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4:30
热度: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摘要】:伴随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为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努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制度框架

【摘要】:伴随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为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努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制度框架下,利用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也应运而生。 从对地球环境产生的后果而言,全球任何国家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即使是同样的减排措施,也会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成本的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减排成本的大相径庭。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可以同其他缔约方共同执行减排政策。这为《京都议定书》的三种灵活履约机制规定奠定了初步基础。清洁发展机制正是在此背景下,基于发达国家低成本减排和协助非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予以规定。 所谓清洁发展机制,简而言之是指有减排承诺的发达国家缔约方,通过投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减排项目,并购买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从而低成本履行其义务的机制。碳排放权交易产生于《京都议定书》中灵活履约机制的规定。灵活履约机制主要是为帮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有减排承诺的缔约方低成本履行其义务而规定的,包括联合履行机制、排放贸易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是帮助未列入附件一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协助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实现其量化的减排承诺。该机制一方面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承诺,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获得资金和技术,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双赢的机制安排,也正因为此,其潜藏的巨大机遇和发展潜力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实体所认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多个国家和区域获得飞速发展,碳交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相伴而生的是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乱象丛生和法律问题的层出不穷。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成熟、碳排放权交易实体对相关法律规则的不熟悉、法律风险的忽视等,尤其是对于相关项目和程序并不熟悉的我国参与实体。因为我国参与实体对相关国际规则的不了解和对法律风险关注的欠缺,导致我国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近些年,碳排放权交易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热点,而相关法律问题的凸显使得从法律角度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具有了更多理论价值和实务价值。对我国而言,清洁发展机制的设置虽然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但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处于起步阶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营面临着制度缺陷、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等多种问题,因此,对碳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的分析对完善我国碳交易法律体系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以清洁发展机制为视角,分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渊源和局限性以及微观上碳排放权交易协议及交易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最后落脚于我国作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核证减排量的卖方现状,分析我国应如何抓住当下国际机遇,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降至最低,从而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依据和法律理论。为下文碳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的论述做铺垫,本部分对碳排放权交易内涵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依据做了分析,并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关系做了详细阐述。 第二部分是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渊源和局限性分析。分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问题离不开对相关国际法渊源及局限性的分析,因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渊源的局限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同时也是分析其它法律问题不可绕开的一环。 第三部分是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研究。这部分以清洁发展机制为视角,具体阐释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的类型和内容、交易各方可能遇到的价格、履行期限、争议解决、合同适用法等协议问题,并为下文分析碳排放权交易的协议风险做铺垫。 第四部分是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风险及法律责任研究。这部分从CDM项目和交易协议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买卖双方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法律责任体制之构建提出建议。 第五部分是我国CDM交易的制度问题和法律风险研究。在前四部分的结论下,通过对我国CDM交易发展状况的分析,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和理论,对我国CDM交易中的法律问题予以探究,并提出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对策。 第六部分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制的构建。在前五部分的分析框架之下,针对未来低碳经济转型的事实和碳减排的国际压力,借鉴他国成熟经验和理论,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碳排放权交易体制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分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渊源和局限性以及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供需矛盾的基础上,全面界定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各方的法律责任,并对建立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国际责任和国内责任体系提出建议。 第二,以清洁发展机制为视角,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作层面中买卖双方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阐释,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第三,在对我国碳交易现状和问题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多元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构建的设想。 【关键词】: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交易 清洁发展机制 法律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6.9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0. 引言12-18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
  • 0.2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12-13
  • 0.3 文献综述13-16
  • 0.4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16-18
  • 1.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研究18-23
  • 1.1 碳排放权交易的背景评析与内涵界定18-19
  • 1.2 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依据19-20
  • 1.3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关系探析20-23
  • 1.3.1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性质20-21
  • 1.3.2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关系21-23
  • 2.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渊源和局限性分析23-28
  • 2.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渊源23-25
  • 2.1.1 《京都议定书》的碳交易规则23-24
  • 2.1.2 欧盟排放贸易法律体系24
  • 2.1.3 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法律体系24-25
  • 2.2 国际碳交易规则的局限性25-28
  • 3.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研究28-33
  • 3.1 碳排放权交易协议的内涵界定28-29
  • 3.2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的类型和内容29-30
  • 3.3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中的法律问题30-33
  • 3.3.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中履行期限和价格问题30-31
  • 3.3.2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中的准据法问题31-32
  • 3.3.3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协议中的争议解决问题32-33
  • 4.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风险及法律责任研究33-46
  • 4.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风险及防范33-43
  • 4.1.1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运作流程33-35
  • 4.1.2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买方法律风险及防范35-37
  • 4.1.3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卖方法律风险及防范37-40
  • 4.1.4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双方共同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防范40-43
  • 4.2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责任43-46
  • 4.2.1 国际责任的制度分析43-44
  • 4.2.2 国内责任的制度分析44-46
  • 5.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46-56
  • 5.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现状46-47
  • 5.2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制度问题和法律风险47-53
  • 5.2.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法律渊源47
  • 5.2.2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制度问题47-49
  • 5.2.3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法律风险问题49-53
  • 5.3 完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对策53-56
  • 5.3.1 完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法律环境53-55
  • 5.3.2 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55-56
  • 6.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体制构建56-63
  • 6.1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制的必要性56-57
  • 6.2 构筑良好法律环境57-60
  • 6.2.1 相关法律框架的建立健全57-59
  • 6.2.2 实践中完善配套制度59-60
  • 6.3 健全风险防范体系60-62
  • 6.4 构建多元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62-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6
  • 后记66-67
  • 致谢67-6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四个方面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程会强;李新;

心忧碳贱缘“衣单”——我国碳交易机制亟待完善    龚震;

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之立法解析    付璐;

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    于天飞;

《京都议定书》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顾丽琴

CDM项目运作指南系列之三CDM交易中的法律风险及控制措施    白涛;

论环境使用权交易制度    吕忠梅

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    胡妍斌

碳排放权交易的双向拍卖博弈研究(英文)    刘娜;何继新;侯宁;顾凯平;

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    王婉冰;

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考    杨斐;

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    何志鹏;

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    吴亚平;

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    杨兴;

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郑晓剑;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    周娉

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    胡小红

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    李钟书,翁里

侦查监督权的缺失与完善——侧重于侦查监督部门职责的考察    徐宜亮;姜保忠;

“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法经济学证伪    朱清;白雪华;郑娟尔;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杨珊珊;

法律语言的特点与理解    刘国生;

论公务员忠诚义务与行政责任    姜裕富;

责令限期改正在消防执法中的适用问题    古炳文;

艾滋病病人隐私权与家属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    曹文钦;

民主与法治的异化:“人肉搜索”的现实映像    何跃军;

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    楼建波;

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    周友苏;张虹;

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    梁睿

后代人权利论批判    刘卫先

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    石欣

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    杨凡

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    朱晓燕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    宋俊荣

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    李振

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    李年君

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    魏树发

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的立法研究    付璐

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孙琳

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吴薇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张磊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    董海宁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丛忻

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    程红丹

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    张同祯

企业环境责任探析    赵小娟

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    郭琳

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    刘园园

论我国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    庞淑萍

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    李克国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优化机制研究    张志耀,丁玉魏,张海明

经济合理地推行总量控制计划    仲锋,王朝晖

对排污权交易理论的反思    胡平生,袁磊

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于兆飞 ,张仁泽

建立新的排污收费体制推动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工作的开展    闫庆伟

环境监测要适应实施总量控制的需要    许长友,唐新德

排污权交易的制度经济分析    刘婷,肖俊辉

排污权理论及其立法思考    陈凌

国际碳排放交易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影响    张芳

我国将出台新规鼓励碳排放权交易    

浅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上官阿欣;

气候问题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初探    邹嘉丽;蔡照顺;

国际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    李岑;

刍议低碳经济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规制    黄亚宇;

浅论《京都议定书》下的碳排放权交易    陈程;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构建    张川川;汤鸿;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斯建华;廖丹萍;

碳关税壁垒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研究    邬展霞;王周伟;陈云;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张妙仙;林道海;

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与应对    岳杰;居岩岩;王璟珉;

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以气候变化为背景    蒋亚娟;徐以祥;

关于我国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建议    白文娟;周晨光;姚立英;

会计新课题:规避企业法律风险    于玉林;

谈企业对东南亚投资与贸易法律风险的应对    刘晓炜;张慧;

制浆造纸工业碳资产管理    尹宗齐;刘欢;徐钢;孟早明;李石波;

基于案例分析的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研究    王晰;

论《中国——欧盟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中的“人权条款”问题    张华;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法律风险管理研究    蔺捷;

论东道国对外资并购的管制制度及母国的法律对策——以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海外并购为例    陈业宏;陈伟翔;

澳碳排放权交易法案争执难下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

解振华:推碳排放权交易条件尚不成熟    记者 刘华 周润健

深圳首宗碳排放权交易成交    记者 沈勇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规则有待完善    本报记者 张焱

碳排放权交易应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宣晓伟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或广东先行    本报记者 李梅影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合法性急需解决    本报记者 郭锦辉

创新待解碳排放权交易困境    本报记者 郭玉志

中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条件尚不成熟    证券时报记者 周宇

探索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杜放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    于天飞

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刘婧

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    赵捧莲

银行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    刘哲

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法律问题研究    孙炳辉

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    李光林

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    刘敬东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罗莉

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    马志刚

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    邢颖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    闫鹏志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周飞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    荆哲峰

推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思考    谭婷莉

推进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研究    郑萍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    李超超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    张琍媛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完善    张泽文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    刘东旭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及启示与借鉴    贾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