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06:38
热度: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的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石油及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例正不断提高,全球正在迎来天然气时代。我国常规天然气储量相当丰富,非常规天然气

【摘要】:随着全球石油及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例正不断提高,全球正在迎来天然气时代。我国常规天然气储量相当丰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等)也具有巨大潜力。这些天然气资源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将甲烷转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液体燃料是高效利用天然气资源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我国二氧化碳的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因此,综合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烧结、积炭和活性组分流失等问题,有关提高催化剂抗积炭和抗烧结等催化性能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围绕Ni基和Co基非贵金属催化剂展开,通过调变载体金属配比、引入第二种活性金属、改进合成方法和添加助剂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在相对较低的反应温度和易积炭的反应条件下,以积炭为主要的催化剂评价指标,考察了催化剂结构特性的改变对其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在Co/Mg-A1系列催化剂中,(Mg+Co)/Al摩尔比为3时催化剂具有最小的颗粒尺寸和最多的活性位;金属Rh和Ni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减小双金属Rh-Ni/SBA-15催化剂上金属Ni的颗粒尺寸,并提高其可还原性。采用溶剂挥发诱导白组装法能将活性金属Ni直接引入到介孔氧化硅骨架中,利用锚固作用能使活性金属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小颗粒尺寸和高度分散;助剂Ce的引入能进一步提高活性金属的分散度,并增加表面活性氧。上述催化剂结构特性的改进,使这些催化剂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催化反应活性、稳定性和抗积炭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具体研究工作及结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以类水滑石材料为前体,用自燃法合成了一系列CoMgAl-x(x=(Mg+Co)/Al,x=1~5)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对焙烧后的催化剂进行粉末X射线衍射(XRD)表征,发现催化剂主要是以尖晶石和固溶体相存在。而还原后催化剂的XRD图中出现了金属Co的峰,用谢乐公式计算其颗粒尺寸,发现CoMgAl-3催化剂具有最小的颗粒尺寸。催化剂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结果显示,CoMgAl-3催化剂中可还原的C0304量最多,证明该催化剂有最多的活性金属位。在该系列催化剂中,CoMgAl-3具有最佳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活性和稳定性,这是由于该催化剂具有更小的活性金属颗粒尺寸和更多的活性位,而合适的Mg、Al量使Mg-Al氧化物结构能更好地稳定Co物种。反应后催化剂上的积炭主要是纤维状石墨炭,且积炭量较高。将具有大比表而积、二维六方孔道结构的介孔材料SBA-15作为载体,用双剂法制备不同Ni含量Ni/SBA-15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将该系列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活性比较结果发现,Ni含量为10%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进一步制备了Ni含量为10%,不同Rh/Ni质量比的Rh-Ni/SBA-15双金属催化剂,采用XRD、H2-TPR、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子衍射(SEM)等技术对该系列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从表征结果可以发现,加入Rh后催化剂的活性金属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催化剂上NiOx物种的可还原性得到提高,反应后催化剂上积炭量也大幅减少。650℃下催化剂30小时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双金属催化剂比单金属催化剂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反应后Ni/SBA-15催化剂上的积炭量达到27.3%,而0.02Rh-Ni/SBA-15催化剂上的积炭量则只有14.7%,Rh-Ni相互作用使双金属催化剂上金属分散度、Ni的可还原性和积炭抑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甲烷裂解和一氧化碳歧化反应都会导致Rh-Ni/SBA-15催化剂上产生积炭,而积炭的消除速率和催化剂上活性金属颗粒尺寸有关,小颗粒的活性金属具有更好的抗积炭能力。用普通浸渍法负载活性金属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载体孔道堵塞、金属颗粒分散不均匀和金属颗粒尺寸相对较大等情况,容易导致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烧结和积炭。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Ni含量的(3.1%-13.2%)Ni-SiO2样品,并用于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在Ni含量较低时,Ni物种能均匀插入到介孔氧化硅骨架中,这些进入到骨架中的Ni物种能发挥锚固位的作用,阻止还原后样品上的金属Ni在反应过程中发生聚集。而Ni含量较高时,样品上出现孤立态氧化镍物种,这些氧化镍物种由于缺少锚固效应的影响,极易在反应过程中聚集并烧结,形成大颗粒金属Ni。对比该系列催化剂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结果,发现67%Ni-SiO2样品具有最佳的反应催化活性和稳定性,650℃ 30小时反应后的积炭量只有7.4%。这是由于金属Ni颗粒和氧化硅骨架中未还原Ni离子的相互作用使反应过程中该样品上金属颗粒能保持小尺寸且高度分散,而这些小颗粒金属Ni具有很强的抗烧结能力。与浸渍样品6.7%Ni/meso-SiO2相比,67%Ni-SiO2样品在30小时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失活,而6.7%oNi/meso-SiO2样品H2和CO得率的绝对值则分别下降了12%和7%。氧化铈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可以通过晶格氧-氧空穴的循环,实现表而积炭的消除,从而避免催化剂失活。我们在催化剂合成过程中引入助剂Ce,制备了一系列Ni含量为6.7%,不同Ce含量的Ce-Ni-SiO2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可将Ce物种引入到氧化硅骨架中,Ce物种作为氧化硅骨架中的锚固位,它的锚固作用比Ni更强,能将更多的金属Ni以高分散的形式锚固,从而减少催化剂中孤立态氧化镍的量。在650℃ 30小时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后,含Ce催化剂上金属Ni的颗粒均保持在2-4 nm的颗粒尺寸且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Ce对催化剂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活性没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但对催化剂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Ce的加入能增加表面活性氧,及时消除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碳物种,从而减少积炭。因此,1.2%Ce-Ni-SiO2样品在60小时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且反应后催化剂上积炭量只有5.5%,而Ni-SiO2样品上的积炭量则达到10.8%。 【关键词】:甲烷 二氧化碳 介孔硅 高分散 锚固 积炭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前言12-52
  • 1.1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概述12-19
  • 1.1.1 甲烷、二氧化碳及合成气的利用现状12-15
  • 1.1.2 甲烷转化为合成气的主要途径15-18
  • 1.1.3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技术研究18-19
  • 1.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的研究19-26
  • 1.2.1 活性金属19-20
  • 1.2.2 载体20-23
  • 1.2.3 助剂23-24
  • 1.2.4 合成方法24-26
  • 1.3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的积炭研究26-31
  • 1.3.1 积炭产生途径与机理27-29
  • 1.3.2 消除积炭的研究进展29-31
  • 1.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机理研究31-35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35-37
  • 参考文献37-52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表征方法52-56
  • 2.1 试剂和药品52
  • 2.2 样品的表征52-54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52-53
  • 2.2.2 氮物理吸附(N_2 physisorption)53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53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53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元素分析(TEM&EDX)53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53
  • 2.2.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53-54
  • 2.2.8 热重-差热分析(TG/DTA)54
  • 2.2.9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54
  • 2.2.10 氢气化学吸附(H_2-Chemisorption)54
  • 2.3 催化活性测试与分析54-56
  • 第三章 Co/Mg-Al氧化物催化剂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56-72
  • 3.1 引言56-57
  • 3.2 实验部分57
  • 3.2.1 催化剂制备57
  • 3.2.2 催化反应57
  • 3.3 催化剂表征57-61
  • 3.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61-63
  • 3.5 反应后催化剂表征63-65
  • 3.6 小结65-66
  • 参考文献66-72
  • 第四章 Rh-Ni/SBA-15催化剂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积炭研究72-90
  • 4.1 引言72-73
  • 4.2 实验部分73
  • 4.2.1 催化剂制备73
  • 4.2.2 催化反应73
  • 4.3 Ni/SBA-15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73-75
  • 4.4 Rh-Ni/SBA-15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75-84
  • 4.4.1 催化剂表征75-78
  • 4.4.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78-80
  • 4.4.3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80-83
  • 4.4.4 积炭研究83-84
  • 4.5 小结84-85
  • 参考文献85-90
  • 第五章 高分散含Ni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其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的应用90-110
  • 5.1 引言90-91
  • 5.2 实验部分91
  • 5.2.1 催化剂制备91
  • 5.2.2 催化反应91
  • 5.3 催化剂表征91-97
  • 5.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97-100
  • 5.5 反应后催化剂表征100-102
  • 5.6 锚固效应102-103
  • 5.7 小结103-104
  • 参考文献104-110
  • 第六章 高分散Ce-Ni介孔氧化硅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的应用110-130
  • 6.1 引言110-111
  • 6.2 实验部分111
  • 6.2.1 催化剂制备111
  • 6.2.2 催化反应111
  • 6.3 催化剂表征111-118
  • 6.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118-121
  • 6.5 反应后催化剂表征121-125
  • 6.6 小结125-126
  • 参考文献126-130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30-132
  • 7.1 总结130-131
  • 7.2 展望131-132
  • 论文发表情况132-133
  • 致谢133-13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超细镍基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Ⅰ.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    许峥,张鎏,张继炎,张军社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杨有元;

2012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2013年展望    孙慧;单蕾;王小龙;

Reforming of CH_4 with CO_2 over Co/Mg–Al oxide catalyst    Wen-Jia Cai;Lin-Ping Qian;Bin Yue;Xue-Ying Chen;He-Yong He;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与对外合作现状    张大伟;

LaNi_xMg_(0.8)Al_(11.2-x)O_(19+δ)催化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王君霞;孟大维;吴秀玲;何明中;潘会;甄开吉;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    颜彬航;王琦;金涌;程易;

Ni-Ce/Al_2O_3催化剂上CH_4、CO_2和O_2催化重整制合成气    宋一兵,董新法,林维明

常压、脉冲微波强化丝光等离子体作用下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研究    张军旗,杨永进,张劲松,刘强

温室气体CO_2资源化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杨烽;王睿;

掺杂Co的介孔SiO_2的制备与表征    张春;李村;吴振玉;王冬梅;康文斌;

由膨润土合成介孔分子筛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章璟嵩;于少明;

有机改性介孔硅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国君;班红艳;吴红运;王家博;张丽华;高丽娟;

高比表面硫酸沉淀法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及表征    陈君华;郭雨;周扬;周川成;周鑫;钱行;胡少强;

Ce_(0.6)Zr_(0.4)O_2和BaSO_4微纳米粒子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张磊;穆青;戴洪兴;何洪;

麻炭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    李慧琴;杨儒;徐新花;李敏;郝新敏;张华;张建春;

复合模板剂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    李志平;赵瑞红;郭奋;陈建峰;

导向剂室温老化合成低硅X型沸石    杜春华;叶亚平;王明文;钱维兰;赵小红;李科;

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为模板剂制备多孔氧化硅材料    王春海;李志娜;赵银凤;卑莹;任世学;方桂珍;

MOR/MCM-41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窦志荣;何广湘;靳海波;张瑛;窦涛;

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高登征

Ti-MWW钛硅分子筛合成新方法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谢伟

具有多重孔结构的MFI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陈丽

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李红娟

几种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催化合成研究    李晚谊

新型NZP族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祝琳华

浆态相催化剂的直接制备及其浆态相催化反应中的溶剂效应及TiO_2相变规律的理论研究    左志军

新型开放骨架结构亚磷酸锌和亚磷酸铁晶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乔健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张道军

多级孔纳米分子筛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许迪欧

(MCM-41)-La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质研究    赵紫军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孔道中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    谷桂娜

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对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研究    孙伟杰

介孔生物玻璃对银离子的装载、释放及抗菌性能研究    赵存挺

中孔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友强

氧化锰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恒

A1-SBA-15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李敏艳

沸石参与的选择性催化醇需氧氧化研究    苏会立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    喻娟

无机骨架过渡金属硫酸盐及沸石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郭冬伟

La_2O_3对天然气蒸汽转化Ni/α-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胡泽善,张量渠,郭慎独

CO_2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催化剂六铝酸盐LaNi_yAl_(12-y)O_(19-δ)的研究    徐占林,毕颖丽,甄开吉

制备方法对Ni/MgO/Al_2O_3在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    索掌怀,徐秀峰,马华宪,安立敦

Ni/γ-Al_2O_3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体系中积碳消碳的研究    许峥,张鎏,张继炎

用不同前驱体制备的Co/SiO_2催化剂的结构及其CO_2/CH_4重整反应性能    黄传敬,郑小明,费金华

不同方法制备的Ni/ZrO_2-CeO_2-Al_2O_3催化剂对CH_4-CO_2重整反应的催化性能    李春林,伏义路,卞国柱

二氧化碳与丙烯直接合成甲基丙烯酸用CuPMo/TiO_2催化剂的研究    王大文,钟顺和

Pd/MoO_3-TiO_2/SiO_2光催化CO_2与C_2H_6合成烃类氧化物的反应性能    王希涛,钟顺和,肖秀芬

CH_4和CO_2合成乙酸中CO_2与·H及·CH_3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    章日光;黄伟;王宝俊;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镍基催化剂性能 Ⅰ.制备条件和载镍量的影响    许峥,李玉敏,张继炎,张鎏,韩森,何菲

光促表面催化CO_2和C_2H_4直接合成丙烯酸Cu/ZnO-TiO_2催化剂研究    赵春

在国产钒催化剂上二氧化硫接气过程的热效应的初步考察    

催化剂评选技术(上)    李大东;

硫化物对氨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其防止办法    吴广林;

钴催化剂代铂生产硝酸几个问题的讨论    刘瑞寰;

A_(110-1)型催化剂使用小结    

低流体阻力钒催化剂的研制    

使用维护好化肥催化剂以节能降耗    戴鹤松;

转化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与使用    冯孝庭;

氨合成球形催化剂的工业使用    丰定豪;王文祥;

中变(低温)催化剂的合理使用与节能    刘忠恕;

SCR脱硝催化剂的性能试验研究    王琦;王树荣;高翔;骆仲泱;岑可法;

整体式钒催化剂的实验室开发    蒋炜;梁斌;

全低变催化剂非氧化卸出的实践    黄元福;

浅谈预变炉催化剂更换方式    余东洋;

浅谈预变炉催化剂更换方式    余东洋;

丙烯酸合成催化剂及工艺开发进展    杨学萍;

高效利用焦炉煤气中氢的技术研究    全荣

生物质衍生掺杂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刘芳芳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蔡雯佳

Pt/CNTs催化剂的甲醇氧化和氧还原电催化机制及其镍、钴磷化物改性    李翔

掺杂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彭洪亮

低温燃料电池高活性高稳定性铂基催化剂的研究    罗凡

高性能及低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及研究    吴燕妮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Pt基催化剂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    初园园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    苏虹

银催化剂上一氧化碳选择氧化反应的研究    曲振平

单原子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及碳基非铂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    杨莉君

醋酸甲酯加氢制醇Cu-Zn-Al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刘春红

Au/CuO-CeO_2催化剂用于CO优先氧化反应性能及活性位的研究    张璐

Ce-Ti-W-O_x体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NH_3-SCR性能研究    李昊

甲醇电化学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卜兴军

钴、氮掺杂多孔碳作为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    葛余俊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钒磷氧催化剂助剂的研究    张辉

Fischer-Tropsch合成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贾宁

旋转床内苯烃化催化剂表面传质特性及润湿程度的研究    杨玲

锰基氧化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杰祥

新型高效氧电极催化剂的研究与评价    穆雪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