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燃烧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13:48
热度:

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燃烧及动力学特性研究【摘要】:甲烷体积浓度低于5%的超低浓度甲烷广泛存在于矿井煤层气和化工废气中,由于其具有浓度低、流量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常规技术较难加以

【摘要】:甲烷体积浓度低于5%的超低浓度甲烷广泛存在于矿井煤层气和化工废气中,由于其具有浓度低、流量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常规技术较难加以利用,大部分超低浓度甲烷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向大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大气的污染,研究利用超低浓度甲烷具有节能和环保双重意义。流化床燃烧技术由于具有热容量大、燃料适应性广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劣质固体燃料的燃烧。目前气体燃料在流化床中的燃烧主要是针对甲烷浓度较高的天然气,且主要针对燃烧发生区域、床层温度特点、燃烧产物等燃烧特性的研究,在动力学方面主要是针对惰性颗粒为床料的流化床内高浓度甲烷的动力学特性研究。而对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催化燃烧特性以及甲烷浓度、流量变化等操作因素对其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其在催化剂为床料的流化床内的动力学特性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研究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催化燃烧及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 本文针对超低浓度甲烷燃烧利用的研究现状及难点,提出采用流化床技术燃烧利用超低浓度甲烷,设计了流化床燃烧系统及实验装置,进行了热平衡分析并探讨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燃烧系统中维持运行的极限浓度,使用0.5%Pd/Al_2O_3颗粒作为催化剂,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内的流动、相间传热和燃烧特性,建立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反应模型,探索了其在流化床中的反应控制区域、动力学参数变化等反应动力学特性等。 首先,对流化床燃烧系统内的流动和相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操作条件变化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得到了床层膨胀高度、气泡的生长、压力的脉动、临界流化风速、床层温度、相间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温度升高和流化风速增加都会使床层的膨胀高度增加,但温度升高对气泡的生长影响不大,流化风速增加时,气泡直径增大;流化床内压力具有脉动特性,且在床层表面的幅度大于床层内;床层温度升高时,临界流化风速略有降低。在流化床的密相区温度比较均匀;在进气体积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升高床层温度、增加颗粒粒径都会使相间的传热系数减小;随着气泡直径的增加,传热系数先增加后减小,存在一个临界气泡直径,且临界值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略减小。为更深入研究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催化燃烧及动力特性奠定了基础。 其次,研究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燃烧特性,首次考察了床层温度、进气甲烷浓度、流化风速等操作条件的变化对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操作条件变化时燃烧产物沿轴向的分布进行了取样分析。得到了燃烧产物、CO浓度、系统转化率、无量纲甲烷浓度等重要参数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大部分超低浓度甲烷被转化成CO_2和H_2O,并有少量的CO,CO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燃烧过程中同时还发生了甲烷催化重整和水煤气转化反应;在流化床床层内,随着高度的增加,气体无量纲浓度减小,在床层表面无量纲浓度突然增加;升高床层温度,甲烷的转化率增加,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催化反应向着床层下方移动;增加进气甲烷浓度或增加流化风速,都会使甲烷的转化率减小,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催化反应向着床层上方移动。 然后,在基于流化床流动、反应和质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反应的数学模型,提出在模型中引入催化剂效率因子η、坦克莱准数Da和斯坦顿数Stm,并通过分析Da,Stm以及η的变化来研究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反应的控制因素,探索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燃烧的动力学特性,并和固定床中获得的本征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温度在450℃以下时,反应受本征动力学所控制,流化床和固定床中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温度在450℃以上时,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反应除受动力学控制之外,还受到气体与催化剂表面的传质、扩散作用以及气泡相与乳化相之间传质作用所控制。利用反应数学模型及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对各种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流化床内强烈的气固流动以及气泡的生长等因素。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流动、相间传热、燃烧及动力学问题,得到了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反应数学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其在流化床中的动力学特性。有助于推进低热值气体在流化床催化燃烧特性的深入研究,充实和丰富了气体燃料在流化床中燃烧的研究成果,可为超低浓度气体燃料在流化床中的燃烧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超低浓度甲烷 流化床 气固两相流 催化燃烧 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K1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1
  • 主要符号表11-13
  • 1 绪论13-3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4
  • 1.2 超低浓度甲烷利用现状分析14-19
  • 1.2.1 超低浓度甲烷利用技术研究进展14-17
  • 1.2.2 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分析17-18
  • 1.2.3 超低浓度甲烷能源化利用的难点18
  • 1.2.4 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提出18-19
  • 1.3 气体燃料在流化床中燃烧的研究现状19-28
  • 1.3.1 气体燃料在流化床中燃烧的实验研究19-24
  • 1.3.2 数值模拟及数学模型研究24-27
  • 1.3.3 目前研究的不足27-28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8-31
  • 2 实验系统的设计及实验方法31-57
  • 2.1 流化床燃烧装置及系统31-45
  • 2.1.1 燃烧装置及系统的设计原则31
  • 2.1.2 实验装置的设计及重要参数的选取31-33
  • 2.1.3 燃烧系统的热平衡及维持运行的最低浓度33-38
  • 2.1.4 流化床燃烧装置38-40
  • 2.1.5 供气与取样系统40-42
  • 2.1.6 测量与数采系统42-44
  • 2.1.7 控制与安全系统44
  • 2.1.8 实验步骤44-45
  • 2.2 催化剂动力学实验装置及系统45-47
  • 2.2.1 装置及系统简介45-46
  • 2.2.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46-47
  • 2.3 物料及特性47-51
  • 2.3.1 固体物料47-48
  • 2.3.2 气体48
  • 2.3.3 催化剂的评价48-51
  • 2.4 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51-55
  • 2.4.1 参数测量与仪器标定51-54
  • 2.4.2 数据的处理54-55
  • 2.5 小结55-57
  • 3 流化床燃烧系统的流动特性及相间的传热特性57-81
  • 3.1 床层的膨胀57-61
  • 3.1.1 冷态下床层的膨胀57-59
  • 3.1.2 热态下床层膨胀高度的估算59-61
  • 3.2 气泡的生长61-65
  • 3.2.1 冷态时气泡的生长61-62
  • 3.2.2 热态时气泡生长的预测62-65
  • 3.3 流化床内压力变化特性65-70
  • 3.3.1 压力的脉动特性65-66
  • 3.3.2 压力随表观气速的变化66-70
  • 3.4 燃烧系统内温度变化特性70-74
  • 3.4.1 燃烧系统的温度特征70-71
  • 3.4.2 进气浓度对床温的影响71-73
  • 3.4.3 流化速度对床温的影响73-74
  • 3.5 气泡相和乳化相间的传热特性74-79
  • 3.5.1 传热的模型74-76
  • 3.5.2 床层温度对传热的影响76-77
  • 3.5.3 颗粒特性对传热的影响77-78
  • 3.5.4 气泡直径对传热的影响78-79
  • 3.6 小结79-81
  • 4 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催化燃烧特性81-105
  • 4.1 燃烧产物分析81-86
  • 4.1.1 燃烧产物的组成81-83
  • 4.1.2 CO 排放特性83-86
  • 4.2 系统转化效率86-95
  • 4.2.1 床层温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87-89
  • 4.2.2 进气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89-91
  • 4.2.3 流化风速对转化效率的影响91-93
  • 4.2.4 床料对转化效率的影响93-95
  • 4.3 流化床内气体浓度轴向分布95-103
  • 4.3.1 气体浓度轴向分布的特点95-98
  • 4.3.2 床层温度对甲烷浓度轴向分布的影响98-100
  • 4.3.3 进气浓度对甲烷浓度轴向分布的影响100-102
  • 4.3.4 流化风速对甲烷浓度轴向分布的影响102-103
  • 4.4 小结103-105
  • 5 超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的动力学特性105-123
  • 5.1 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机理分析105-107
  • 5.2 超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的本征动力学特性107-111
  • 5.2.1 外扩散与内扩散的消除108-110
  • 5.2.2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评估110-111
  • 5.3 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的反应模型及动力学特性111-121
  • 5.3.1 流化床反应模型111-112
  • 5.3.2 反应模型的无量纲化112-114
  • 5.3.3 流化床内反应动力学特性114-118
  • 5.3.4 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燃烧的数值计算118-120
  • 5.3.5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的对比分析120-121
  • 5.4 小结121-123
  • 6 结论及展望123-127
  • 6.1 主要结论123-124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124-127
  • 致谢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9
  • 附录139-140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39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139-140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14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惰性颗粒流化床中低浓度煤层气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刘川川

超低浓度煤层气在Cu/γ-Al_2O_3催化颗粒流化床内的燃烧实验研究    张俊广

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泡沫碳化硅整体式催化剂制备及本征动力学研究    李默君

Heat and mass transfer study in fluidized bed granulation-Prediction of entry length    Papiya Roy;Manish Vashishtha;Rajesh Khanna;Duvvuri Subbarao;

煤层气与煤矸石在循环流化床内混烧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陈艳容;张力;冉景煜;樊湖;

燃用超低热值燃料的燃气轮机及其热力分析    王艳杰;翁一武;尹娟;Su Shi;

棉秆在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    孙志翱;金保升;章名耀;刘仁平;张勇;

超低浓度煤层气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杨仲卿;张力;唐强;

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技术的研究    岑可法,徐旭,谷月玲,池涌,严建华,蒋旭光

棉秆在循环流化床中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金保升;孙志翱;章名耀;刘仁平;张勇;

锅炉吹灰器技术比较与选型    何鹏;

流化床技术及其在高炉炼铁中应用前景分析    毕学工;严渝镪;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张宪生,沈吉敏,厉伟,解强

煤炭助燃除灰剂改善热电厂热效率的试验研究    任福民,白金贵,李仙粉

热管式空预器及鳍片式省煤器在电厂中的应用    李勋,胡金振,李鹏翔,张占鹏

富氧燃烧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概述    刘庆才,陈淑荣

电站锅炉“四管”爆漏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赵玉莲;

机器油液中磨粒铁磁性甄别及检测系统研究    张艳彬;左洪福;涂群章;

塑料和橡胶类废物的热物理与焚烧特性研究的进展    祝建中,陈烈强,蔡明招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某型煤优化配比研究    关多娇,吕太,崔畅林

一种基于炉内热平衡预测与判断煤粉炉炉内燃烧稳定性的方法研究    蒋海明;

燃用劣质煤提高炉效的理论探讨    于德惠;周斌;宁玉鹏;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主汽温控制系统的研究    张新权;赵国材;曹红英;

锅炉煤粉计量间接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朱祖宝;

复杂流体多尺度物理方法的层展本质    许元泽;

内构件流化床内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及压降的研究    郝志刚;朱庆山;李洪钟;

基于颗粒流程序的沥青混合料颗粒接触模拟    唐娴;

燃煤流化床床料形貌因子的聚类分析    刘柏谦;邬雅靓;张小辉;

流化床密相区宽筛分颗粒气固两相流流动研究    张小辉;刘柏谦;赵立合;

基于超二次曲面的非球形离散单元模型研究    陈友川;赵永志;崔泽群;郑津洋;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低阶煤水热改性制浆的微观机理及燃烧特性研究    赵卫东

典型危险废物在两段式回转窑焚烧系统内的热处置和结渣特性研究及其应用    李春雨

铜阳极泥加压酸浸预处理工艺及机理研究    张博亚

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Fourier级数多尺度方法    孙卫明

轿车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及再生控制策略研究    张辉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颗粒材料热传导研究    周强

褐煤提质及其燃烧行为特性的研究    李先春

入口高浓度条件下的旋风分离器对比研究    吴学智

低热值气体燃料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单冲

微波强化盐酸浸取粉煤灰工艺过程研究    公明明

污泥在不同氧浓度下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万嘉瑜

分级燃烧控制无烟煤NOX排放的试验研究    周宁

电厂主蒸汽温度控制    沈佳林

水煤浆气化喷嘴冷态模化试验研究与新型喷嘴开发研究    胡莹超

600MW超临界CFB锅炉炉膛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超

循环流化床中磷石膏还原分解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张伟

熔融碱(盐)分解CFC-12研究    邹金宝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性与煤种关系的研究    胡海舰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李大光;章弘毅;张鹤丰;郭清泉;曹明澈;

K_2MnAl_(11)O_(19)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的研究    郑建东;任晓光;葛秀涛;

贵金属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卢雯婷;陈敬超;冯晶;于杰;

CFB炉内煤层气/煤矸石混合燃烧的数值模拟    李钦朋;张力;唐强;冉景煜;蒲舸;

CFB炉内煤层气/煤矸石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杨仲卿;唐强;张力;周家平;樊湖;

矿井回风流的合理利用    牛国庆

瓦斯发电技术在大湾煤矿的应用    赵明军;李秋林;

我国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龙伍见;

蜂窝陶瓷载体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    蒋平平,张顺海,郭杨龙,郭耘,卢冠忠

矿井抽放煤层气中甲烷的变压吸附提浓    辜敏;鲜学福;

整体式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马瑞平;熊春燕;乔永志;王媛媛;张云;闫皙;

甲烷低温燃烧反应分子筛负载Pd催化剂    史春开

六铝酸盐及其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研究    李彤

超低热值燃料催化燃烧燃气轮机系统特性研究    王艳杰

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    李霄宇

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实验研究    蔡万大

燃煤烟气脱硝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贾美如

负载型钙钛矿复合氧化物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研究    罗娜

在CFB锅炉中煤粉不同喷入位置对炉内固相运动特性的影响    周建军;王炯;冉景煜;蒲舸;张力;唐强;

用于处理造纸污泥的流化床燃烧新技术    蒋旭光,严建华,王健,曾庭华,池涌,李晓东,倪明江,岑可法

低热值高炉煤气在发电设备中的应用    任建兴,章德龙,周伟国,李世魏,王鼎,张兴良

煤和石油焦混合燃料在循环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    王凤君,赵长遂

煤层气污染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的研讨    徐龙君,鲜学福,刘成伦

矿井回风流的合理利用    牛国庆

造纸污泥与废水污泥流化床焚烧时NO_x和SO_2的排放特性研究    李斌,池涌,李爱民,曾庭华,严建华,蒋旭光,岑可法

煤泥、煤矸石混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分析    殷庆勇;于海;蔡祥义;郑峰;

矿井回风流中低浓度瓦斯利用现状及前景    牛国庆

多燃料混合燃烧的燃烧学参数计算方法    宋新南,李伟

国内催化燃烧技术的进展概况    熊成德;

甲烷微尺度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    钟北京,洪泽恺

一种高效节能的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柴义

催化燃烧Ⅳ型炉热效率的研究    宋庆东;段之殷;张世红;周琦;

天然气催化燃烧V型冷凝锅炉热效率研究    张世红;何林;李宁;

新型立式催化燃烧电炉    文琴清

甲醇、甲苯蒸汽在MF催化剂上的催化燃烧    宫为民,许锦裳,赵国良,张弘弢

柴油催化燃烧添加剂制备及应用    庞军,陈理

在有H_2S的情况下天然气催化燃烧Ⅲ型炉特性研究    张世红;张杰;

在蜂窝状独石上催化燃烧和气相燃烧研究    张世红;张杰;段之殷;

碳烟催化燃烧用三维有序大孔Pd-修饰三元铈锆固溶体    张桂臻;何洪;訾学红;邱文革;戴洪兴;邓积光;

超声场下制备催化燃烧VOCs的CuO/γ-Al_2O_3催化剂    郭建光;李忠;奚红霞;

铟锡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燃烧甲烷性能研究    付慧静;傅立新;李俊华;

一种低成本合成六铝酸盐纳米材料的方法    李顺清;邹国军;陈龙;赵新红;王晓来;

不同Mn含量的MnCeLa-O催化剂对氯苯催化燃烧的影响    戴宇;王幸宜;

天然气催化燃烧理论和应用    张世红;何林;孙威;

CeY涂层负载Pd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    金凌云;何迈;谢冠群;罗孟飞;

CeMnAl_(11)O_y的制备及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性能    王斌;郭耘;张志刚;卢冠忠;

布朗气(氢氧气)的催化燃烧及其在危险废物焚烧上的应用    梁宝明;王耀军;

多方向生长碳纳米纤维的催化燃烧制备    李飞;邹小平;程进;任鹏飞;张红丹;王茂发;朱光;

催化燃烧技术提高煤利用率    实习记者 孙书博

燃煤催化燃烧节能技术通过鉴定    王秀江

如何治理医药含氯有机废气    黄裕侃

催化燃品前景诱人    薛景照

蓄热式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节能效果明显    本报记者 黄裕侃

稀土催化引领燃品未来风骚    本报记者 薛景照

炼厂尾气治理列入攻关项目    郑伟

炼油化工“三废”的“克星”    郑伟

吸附法治理有机废气    本报记者 高杰

运用新技术 促节能减排    本报记者 卢伟 实习生 陆小青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实验研究及模型化    张佳瑾

锰基催化剂上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催化燃烧    戴宇

抗湿性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甲苯的性能    李欣

甲烷催化燃烧技术基础研究    訾学红

流向变换催化燃烧空气净化过程的模型化研究    牛学坤

低浓度CO和甲苯催化燃烧消除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性能研究    赵福真

高温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应用的研究    徐金光

纳米催化剂的微乳法制备及其表征    滕飞

炉内高温燃烧两段脱硫的机理研究    程军

掺杂六铝酸盐高温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性能的研究    郑建东

过渡金属氧化物上1,2-二氯乙烷催化燃烧的研究    王霁欣

工业有机尾气催化燃烧技术研究    陈建国

气相燃烧烟气分布及催化燃烧瞬态行为规律的研究    王智华

民用燃具燃烧特性研究以及催化燃烧的应用    师兴兴

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燃烧性能    凌飞

矿井通风瓦斯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    李文俊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二甲醚催化燃烧研究    汤吉

狭缝型微型燃烧器的催化燃烧特性研究    豆庆民

含硫生物质气化气催化燃烧的实验研究    彭丹

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气相二噁英的催化燃烧性能    杨学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