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基于MM5与CALMET相结合的江苏省风能资源模拟及评估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9:51
热度:

基于MM5与CALMET相结合的江苏省风能资源模拟及评估【摘要】: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清洁能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而对风能资源详

【摘要】: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清洁能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而对风能资源详细准确的评估是其开发利用的前提。 本文分别采用MM5模式和MM5/CALMET结合方案对江苏省的风能资源进行数值模拟,通过MM5模式和MM5/CALMET结合方案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观测结果的对比评估,表明MM5/CALMET结合方案对风场的模拟更为精确和精细,具体表现为:1)MM5/CALMET结合方案在10、30、50和70 m高度处的模拟年平均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是28.3%、20.5%、15.7%和12.6%,比MM5模式的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9%、6%、3.9%和3.4%;2)结合方案可以更好的反映出下垫面对风速的影响,在70m高度的结合方案的模拟风场中,依然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太湖洪泽湖等由于大面积水而产生的高风速区域和由于丘陵山地而产生的低风速区域,这些特征在MM5模式中没有明显的反映;3)MM5/CALMET结合方案模拟的江苏省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方向频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频率与实测值相似度较高,基本可以模拟出正确的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能够客观的反映出江苏省的风能资源量值及分布情形。因此,MM5/CALMET结合方案可以给出区域性的风能资源更为客观的评估。 在模拟效果评估的基础上,利用MM5/CALMET结合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江苏省风能资源进行分析评估,具体分布特征为,1)江苏省风能资源分布由东向西呈递减状况,沿海地区风能密度明显大于内陆地区,太湖、洪泽湖和高邮等大面积水域地区是内陆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2)江苏省风能密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大,在70m高度,太湖洪泽湖等大面积水域地区风能密度在300~350 W·m-2之间,沿海地区风能密度均在390 W·m-2以上,其中连云港西连岛和南通启东沿海地区风能密度达到450 W·m-2以上,可以作为风能资源的主要利用地区。3)江苏省风能分布随季节的变化明显,冬季风能密度最大,海陆差异明显,省内风能密度基本在170W·m-2以上,沿海地区风能密度最高达到480 W·m-2左右,秋季风能密度最小,分布比较均匀,省内大部分地区在60~180W·m-2之间。4)参考《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中的规定,对江苏省进行风能资源区划,结果表明连云港西连岛和南通启东部分沿海可以做为重点开发对象。 【关键词】:风能 资源评估 MM5 CALME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K8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引言7-12
  • 1.1 风能资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
  • 1.2 基于观测资料的风能资源评估7-8
  • 1.3 基于数值模式的风能资源评估8-9
  • 1.4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9-10
  • 参考文献10-12
  •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区域介绍12-15
  • 2.1 资料介绍12-13
  • 2.1.1 模式初始场12-13
  • 2.1.2 观测资料13
  • 2.2 研究区域概况13-14
  • 参考文献14-15
  • 第三章 模式简介及模拟方案15-24
  • 3.1 MM5模式15-17
  • 3.1.1 MM5模式简介15
  • 3.1.2 MM5模式框架15-17
  • 3.1.3 本文MM5模式模拟方案17
  • 3.2 MM5/CALMET结合模拟方案17-23
  • 3.2.1 CALMET模式简介17
  • 3.2.2 CALMET模式框架17-20
  • 3.2.3 MM5/CALMET结合方案介绍20-23
  • 参考文献23-24
  • 第四章 MM5与MM5/CALMET结合方案模拟效果评估24-39
  • 4.1 MM5与MM5/CALMET结合方案模拟效果对比24-29
  • 4.1.1 两种模式模拟风速与测风塔观测风速对比分析24-28
  • 4.1.2 MM5与MM5/CALMET结合方案模拟风场对比28-29
  • 4.2 观测场和MM5/CALMET结合方案模拟场风向、风能频率分布对比29-38
  • 4.2.1 风向及风功率密度方向频率比较29-33
  • 4.2.2 风速及风功率密度频率分布对比33-38
  • 4.3 本章小结38
  • 参考文献38-39
  • 第五章 基于MM5/CALMET结合方案的风能资源分析39-67
  • 5.1 1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39-43
  • 5.1.1 风速分布39-41
  • 5.1.2 风能密度分布41-43
  • 5.2 3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43-49
  • 5.2.1 风速分布43-46
  • 5.2.2 风能密度分布46-49
  • 5.3 5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49-54
  • 5.3.1 风速分布49-51
  • 5.3.2 风能密度分布51-54
  • 5.4 7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54-59
  • 5.4.1 风速分布54-56
  • 5.4.2 风能密度分布56-59
  • 5.5 10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59-63
  • 5.5.1 风速分布59-61
  • 5.5.2 风能密度分布61-63
  • 5.6 江苏省风能资源区划63-65
  • 5.7 本章小结65-66
  • 参考文献66-67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67-69
  • 6.1 结论67
  • 6.2 问题及展望67-69
  • 致谢6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江苏风电发展规划与政策机制研究    严慧敏

江苏省风电发展的策略研究    叶瑛莹,赵媛

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评价    朱瑞兆

应用MM5模式对地面大风过程的模拟试验    龚强,袁国恩,汪宏宇,齐丽丽,白乐生

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法研究    李泽椿;朱蓉;何晓凤;张德;

江苏省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峰

基于GIS的农业气象统计分析软件包的设计与实现    郑啸,倪志伟,程慧霞,李龙澍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载人耐压球壳的疲劳载荷谱分析    李向阳,刘涛,黄小平,崔维成

哀牢山东西坡逆温及其高度预报    朱克云,胡毅,龙向东

彭州市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一)降水资源分析    周定文,胡毅

重庆地面最高气温与最大风速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孟庆珍,王增武,冯新,梁秋枫

哀牢山东西坡暖带及其规律研究    胡毅,王中,尹晓毅,朱克云

蔬菜上市量与气象因子灰色速率相关分析    杜远林,钱妙芬

成都地面最低气温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孟庆珍,张杏敏

黑龙江省森林火险气候指标及区划方法探讨    刘海波,袁靖,杨汝康

广东现代樟树树轮纤维素的碳同位素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    孙艳荣,崔海亭,穆治国,刘鸿雁,李平日,刘玉琳,谭惠忠

安庆市近50年日照特征变化分析    张马兵;杨应红;董保华;卢逢刚;

上饶市3~9月区域性暴雨落区聚类分析    谢银水;卢秋芳;

黄河三角洲气候资源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    刘敦训;孙秀忠;韩秀兰;马立娟;徐长芹;

杭州四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朱兰娟;宋健;

建筑工程风压设计中的气象应用    刘敦训;张洪卫;刘晋升;孙秀忠;李乐荣;

黄河三角洲气候资源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    刘敦训;孙秀忠;韩秀兰;马立娟;徐长芹;

基于PC-CCA方法的雷暴日数场资料序列延长    罗树如;王欢;

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值得商榷的问题    徐可文;

一次雷暴大风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分析    王彦;吕江津;王庆元;吴丹朱;贾惠珍;

江苏省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的推算和评价    何如;申双和;

春小麦品质性状形成动态及氮磷水平和气象要素对加工品质的效应    赵秀兰

几个柑桔产区果实色泽评价及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cv.Cara cara)果肉呈色机理初探    徐娟

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师庆东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陆面下边界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LAI为例)及区域气候模式(CWRF+CLM)陆面遥感参数预处理研究    陆其峰

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韩巧丽

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定量研究    贡璐

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龚新梅

动态时间序列周期分析预测模型    赵海青

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和模拟试验研究    刘吉峰

福建省汛期降水的特征分析及其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研究    王艳姣

大气降水非均匀性及其分布模式对陆面过程参数化的影响研究    李云

中国旬降水年变化特征的区域分布和可预报性研究    王小玲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气象服务软件开发    马玉霞

我国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的讨论及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    鞠晓慧

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    赵慧霞

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变动的现象及机制研究    朱保林

辽宁大风气候特征及风能资源分析    孟莹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沿海风能资源评价    江东,王建华

用NCEP/NCAR再分析辐射资料估算月平均地表反照率    张琼,钱永甫

基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风电场穿透功率极限计算    申洪,梁军,戴慧珠

黑河地区绿州和沙漠地面辐射收支的若干特征    季国良,马晓燕,邹基玲,吕兰芝

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模拟    吕世华,陈玉春

中尺度模式对冬季兰州市低空风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安兴琴,陈玉春,吕世华

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

大气边界层内风的若干特性及其应用    徐大海

再论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二)    祝昌汉

非静力模式预报热带气旋路径个例试验    张立祥,周小珊,李用左,王锦贵

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肖佐中,张金保

抓住机遇 开发风电市场    徐学策

江苏省风能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张一民,沈才元,刘凤英

用于风电场选址的风能资源评估软件    杨振斌,薛桁,袁春红,孙振泽

广东省风能资源区划研究    毛慧琴,宋丽莉,黄浩辉,植石群,刘爱君

广西风能资源评价工作探讨    甘一忠;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初探    穆海振;徐家良;柯晓新;唐琳;陈德亮;

风能资源与风电开发    李志梅;赵东标;

新疆风力发电政府规制的思考    陈艳;白灏;

包头地区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蔡文玮;黄炜;白国平;潘新源;

利用MM5结合CALMET研究甘肃酒泉地区风能资源    王兴;马鹏里;张铁军;林纾;

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王保生;刘文英;卢冬梅;

WAsP模型对风能资源预测的应用解释    杨勤;桑建人;丁永红;

复杂地形风能资源微尺度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方艳莹;朱蓉;何晓凤;王鹏;

风能资源评价指标研究    邓晶;苏明山;

基于边界层模式的湖北省风能模拟试验    任永建;刘敏;袁业畅;杨宏青;孙善磊;

威海区域风能资源动力降尺度模拟研究    董旭光;刘焕彬;丛美环;

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杨振斌;薛桁;袁春红;朱瑞兆;

风能资源的气候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何晓凤;朱蓉;周荣卫;

福建省风能、抽水蓄能的资源与开发    朱光华;林琳;陈文群;

中外风电企业内蒙竞逐风    曹丹

江苏风能资源凸现投资价值    记者 高杰

湖北“追风”之路    记者 李济东通讯员 田祯福 王亚东

龙源与丽江政府签订风能资源合作协议    通讯员 宗京

再造西部陆上三峡    赵亚平

中丹风能合作:从理念到方法    本报记者 史晓斐 实习记者 吴艳秋

湖南永顺县开发水能和风能资源    本报记者 刘麟 通讯员 覃遵奎 向水生

能源危机面前 风电大有作为    赵小兰 苏玉君 张天河

我省风能开发走在全国前列    本报记者 吴洪新华社记者 项开来

民勤积极开发利用风能资源    记者 张永文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及其在中国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张德

江苏省风能资源评估及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许遐祯

我国风能资源最优化开发研究    王健

基于多箱模型的大气二氧化硫分布动态模拟研究    李光军

末次冰期冰盛期和中全新世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研究    刘煜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污染的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冯业荣

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    严晓建

发展中国家建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技术的持续环境应用研究    Opoku George(乔治)

基于公共物品供应的风力发电市场化运营战略研究    刘万福

风电—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包能胜

基于MM5与CALMET相结合的江苏省风能资源模拟及评估    徐进

基于WRF模式的洪泽湖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研究    丁慧

基于WRF与CFD模式结合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研究    方艳莹

基于MM5模式研究成都市城市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建光

基于NLMSFD模式的风能资源评估数值方法研究    李文静

风能资源评估和机组选型在风电场选址中的应用    方笑

黑龙江省风能资源评估    王永亮

云迹风资料同化在中尺度数值模拟中的试验研究    曹文博

风电场建模及电源扩展规划研究    张立军

山东省风能资源分析评估    王金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