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浙江海水池塘养殖清洁生产模式的初步构建与优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40:46
热度:

浙江海水池塘养殖清洁生产模式的初步构建与优化【摘要】:池塘养殖系统作为典型的人工营养型系统,其过度简单化的生态结构和生物链导致了内部极其低下的生态效率,从而引起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摘要】:池塘养殖系统作为典型的人工营养型系统,其过度简单化的生态结构和生物链导致了内部极其低下的生态效率,从而引起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阻塞。而近年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投入系统内过量的物质极大的加剧了系统污染负荷,引起了系统失衡,并且因此所诱发养殖病害的传播严重威胁着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生态学原理,通过对单一品种的养殖系统进行合理的多元搭配,加入大型海藻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以及底栖腐食性生物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调节养殖系统中各物种的生态位,调控系统内氮、磷等营养物,并且促进其转化,保持物质流通途径的顺畅,且减少能量流失,保持良好的水域环境,实现清洁生产。所得结果如下: 1、对养殖系统主要的污染负荷残饵的溶失进行了模拟,考查了不同温度下,配合饲料和冰鲜饵料中氮、磷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结果显示:温度对于两种饲料的释放量及释放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高温能够加速饲料中氮、磷的释放速率,其释放率也能够更快的趋近释放终点,在试验的各处理中,氮、磷最终均能达到将近30%~35%的释放率。 2、在陆基围隔中尝试构建了单养鱼(F)、鱼+藻(FG)、鱼+沙蚕(FP)及鱼+藻+沙蚕(FGP)4种养殖模式。对养殖系统内的物种搭配以及放养密度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菊花江蓠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水体中DIN和DIP的净化,放养密度在1.5 kg·m-2即可。而双齿围沙蚕主要体现在对于沉积物环境中(氮、磷污染物POM)的去除,试验中设置的三个放养密度梯度,15 kg·ha~(-1)、22.5 kg·ha~(-1)和30 kg/ha~(-1)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磷分别降低了9.59%~10.47%、7.11%~8.18%。放养22.5 kg·ha~(-1)和30 kg·ha- 1的处理产生的环境与资源效益要显著优于放养15 kg·ha~(-1)的处理,而在处理22.5 kg·ha~(-1)和30 kg·ha~(-1)之间差异不大。综合两处理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22.5 kg·ha~(-1)的放养密度即可有效修复系统的沉积物环境并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3、对构建四大系统中各个系统的氮、磷元素的回收效率以及综合养殖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藻类对于水体中DIN、DIP有良好回收效果,尤其对DIP的吸收达到了投入量的33.82%~34.00%;同样沙蚕对于沉积物中磷的回收达到了投入量的7.45%~7.79%,且相对于单养鱼(F)处理,鱼+沙蚕(FP)以及鱼+藻+沙蚕(FGP)处理中TN、TP、IP分别约下降了8.90%~9.19%、6.10%~6.33%、8.02%~8.11%,有效减缓了氮、磷元素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在构建的4大系统中,FGP系统具有最佳的物质利用率及资源效益,相比单养系统F,其氮、磷回收量分别提高了148.9%和901.4%,养殖生物的产量提高了71.90%。 【关键词】:多元养殖系统 氮、磷 环境效益 资源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96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1 文献综述12-24
  • 1.1 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现状12
  • 1.2 海水养殖业主要污染负荷12-14
  • 1.3 海水养殖业对养殖生态的影响14-21
  • 1.3.1 海水养殖业对水环境的影响14-16
  • 1.3.2 海水养殖业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16-17
  • 1.3.3 海水养殖业对养殖生物的影响17-20
  • 1.3.4 海水养殖业对养殖环境自净能力的影响20-21
  • 1.4 清洁生产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21-22
  • 1.5 本研究的意义22-24
  • 2 大黄鱼养殖污染的估算24-34
  • 2.1 材料与方法25
  • 2.1.1 试验饲料25
  •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25
  • 2.1.3 检测分析25
  • 2.2 数据分析25-26
  • 2.3 结果26-32
  • 2.3.1 氮、磷浓度标准曲线26
  • 2.3.2 两种饲料不同温度下的氮释放26-29
  • 2.3.3 两种饲料不同温度下的磷释放29-31
  • 2.3.4 各处理CODMn的变化31-32
  • 2.4 讨论32-34
  • 3 清洁生产模式的物种搭配及放养密度确定34-48
  • 3.1 材料与方法34-37
  • 3.1.1 试验材料34-35
  •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35-36
  • 3.1.3 检测分析36
  • 3.1.4 数据分析36-37
  • 3.2 结果与分析37-44
  • 3.2.1 水体氮、磷、化学需氧量COD_(Mn)的差异37-40
  • 3.2.2 沉积物中N 和P 的动态变化40-43
  • 3.2.3 各处理的生物生长状况43-44
  • 3.3 讨论44-48
  • 4 清洁生产模式的效益分析48-65
  • 4.1 材料与方法48-51
  • 4.1.1 试验材料48-49
  •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49-50
  • 4.1.3 检测分析50
  • 4.1.4 数据分析50-51
  • 4.2 结果与分析51-62
  • 4.2.1 水体氮、磷、化学需氧量COD_(Mn) 的差异51-55
  • 4.2.2 沉积物中N 和P 的动态变化55-58
  • 4.2.3 生物生长状况58-62
  • 4.3 讨论62-65
  • 5 总结65-67
  • 参考文献67-74
  • 在学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沙蚕和星虫的营养成分研究    黄晓春,苏秀榕,苏月萍

海水网箱养殖对近岸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郭芳;黄小平;

沙蚕的营养分析与功能研究    滕瑜,王印庚,王彩理

大鹏湾南澳水域氮磷及溶解氧的分析研究    王小平,贾晓平,周国君,胡石金,宗志伦

藻虾混养的研究 Ⅰ、江蓠与新对虾、青蟹在鱼塘中混养的试验    王焕明

投放双齿围沙蚕养殖中国明对虾实验研究    邓锦松;马甡;牛化欣;董双林;苏跃朋;

日本刺沙蚕大规模移植的生态学研究    张志南,孙文林,于子山,王连华,王道本

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研究    王诗红,张志南

霞浦湖沉积物需氧速率的研究    范成新,相崎守弘,福岛武彦,松重一夫

厦门海域海上污染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张晓平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刘松岩;熊彦辉;

灌东盐场养殖环境中N的研究    彭斌;

拥挤胁迫对鱼类影响研究进展    于淼;

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的生态调控作用    安鑫龙;齐遵利;李雪梅;张秀文;

饥饿对胡子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剑杰;曹谨玲;罗永巨;

河鲀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对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的响应    李聪;沈新强;晁敏;平仙隐;

水生植物在景观水体中的净化作用研究    郑鹏;崔科;唐汇娟;

应激反应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国强;王雯;

沙质底质与无沙底质水族箱水质因子变化的比较    郭恩棉;于友庆;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及其生态工程模式    刘伟;陈庆锋;马君健;高新国;丁世刚;

水产养殖污染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叶勇;

Dynamical Behavior in A Differential-Algebraic Algal Blooms Model    

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高山;

我国水库渔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胡传林;万成炎;丁庆秋;潘磊;

海水池塘养殖污水减排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化技术    田景波;孙修涛;黄滨;

大鹏澳海水养殖区异养细菌和弧菌的初步研究    朱志红;林钦;黄洪辉;

浙江乐清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研究    高爱根;杨俊毅;董永庭;胡月妹;

虾-鱼-贝-藻养殖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申玉春;叶富良;

广西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运芳;廉雪琼;

Fisheries and environment in reservoirs of China    

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    张静

南黄海及养殖功能海域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    刘学海

半滑舌鳎(Cynolossus semilaevis Gǖnther)对温度和营养胁迫的生长响应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    房景辉

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食物来源的稳定同位素法研究    金波昌

对虾和刺参敏感免疫学指标的筛选和评价    常杰

不同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及机制    刘营

赤潮灾害及其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与管理研究    古中博

低溶解氧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韦柳枝

大型海藻微球体的生物反应器培养和应用基础研究    王金霞

人为影响下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机制    许思思

泥鳅的血液学及湖北省泥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高建军

黄颡鱼摄食和投喂策略的研究    方巍

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毒性研究    李波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扈丹平

钢渣—龙须菜系统对富营养化海水中硝酸盐、磷酸盐去除的实验研究    唐丽

海域承载力和海水养殖业布局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    任新君

鲆鲽类离岸网箱及陆海接力养殖技术研究    董登攀

环境因子对菊花江蓠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理生态学影响的比较研究    蒋雯雯

三疣梭子蟹在氨氮胁迫下免疫应答与解毒代谢机制的研究    岳峰

海藻之间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夏雯娟

甘氨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菌作用    熊国华,杨哲民,候鹿

白斑狗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值和血液流变学常值的研究    刘志强,李新平,杨红建,戴忠,卢江华,魏彬,贝念湘,刘栓

桑沟湾栉孔扇贝生物沉积的现场测定    周毅,杨红生,毛玉泽,袁秀堂,张涛,刘鹰,张福绥

鱼类饥饿研究现状    宋昭彬,何学福

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及养殖试验    冷忠业,于天飞

饥饿对鳗鲡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陈惠群,杨文鸽

赤潮及其防治途径    毕远溥,李润寅,宋辛,林军,王建芳

皱纹盘鲍消化酶的研究    李太武,聂丽萍,刘金屏, 丁明进,宋协民

虾贝混养技术要点    李国平,崔绍岩

不同状态下大口鲇血液学研究    李懋,万松良,黄二春,魏于生,陈里,朱勇夫,余丙基

滤食性贝类筏式养殖对浅海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研究    周毅

沙蚕养殖技术    顾晓英,郑忠明,蒋霞敏,金春华

沙蚕的养殖技术    蒋霞敏

燐沙蚕、蓝氏三强蟹与沙?墓财芄叵     杜增瑞,孙凯,王泽长

浅谈沙蚕的采捕、蓄养及其贮运技术    单衡明,王斯林,于伯华

主养沙蚕滩涂套养贝类模式    程岩雄,李利卫,丁理法,周素琴,郑肥拓

红沙蚕的工厂化养殖技术    曲洪霞,孟伟

养虾池常用药物对沙蚕的毒性试验    王希升,张洪三

三种齿吻沙蚕在我国北方沿海的生态分布    陈木,吴宝铃

沙蚕移植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及生态效益    周一兵

沙蚕的几种养殖方式    顾晓英,郑忠明,蒋霞敏,金春华

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分析    蒋霞敏;林少珍;王春琳;

鲜活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石林;刘鹰;杨红生;游奎;陈慕雁;俞立东;

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沙蚕的成分分析    纪丽丽;宋文东;李活;

沙蚕蛋白酶及同工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及药用生物活性的研究    李奇;洪敏;邓志会;王少华;

石油烃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沙蚕乙酰胆碱酯酶的毒性效应    张倩茹;周启星;

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对水质及浮游植物的影响    刘蔚秋;黄雄飞;姜重臣;黄炫;

低耗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开发应用    崔国平;张晓红;李华东;

广西禁用高毒农药的实践与探索    王凯学;王华生;覃保荣;

不同饵料搭配对中国对虾生长和饵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黄国强;董双林;王芳;

广东雷州流沙湾养殖企鹅珍珠贝多毛类寄生虫病的调查    梁飞龙;刘永;邓陈茂;毛勇;

小沙蚕变成致富“软黄金”    高颖 王斯林 孙宇

我市活沙蚕首次出口台湾地区    张才能 袁佳杰

广饶县耕海牧渔涌“绿”潮    西牧林 张永杰

沙蚕养殖    陈淑玲

盐城沙蚕走俏国际市场    王进健

培养沙蚕 生态养虾    陈淑玲

南通沙蚕出口通畅    高逢结 顾炳泉

万能饵料——沙蚕    成荐

工厂化养殖红沙蚕    曲洪霞 孟伟

海阳所镇 沙蚕轮挖轮养渔民两地赚钱    刘国栋 刘秀丽

沙蚕蛋白酶及同工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及药用生物活性研究    李奇

对虾工程化养殖系统重要元素及能量收支    游奎

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系统演化机制研究    席峰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比较解剖学研究    王晓安

浅海鱼类网箱养殖的关键生态过程及容量评价    葛长字

不同类杀虫药剂的致毒症状与作用机理关系研究    马志卿

大亚湾惠阳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    许忠能

海岸带网箱养殖环境容量研究    蔡惠文

大型藻类在工程治理海水富营养化和抑制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    路克国

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赵培

浙江海水池塘养殖清洁生产模式的初步构建与优化    卢光明

Ⅰ:沙蚕纤溶酶—沙蚕激酶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Ⅱ:汉滩病毒截短核蛋白的表达和初步应用    赵百慧

Ⅰ:沙蚕纤溶活性蛋白编码基因的筛选、克隆和鉴定 Ⅱ:沙蚕纤溶活性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以及其在沙蚕体内分布的研究    宋广辉

沙蚕暴露于镉、铜和石油烃单一与复合污染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王晶

海洋底栖多毛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    廖秀珍

沙蚕毒素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黄浩刚

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内浮游植物及营养盐的动态研究    林丽华

水、土环境中护肤品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    刘晓玲

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    邓应能

北部湾底栖多毛类种类组成与分布    王海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