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离子液体制备及沼气脱碳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44:29
热度:

离子液体制备及沼气脱碳应用研究【摘要】:传统脱碳吸收剂易挥发,再生能耗高,性质不稳定等缺点,选取离子液体恰好能克服此类缺点。本文作者根据传统的一步合成法制备了[C4mim]Br、乙

【摘要】:传统脱碳吸收剂易挥发,再生能耗高,性质不稳定等缺点,选取离子液体恰好能克服此类缺点。本文作者根据传统的一步合成法制备了[C4mim]Br、乙醇胺氢溴酸盐,同时根据两步合成法采取离子交换的方式制备了[C6min]PF6、[C4mim]PF本文主要根据沼气中二氧化碳脱除为目的展开对离子液体新型吸收剂的研究。相比。、[C4mim]BF4,在制备过称中引入了超声波振荡的方式促进离子交换过程的进行,并尝试了[NH2-C3mim]Br的合成制备工艺的研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式扫描量热、KF测试等多种手段对以上样品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针对厌氧环境下产沼气的温度及压力范围,采用静态恒容变压、动态单组份二氧化碳吸收/吸附等方式对样品进行了二氧化碳吸收/吸附性能测试。 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在离子液体制备过程中,对于反应物的配比在和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应严格控制其投放量。在两步合成法中第二步的离子交换步骤由于引入超声波振荡的方式代替机械搅拌未能明显促进交换的反应速度。在接近latm,293K-333K条件下通过测试[C6mim][PF6]静态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和真空度对解吸效率有显著影响,363K时该离子液体的二氧化碳后解吸率达到66.67%,而真空条件下室温时的解析率就能达到95%,同时解吸所用时间与常压下相比明显的减少。研究了吸收-解吸循环使用次数及保存时间对该离子液体吸收-解吸二氧化碳性能的影响,发现吸解析过程中[C6mim][PF6]的质量损失率低于0.05%,经过58次循环及约240天保存后,而其吸收二氧化碳的容量和速度未发生明显改变。同时对其吸收过程的活化能及溶解焓变进行了计算,计算得Ea为5836.93J/mol,△H为10957.66J/mol。动态吸收过程,吸收达到平衡时间及吸收容量与静态吸收结果能够对应符合。同时1atm,常温下采用动态法测定了离子液体对动态单相二氧化碳吸收性能与恒容变压法数据吻合。 【关键词】:离子液体 吸附/吸收 脱吸 沼气脱碳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O621.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4
  • 1.1 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研究进展9-11
  • 1.1.1 传统的二氧化碳捕集、分离与固定技术9-10
  • 1.1.2 几种新型固定与清除二氧化碳新技术10-11
  • 1.2 沼气脱碳技术的研究与进展11-13
  • 1.2.1 沼气提纯净化现状及技术分析12-13
  • 1.3 离子液体相关研究进展13-19
  • 1.3.1 离子液体的种类14
  • 1.3.2 离子液体的合成研究进展14-16
  • 1.3.3 离子液体性质研究进展16-19
  • 1.4 离子液体用于CO2分离捕集及沼气净化研究与进展19-24
  • 1.4.1 离子液体吸收CO2研究19-22
  • 1.4.2 离子液体在沼气净化研究中的应用22-23
  • 1.4.3 离子液体用于CO2分离捕集及沼气净化的应用前景与展望23-24
  • 第二章 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制备及表征24-42
  • 1.1 [C4mim]Br的制备24-26
  • 1.1.1 试剂及仪器设备24
  • 1.1.2 制备方法及步骤24-25
  • 1.1.3 表征手段及方法25-26
  • 1.2 [C6mim]PF6的制备26-31
  • 1.2.1 试剂及仪器设备26
  • 1.2.2 制备方法及步骤26-27
  • 1.2.3 表征手段及方法27-29
  • 1.2.4 含水量、密度、粘度、卤素含量及相关物性结果分析29-31
  • 1.3 [C4mim]PF6的制备31-34
  • 1.3.1 试剂及仪器设备31
  • 1.3.2 制备方法及步骤31-32
  • 1.3.3 表征手段及方法32-34
  • 1.4 [C6mim]BF4的制备34-35
  • 1.4.1 试剂及仪器设备34
  • 1.4.2 制备方法及步骤34-35
  • 1.4.3 表征手段及方法35
  • 1.5 [NH2-C3mim]Br的制备35-38
  • 1.5.1 试剂及仪器设备35-36
  • 1.5.2 制备方法及步骤36
  • 1.5.3 表征手段及方法36-38
  • 1.6 醇胺类的制备38-40
  • 1.6.1 试剂及仪器设备38
  • 1.6.2 制备方法及步骤38-39
  • 1.6.3 表征手段及方法39-40
  • 1.7 合成中间体的制备40-42
  • 1.7.1 试剂及仪器设备40-41
  • 1.7.2 制备方法及步骤41
  • 1.7.3 表征手段及方法41-42
  • 第三章 吸收剂静态吸收二氧化碳性能测试42-52
  • 1、静态吸附/吸收实验装置及试剂42-43
  • 2、实验方法及步骤43
  • 3、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43-52
  • 3.1 二氧化碳在[C6mim][PF6]中的溶解度43-46
  • 3.2 温度对解吸效率的影响46-47
  • 3.3 吸收-解吸循环回用过程对离子液体的影响47-48
  • 3.4 吸收性能重现性48-50
  • 3.5 吸收过程的Ea和△H50-52
  • 第四章 吸收剂动态吸收二氧化碳性能测试52-57
  • 1、实验装置及试剂52-53
  • 2、实验方法及设计53-54
  • 3、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54-57
  • 3.1 动静态过程的比较54-55
  • 3.2 胺水溶液吸收溶解二氧化碳与离子液体比较55-56
  • 3.3 流量差量法与质量差量法比较56-57
  • 结论及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64-65
  • 致谢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合成    王平;徐群;刘红霞;张沛;

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的微波辅助合成与结构表征    潘长桂;马晓国;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鲍晓磊;赵地顺;武彤;张立伟;贾晓艳;

微波促进离子液体相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应安国;陈新志;叶伟东;张定丰;刘泺;陈建辉;

超临界法制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    葛明兰;易玉峰;丁福臣;王利生;

离子液体研究进展    石家华,孙逊,杨春和,高青雨,李永舫

功能离子液体[NH_2p-bim]BF_4吸收CO_2的密度泛函研究    陈卓;谢辉;胡长刚;

CO_2清除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张长金;尹燕华;周旭;周军成;龚峻松;

用于CO_2吸收的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吸收性能    吴永良;焦真;王冠楠;吴有庭;张志炳;

离子液体[BM Im]Br的光谱表征    于颖敏;

离子液体在萃取和色谱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褚明杰;张袖丽;王磊;

BPO引发与离子液体催化聚合焦化二甲苯中苯乙烯的研究    罗国华;张国锋;徐新;

离子液体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王寿武,冯莉,陈双平,张聿平

离子液体中脂肪酶催化拆分外消旋烯丙酮醇反应    王永泽;梅乐和;钟春龙;姚善泾;朱自强;

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刘丽红;胡志强;张晨宁;高岩;于仙仙;王一;

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分离与转化中的应用前景    巩海永;夏新兴;

燃油各组分在咪唑盐类离子液体中溶解性的研究    于颖敏;张岩峰;朱东霞;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王众;张哨楠;匡建超;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    尉志苹;王少君;曲丰作;

离子液体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于长顺;刘晓畅;许绚丽;王少君;

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韩永嘉;王树立;张鹏宇;朴文英;

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    樊丽华;聂阳;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樊丽华;侯彩霞;聂阳;梁英华;芮玉兰;

膜分离集成工艺在天然气脱碳中的应用    李莹;王从厚;党延斋;曹忠民;

室温离子液体络合萃取催化裂化柴油碱性氮化物研究    曹祖宾;李丹东;高鹏;张姝妍;

离子液体的应用及其负载化的研究进展    刘海燕;刘宗昉;孙继红;

溶胶-凝胶法制备固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以及在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仇深杰;刘海燕;郑朝慧;孙继红;

含Re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岳爽

基于FCC汽油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精馏脱硫的清洁汽油研究    徐亚荣

离子液体在色谱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范云场

离子液体为介质萃取分离天然活性同系物    杨启炜

DBU型功能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Michael加成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应安国

功能化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唐飞

用于制备还原糖的植物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巩桂芬

新疆棉籽油脱臭馏出物综合转化研究    李翠华

甲醇—乙醇—水—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及热力学模型研究    沈冲

温控聚醚离子液体两相体系及其在过渡金属催化中的应用    魏莉

离子液体中脱肟反应的研究    张晓霞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1    喻娟

离子液体BMIMCI中长碳链脂肪酸淀粉酯和阳离子淀粉醚的制备与表征    王迎宾

离子液体双水相对某些生物分子的萃取分离性能研究    李志勇

离子液体双水相中金属离子的萃取分离及测定    朱陈银

桑蚕丝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和再生性能研究    杜一松

齐聚醚羧酸类离子液体及其混合物容量与传递性质的测量与关联    刘光明

碳四烯烃中有机硫脱除的研究    郭秋扬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性质研究    王菲

氨基酸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于智超

新型储甲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    周子娥;薛春瑜;阳庆元;仲崇立;

高浓度有机废液COD处理获取产业化沼气技术开发进展    程序;梁近光;冯孙正;郑恒受;杨苏声;朱万斌;

室温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张静

氨基硅烷修饰的SBA-15用于CO_2的吸附    王林芳;马磊;王爱琴;刘茜;张涛;

室温离子液体:合成、性质及应用    赵东滨,寇元

松辽盆地咸含水层埋存CO_2储存容量初步估算    巫润建;李国敏;黎明;许志刚;曾荣树;

世界气候变暖及二氧化碳埋存现状与展望    江怀友;沈平平;宋新民;胡永乐;李治平;郭平;

世界二氧化碳埋存及利用方式研究    江怀友;沈平平;李治平;齐仁理;齐学军;

燃煤电站锅炉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经济性分析    田牧;安恩科;

基于水合物的混空煤层气分离技术    郑志;王树立;

二氧化碳捕集与地下埋存国际进展    张丽君;

欧盟油气储层二氧化碳埋存评价技术研究    江怀友;沈平平;李相方;薛红兵;齐仁理;郑玲玲;纪常杰;

高温液体实时分子光谱测量装置    唐鼎元,张雨东,郑瑜,王元康,兰安建,庄键

液态纯铁1550℃的粘度及表面张力与结构的相关性    滕新营,闵光辉,刘含莲,石志强,王焕荣,叶以富

液体结构与热导率模型    雷群芳,侯虞钧

电解质水溶液的结构    房春晖

Al和Sn液态结构的温度变化特性    秦敬玉,边秀房,王伟民,S.I.Sliusarenko

液态金属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王强;李言祥;

由X射线衍射获得的液体径向分布函数    房春晖,房艳,杨波,雷亚川

水溶液粘度的溶质聚集模型    刘洪来,虞大红,胡英

电解质水溶液结构研究进展及前景    房春晖

同步辐射反射法测定液体结构方法研究    房春晖;房艳;贾全杰;王焕华;姜晓明;王玉柱;陈雨;林联君;秦绪峰;

含离子液体结构的低分子量电解质的结构表征    蒋子江;齐力;

烷基三氯化铝咪唑盐离子液体结构和红外光谱的模拟计算    王大喜;王鹏;高金森;董坤;徐春明;刘靖疆;

烷基三氯化铝季铵盐离子液体结构的模拟计算    王大喜;窦荣坦;高金森;刘靖疆;

Emim-R离子液体结构与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田国才;华一新;

代表须知    

离子液体结构与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刘卉;陶国宏;张美芹;邵元华;寇元;

内酰胺型离子液体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王勇;朱霄;张力群;高艳;李浩然;

过饱和MgSO_4溶液结构的X射线衍射研究    房春晖;

用于CO2吸收的新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焦真;吴永良;王冠楠;吴有庭;张志炳;

六氟磷酸咪唑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研究    田国才;李坚;

人们将重新认知液态物质结构    记者吴长锋

电池:以技术创新寻求突破    林昌明

金属钼的高压熔化研究    张弓木

受限液体结构与动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庞彪

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毛炜陶

磁性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磁性研究    杨富明

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3-取代吲哚衍生物    余传继

功能化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性能研究    吕东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