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餐厨垃圾与秸秆联合发酵产沼气工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4:00
热度:

餐厨垃圾与秸秆联合发酵产沼气工艺研究【摘要】:目前,餐厨垃圾和秸秆都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部分,以往对这两种垃圾的处理方法都是一种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的做法。厌氧发酵方式的出现给餐厨垃

【摘要】:目前,餐厨垃圾和秸秆都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部分,以往对这两种垃圾的处理方法都是一种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的做法。厌氧发酵方式的出现给餐厨垃圾以及秸秆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带来新的契机。本文考虑到餐厨垃圾和秸秆都是具有厌氧发酵产气潜力的有机废物,且都很难处理,单独发酵餐厨垃圾具有不稳定性而秸秆发酵周期过长。餐厨垃圾与秸秆联合发酵即是考虑到它们单独发酵的弊端,通过合理的搭配来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餐厨垃圾、秸秆、树叶以及污泥的理化性质以及成分。其结果就是餐厨垃圾的C/N为28.4,与厌氧发酵的最适C/N(40-60:1)相比其含氮量偏高;而秸秆和树叶的C/N分别为43.4和43.97比较接近且其恰恰有着含氮量不足的缺点,餐厨垃圾富含大量的有机物有利于污泥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更好的生长繁殖而且两者厌氧发酵都可以用污泥作为接种物,从以上方面考虑两者联合发酵会有相互促进的效果。 通过批式的发酵实验来分别优化餐厨垃圾和秸秆联合发酵的配比、秸秆粒径以及有有机负荷并设计响应面实验得出餐厨垃圾与秸秆联合发酵小瓶实验的最优发酵条件是:发酵配比为5.37:1;秸秆粒径为0.6mm;有机负荷为13.20g/L时产气率为0.762m~3/kg VS,产甲烷率最高为0.472m~3/kg VS。 将餐厨垃圾与秸秆联合发酵的最佳优化条件进行推广,将其应用到餐厨垃圾与树叶、能源草联合发酵上面,并建立的产气动力学方程。 在小瓶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100L连续式发酵罐的放大实验。结果显示:100L发酵罐中餐厨垃圾与秸秆联合发酵的产气效率达到了0.748m~3/kg VS,同时测出有机负荷率OLR为4gVS/(L*d)时,系统最稳定,比产气速率为0.527m~3/(kg VS*d),每天的COD的去除率也最高达到25.33%。 【关键词】:餐厨垃圾 秸秆 树叶 能源草 厌氧 产气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216.4;X799.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前言12
  • 1.2 餐厨垃圾以及秸秆的特性及其危害12-13
  • 1.3 餐厨垃圾常用的处理技术13-15
  • 1.3.1 卫生填埋14
  • 1.3.2 堆肥14
  • 1.3.3 焚烧14
  • 1.3.4 厌氧发酵14-15
  • 1.4 秸秆的处理技术15-16
  • 1.4.1 工业造纸15
  • 1.4.2 秸秆还田15
  • 1.4.3 秸秆饲料化技术15-16
  • 1.4.4 秸秆生物质转化技术16
  • 1.5 厌氧消化技术16-21
  • 1.5.1 厌氧消化机理16-17
  • 1.5.2 主要作用菌群17-18
  • 1.5.3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工艺形式18-20
  • 1.5.3.1 干式与湿式消化18-19
  • 1.5.3.2 单相与多相消化19
  • 1.5.3.3 中温和高温消化19-20
  • 1.5.4 工艺条件的优化20-21
  • 1.6 研究计划部分21-24
  • 1.6.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1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1-22
  • 1.6.3 课题创新点难点分析22-24
  • 第二章 餐厨垃圾以及秸秆的特性研究及分析24-28
  • 2.1 实验材料来源24
  • 2.2 实验材料预处理24-25
  • 2.3 实验材料理化参数的测定25-27
  • 2.4 总结及分析27-28
  • 第三章 批式餐厨垃圾和秸秆联合发酵优化28-50
  • 3.1 实验条件28-30
  • 3.1.1 实验装置28
  • 3.1.2 实验方法28-30
  • 3.1.2.1 餐厨垃圾和秸秆的配比优化实验28-29
  • 3.1.2.2 联合发酵秸秆粒径的确定29-30
  • 3.1.2.3 有机负荷率的确定实验30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30-41
  • 3.2.1 餐厨垃圾和秸秆的配比优化实验30-36
  • 3.2.1.1 体系 pH 以及 VFA 变化情况30-31
  • 3.2.1.2 各体系产气情况31-34
  • 3.2.1.3 体系纤维素酶活的变化情况34-36
  • 3.2.1.4 小结36
  • 3.2.2 联合发酵秸秆粒径的确定实验36-39
  • 3.2.2.1 发酵体系 pH 变化情况36
  • 3.2.2.2 各体系产气情况36-38
  • 3.2.2.3 各体系 COD 的变化情况38-39
  • 3.2.2.4 小结39
  • 3.2.3 有机负荷率的确定实验39-41
  • 3.2.3.1 各体系 pH 变化情况39
  • 3.2.3.2 各体系每天产气量39-40
  • 3.2.3.3 各体系的总产气量、甲烷浓度以及累积甲烷量40
  • 3.2.3.4 小结40-41
  • 3.3 响应面实验设计41-49
  • 3.3.1 实验条件41-43
  • 3.3.1.1 实验装置41
  • 3.3.1.2 实验方法41-43
  • 3.3.2 实验结果和讨论43-49
  • 3.3.2.1 最陡爬坡实验43-45
  • 3.3.2.2 响应面实验45-49
  • 3.4 本章实验总结49-50
  • 第四章 餐厨垃圾与树叶、能源草联合发酵情况50-64
  • 4.1 实验材料50-52
  • 4.1.1 实验材料来源50
  • 4.1.2 实验材料预处理50-51
  • 4.1.3 实验材料特性分析51-52
  • 4.1.4 实验装置52
  • 4.2 实验方法52-54
  • 4.2.1 餐厨垃圾和树叶联合发酵产气情况52-53
  • 4.2.1.1 餐厨垃圾与树叶联合发酵配比的初步确认52-53
  • 4.2.1.2 餐厨垃圾和树叶联合发酵配比与负荷的拟合53
  • 4.2.2 餐厨垃圾和能源草联合发酵产气情况53-54
  • 4.2.3 餐厨垃圾和富含纤维素的废物联合发酵产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54
  • 4.3 结果与讨论54-62
  • 4.3.1 餐厨垃圾和树叶联合发酵产气情况54-57
  • 4.3.1.1 餐厨垃圾和树叶初步配比的确定54-56
  • 4.3.1.2 餐厨垃圾和树叶联合发酵配比和负荷的拟合56-57
  • 4.3.2 餐厨垃圾和能源草联合发酵情况57-59
  • 4.3.3 餐厨垃圾和秸秆、树叶以及能源草联合发酵产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59-62
  • 4.4 本章小结62-64
  • 第五章 100L 连续式反应器实验放大64-70
  • 5.1 实验条件64-65
  • 5.1.1 实验装置64
  • 5.1.2 实验方法64-65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65-68
  • 5.2.1 100L 连续式发酵罐中联合发酵与单一发酵的对比65-67
  • 5.2.2 100L 连续式发酵罐中联合发酵有机负荷率(OLR)的优化实验67-68
  • 5.3 本章小结68-70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70-74
  • 6.1 结论70-72
  • 6.2 问题与建议72-74
  • 参考文献74-77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7-78
  • 致谢78-79
  • 作者与导师简介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BMW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金杰;吴克;蔡敬民;俞志敏;Michael Nelles;Martin Faulstich;

广州市易腐性垃圾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    吴坚;林卓玲;李紫罗;罗媚;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的研究进程    陈智远;蓝天;应梅华;

高温厌氧消化处理城市有机垃圾的正交试验研究    张碧波;曾光明;张盼月;陈朝猛;黄红丽;

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状况概述    王向会,李广魏,孟虹,马琳,赵国珏

餐厨垃圾特性及处理技术    袁玉玉;曹先艳;牛冬杰;赵由才;

pH调节方法对厨余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中水解和酸化过程的影响    张波;蔡伟民;何品晶;

关于科学发展秸秆沼气项目的探讨    李佩胜;王宏志;

厌氧消化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研究    刘会友,王俊辉,赵定国

农作物秸秆生物法降解的研究    潘亚杰,张雷,郭军,张大雷

农业秸秆制备轻质墙体传热系数的确定    胡敏;陈先海;沈继维;陈建军;范厚权;

UASB工艺处理秸秆乙醇废水的厌氧研究    乔华军;蒋文化;姜涛;马三剑;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宇昭;蒋文化;张晔;戴庆武;马三剑;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处理的研究进展    左秀锦;巩潇;曹建明;苏荣梅;王永波;

Fenton氧化预处理天然气净化检修废水的研究    欧阳峰;张丹;张鹏;

富马酸废水厌氧处理试验研究    张一波;邹华;

UASB反应器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的研究    李娟红;张贵清;刘忻;蒋京东;马三剑;

餐饮废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过程中菌种和辅料筛选研究    郑旭煦;吕靖;殷钟意;李强;王星敏;何璐琦;

木薯渣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研究    浦跃武;刘坚;

pH值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王永泽;邵明胜;王志;陈雄;李冬生;王金华;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我国餐厨垃圾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建平;王文华;

秸秆规模化利用农村能源工程模式评价    艾平;晏水平;李会;王殿龙;张衍林;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

乳制品公司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马丽卫;翟海瑞;王倩;张利娟;杨劲松;

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常国璋;席新明;郭康权;杨秀生;

秸秆类高C/N原料厌氧产甲烷条件初探    艾平;晏水平;王媛媛;王殿龙;张衍林;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湿法烟气脱硫产物的实验研究    赵毅;陈诚;

半化学草浆废水处理和运行成本核算    张义华;张华东;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麦秆液化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泡沫材料方法及机理研究    陈秋玲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刘畅

餐厨垃圾制沼及膜法沼气提纯一体化系统设计及理论研究    尼姝丽

甘蔗压榨汁制氢系统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    焦安英

以赤糖为基质的生物制氢生态系统与工艺    岳莉然

红麻骨纤维质转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    阮奇城

油藏产气微生物代谢机理研究    王俊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林可霉素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牛娜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任军俊

海绵铁过滤—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李冰

维生素C行业清洁生产分析及废水厌氧启动研究    孙润超

预处理技术在大型污水处理厂COD减排中的效能研究    虞伟权

厨余垃圾堆肥蓬松剂技术研究    席北斗,刘鸿亮,孟伟,黄国和,秦肖生

旅客列车垃圾理化及污染特性调查分析    任福民,汝宜红

饮食业有机垃圾的产生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    任连海,曹栩然

洛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成份分析    苏玉江,骆良孟,刘建英,贺伟民,张勇慧

城市垃圾厌氧消化产酸阶段研究    张光明

蚯蚓处理垃圾及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霍维周,丁雪梅

煤的水蒸气等离子体气化初步研究    何孝军,孙天军,邱介山,赵宗彬,周颖,郭淑红,马腾才

白腐真菌在秸秆作物资源开发中的研究    赵红霞,杨建军,詹勇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探索    郭强能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    蒙杰;王敦球;

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及应用    付婉霞;王会红;

北京首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    

重庆市严处擅运餐厨垃圾行为    

厌氧消化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研究    刘会友,王俊辉,赵定国

餐厨垃圾致病菌高温灭活技术    梁立宽;

将餐厨垃圾变为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BGB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介绍    梅耀武;

对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的思考    李少华;

北京市开展餐厨垃圾排放登记试点工作    

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    黄南伟;

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北;

关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探究    王阳;林聪;侯雨;张倬;

餐厨垃圾管理立法问题研究    李爱年;刘爱良;

餐厨垃圾综合治理必须立法    

我国餐厨垃圾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建平;王文华;

餐厨垃圾液化制取生物燃料    张付申;刘振刚;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及综合利用技术    沈剑山;颜晓英;蒋宏华;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浅析    魏世锋;

餐厨垃圾与污泥比例对联合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赵云飞;刘晓玲;李十中;阮文权;刘建双;田梦;

矿化垃圾作用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试验研究    曹先艳;袁玉玉;赵由才;

果蔬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    吕琛;袁海荣;王奎升;朱保宁;刘研萍;李秀金;

餐厨垃圾:统一集中“变废为宝”还需多方努力    奚冬琪

我市立新规治餐厨垃圾    记者 蒋丽英

餐厨垃圾处理的绿色未来    本报记者 叶小钟 实习生 林洁丹

6000万吨餐厨垃圾何处去    本报记者 王淑芬 王婷婷

市环卫处扩展迎宾大道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置    记者 强国峰

北京部署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工作    记者 胡春明

北京朝阳试点餐厨垃圾建档    王惜纯

北京朝阳区将为餐厨垃圾建“档案”    记者 刘浦泉

政企联动 集中处理餐厨垃圾    本报记者 郑雪

乌市拟建餐厨垃圾处理生产线    马敏

餐厨垃圾制沼及膜法沼气提纯一体化系统设计及理论研究    尼姝丽

利用大头金蝇幼虫生物转化餐厨垃圾的研究    胡新军

厌氧发酵技术处理餐厨垃圾产沼气的研究    张存胜

以菌糠为调理剂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及其机制研究    邹德勋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吴云

餐厨垃圾同步糖化发酵产乳酸与双水相分离    叶志隆

厌氧发酵体系内小分子底物调控的研究    王庆峰

餐厨废物回收利用管理研究    王莉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生物质(秸秆)气合成甲醇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朱灵峰

餐厨垃圾与秸秆联合发酵产沼气工艺研究    董玉林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巧玲

我国餐厨垃圾管理立法思考    王利乐

利用餐厨垃圾生产乳酸和富马酸的探索研究    林卫营

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分析    严雨薇

以猪粪为接种物的餐厨垃圾中温厌氧试验研究    杨久满

成都市餐厨垃圾收运系统及优化研究    王涛

成都市餐厨垃圾处置方式优化选择研究    孟勤宪

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商业计划    吴旭亮

餐厨垃圾的源头减量处理研究    詹爱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