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用纳米HZSM-5进行汽油清洁化的初步探索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45:32
热度:

用纳米HZSM-5进行汽油清洁化的初步探索【摘要】:低硫和低烯烃是目前炼油企业所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本文论述了用氢型和负载型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脱硫和降低烯烃研究。首先,

【摘要】: 低硫和低烯烃是目前炼油企业所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本文论述了用氢型和负 载型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脱硫和降低烯烃研究。 首先,考察了不同空速和不同温度下HZSM-5的脱噻吩效果。然后根据选定的 空速、温度,用负载氧化钼的纳米ZSM-5催化剂,进行脱噻吩试验。液态产品中的 硫下降了1340个PPM,脱硫率为70%。在此基础上合成了负载氧化钴、氧化钼纳 米ZSM-5催化剂。此催化剂对噻吩脱除率为84%。然后用此催化剂对FCC粗汽油 进行了脱硫,脱硫率达93%。 其次,对纳米和微米HZSM-5的物性和在汽油中降烯烃进行了研究,发现纳米 HZSM-5对烯烃的降低能力比微米小晶粒和微米大晶粒的效果好。同时用纳米 HZSM-5考察了不同载体,发现载体必须有酸性。然后对降烯烃反应的空速,温度、 压力、氢油比进行了考察。得出低空速、高压、高氢油比有利于降低烯烃。但温度 过高会导致不利的一面,导致过多的烃类裂化。 最后,我们在纳米HZSM-5催化剂上担载了氧化镧、氧化镍,降烯烃的效果以 及稳定性比未担载以前好,特别是担载3%氧化镧的催化剂,有很好的稳定性。但是 寿命还是一个问题。我们用脱硫钴、钼ZSM-5催化剂在FCC粗汽油中进行了脱硫 考察,同时又进行了降烯烃的考察。除了有较好的脱硫的效果外,又降低了一部分 烯烃,并且产品中烯烃、芳烃、烷烃在运行56小时以后依然很稳定。我们希望用脱 硫催化剂和降烯烃催化剂联合使用,用脱硫催化剂处理过的汽油再进一步降烯烃, 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TE624.99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8-30
  • 1.1 绿色化学8
  • 1.2 汽车排放污染8-12
  • 1.3 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途径12-16
  • 1.4 中国汽油的现状16-19
  • 1.5 改善汽油途径19-29
  • 1.6 本论文题目的选择29-30
  • 第二章 实验部分30-36
  • 2.1 催化剂的制备30-31
  • 2.2 降烯烃实验原料31
  • 2.3 脱硫实验原料31
  • 2.4 评价装置31-32
  • 2.5 分析32-36
  • 第三章 纳米ZSM-5分子筛在FCC汽油中的脱硫36-46
  • 3.1 250℃不同空速下的脱硫研究36-37
  • 3.2 不同温度下的脱硫研究37-39
  • 3.3 350℃不同空速下的脱硫39-40
  • 3.4 在MO/ZSM-5催化剂上的脱硫研究40-42
  • 3.5 C_o M_o双金属ZSM-5催化剂的脱硫42-46
  • 第四章 不同晶粒度的HZSM-5的物性和降烯烃46-63
  • 4.1 物化性质46-50
  • 4.2 HZSM-5沸石样品的吸附与扩散性能50-57
  • 4.3 HZSM-5沸石的表面酸度57-59
  • 4.4 ZSM-5催化剂降烯烃反应59-63
  • 第五章 纳米HZSM-5降烯烃的条件考察63-82
  • 5.1 空速对反应的影响63-65
  • 5.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65-67
  • 5.3 氢油比对反应的影响67-69
  • 5.4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69-70
  • 5.5 载体对纳米HZSM-5上的影响70-71
  • 5.6 挤条和喷涂对纳米HZSM-5催化剂影响71-73
  • 5.7 担载La_2O_3纳米ZSM-5催化剂的考察73-75
  • 5.8 担载NiO纳米HZSM-5的考察75-76
  • 5.9 担载3% La_2O_3纳米ZSM-5催化剂和氢型ZSM-5催化剂的比较76-78
  • 5.10 担载3% NiO纳米ZSM-5催化剂和氢型ZSM-5催化剂的比较78-79
  • 5.11 硫化物催化剂的降烯烃研究79-82
  • 第六章 结论82-83
  • 参考文献83-86
  • 致谢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改性HZSM-5催化剂非临氢芳构化性能研究    王星星

汽油中苯的危害及其排放影响    卞爱华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催化剂失活原因考察    王海彦,马骏,张少华,张永兴

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    黄雄健

汽油辛烷值改进剂研究进展    殷长龙,夏道宏

汽油预碱洗工艺的发展及固体碱的应用    徐海,项玉芝,夏道宏,苏贻勋

提高炼油企业硫回收率 降低石油产品的硫含量    张德义

我国择形分子筛及烃类催化转化新技术    杨林森

绿色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段启伟,闵恩泽,何鸣元

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方法和途径    郭永刚

低碳烃在ZSM-5催化剂上芳构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金俏,程志林,李宏洋,桂建舟,刘宁宁,张晓彤,祁克新,孙兆林

汽油抗爆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姚海军;杨永青;常新林;钱辉;杨兵;

轻烃芳构化的系统研究( Ⅲ)——轻烃芳构化尾气组份的分析方法    程志林, 李宏洋,刘宁宁,魏莉,桂建舟,丁洪生,张晓彤,祈克新, 孙兆林

催化裂解汽油改质的中试研究    李文光,穆文俊,于廷云,李丽华,牟建宏

汽油抗爆剂的研究进展    刘俊华,曹祖宾,赵德智,李丹东,杨华

凝析油芳构化产品的研究    丁洪生,李其明,孙兆林,张晓彤,张英华

基于余热与太阳能发电对汽车电源的优化设计    邝家凯;

叠合醚化保护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与再生方法研究    李韬;温朗友;俞芳;管炳伟;吴梅;

C_4液化气芳构化制芳烃催化剂的研究    俞安平;沈方峡;

非化学化工专业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改革实践    刘根起,韩玲,张诚,程永清

绿色化学的教学与科研    赵新强,王延吉

汽油抗爆剂的发展概况    杨蕾;

低碳烷烃芳构化催化剂的研究    付红英;于振兴;郑伟;张晓丽;

反应条件对Zn-Tb/HZSM-5复合催化剂上轻烃芳构化的影响    于振兴;付红英;吴虹;郑伟;张晓丽;徐文龙;张平;

基于FCC汽油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精馏脱硫的清洁汽油研究    徐亚荣

MCM-41基新型酸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曹映玉

羊毛脂化学改性与环境友好加脂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王学川

甲烷在常压和高压下溶解度的测定与计算    夏淑倩

生物添加剂对汽油机性能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李琦

有机聚合物材料用于烃类脱硫研究    孟启

吉林省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研究    王筠

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王攀

近临界水中少量助剂促进的二醇脱水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杨艳

双酯加氢制备二醇的新型Cu基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陈梁锋

苯乙烯环状碳酸酯的绿色催化合成    王如国

室内外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现状及来源研究    罗晓璐

呋喃酮的制备及其绿色工艺设计    易玲敏

直馏汽油改质催化剂的研究    葛祥才

固态离子交换引入稀土对FCC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刘亚纯

甲烷在甲醇和烃类混合溶剂中高压溶解度的研究    郭玉高

磷钛锌改性ZSM-5和磷改性ReY型分子筛的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龙立华

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及抗爆机理研究    靳明

增氧剂对电喷汽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徐冠鹏

汽油深度脱硫新技术研究    王永

锌含量对Zn/HZSM-5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尹双凤,林洁,于中伟

碱性水蒸气处理对ZSM-5沸石酸性质及孔结构的影响    吕仁庆,王秋英,项寿鹤

改性纳米ZSM-5催化剂脱除汽油中烯烃的性能    张培青,王祥生,郭洪臣,朱文良,赵乐平,胡永康

水热处理对纳米HZSM-5沸石酸性质及其降低汽油烯烃性能的影响    张培青,王祥生,郭洪臣,徐舟波,赵乐平,胡永康

不同晶粒度HZSM-5沸石汽油降烯烃性能    张培青,王祥生,郭洪臣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工艺研究进展    冯翠兰,曹祖宾,徐贤伦,班红艳,龚望欣

FCC汽油降烯烃非氢工艺用催化剂的开发    张艳霞,于廷云,隋新,郭善全,穆文俊

催化裂化汽油在磷改性Ni/ZSM-5催化剂上的降烯烃工艺研究    车延超,刘春岩,李丹东,曹祖宾,赵德智

催化裂化轻汽油在改性HZSM-5上的芳构化研究    赵亮,王海彦,魏民,方向晨

HZSM-5的水蒸汽处理及其对丙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    解红娟,王心葵

高硅纳米沸石催化FCC汽油降烯烃的研究    徐舟波

中国石油进口出现四年来首次下降    田春荣

气体燃料汽车的电控喷射供气技术    孙济美,高青,张纪鹏

绿色化工技术的进展    闵恩泽,傅军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几种值得注意的有机原料清洁工艺技术    吴棣华

治理塑料废弃物新技术途径探讨——专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    黄根龙

大气臭氧层破坏和CFCs替代物    林永达,陈庆云

美国炼油工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    陈祖庇

国内外天然气汽车发展状况    邹利

催化裂化汽油预碱洗的作用及取消的影响分析    夏道宏,项玉芝,徐海,苏贻勋,钱家麟

纳米技术与汽车    付百学

茶鲜叶贮青设备在自动生产线中的应用    周仁贵;李亚兰;

气田废弃泥浆清洁化处理方法研究    冯朋鑫;彭向明;卢文伟;吴红钦;吴付洋;王德勤;

热处理过程中纳米非晶Si-N-C粉的晶化及微结构变化研究    李亚利,梁勇,郑丰,肖克沈,胡壮麒

超微细粉体TiO_2的性能及应用    祖庸,任莉

信息与动态    

纳米材料和技术的战略地位、发展趋势和应用    张立德

纳米技术发展可能经历五个阶段    

纳米复合薄膜制备技术    

纳米TiO_2在涂料中的应用    许秀艳,付国柱,徐瑞芬

测量微/纳米纤维弹性模量的屈曲方法    曹艳平;郑修鹏;李博;冯西桥;

纳米La_2O_3或CeO_2添加对TiO_2-SiO_2润滑添加剂磨擦修复特性的影响    毛健;赵立涛;程鹏;李华峰;陈国需;

季铵盐纳米磁粒杀菌剂的研究    肖旭贤;黄可龙;杨珉;何琼琼;

纳米SiO_2改性环氧涂层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田惠文;李伟华;侯保荣;

甲醇在一维纳米限域体系扩散动力学的HP ~(129)Xe NMR研究    徐舒涛;张维萍;李新;刘宪春;韩秀文;包信和;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CeO_2的工艺研究    周涛;贺贝贝;江涵;王宁;

聚吡咯纳米回形针的合成与性能    陈旭;黄瑜;李亮;

微孔滤膜负载纳米Pd/Fe对五氯酚的降解研究(英文)    童曼;杜江坤;鲍建国;袁松虎;

光诱导转化法制备单晶Ag纳米三棱体和立方体    刘恒权;姚素薇;宋仁峰;唐建军;张卫国;王宏智;李荣先;

纳米TiO_2对不同材料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高维珏;卞晓锴;陆晓峰;施柳青;林红军;

生猪清洁化养殖项目在辽阳实施    廖新

纳米离我们并不遥远    李斌 沈路涛

纳米是怎么回事?    科言

科学家呼吁走出“纳米热”的误区    林小春 姜岩

我国科学家首创纳米硫    黎昌政

“纳米布”陷入炒作    本报特约记者 周建

纳米如何冲破产业化瓶颈    本报记者 文成

纳米产业并不遥远    本报记者 沐清

标准之争暴露中国纳米业“痼疾” 上市公司投资“雷声大、雨点小”    本报记者 肖巍

有一种水叫“纳米水”    张永胜

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锡锑复合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透明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张贵军

不锈钢表面高性能纳米防护涂层研究    陆洪彬

纳米及表面吸附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任浩

磁场中Ni-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电沉积机理的研究    汪超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    葛性波

飞秒激光制备半导体表面纳米周期结构    贾鑫

皮肤的纳米生物摩擦学行为研究    唐玮

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粉体的制备与成冰性能研究    张景红

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何典

纳米尺度光波导及微结构若干性质研究    赵立华

用纳米HZSM-5进行汽油清洁化的初步探索    朱文良

水溶性刺激响应碳纳米角的制备与表征    齐俊杰

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杨微

掺杂纳米碳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    杜洁

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纳米氢氧化镍的合成新方法研究    王艳明

聚合物/氢化钛制备纳米鳞片与复合涂膜防腐性能研究    李伟

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张宝华

退火方式对生物成像用红色纳米磷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李娇莉

在球形聚合物刷反应器中制备纳米贵金属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朱元清

纳米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及其与聚苯胺的电化学复合    梁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