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玉米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摘要】:为了明确生物覆盖对塔里木盆地绿洲区土壤性能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覆盖处理方式对土壤容重、温度及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
【关键词】: 玉米秸秆覆盖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土壤容重
【基金】: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课题(TDZKSS08001)
【分类号】:S512.1
【正文快照】: 塔里木盆地绿洲区是新疆南疆的古老农业区,属荒漠气候,灌溉农业区。该地区年降雨量不足100mm,农业用水主要以灌溉为主,且5-9月份气温高,田间蒸发量大,加之近年来塔河流域连年缺水,导致灌溉用水大幅减少,致使许多地块不能够进行正常灌溉,造成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大量研究表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自然免耕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锡洲;李廷轩;余海英;周建新;吴德勇;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表土容重和水分入渗的影响 罗珠珠,黄高宝,张国盛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吴婕;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禄;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研究 高明,李阳兵,魏朝富,谢德体
长期免耕水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研究 张磊,肖剑英,谢德体,魏朝富
免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直播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冯跃华,邹应斌,王淑红,敖和军
水旱轮作地区免耕的肥力效应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李生秀
国内外免耕技术应用概况 王法宏,冯波,王旭清
夏玉米沟垄覆盖集水效果及生态效应研究 王彩绒,田霄鸿,李生秀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 师江澜;刘建忠;吴发启;
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研究 陈留美;吕家珑;桂林国;王世荣;刘娜娜;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酸解有机总氮的影响 姜小凤;张仁陟;王玲英;杨玉惠;孙立军;
我国水稻免耕技术研究进展 全国明,杨运英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陈冬林;屠乃美;关广晟;邓小华;
秸秆还田和土壤耕作深度对直播稻田土壤及产量的影响 朱杰;牛永志;高文玲;卞新民;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黄高宝;郭清毅;张仁陟;逄蕾;Kwong Yin CHAN;于爱忠;
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于树;汪景宽;高艳梅;
基于模型和GIS的区域有机肥氮素管理研究 朱大威;黄耀;金之庆;
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比较 高艳梅;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 石孝均
外源物质对除草剂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及除草剂快速降解的影响 张超兰
稻田复种免耕条件下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生理效应研究 冯跃华
旱作农田土壤风蚀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杨秀春
保墒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及其效应研究 员学锋
亚热带丘陵区土壤有机碳、磷变异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 黄敏
中国农田土壤碳氮变化及氮素对稻麦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 孙文娟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肥料农药和重金属对紫色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张腊梅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节水效应、生产力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研究 秦江涛
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鲁萍
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小麦养分吸收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翟军海
地膜覆盖对冬小麦田土壤中N_2O排放的影响 韩建刚
土壤肥力和灌水方式对小麦品质及水分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乔匀周
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模式及综合效益研究 黄梅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 武俊喜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分析 徐世宏
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 张琪
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沈雨
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李全起
秸秆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虎,常江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
不同处理方法对稻草营养成分影响研究 汤丽琳,夏先林,张丽,潘维娜,杨成,郭靖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许翠平,刘洪禄,车建明,赵立新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侯连涛;焦念元;韩宾;江晓东;李增嘉;
秸杆覆盖保墒效果探讨 虎胆·吐马尔拜
秸杆对北方耕地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杨晶秋,刘金城,白成云
土壤持水性及孔性的影响因素浅析 艾海舰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黄高宝,陈利顶,傅伯杰
渭北高原旱地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水温效应及增产效益研究 李立群;薛少平;王虎全;姚万生;
茶树的水势和灌溉的生理指标 陶汉之;
春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白守信,张遂申,梁仰止
谈谈棉田灌溉的时机 吴元福;
一种同时测量土壤密度和含水量的新方法 G.S.Mudahar;于风义;
降水量对夏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任印军,陈若礼,张存岭,纪永民,刘慧明
水分胁迫持续时间对冬小麦根冠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杨贵羽;罗远培;李保国;陈晓远;
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带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杨蕊菊;包兴国;孙建好;舒秋萍;刘生战;
不同覆盖措施的保水效果及对烟叶产质的影响 史宏志;陈炳;刘国顺;李群平;石秋环;江凯;
无芒隐子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邰建辉;王彦荣;陈谷;
大垄深翻耕作对土壤水温条件的影响 韩秀峰;梁继业;闫海;陈加利;陈伊里;
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松涛;王汉民;曹雯梅;马丽;房卫平;
控制灌溉下甘蔗叶水势、叶片光谱反射率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汪沛;陈海波;李就好;
花后不同土壤含水量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马东辉;王月福;林琪;刘义国;
腐植酸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在棉田的应用研究 张海莲;常蕊芹;张莲晓;申同杰;
灵芝之生态、生技与临床应用 陳昇明;許宗銘;王貞文;許惠恆;
论玉米整秆半覆盖及配套机具 赵树智;
纸膜覆盖对水稻棵间蒸发量影响的试验 任文涛;贺智涛;辛明金;
保水措施对烤烟水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总结 石秋环;李永涛;
不同土壤水分下冬小麦蒸腾速率变化分析与模拟 张红卫;申双和;陈怀亮;
冬小麦有限水分胁迫增产节水技术的试验研究 霍治国;白月明;温民;胡延龙;
“十年九旱”下的新突围 本报记者 庄俊康 通讯员 何凯华
小麦冬灌刻不容缓 宝鸡市农科所 武世信 任雅琴 张慧成 罗全伟
提高作物抗旱力十法 潘继兰
黑糯1号玉米 南京市蔬菜研究所 戴惠学
小麦遇大旱 春季巧施肥 正定县农牧局 刘丽云
抗旱不能乱灌 管理要顾长远 本报记者 刘鸿燕
秋季雨水多 小麦怎样播 本报记者 邹渠
旱薄地种花椒 树盘覆盖栽培好 程洪花 宗原
土壤机械化深松种玉米 衡水市农机站 林建设 李文平
天麻中后期管理建议 周鸿彩
土壤水变动下冬小麦根、冠生长动态模型的建立及根、冠动态特性分析 杨贵羽
土壤钾转化、烟株钾吸收及烟碱累积的水热耦合效应与特征参数研究 尉芹
基于NOAA卫星的冬小麦冠层表面温度估算及初步应用的研究 刘云
冬小麦降雨利用过程及其模拟 刘战东
微集水种植条件下土壤水分调控效果及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丁瑞霞
甘肃秦王川灌区苜蓿草地土壤水盐动态及其生态灌溉调控模式研究 成自勇
华北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健康评价 徐丽君
基于耗水特征的农林复合模式研究 马长明
紫花苜蓿种子水引发研究 刘慧霞
土壤水变动与冬小麦根、冠生长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陈晓远
干旱胁迫对春玉米主要生理参数及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李秋祝
作物根系提水作用的研究 倪郁
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覆盖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王燕
黄土丘陵区不同作物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 陈甲瑞
大豆水分高效利用及农艺节水调控机制的研究 李丽君
花椒林—牧草间作对牧草生长、光合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曾艳琼
不同土壤水分对玄参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冯晓丽
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果翅对种子萌发和土壤种子寿命的影响 余进德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马东辉
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建植与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邰建辉
上一篇:多结太阳能电池关键测试技术研究
-
利用玉米秸秆产油脂木霉菌株的筛选2024-08-18
-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2024-08-18
-
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不同类型土壤田间持水能力的影响2024-08-18
-
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体中Pb~(2+)的吸附2024-08-18
-
小麦生产中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4-08-18
-
小麦秸秆覆盖量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2024-08-18
-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的研究2024-08-18
-
不同配比污泥对玉米秸秆产气特性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还田土壤中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2024-08-18
-
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考察2024-08-18
-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研究2024-08-18
-
太阳能-土壤源耦合蓄热特性及潜力分析2024-08-18
-
青玉米秸秆堆制发酵及用作栽培基质的研究2024-08-18
-
玉米秸秆生物油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