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粮食安全约束下中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0:27
热度:

粮食安全约束下中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摘要】:能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受石油、天

【摘要】:能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受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紧缺及价格上涨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得到迅速发展。在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燃料乙醇的发展遇到了“与人争粮”、“与粮争田”等方面的质疑,粮食安全与发展生物质能源如何协调受到政府和学界广泛的关注。在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自给压力巨大,同时,耕地资源又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探索一条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缓解能源压力的可持续、科学的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此,研究我国发展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对国家粮食安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统筹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应以何种方式进行发展?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从粮食安全约束角度出发就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文章首先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对国内外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经验借鉴。接下来,利用战略管理学中的态势分析方法(SWOT),研究了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定量的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以此确定产业发展中应首要考虑的具体因素。然后,研究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实物蕴藏量,通过估算初步确定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储量,并依据测算结果对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进行了划分,针对划分的区域布局提出了产业发展重点。在此基础上,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针对我国主要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区域布局分区,构建了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具体模式,并通过建立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评价得出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优先发展模式。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说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在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方面表现显著,可以带动产业地周边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循环经济的性质与基础,本文通过对典型企业进行综合成本效益验证,进一步证明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论文最后,在综合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即要站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对可利用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储量进行调查评价,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畜粪等资源,积极开发利用低质地、荒地、盐碱地、非耕农地种植生物质能源植物,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提供原料。同时,要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规避不确定因素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地制宜的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特点,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产业。 【关键词】:粮食安全 农村生物质能 产业发展模式 绩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3.2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English Catalog11-15
  • 1 绪论15-30
  • 1.1 研究背景15-18
  • 1.1.1 能源压力下各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15-16
  • 1.1.2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迅速却存在制约因素16-17
  • 1.1.3 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能源开发和利用17-18
  • 1.1.4 我国坚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生物质能源18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8-20
  • 1.2.1 研究的目的18-19
  • 1.2.2 研究的意义19-2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20-26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20-22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22-26
  • 1.3.3 评述26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26-30
  • 1.4.1 研究内容26-27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7-30
  • 2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理论与依据30-45
  • 2.1 农村生物质能相关概念界定30-31
  • 2.2 粮食安全的内涵31-34
  • 2.3 产业经济理论34-39
  • 2.4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39-41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41-42
  • 2.6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理论架构42-43
  • 2.7 本章小结43-45
  • 3 国际农村生物质能发展经验借鉴及对粮食安全影响分析45-61
  • 3.1 典型国家和地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45-55
  • 3.1.1 美国45-48
  • 3.1.2 欧盟48-49
  • 3.1.3 印度49-51
  • 3.1.4 日本51-53
  • 3.1.5 巴西53-55
  • 3.2 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与借鉴55-58
  • 3.3 生物质能发展对国际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58-60
  • 3.4 本章小结60-61
  • 4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粮食安全影响分析61-77
  • 4.1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资源概况61-64
  • 4.1.1 农作物秸秆概况61-63
  • 4.1.2 畜禽粪便概况63
  • 4.1.3 能源作物概况63-64
  • 4.2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64-70
  • 4.2.1 沼气产业65-66
  • 4.2.2 生物质液体燃料66-68
  • 4.2.3 生物质发电产业68-69
  • 4.2.4 固体成型燃料69-70
  • 4.2.5 产业发展整体特征70
  • 4.3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市场分析70-73
  • 4.3.1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市场结构分析71-72
  • 4.3.2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策略分析72-73
  • 4.4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73-74
  • 4.4.1 技术支撑和研发乏力73
  • 4.4.2 产业化发展程度低73
  • 4.4.3 资金投入不足73-74
  • 4.4.4 消费市场拓展缓慢74
  • 4.4.5 管理体制制约发展74
  • 4.4.6 政策体系不完善74
  • 4.5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74-76
  • 4.6 本章小结76-77
  • 5 粮食安全约束下农村生物质能产业战略环境分析77-89
  • 5.1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78-81
  • 5.1.1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78-80
  • 5.1.2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内部劣势80-81
  • 5.2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威胁分析81-85
  • 5.2.1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机遇81-82
  • 5.2.2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威胁82-85
  • 5.3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85-87
  • 5.4 本章小结87-89
  • 6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与绩效评价89-115
  • 6.1 农村主要生物质资源实物蕴藏量的估算及分析89-97
  • 6.1.1 农作物秸秆蕴藏量的估算及分析89-92
  • 6.1.2 畜禽粪便蕴藏量的估算及分析92-95
  • 6.1.3 能源作物蕴藏量的估算及分析95-97
  • 6.2 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布局划分97-102
  • 6.2.1 农业生产剩余物丰富区域97-99
  • 6.2.2 畜粪资源丰富区域99-100
  • 6.2.3 能源作物资源丰富区域100-102
  • 6.3 基于资源布局的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102-106
  • 6.3.1 农业生产剩余物丰富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型102-103
  • 6.3.2 畜粪资源丰富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大型沼气工程导型103-104
  • 6.3.3 能源作物资源丰富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建设—经营—移交型104-106
  • 6.4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的绩效评价106-114
  • 6.4.1 评价原则107-108
  • 6.4.2 评价目标与内容108
  • 6.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08-109
  • 6.4.4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及计算109-111
  • 6.4.5 各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及评价结果111-114
  • 6.5 本章小结114-115
  • 7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绩效评价结果的案例验证115-127
  • 7.1 DEA研究概述115-116
  • 7.2 运用DEA方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的基本思想116
  • 7.3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综合效益评价决策单元(DMU)的界定116-124
  • 7.3.1 秸秆处理项目+经营型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案例概况116-118
  • 7.3.2 秸秆处理项目+实体型合作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案例概况118-120
  • 7.3.3 秸秆处理项目+指导型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案例概况120
  • 7.3.4 大型沼气工程+农户发展模式案例概况120-123
  • 7.3.5 大型沼气工程+规模养殖场发展模式案例概况123-124
  • 7.4 影响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变量的选择124-125
  • 7.5 样本归集125
  • 7.6 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具体案例综合效益DEA评价结果125-126
  • 7.7 研究结论126
  • 7.8 本章小结126-127
  • 8 促进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策略127-137
  • 8.1 政策支持策略127-131
  • 8.1.1 出台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127-128
  • 8.1.2 开发边际土地扩展能源作物种类128-129
  • 8.1.3 强化对生物质能产业监管与调控129
  • 8.1.4 开展生物质能资源调查及评价129-130
  • 8.1.5 制定国家层面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130
  • 8.1.6 结合资源特点确定生物质能发展重点130-131
  • 8.2 经济支持策略131-132
  • 8.2.1 投融资支持131
  • 8.2.2 财税支持131-132
  • 8.2.3 价格政策支持132
  • 8.3 技术支撑策略132-134
  • 8.3.1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133
  • 8.3.2 组建相应的技术研发机构133
  • 8.3.3 加大产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133-134
  • 8.3.4 培养推动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134
  • 8.3.5 加强国际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134
  • 8.4 其他策略134-136
  • 8.4.1 构建信息市场134-135
  • 8.4.2 构建合理竞争的产业市场135
  • 8.4.3 破解经济成本约束135
  • 8.4.4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135-136
  • 8.5 本章小结136-137
  • 结论137-139
  • 参考文献139-145
  • 附录145-1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7-148
  • 致谢148-14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潘泽江;曹明宏;

从保护农民权益的角度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大功能    胡光明;

试论农村建设中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度完善    贾静;于华;张树兴;

生物燃料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崔心存 ,杜风光 ,张克范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转型研究    穆丹;刘慧芳;

生物质能源及其政策立法重点    刘国涛;石岩;

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艳芳;岳小花;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杨仕品;

从秸杆焚燃污染看当前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吴少杰;

广西农村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滕明兰;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高文永

安徽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封新林

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陈振华

基于逻辑斯蒂方程的耕地需求预测——以浙江省为例(英文)    乔瑞波;李玉平;蔡运龙;

Spati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Analysis of Food Safety in Kunming City,China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云南居住建筑的节能评价研究    苏红兵;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在役桥梁耐久性状态评估    庞丹丹;方从启;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安徽发展生物柴油的效益评估及政策建议    彭志胜;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

发展生物质发电促进低碳经济    王兆田;王瑞达;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黄璜;

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平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    卢玲

代建制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    董慧群

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    李士金

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韩广

海杂波的特性分析与目标检测处理    苏晓宏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我国香菇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    陈前江

沼渣利用下温室番茄及土壤环境对水氮耦合的响应    谢景欢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桂西北喀斯特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    王伟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北欧国家的生物质能开发及启示    汪业林;

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趋势及策略    陈建省;张春庆;田纪春;费美娟;邓志英;郭启芳;李兴锋;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潘泽江;曹明宏;

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    王许涛;李刚;张百良;

生物柴油的发展研究现状    方应明;杨保成;张飞;

瑞典、丹麦、德国和意大利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考察报告(续)    史立山;

试论农村建设中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度完善    贾静;于华;张树兴;

区域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补偿    喻光明;魏雅丽;鲁迪;陶文星;张敏;王立国;

生物质转化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吴根;白丽梅;于洋;牛福生;

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王强,穆久顺

生物质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研究与应用    孙军;

生物质热解气化工艺的能量平衡计算    赵洪叶;孙俊环;魏晓明;徐冬利;

气候变化对中国生物质能的影响研究综述    马占云;林而达;李怒云;

    记者 瞿剑

    记者 吴宏伟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廖艳芬

我国农村秸秆成型燃料规模化技术研究    樊峰鸣

生物质超低酸水解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    庄新姝

广州市居民生活垃圾现状分析与分类收集研究    熊文辉

农作物废弃物液化的实验研究    于树峰

我国环保产业法律制度研究    林萌

生物质混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张海清

以循环灰为热载体的垃圾热解焚烧技术研究    刘晓峰

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    丁灵

能源税收政策对中国生物柴油成本的预期影响    熊燕

区域农业经济的系统分析    孙胤社

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若干理论模式及其演变过程    屈宝香

千家万户也能撑起一个区域农业——文市乡“胡椒现象”透视    莫壮才;

宁夏地区农业产业化专题文献数据库建立的构想    冯月梅,才波,罗奕梅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    王邦兆

全国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讨论会在兰州召开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    曲福田,刘书楷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崔和瑞,赵黎明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构想    张义春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崔和瑞,赵黎明

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与区域农业发展    张长青;

兴办区域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思考    张美蓉;王维民;

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赵昆昆;

论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与思路——广东不同区域农业发展趋势的比较与启示    汪凤桂;欧晓明;肖鑫;

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 推进湖北农业竞争力提高    王雅鹏;

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用研究——以宁国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例    阮爱民;周明华;

中国苜蓿产业十年发展总结与现阶段建设战略    胡跃高;

中国粮食供给安全性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龙花楼;邹健;

中国乡村转型发展评价初探    邹健;龙花楼;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    来璐;李世峰;谭建欣;程昊;

六枝特区 打造区域农业大市场    李万军

安庆:打造区域农业特色板块    邹宝元

望花区大力发展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带    记者 赵玉龙

上张乡实施区域农业促农民增收    记者 朱汉多 通讯员 周国平 陈封斌

GMS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深度推进    记者 陈云芬

我省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部署和新战略    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含琳

新乡县建设区域农业技术服务站成效显著    记者 刘新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区域农业发展专家谈    

不能用城市的眼光改造农村    王仁贵

努力建设经济发展较快集中区域    特约通讯员 杨建斌

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    刘光栋

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模糊集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马建琴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和政策研究    牟子平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罗贞礼

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估及比较研究    苏航

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漆雁斌

我国区域农业结构与布局预测研究    卢布

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    郑循刚

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    程炯

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    黄铁庄

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研究    张应良

汶川地震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    张桂兰

我国区域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潘胜莲

区域农业资源信息的分形应用和产量模型的修正拟合    于晓秋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    王芬

新阶段天津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研究    范子龙

汉晋时期南阳盆地农业科学技术探析    黄遵福

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研究    吴海芹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魏云海

区域农业环境与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董秀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