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江南桤木对崇西湿地芦苇群落土壤中产甲烷菌及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
引种江南桤木对崇西湿地芦苇群落土壤中产甲烷菌及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摘要】:为全面的了解引种江南桤木后,对湿地环境的碳循环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文以崇西湿地芦苇群落(Phragmi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714.3;S792.14;S56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26
- 1.1 甲烷研究现状11-12
- 1.2 甲烷生物化学过程12-13
- 1.2.1 产甲烷过程12-13
- 1.2.2 甲烷氧化过程13
- 1.3 甲烷氧化菌及其功能基因概述13-15
- 1.4 产甲烷菌及其功能基因概述15-18
- 1.5 影响甲烷产生和氧化的主要因子18-21
- 1.5.1 土壤水分及水位18
- 1.5.2 植被18-19
- 1.5.3 土壤有机质19
- 1.5.4 土壤 pH 值19-20
- 1.5.5 氮素20-21
- 1.6 产甲烷微生物和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1-22
- 1.6.1 荧光定量 PCR(Q-PCR)21
- 1.6.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21-22
- 1.7 研究区域概况22-24
- 1.8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24-26
- 第二章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活性研究26-45
- 2.1 材料与方法26-31
- 2.1.1 土壤采集和样品处理26-27
- 2.1.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27-30
- 2.1.3 甲烷氧化菌活性测定30-31
- 2.1.4 产甲烷菌活性测定31
- 2.2 不同类型芦苇混合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分析31-35
- 2.2.1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非根际土理化性质垂直分异31-33
- 2.2.2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土壤理化性质水平分异33-35
- 2.3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土壤甲烷氧化菌活性差异分析35-38
- 2.3.1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非根际土甲烷氧化菌活性垂直分异35-37
- 2.3.2 不同植物芦苇群落土壤甲烷氧化菌活性水平分异37-38
- 2.4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土壤产甲烷菌活性差异分析38-40
- 2.4.1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土壤非根际土产甲烷菌活性垂直分异38-39
- 2.4.2 不同类型芦苇群落土壤产甲烷菌活性水平分异39-40
- 2.5 环境因子对产甲烷和甲烷氧化活性的主要影响及相关性分析40-42
- 2.6 讨论42-43
- 2.6.1 引种江南桤木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分析42
- 2.6.2 引种江南桤木后对土壤产甲烷微生物和甲烷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42-43
- 2.7 小结43-45
- 第三章 芦苇群落和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甲烷微生物丰度分析45-62
- 3.1 材料与方法45-53
- 3.1.1 供试土壤45
- 3.1.2 实验仪器45
- 3.1.3 主要试剂45-46
- 3.1.4 PCR 引物46
- 3.1.5 土壤微生物总 DNA 提取46-48
- 3.1.6 产甲烷菌 mcrA 基因 PCR 扩增48
- 3.1.7 甲烷氧化菌 pmoA 基因 PCR 扩增48-49
- 3.1.8 PCR 扩增产物纯化49-50
- 3.1.9 质粒的提取50-51
- 3.1.10 定量 PCR51-53
- 3.2 结果与分析53-59
- 3.2.1 芦苇群落和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产甲烷菌丰度差异53-56
- 3.2.2 芦苇群落和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甲烷氧化菌丰度差异56-58
- 3.2.3 环境因子与产甲烷和甲烷氧化微生物丰度的相关性分析58-59
- 3.3 讨论59-61
- 3.3.1 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和纯芦苇群落产甲烷菌丰度分析59-60
- 3.3.2 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和纯芦苇群落甲烷氧化菌丰度分析60-61
- 3.4 小结61-62
- 第四章 芦苇群落和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分析62-83
- 4.1 材料与方法62-70
- 4.1.1 供试土壤62
- 4.1.2 实验仪器62
- 4.1.3 主要试剂62-63
- 4.1.4 PCR 引物63-64
- 4.1.5 产甲烷基因 mcrA PCR 条件64-65
- 4.1.6 甲烷氧化基因 pmoA PCR 条件65-67
- 4.1.7 土壤微生物总 DNA 提取67
- 4.1.8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67-69
- 4.1.9 特征谱带切胶回收与纯化69-70
- 4.2 纯芦苇群落和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土壤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差异70-75
- 4.2.1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垂直分异70-72
- 4.2.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产甲烷菌的多样性水平分异72-75
- 4.3 纯芦苇群落和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差异75-78
- 4.3.1 不同类型植物群落非根际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垂直分异75-76
- 4.3.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水平分异76-78
- 4.4 讨论78-82
- 4.4.1 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和纯芦苇群落产甲烷菌多样性分析78-80
- 4.4.2 芦苇-江南桤木混合群落和纯芦苇群落甲烷氧化菌多样性分析80-82
- 4.5 小结82-83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3-86
- 5.1 结论83-85
- 5.2 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2
- 附录1:产甲烷菌 mcrA 序列92-99
- 附录2 甲烷氧化菌 pmoA 序列99-107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07-108
- 发表论文107
- 发表专利107
- 参与项目107-108
- 致谢10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分布对土壤-植物系统甲烷逸出的影响 王延华;杨浩;
崇西潮滩湿地木本工程物种引种的初步研究 刘振国;王伟;王天慧;
湖北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林匡飞,项雅玲,姜达炳,胡球兰,李志红,杜道灯,陶战
长江口潮滩湿地鸟类适栖地营造实验及短期效应 高伟;陆健健;
排水造林对小兴安岭沼泽甲烷排放的影响 孙晓新;牟长城;冯登军;刘霞;程伟;石兰英;
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壤氧化甲烷的研究 王长科,吕宪国,周华荣,蔡祖聪,罗勇
土壤甲烷氧化菌及水分状况对其活性的影响 丁维新,蔡祖聪
设施栽培土壤甲烷氧化的研究 陈美慈,张光亚,邹渊博,闵航
小兴安岭森林沼泽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子 孙晓新;牟长城;石兰英;程伟;刘霞;吴云霞;冯登军;
不同肥料的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减排措施 韩鹏飞;郭敏;
水位变动下的消落带湿地生态工程——以三峡水库白夹溪为例 袁兴中;熊森;刘红;李波;王强;
小兴安岭沼泽甲烷通量日变化分析 孙晓新;牟长城;闵长林;刘霞;吴云霞;冯登军;石兰英;程伟;
不同电子受体及盐分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曾从盛;王维奇;仝川;
湿地甲烷氧化测定方法及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湿地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沙晨燕;王敏;王卿;阮俊杰;白杨;
实时定量PCR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蔡刚
土壤CH_4氧化与土壤甲烷营养菌及主要研究方法 王科;
美国湿地植物指示指标由来及应用 张立;William J.Mitsch;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周文昌;牟长城;刘夏;顾韩;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 熊李虎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 马安娜
家蚕(Bombyx mori)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和transformer-2基因的克隆与染色体定位研究 牛宝龙
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郝庆菊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若尔盖高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 邓茂林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唐其文
上海大莲湖湖滨带湿地修复效果评价及关键因子分析 吴迪
上海大莲湖湿地修复中的鸟类多样性保育和栖息地优化 岳峰
若尔盖自然湿地CH_4排放及不同利用方式下温室气体通量估算 李丽
垃圾填埋场覆土层植物根围甲烷氧化活性研究 赵长炜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草丛、灌丛、阔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博文
火烧干扰对小兴安岭落叶松针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于丽丽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围垦堤内迁徙鸻鹬群落的生态学特性 唐承佳,陆健健
芦苇收割对震旦鸦雀觅食活动的影响 熊李虎;吴翔;高伟;周洁;陆健健;
长江淡水潮汐湿地植物特性和植物群落演替研究——以镇江北固山湿地为例 朱伟;李国卿;赵联芳;
崇西湿地冬季潮滩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张衡;何文珊;童春富;陆健健;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王毅勇
人类活动影响下淡水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变化 宋长春;王毅勇;王跃思;赵志春;
三江平原湿地CH_4、N_2O的地-气交换特征 王毅勇;郑循华;宋长春;赵志春;
Quick Measurement of CH_4, CO_2 and N_2O Emissions from a Short-Plant Ecosystem 王跃思;王迎红;
震旦鸦雀种群生态的研究 马世全
崇明东滩冬季水鸟的种类和生境偏好 赵平,袁晓,唐思贤,王天厚
产甲烷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及其培养基对于菌株的选择作用 庞德公;杨红建;
含硫造纸废水处理中基质竞争及毒性问题的研究 邵忠臣,马桂先,胡军周,张中霞
鸡粪沼气池产甲烷菌多样性 郎会花;杨洪江;张永刚;
产甲烷菌的辅酶 许宝孝
厌氧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学 冀滨弘,章非娟,穆军,宋力杰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豆制品废水 杨秀山,周孟津
ARISA方法研究产甲烷菌共存及去除条件下瘤胃真菌多样性变化 成艳芬;朱伟云;
油田产出液中产甲烷菌的分离与特性初步研究 游敏;佘跃惠;孔淑琼;王正良;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量的调控 张晓庆;金艳梅;那日苏;
晋南牛瘤胃中古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 裴彩霞;毛胜勇;朱伟云;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瘤胃甲烷调控方法评述 刘开朗;王加启;卜登攀;李旦;赵圣国;于萍;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PCR-DGGE技术在水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探索中的应用 刘园园;王士长;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高原湿地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田建卿;田建卿;王艳芬;东秀珠;吴宁;陈槐;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左剑恶;邢薇;孙寓姣;
沼气池快速启动方法探讨 王存良;
20个民间环保联盟守护生态 记者 聂伟霞 景宁县报道组 叶秀华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以开发出有机废料处理技术 记者 郑晓春
江西宜丰县:引虫治虫效率高 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聂云峰 袁晓琴
畜禽粪便处理方法 杨泽霖 方炎
人工制取沼气的条件 大荔县农技中心 韩薇 薛亚萍
生物工程能治造纸黑液 记者 邵丽华
沼气发酵的起动 省农村能源办
利用生物治理造纸黑液技术取得突破 程岩
为草浆造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 吴梅兰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基于代谢网络的产甲烷菌的耐热性研究 陈璟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成艳芬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王新峰
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 肖栋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特征 周蕾
高温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体系构建研究 Mbadinga Serge Maurice
甲烷胞菌对低氢和互营生长在转录水平的响应 刘鹏飞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引种江南桤木对崇西湿地芦苇群落土壤中产甲烷菌及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 刘佳苗
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 杨翠凤
低温沼气菌粉制备工艺的研究 牛爱华
耐冷产甲烷菌的筛选及其低温下促进秸秆发酵的试验研究 张雅南
造纸白泥强化生物质废物产甲烷研究 王钦庆
提高产甲烷菌活性的应用研究 吕映辉
铁氧化物强化纤维素类生物质产甲烷研究 时昌波
不同铁源强化蓝藻产甲烷过程的研究 薛竣
mcr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分析沼气池产甲烷菌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 徐彦胜
低温产甲烷菌群分析 王宇珊
-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2024-08-18
-
微孔填充理论研究无烟煤和炭对甲烷的吸附特性2024-08-18
-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2024-08-18
-
一个厌氧甲烷氧化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和特征研究2024-08-18
-
煤合成气甲烷化Ni基催化剂的研究2024-08-18
-
密闭空间甲烷—煤尘复合爆炸强度研究2024-08-18
-
我国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特征研究2024-08-18
-
甲烷低温等离子体活化与煤热解耦合过程研究2024-08-18
-
基于甲烷氮气分离的柔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性能及拓展研究2024-08-18
-
氮素和氧气对水稻土中甲烷氧化的调控机理2024-08-18
-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2024-08-18
-
微孔填充理论研究无烟煤和炭对甲烷的吸附特性2024-08-18
-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2024-08-18
-
一个厌氧甲烷氧化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和特征研究2024-08-18
-
甲烷微尺度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