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问题与应对对策
来源:
时间:2024-08-17 11:24:49
热度:
我国的环境问题与应对对策【专家解说】:摘要 我国面临着水污染,河湖萎缩、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严重等水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
【专家解说】:摘要 我国面临着水污染,河湖萎缩、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严重等水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
关键词 水环境 地下水 水污染 水土流失 开发利用 水资源
一、水环境问题的现状
1.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km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46.5%的河长受到污染(相当于ⅳ、ⅴ类);10.6%的河长严重污染(已超ⅴ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从地区分布来看,支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市工矿区河段水质最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上优于北方河流,中西部地区水质整体上优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河湖萎缩、功能退化,部分湖泊咸化趋势明显
在北方缺水地区,由于河道天然径流减少,引用水量增加,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江河断流及平原地区河流枯萎已成为又一个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素有千湖之称的江汉湖群,目前的湖泊面积仅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
调查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干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含盐量和矿化度明显升高,湖泊咸化趋势明显。新疆的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入湖水量锐减,含盐高的灌区退水又不断入湖,十几年就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池,湖水矿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减少120km2,水位降低3.54m。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咸水湖——罗布泊也已干涸。围湖造田是南方地区湖泊面积萎缩的首要原因。江汉湖群因围垦消失湖泊983个,减少面积2041km2,目前仅存湖泊83个;洞庭湖区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围垦面积达15万hm2,淤积与围垦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3.地下水大量超采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形成地下水区域性降落漏斗149个,漏斗面积15.8万km2,其中严重超采面积6.7万km2,占超采区面积的42.3%。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67.8亿m3。
4.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t,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km2,土地利用价值和承载能力降低。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hm2。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t,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黄河平均年输沙量16亿t,其中4亿t淤积在下游河床中,使下游河床以每年10cm的速度抬升,黄河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地上悬河。与此同时,泥沙中所携带来的氮、磷是造成江河湖库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
1.无节制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污水是河湖污染的首要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持续增大,排入江河湖库的废污水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现状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80年代初的1倍,年排废污水达600亿t,这些废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是主要的污染源。
我国江河污染主要是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所致,一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大江大河形成岸边污染带;支流小河一个工厂的污染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排污沟。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小造纸、小制革等“十五小”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一个小造纸厂就能污染整条河流。
3.水土流失以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河湖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湖泊是氮、磷造成的富营养化,据专家估算:近50%的氮、磷来自于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
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对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术落后、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低,对保护水资源宣传教育和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总之,从全国情况看,水污染态势呈总体恶化趋势,形势严峻。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
4.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互为因果,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由于水资源短缺,水体稀释能力低,水环境更趋恶化。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平原河道基本枯萎,邻近城市的河道成为排污沟,被喻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地处湿润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于水体受到污染,也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水乡无水可用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水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5.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在于引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和未能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黄河河套地区,农业用水大水漫灌,年灌溉定额超过15000m3/hm2,致使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而地处河口的东营市及胜利油田,枯水季节无水可用,中下游的山东、河南两省也难以保证灌溉用水。
据统计,由于对湿地的盲目开垦、改造,以及对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近4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面积20万km2以上,占沿海湿地面积的50%。
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规定的要求,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全国水资源规划体系。组织开展水功能区的划分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审定江河湖库等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及时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维护江河湖库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相统一。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以控制进入江河湖库的污染物。将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指标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与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适时适度调水,改善湖泊水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
2.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
流域是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状况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当前应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改善流域水环境,加强地下水的保护、抑制超采区地面沉降。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重点加强现场测试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在有条件地区建设自动测报与预警系统。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近期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3.要大力做好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的工作
当前,我国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l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因此,要下最大的决心,做好节约用水工作,要把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进行灌区建设。节水工作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讲求实效、农民欢迎的原则。要把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要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和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冷却水、炼铁高炉冷却水、石油化工企业中一些敞开式循环水等,在石油开采中回用水还可用作油井注入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旅游水和景观水等。
4.依法治水,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及法律修改工作
依法治水,是改善我国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的力度,强化取水许可的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还要对退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新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必须提交取水和退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方可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对逾期仍超标排污的单位和企业,要坚决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要尽快修改《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理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内外关系,制定流域及区域各种配套法规,如:《供水水源地管理办法》、《水资源保护条例》、《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和《保护水资源经济补偿办法》的起草工作,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另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对治污的投资比例提出明确规定。
5、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资源保护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两者均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存在着区域管理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应各司其职,各用所长,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调度。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
关键词 水环境 地下水 水污染 水土流失 开发利用 水资源
一、水环境问题的现状
1.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km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46.5%的河长受到污染(相当于ⅳ、ⅴ类);10.6%的河长严重污染(已超ⅴ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从地区分布来看,支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市工矿区河段水质最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上优于北方河流,中西部地区水质整体上优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河湖萎缩、功能退化,部分湖泊咸化趋势明显
在北方缺水地区,由于河道天然径流减少,引用水量增加,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江河断流及平原地区河流枯萎已成为又一个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素有千湖之称的江汉湖群,目前的湖泊面积仅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
调查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干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含盐量和矿化度明显升高,湖泊咸化趋势明显。新疆的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入湖水量锐减,含盐高的灌区退水又不断入湖,十几年就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池,湖水矿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减少120km2,水位降低3.54m。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咸水湖——罗布泊也已干涸。围湖造田是南方地区湖泊面积萎缩的首要原因。江汉湖群因围垦消失湖泊983个,减少面积2041km2,目前仅存湖泊83个;洞庭湖区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围垦面积达15万hm2,淤积与围垦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3.地下水大量超采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形成地下水区域性降落漏斗149个,漏斗面积15.8万km2,其中严重超采面积6.7万km2,占超采区面积的42.3%。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67.8亿m3。
4.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t,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km2,土地利用价值和承载能力降低。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hm2。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t,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黄河平均年输沙量16亿t,其中4亿t淤积在下游河床中,使下游河床以每年10cm的速度抬升,黄河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地上悬河。与此同时,泥沙中所携带来的氮、磷是造成江河湖库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
1.无节制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污水是河湖污染的首要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持续增大,排入江河湖库的废污水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现状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80年代初的1倍,年排废污水达600亿t,这些废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是主要的污染源。
我国江河污染主要是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所致,一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大江大河形成岸边污染带;支流小河一个工厂的污染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排污沟。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小造纸、小制革等“十五小”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一个小造纸厂就能污染整条河流。
3.水土流失以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河湖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湖泊是氮、磷造成的富营养化,据专家估算:近50%的氮、磷来自于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
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对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术落后、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低,对保护水资源宣传教育和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总之,从全国情况看,水污染态势呈总体恶化趋势,形势严峻。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
4.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互为因果,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由于水资源短缺,水体稀释能力低,水环境更趋恶化。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平原河道基本枯萎,邻近城市的河道成为排污沟,被喻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地处湿润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于水体受到污染,也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水乡无水可用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水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5.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在于引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和未能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黄河河套地区,农业用水大水漫灌,年灌溉定额超过15000m3/hm2,致使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而地处河口的东营市及胜利油田,枯水季节无水可用,中下游的山东、河南两省也难以保证灌溉用水。
据统计,由于对湿地的盲目开垦、改造,以及对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近4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面积20万km2以上,占沿海湿地面积的50%。
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规定的要求,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全国水资源规划体系。组织开展水功能区的划分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审定江河湖库等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及时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维护江河湖库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相统一。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以控制进入江河湖库的污染物。将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指标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与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适时适度调水,改善湖泊水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
2.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
流域是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状况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当前应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改善流域水环境,加强地下水的保护、抑制超采区地面沉降。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重点加强现场测试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在有条件地区建设自动测报与预警系统。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近期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3.要大力做好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的工作
当前,我国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l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因此,要下最大的决心,做好节约用水工作,要把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进行灌区建设。节水工作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讲求实效、农民欢迎的原则。要把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要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和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冷却水、炼铁高炉冷却水、石油化工企业中一些敞开式循环水等,在石油开采中回用水还可用作油井注入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旅游水和景观水等。
4.依法治水,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及法律修改工作
依法治水,是改善我国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的力度,强化取水许可的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还要对退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新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必须提交取水和退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方可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对逾期仍超标排污的单位和企业,要坚决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要尽快修改《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理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内外关系,制定流域及区域各种配套法规,如:《供水水源地管理办法》、《水资源保护条例》、《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和《保护水资源经济补偿办法》的起草工作,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另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对治污的投资比例提出明确规定。
5、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资源保护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两者均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存在着区域管理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应各司其职,各用所长,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调度。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
-
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024-08-17
-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应对策略2024-08-17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费太贵了.. 但..值吗? 就业问题怎么样??2024-08-17
-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对策2024-08-17
-
对环境保护的看法,想法对策2024-08-17
-
辽宁工业大学车辆工程就业问题2024-08-17
-
环境污染有哪些,有什么危害,以及防治对策2024-08-17
-
长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2024-08-17
-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应对策略2024-08-17
-
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最好能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和预期。谢谢2024-08-17
-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应对策略2024-08-17
-
中国对于石油涨价和美元贬值的对策2024-08-17
-
2011年12月12日,加拿大宣布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遭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这将对全球气候变化协议造成沉重打击.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2024-08-17
-
论文:关于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或解决对策2024-08-17
-
论文:关于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或解决对策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