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微藻对鲟鱼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产沼气工艺初步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4:39
热度:

微藻对鲟鱼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产沼气工艺初步试验研究【摘要】:近年来,鲟鱼养殖在我国快速发展,大量养殖污水排放引起淡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激增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养殖污

【摘要】:近年来,鲟鱼养殖在我国快速发展,大量养殖污水排放引起淡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激增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养殖污水有效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是制约我国鲟鱼工业化养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课题开展微藻对鲟鱼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产沼气工艺初步试验研究,以期为微藻净化鲟鱼养殖污水及其资源化利用大规模实施提供必要参考。 微藻净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小球藻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NH4+-N和PO43--P,当NH4+-N和PO43--P浓度分别为2.0~6.0mg/L和0.590mg/L时,小球藻对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90%和94%以上,小球藻对NH4+-N和PO43--P的最大去除速率分别为2.657mg/(L· d)和0.445mg/(L· d),当污水中NH4+-N浓度由0.8mg/L升至10.0mg/L时,培养72h后小球藻细胞密度由1.33×107个/mL增至2.61×107个/mL;另外,利用栅藻净化养殖污水结果表明,当NH4+-N初始浓度分别为0.6、0.8和1.0mg/L时,培养6d,栅藻对NH4+-N、NO2--N、NO3--N和PO43--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90%、93%和96%左右,栅藻对污水中的COD亦有一定的净化作用,6d后对COD的去除率依次为32.2%、34.7%和35.5%;当栅藻的初始细胞密度为2.01×106个/mL时,培养6d,栅藻的细胞密度分别为4.30×106、4.64×106和4.87×106个/mL。 研制了实验室规模的跑道式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开展了以鲟鱼养殖污水为培养基的微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鲟鱼养殖污水栽培栅藻,培养18d,栅藻对NH4+-N、NO3--N、PO43--P和总无机氮的最大去除率依次为20.8%、40.6%、98.4%和34.5%。试验期间,栅藻细胞密度由1.98、2.14和2.29×105个/mL增至2.11、3.73和5.56×106个/mL。因此,利用栅藻处理鲟鱼养殖污水,不仅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还获得较大的藻细胞生物量。 微藻与养殖固废耦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的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栅藻直接进行厌氧发酵,总产气量、VS产气率和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分别为228.8mL、78.0mL/gVS和42.3%;添加养殖固废可明显提高产气效果,尤其当接种污泥:栅藻:养殖固废为1:1:1时,总产气量、VS产气率和所产气体的甲烷含量依次为4412.5mL、499.7mL/gVS和47.4%,COD去除率为84.0%;另外,热处理和超声波处理发酵藻液,均能够明显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果,其中热处理效果更为显著,厌氧发酵27d,总产气量、VS产气率和所产气体的甲烷含量分别为3854.0mL、492.2mL/gVS、49.6%;COD去除率分别为86.6%;此外,接种比例的提高也能提高产气量和产气率,以及加速反应进程,当接种污泥、栅藻和养殖固废比例为1:1:1.5时,厌氧发酵总产气量和产气率分别为3654.5mL和478.3mL/gVS,且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最高达到57.2%,持续产气26d。 【关键词】:微藻 鲟鱼 净化 沼气 养殖污水 养殖固废 厌氧发酵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965.2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9-12
  • 1.2.1 养殖污水净化技术的发展现状9-10
  • 1.2.2 藻类净化水质的发展现状10-11
  • 1.2.3 利用藻类生产沼气的研究现状11-12
  •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12-13
  • 第二章 微藻净水特性的试验研究13-25
  • 2.1 小球藻对 N、P 吸收特性的试验13-19
  • 2.1.1 材料与方法13-14
  • 2.1.2 结果与分析14-18
  • 2.1.3 结论18-19
  • 2.2 栅藻对 N、P 吸收特性试验19-24
  • 2.2.1 材料与方法19
  • 2.2.2 结果与分析19-23
  • 2.2.3 结论23-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制25-30
  • 3.1 设计方案25-26
  • 3.2 样机的研制26-30
  • 3.2.1 设备的选型26-29
  • 3.2.2 样机的安装29-30
  • 第四章 微藻对鲟鱼养殖污水净化的试验研究30-37
  • 4.1 材料与方法30-31
  •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30
  • 4.1.2 实验方法30
  • 4.1.3 主要检测项目及方法30-31
  • 4.2 结果与分析31-36
  • 4.2.1 N、P 的去除效果31-34
  • 4.2.2 栅藻细胞的生长34-35
  • 4.2.3 养殖污水污水 pH 的变化35-36
  • 4.3 本章小结36-37
  • 第五章 微藻与养殖固废耦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的初步试验研究37-60
  • 5.1 材料与方法37-41
  • 5.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37-38
  • 5.1.2 厌氧发酵试验装置38-39
  • 5.1.3 试验方法39-40
  • 5.1.4 主要检测项目及方法40-41
  • 5.2 结果与分析41-58
  • 5.2.1 养殖固废添加量对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41-47
  • 5.2.2 预处理方法对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47-54
  • 5.2.3 不同接种量对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54-58
  • 5.3 本章小结58-60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60-62
  • 6.1 结论60-61
  • 6.2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61-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6-69
  • 致谢69-70
  • 附图70-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巢湖蓝藻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翟志军;马欢;李军;蔡冬清;王相勤;吴跃进;姚建铭;余增亮;

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能力的研究    张静霞;

海带工业中海带渣应用的研究及展望    张俊杰;段蕊;许可;李志凌;

从小球藻中提取和富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陈炜;王保刚;李晓东;白永安;张敏;

浓缩方法及保存条件对小球藻藻膏脂肪酸的影响    陈炜;王秀芬;白永安;李晓东;邢殿楼;

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    邢坤;李耕;杨贵福;刘海映;潘玉洲;郑文军;

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筛选    栗越妍;孟睿;何连生;席北斗;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小球藻对三态氮的吸收能力研究    刘兴国;管崇武;宋洪桥;赵朝阳;

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钠对小球藻增殖的影响    胡桂坤;张青田;

蓝藻与污泥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初步研究    胡萍;严群;宋任涛;阮文权;

A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赵大传;杜家伟;

新形势下的大菱鲆养殖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    王萍亚;刘朝阳;王维洁;

几种理化因子对一株野生丛粒藻生长的影响    谢仁荣;

硒对异养小球藻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刘少华;蔡小宁;陈舒泛;戴婷;钱亮;

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王岩;龙春林;程治英;

三门峡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对该市151户农户调查的分析    杨占江;汪海波;

不同预处理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性能的影响    许之扬;严群;阮文权;邹华;唐蕾;

6种有机溶剂萃取三氯甲烷效果的比较研究    李梦红;诸葛玉平;刘爱菊;刘家弟;尚贞晓;

生物质能概念界定与属性划分的探讨    周中仁;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及其生态工程模式    刘伟;陈庆锋;马君健;高新国;丁世刚;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金鑫;刘苏静;周世伟;杨翠云;夏传海;

生物炼制技术在玉米加工业应用    张陆;刘艳;张英楠;

秸秆颗粒燃料厂建设的可行性探讨    姚煜冬;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姚煜冬;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湿法烟气脱硫产物的实验研究    赵毅;陈诚;

半化学草浆废水处理和运行成本核算    张义华;张华东;

腐植酸对Pb~(2+)、Ni~(2+)、Cr~(6+)的吸附性能研究    张彩凤;王金玲;

稻秆粉末超临界醇解产物中长链脂肪酸酯的GC/MS分析    陈晓菲;古文涛;刘小贝;黄纯洁;黄志雄;王世杰;伍林;宗志敏;魏贤勇;

聚硫橡胶废水厌氧工艺处理的试验研究    张萍;冼萍;韦旭;冯晶;李畅;

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和乙醇的试验研究    朱颖颖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聚球藻7942光自养本征生长动力学及其能量利用研究    颜日明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布朗葡萄藻的培养优化与分离技术    徐玲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刘畅

催化转化纤维素制备乙酰丙酸和γ-戊内酯的研究    邓理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沼渣利用下温室番茄及土壤环境对水氮耦合的响应    谢景欢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城市生活污水中低温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生理生化机制和降解特性的研究    李凤敏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杜氏盐藻异养转化藻株的鉴定及初步功能分析    吕文兵

林可霉素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牛娜

杜氏盐藻叶绿体双筛选载体pchlN-CAT-BAR的构建及转化    曾磊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海带膳食纤维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潘文洁;李明松;

光照对小球藻、斜生栅藻生长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严美姣;王银东;胡贤江;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沼气发酵微生物低温驯化研究    邓功成;李静;赵洪;高礼安;马媛;李永波;黎娇凌;俸才军;张林;杨世凯;

海带纤维低温酶解和制备生物乙醇的研究    缪锦来;郑洲;梁强;牟善莉;

固定化小球藻净化市政污水的初步研究    许丹妮

试论太湖富营养化的发展、现状及治理    张艳艳;

从微藻中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    吴庆,蔡昭玲,丛威,马润宇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文香,王志敏,张卫国

链丝藻的生长规律及其对污水中氮磷去除能力    邢丽贞,张彦浩,孔进,张向阳

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研究    胡海燕

亚硝酸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卫民

蓝藻的生长生理特征及其竞争优势研究    马祖友

基于微藻的光-膜组合式生物反应器处理海水养殖业废水    马冬冬

两种海草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及其叶片不同发育阶段元素含量和热值的研究    石雅君

海藻复合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吕钟钟

鲟鱼养殖技术介绍(二)    张胜宇,强晓刚

台湾嘉义市建立鲟鱼养殖场    

鲟鱼养殖技术简介    张繁荣

鲟鱼养殖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Tamas Gulyas;李融;

我国鲟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连载二)    崔禾;何建湘;郑维中;

鲟鱼养殖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新领域    

天峡公司鲟鱼养殖多项成果通过验收与鉴定    

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与未来——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大江研究员    赵永锋;

山区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常东洲;

鲟鱼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刘瑜,郭克伶

我国的鲟鱼养殖    孙大江;

试论我国鲟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邹远超;李融;危起伟;

鲟鱼养殖走向产业化    本报记者 缪翼 通讯员 陈惠

“鲟鱼养殖大王”许云平的故事    记者 高红生 田青松

云南要建世界最大鲟鱼养殖基地    记者 殷雷

要把鲟鱼养殖项目建成水产示范基地    记者 韩江法

北方土塘鲟鱼养殖全人工繁殖首获成功    本报记者 缪翼

獐子岛斥资亿元探索鲟鱼养殖    本报记者 铁悦 徐光

我省实现鲟鱼养殖“零的突破”    记者 张桂英 见习记者 张斯文

獐子岛1亿元入股鲟鱼养殖公司    记者 胡军华

鲟鱼养殖:一个渐具雏形的新产业    

蓝泽桥和他的鲟鱼梦    记者 姜月波 张爱虎

微藻对鲟鱼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产沼气工艺初步试验研究    杨福利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白海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