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07:09
热度:

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摘要】: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1个施肥水平(纯N为150kg/

【摘要】: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1个施肥水平(纯N为150kg/hm2;纯P为75kg/hm2),3个秸秆覆盖度(翻耕裸露,低覆盖2kg/m2,高覆盖4kg/m2),1个降雨强度(90mm/h,降雨历时60min)和1个坡度(5°),试验小区长10m,宽1m。研究结果表明,低秸秆覆盖与翻耕裸露处理相比,坡面的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分别减少了87%和99.86%;在高秸秆覆盖条件下,坡面不产生径流。低秸秆覆盖条件下,径流中的NO3-—N和PO34-—P的浓度分别是翻耕裸露处理的5.52倍和4.25倍,但NO3-—N和PO34-—P的流失量与翻耕裸露处理基本相同。同样,低秆覆盖条件下侵蚀泥沙中NO3-—N和PO43-—P的含量分别是翻耕裸露处理的4.38倍和2.93倍,但NO3-—N和PO43-—P的流失量与翻耕裸露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99.3%和99.6%。因此,在东北黑土区选取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对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秸秆覆盖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基金】: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不同类型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2007CB4072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土壤侵蚀及其治理环境效应评价”(01140202)
【分类号】:S157
【正文快照】: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土地垦殖率的不断上升,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现已成为全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2]。降雨和径流是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动力。在降雨过程中,土壤养分的迁移主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黑土退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于磊,张柏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王玉玺,解运杰,王萍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张玉斌;郑粉莉;武敏;

秸秆覆盖对黄土坡面矿质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张亚丽,张兴昌,邵明安,李世清

滇池流域斗南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养分的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高明;杨浩;

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    靳英华,赵东升,杨青山,吴正方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梁涛,张秀梅,章申,于兴修,王浩

我国黑土退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徐晓斌;王清;

小流域坡地表土层营养物质输运规律研究进展    李勇,王超,汤红亮

芦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一般规律    胡远安,程声通,贾海峰

农田氮素流失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赵琦,曹林奎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氮负荷入河系数研究    程红光;郝芳华;任希岩;杨胜天;熊文;雷少平;

东北黑土区土壤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魏丹;杨谦;迟凤琴;

中层黑土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    张晓平,杨学明,方华军,梁爱珍

土地生产力变化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李忠武;蔡强国;唐政洪;

吉林省中部黑土耕层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实验研究    冯君;郄瑞卿;孙彦君;王继红;

我国黑土退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徐晓斌;王清;

农田氮素流失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赵琦;曹林奎;

田间及模拟条件下氮的矿化与淋溶    王荣萍

红壤坡地植物篱笆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效应及机理研究    李新平

三峡库区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评价建模    傅涛

千岛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生态郊应的研究    吕唤春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胡良军

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师庆东

陕北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啸

黄土区旱地深层硝酸盐累积机理、生物有效性与环境效应    党廷辉

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养分迁移机理及模拟模型    王辉

旱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及其控制途径研究    曹林奎

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坡地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李俊波

退耕还林地土壤氮素动态研究    陈小红

GIS和遥感辅助下的江西潋水河流域化学径流计算机模拟探讨    张运生

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李苗苗

黑土地表径流氮磷养分特征及其与肥力退化的关系    郄瑞卿

靖江市水稻种植期间非点源氮污染负荷计算及控制对策    徐志红

水力侵蚀对土壤中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过程的空间模拟    朱远达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下农田的氨挥发损失与大气氮湿沉降的研究    苏成国

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养分演变特征研究    赵护兵

上海旱地农田氮磷流失过程及环境效应研究    黄宗楚

松嫩平原黑土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    王金达,刘景双,刘淑霞,于君宝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II——不同地区黑土主要微量元素状况及其评价    汪景宽,张旭东,王铁宇,赵永存,周敏,杨惠楠,韩晓日,王秋兵

农田黑土有机质和速效氮磷不同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赵军;刘焕军;隋跃宇;张兴义;孟凯;

侵蚀黑土容重空间分异与地形和土地利用的关系    魏建兵;肖笃宁;张兴义;隋跃宇;

土壤容重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志洪,王淑华

土壤含盐量与土壤电导率及水分含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刘广明,杨劲松

典型黑土pH值变化对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研究    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齐晓宁,王洋

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Ⅲ.土壤养分收支    刘鸿翔,王德禄,王守宇,孟凯,韩晓增,张璐,沈善敏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郑昭佩,刘作新

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宇万太,沈善敏,张璐,马强,赵少华

燕沟流域侵蚀强度演变特征研究    王晓燕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特点    李朝霞

黄土地区森林植被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影响机理研究    张颖

基于~(137)Cs技术的土壤侵蚀与土壤养分流失规律关系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    王向荣

坡地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型    张兴昌,邵明安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    刘彦随,Jay Gao

土壤资源保护是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黄秉维学术思想研究    陈同斌

中国东北黑土地的荒漠化危机    孙继敏,刘东生

土壤磷淋溶状况及其Olsen磷“突变点”研究    吕家珑,FortuneS,BrookesPC

地表管理与施肥方式对太湖流域旱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段亮;段增强;常江;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    劳秀荣,吴子一,高燕春

松嫩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刘丙友,任宪平,王雅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    张燕,张洪,彭补拙,杨浩

不同植被对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张兴昌,邵明安,黄占斌,卢宗凡

非点源污染研究及控制对策    朱建国;郭红岩;王晓蓉;

扎兰屯市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与成效    邹殿春,万普强

中国式荒漠化的典型样本之二 受伤的黑土地    

强化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再胜;刘岩;

关注黑土地 保护大粮仓    李建章;姜智;孟令钦;于颖越;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蔡壮;沈波;

秸秆覆盖的主要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

东北黑土区土壤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魏丹;杨谦;迟凤琴;

分区三:东北黑土区    

农田秸秆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王维;郑曙峰;路曦结;徐道青;

东北黑土区三级区划研究及水土保持规划有关问题的探讨    沈波;张锋;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周江红;

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试验    王丽学;李淑惠;刘洪禄;石志强;刘冀;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刘振举;蔡强国;李国强;

秸秆覆盖保墒的农田生态效应及“保墒灌溉”技术    员学锋;吴普特;汪有科;徐福利;

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与水土保持治理指标探讨    范昊明;蔡强国;郭成久;王铁良;苏芳莉;崔明;

免耕种植中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杨泽龙;巴彦;侯琼;毕力格图;陈杰;白利云;郭文杰;

获嘉县农田水分供需特征及秸秆覆盖效果分析    祝新建;王新红;张红卫;耿俊平;臧新洲;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    方文松;朱自玺;刘荣花;马志红;师丽魁;

免耕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和CO_2排放的影响    董文旭;胡春胜;陈素英;毕晓庆;

拯救东北黑土地    本报记者 周怀龙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研究    记者 郑秀文 通讯员 陈浩生

黑土地的“营养流失”    本报记者 李成刚 潘英丽

4.5万公顷受伤黑土地愈后重生    刘刚 记者 贾红路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王旭飞

涪城推广免耕秸秆覆盖技术    实习生 刘庆 本报记者 魏星奎

亿元投入医治黑土地“流血的伤口”    刘刚 冯建维 记者 贾红路

我国因水土流失年损失耕地百万亩    李松

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耕地达100万亩    记者 李松

忍看黑土付流波?    本报记者李和信李忠辉 中国水利报记者 郑秀文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过程机理和土壤养分迁移研究    安娟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    汪可欣

不同耕作措施下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罗珠珠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成因与模型研究    李天奇

黄土丘陵区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的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杨开宝

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    高茂盛

坡面径流调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吴淑芳

黑龙江西部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分转化与土壤侵蚀特征    魏永霞

晋西旱塬地区覆盖耕作农田水分有效性及其利用研究    张宝林

关中农田氮肥利用及NO_3~--N淋移特点    尹晓芳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有机氮的影响    姜小凤

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王兆伟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水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飞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钟云飞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迁移和养分流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卢嘉

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微咸水利用研究    郑九华

旱地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逄蕾

不同覆盖方式和作物条件下农田土壤呼吸、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特征    宋淑亚

东北黑土区农林复合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赵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