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研究——模型的验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15:39
热度: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研究——模型的验证【摘要】:模型的有效性检验是模型应用于估计区域尺度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基本前提 ,尤其是针对多种不同的土壤、气候以及农业管理方式等可能影响稻田甲烷排放

【摘要】:模型的有效性检验是模型应用于估计区域尺度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基本前提 ,尤其是针对多种不同的土壤、气候以及农业管理方式等可能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环境条件下的模型检验。利用覆盖全国主要水稻产区的 94个甲烷排放观测案例对稻田甲烷排放模型 (CH4 MOD)进行了验证。这些观测区域分布范围北至北京 (4 0°30′N,116°2 5′E) ,南至广州 (2 3°0 8′N,113°2 0′E) ,东起杭州 (30°19′N,12 0°12′E) ,西到四川的土主 (2 9°4 0′N,10 3°5 0′E)。既有双季稻 ,也有单季稻 ,稻田灌溉及施肥方式也多种多样 ,对我国水稻生产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观测获得的稻田甲烷排放季节总量从 3.1kg C/hm2到 76 1.7kg C/hm2 ,平均值为199.4 (± 187.3) kg C/hm2 ;相应的模拟值分别为 13.9、82 4 .3和 2 2 4 .6 (± 187.0 ) kg C/hm2。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2 )为 0 .84 (n=94 ,p0 .0 0 1)。CH4 MOD模型能够通过较少的输入参数有效地模拟我国主要农作方式下的稻田甲烷排放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CHMOD 模型 甲烷排放 稻田 验证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 ( KZCX1-SW-0 1-1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 G19990 1180 5 )~~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是客观估计区域尺度 (从一个乃至数个基本行政单位的中小尺度到国家、全球的大尺度 )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基本前提。但是 ,一个模型离开其开发环境而被应用于另一个区域时 ,尤其是当土壤、气候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条件具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 ,模型的有效性是首先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的中国稻田甲烷排放估计    黄耀;张稳;郑循华;韩圣慧;于永强;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黄明蔚

稻田CH_4排放的控制措施    上官行健,王明星

水稻植株通气系统与稻田CH_4排放相关性研究    傅志强;黄璜;何保良;谢伟;廖晓兰;

植物在CH_4产生、氧化和排放中的作用    丁维新,蔡祖聪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概述    曹宏鑫,任德昌,王旭清,董玉红,王法宏,高亮之,金之庆

水稻栽培模拟优化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的研究    王立舒;戚国强;司震宇;钮志勇;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    黄耀;

稻田土壤中的CH_4产生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

稻田CH_4的排放规律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壬兴

稻田CH_4排放的控制措施    上官行健,王明星

鹤山3种人工林土壤N_2O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异    周俊岸,周丽霞,林永标,丁明懋,傅声雷,蚁伟民

杂交稻超高产育种基础材料的研究 Ⅰ.几个恢复系感光性的鉴定    朱雄涛,林伟峰,黄宝华,游年顺,雷捷成

耐高温逼熟水稻品种胚乳组织发育过程及其同步性的特征    张宏玉;钟平安;刘凯;况慧云;冯利;黄英金;

玉米适宜动态生育指标预测知识模型    郭银巧;李存东;赵传德;

耐高温逼熟水稻品种胚乳组织发育过程的特征    钟平安;刘凯;况慧云;冯利;黄英金;

中国西部作物栽培学科发展展望    张保军;

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曹卫星;朱艳;田永超;姚霞;刘小军;潘洁;

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研究与应用    曹宏鑫;金之庆;石春林;葛道阔;朱传宝;高亮之;

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水热传输模型及其应用    胡凝;吕川根;姚克敏;夏士健;

覆膜旱种稻田N_2O排放量及排放机理    李天安;樊小林;刘芳;吕雪娟;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模拟模型研究    尚宗波

可视水稻生长模型与智能栽培专家系统的研制    米湘成

农业园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水稻双向反射模型研究    申广荣

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    柳云龙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玉米生长的生理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并行模拟模型    宋有洪

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动态模拟研究    黄冲平

江苏水稻安全生育与产量形成的温光生态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杨海生

基于知识模型的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张怀志

GIS支持下的越南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区划的研究    杨文坎

基于ES与RMIS的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咨询系统研究    凌波

基于GIS的作物栽培模拟模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研究    申毅荣

磷素代谢及其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机理模型研究    冯丽肖

农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蒋静艳

不同地下水位对大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纪江明

河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    赵峰

水稻顶端发育与器官建成的模拟模型    柳新伟

生菜水培营养液配方模型构建及专家系统的建立    杨振超

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动态模拟系统    陈人杰

超级小麦冠层结构与生态因子的研究    郑海霞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概述    曹宏鑫,任德昌,王旭清,董玉红,王法宏,高亮之,金之庆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控释氮肥对温室番茄增产效应及利用率的研究    龙锦林,杨守祥,史衍玺

遗传算法及其在遥感线性、非线性模型反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唐世浩,朱启疆,闫广建,周晓东

甘肃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期土壤干旱及气候生产力特征分析    王毅荣,姚玉璧,张秀云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徐向峰,杨广林,王立舒,高晶晶

基于工程可靠性分析的陀螺电机加速寿命试验设计    陈东生;宋永刚;徐强;

长春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研究    闫敏华,华润葵,王德宣,马学慧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_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草原土壤的碳氮含量及其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    耿远波,章申,董云社,孟维奇,齐玉春,陈佐忠,王艳芬

温室番茄干物质优化分配与苗期生长模拟研究    肖深根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王迎红

温室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倪纪恒

我国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方法学及案例研究    武曙红

农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蒋静艳

综合应力作用下航天电连接器加速寿命试验的研究    李奇志

航天电连接器综合应力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的研究    连文志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汪青

航天电连接器综合应力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的研究    冯红艺

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方法研究最新进展    李迎春;林而达;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    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余晓鹤

环境因子对农业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黄耀,刘世梁,沈其荣,宗良纲

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的检验与应用    刘世梁,黄耀,沈其荣,宗良纲,蒋定安,黄洪光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土壤理化特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焦燕;黄耀;

规模化猪场甲烷排放通量测量与分析    高新星;赵立欣;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越高产越环保    记者 张小军

施肥不当也会加速温室效应    特约通讯员 胡必强

耕作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将有重要影响    记者 范建

农田急需“碳滋养”    本报记者 许琦敏

专家:合理施肥也可节能减排    必强桂冕

施肥不当会加剧温室效应    记者 赵凤华通讯员 胡必强

土壤生物:一群被忽视的“地下工作者”    本报记者 符王润

肉牛甲烷排放与粪便肥料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和模型的研究    樊霞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稻—鸭生态种养减排甲烷和改善稻田环境的功能研究    王华

稻金鱼复合生态系统甲烷排放规律及土壤理化因子的研究    戴振炎

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模式及综合效益研究    黄梅

茶园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戴桂金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不同水肥条件的CH_4、N_2O排放试验研究    王振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