大洋或大水体的通道,如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唯一的水上出口,马六甲海峡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其它的“咽喉要道”还包括由阿拉伯海至红海的曼德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与巴拿马管线、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与苏伊士一地中海管线(Sumed)、使地中海与黑海互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些“咽喉要道”,共同构成了世界石油贸易的“节点”。由于航运石油的贸易量如此巨大,而“咽喉要道”又如此之狭窄,又极易遭受到劫掠者的攻击以及发生各种航运事故,理论上其在短时期内很有可能被封锁住,确保这些“咽喉要道”的通畅无阻,是世界石油贸易能够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   在石油船运贸易中,并不是所有的航线都采用相同规模的油轮,基于航程的长短、港口的规模、油轮所必经地理上“咽喉要道”的各种限制等客观因素,一般每条航运路线都有其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的石油运送量。如从中东出口的原油,运送量巨大、航程遥远,每个航程主要都是通过大型油轮(VLCC)(运量160 000—319 999万吨)运送200万桶以上。   石油输送管线,一般被用以在大陆内部输送石油。就内陆地区的原油供应而言,当某些敏感性的区域面对供应受阻甚至处于中断状况时,与油轮输送相互补充,输油管线的作用和意义更是至关重要的。管线输送石油,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区域性贸易。与铁路、驳船和公路运送石油相比,管线输送的成本至少较前者低一个数量级。在诸如美国与加拿大这样的两国之间,相互在政治上的冲突对立很小甚至几乎就不存在,管线输送更是成为两国相互间石油供应方式的首选。尽管供应系统以及输送的距离都相对较小,管线输送已成为欧洲国家石油供应的重要构成部分。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随着世界主要地区间石油需求和石油生产缺口的不断拉大,1997~202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大幅上升,从2800万桶/日增加到6000万桶/日.OECD三个地区和非OECD亚洲国家,无论从进口绝对量还是从进口依赖度上来说都将增大.石油需求的增长,大部分来自运输部门,而石油需求增长量大都由欧佩克来满足.与1997年相比,到2020年OECD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54.3%上升到70%,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22%上升到76%,俄罗斯的石油净出口量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将回落至1997年350万桶/日的水平,而巴西有可能从石油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世界各大产油区,由于区内石油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石油出口和进口往往并存,有的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净出口区,有的是进口大于出口的净进口区   从上述概念出发,根据世界石油贸易的进出口的情况,可以看出,世界有四大石油出口区:   中东、前苏联、非洲、拉美依次为世界四大石油净出口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01年石油进口量5.64亿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6.1%,美国的净进口量5.24亿吨,占美国石油消费量8.97亿吨的58.4%;欧洲5.70亿吨,占26.4%;日本2.57亿吨,占11.9%,中国8830万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