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8必威网站

汽车技术方向,以下哪个前景比较好?谢谢!

来源:
时间:2024-08-17 10:45:27
热度:

汽车技术方向,以下哪个前景比较好?谢谢!【专家解说】:据统计,目前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30%;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放已占大气污染的30%-60%。

【专家解说】:据统计,目前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30%;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放已占大气污染的30%-60%。因此,新能源化就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一大追求。为真正实现零排放,国际间电动车的开发研究方兴未艾,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是燃料电池动力电动车。 其次是轻量化。国外研究表明,一般轿车重量减轻10%,可减少6%的燃油消耗。目前,欧洲汽车制造商提出一项环保目标,即实现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0%,这相当于在目前平均整车重量的基础上降低车重的一半。 其三是安全性能的提高。目前,汽车除了配备ABS系统、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系统外,还要求车身具有良好的防碰撞性。如通过发动机舱碰撞时构件材料的变形,吸收主要的碰撞能量,从而达到保护驾驶乘客区的安全。 其四是多品种、少批量化。今后的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更注重休闲、个性的人性化设计。为适应这一需求,各大汽车厂商不断推出符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新车型,目前的大批量生产相对会减少。 东盟国家中,主要汽车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而在这四国中,除了泰国在皮卡(其中2001年整车出口17.5万辆,以皮卡为主)、马来西亚在轿车方面(其中2001年整车出口1.7万辆,90%为轿车)、印尼在轿车(其中2001年整车出口4.9万辆,绝大部分为轿车)方面具有初步的竞争力之外,其他整车产品基本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但是,在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由于东盟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日本自9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在东盟本地设厂,因此,汽车零部件的竞争力相对较强,向日本的出口量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0年出口日本金额为1546亿日元,合11亿美元)。另外,东盟各国的汽车整车的国产化率并不高,虽然有些车型已经超过了40%,但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和总成是从日本、中国台湾进口的,且整车进行转口贸易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此外,越南刚刚开始搞改革开放,劳动力成本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成本相同(目前一般工人的工资几乎相当于中国一般产业工人的1/10~1/5),因此,日本和台湾的部分企业准备在越南建设零部件厂或直接把原来的工厂完全移植到越南,有发展成为零部件的出口基地的趋势,并在部分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零部件方面有可能向中国大量出口。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则要明显好于东盟地区,而且中国内需市场巨大,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预计2008年中国国产小轿车将逐步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由国内生产企业主导,跨国公司参与的,利用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人才共同开发设计、在中国进行生产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为整车产品的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于中国具有成本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世界各大零部件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不仅能够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配套,而且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出口。 从自贸区协议实施后双方汽车产品税率变动情况同样可以看出,自贸区协议的实施,对东盟国家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帮助不大,只有极小部分整车和零部件产品如印尼的厢式车、CKD散件,菲律宾的SUV、变速器和线束,泰国的皮卡,马来西亚高端摩托车产品具有一定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与此相反,尽管协议开始实施的前期,只有极少的整车产品具备进入东盟老成员市场的竞争力,但相当一部分零部件产品已经具备了进入东盟市场的潜力。2013年前后,随着马来西亚、泰国整车产品税率的降低,中国整车产品进入东盟老成员国市场的希望大增。 对于四个东盟新成员来说,所有中国产品最有希望进入全面柬埔寨市场,摩托车产品进入老挝市场的希望较大,除越南外,其他三国汽车产品对中方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东盟国家进口中国汽车产品的局面还没被打开。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文化的差异而言,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发展比较接近,投资成本会相对低一些,争夺这一市场也就相对容易一些,因此它将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首选。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安排和双边贸易安排有利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中国向东盟地区汽车出口也将出现质的飞跃,出口前景极为看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