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一种清洁压裂液用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8:06
热度:

一种清洁压裂液用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摘要】:相对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更独特的性质,例如,表面活性大,极易吸附在气-液界面上;临界

【摘要】:相对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更独特的性质,例如,表面活性大,极易吸附在气-液界面上;临界胶束浓度比普通表面活性剂低两到三个数量级,更易形成胶束;分子中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具有更好的低温溶解性能,Kraffl点低;与普通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等。此类表面活性剂在清洁压裂液开发及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并成为表面活性剂研究的热点之- 本文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以溴代十二烷作为烷基化试剂,异丙醇为溶剂,在80℃条件下,通过先中和后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含三条疏水碳链、三个季铵盐离子、五个羧酸根基团的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红外、核磁氢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与目标产物一致,为N,N’,N”-十二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 利用吊片法对不同浓度的N,N’,N”-十二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水溶液表面张力进行测试,得出:表面活性剂N,N’,N”-十二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10-4mmo1/L,临界表面张力γCMCc为32.6mN/m,最大表面过剩浓度Γ max和平均每个分子占有的最小面积Amin分别为2.74×10-6mol/m2、0.61nm2。利用变温溶解法对N,N’,N”-十二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在水中溶解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Krafft点低于0℃,即具有较好的低温溶解性。 利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复配体系在无机盐氯化钾存在时的流变学性质。在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随着SDS浓度增加,体系粘度先增加后减小,蠕虫状胶束的长度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体系中SDS质量分数为0.48时,溶液粘度最大;适量的无机盐KC1能够有效屏蔽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导致胶束增长,溶液粘度增加,然而过量的无机盐会导致胶束破坏,体系粘度显著下降;并利用cryo-TEM冷冻刻蚀透射电镜观察到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十烷基硫酸钠SDS以及无机盐KCl添加量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中蠕虫状胶束的形成、生长并缠结成网络结构、蠕虫状胶束“支化”一系列现象,从而在介观上解释了胶束体系松弛时间τR、零剪切粘度η0、以及平台模量Go变化情况。温度对胶束体系的流变性能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温度上升,胶束长度逐渐减小,溶液粘度随之降低。此外,溶液pH=7时,体系粘度值最高。 通过对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筛选出一套清洁压裂液的配方:表面活性剂总质量浓度为3.0wt%,其中,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56wt%,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质量浓度为1.44wt%,氯化钾质量浓度10wt%,溶液pH值为7。 对清洁压裂液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压裂液体系在88℃、170s-1条件下,剪切一定时间后,粘度保持在53.6mPa-s左右,体系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88℃时,单粒砂粒在压裂液中的静态沉降速率为0.498mm/s,体系携砂性能较好;实验条件下,压裂液的滤失系数为4.6×10-4m/min1/2,对于渗透率相对较低的岩心,压裂液滤失量较小;压裂液破胶速度较快,破胶时间小于1h,破胶后粘度低于5mPa-s,表、界面张力分别为28.54mN/m、0.93mN/m,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为11%,表明该清洁压裂液能够满足88℃以内地层压裂设计要求。 【关键词】: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 合成 表面张力 流变性质 cryo-TEM冷冻刻蚀透射电镜观察 清洁压裂液 性能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423.3;TE357.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压裂液工作机理9-10
  • 1.2 清洁压裂液体系的分类10
  • 1.3 清洁压裂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4 清洁压裂液的理论研究基础12-16
  • 1.4.1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12-14
  • 1.4.2 流变学研究14-15
  • 1.4.3 耐剪切机理15
  • 1.4.4 粘-温机理15
  • 1.4.5 低粘携砂机理15-16
  • 1.4.6 降滤失机理16
  • 1.4.7 自动破胶机理16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16-17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18
  • 1.7 创新点18-19
  • 第2章 新型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表征19-30
  • 2.1 实验材料19-20
  • 2.1.1 实验药品19
  • 2.1.2 实验主要仪器19-20
  • 2.2 利用一锅法合成新型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20-22
  • 2.2.1 合成原理20-21
  • 2.2.2 合成步骤21-22
  • 2.3 中间产物及产品结构表征22
  • 2.3.1 产物结构红外光谱分析22
  • 2.3.2 产物结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22
  • 2.4 多聚两性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能研究22-24
  • 2.4.1 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原理及过程22-24
  • 2.4.2 Krafft点测定原理及步骤24
  • 2.5 结果与讨论24-28
  • 2.5.1 终产物N,N’,N”-十二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与原料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红外光谱对比分析24-25
  • 2.5.2 终产物N,N’,N”-十二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核磁共振氢谱分析25-26
  • 2.5.3 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26-28
  • 2.5.4 Krafft点28
  • 2.6 本章小结28-30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流变学研究及清洁压裂液配方筛选30-50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30-31
  • 3.1.1 实验药品30
  • 3.1.2 主要仪器30-31
  • 3.2 实验原理及方法31-34
  • 3.2.1 不同增稠剂添加比例对体系流变学影响31-32
  • 3.2.2 不同氯化钾添加量对体系流变学影响32
  • 3.2.3 不同pH值对体系流变学影响32-33
  • 3.2.4 温度对体系流变学影响的研究33
  • 3.2.5 表面活性剂添加总量对体系静态流变学影响33-34
  • 3.3 实验操作步骤34
  • 3.3.1 流变学测试步骤34
  • 3.3.2 冷冻刻蚀透射电镜制样步骤34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34-49
  • 3.4.1 增稠剂添加比例对体系流变学影响34-39
  • 3.4.2 无机盐氯化钾添加量对体系流变学影响39-44
  • 3.4.3 不同pH值对体系静态流变学影响44-45
  • 3.4.4 温度对体系流变学影响的研究45-47
  • 3.4.5 表面活性剂添加总量对体系静态流变学影响47-48
  • 3.4.6 清洁压裂液配方的确定48-49
  • 3.5 本章小结49-50
  • 第4章 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50-60
  • 4.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50-52
  • 4.1.1 实验药品50-51
  • 4.1.2 主要仪器51-52
  • 4.2 实验原理及方法52-54
  • 4.2.1 清洁压裂液的配制52
  • 4.2.2 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测试52
  • 4.2.3 压裂液粘弹性测试52-53
  • 4.2.4 压裂液携砂性能测试53
  • 4.2.5 压裂液滤失性能测试53-54
  • 4.2.6 压裂液破胶性能测试54
  • 4.2.7 压裂液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测试54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54-59
  • 4.3.1 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54-55
  • 4.3.2 压裂液粘弹性55-56
  • 4.3.3 压裂液携砂性能56
  • 4.3.4 压裂液滤失性能56-57
  • 4.3.5 压裂液破胶性能57-58
  • 4.3.6 压裂液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结论60-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缔合体系研究进展    张为灿,李干佐,李英

动态硫化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材料    杨其,曾邦禄

硫酸钙晶须/PP/EPDM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冯威,罗欣,杨金才,张立群,金日光,杨洪毅,黎安

塑料土工格栅拉伸过程的试验研究    郭奕崇,闫宝瑞,信春玲,李庆春

PBT-PHB热致性液晶共聚酯的合成研究    李小兰;王久芬;黄福生;

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6的研制及其应用    石建江;陈宪宏;肖鹏;

轿车后保险杠裙围凹陷变形原因探析与解决方案    曹亮;

共混改性废旧聚氨酯的再生研究    刘建平;王一帆;周青;赵利;杨斌;邵胜欢;

聚丙烯/丁基橡胶共混物的研究    崔诗汇,马恒娜,李燕立

单基药燃气生成的控制方法    赵其林

轴向高过载下固体推进剂结构完整性数值模拟    魏卫,王宁飞

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缔合体系研究进展    张为灿,李干佐,李英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    牟建海,李干佐

油酸钠蠕虫状胶束的性质及驱油效率研究    于丽;孙焕泉;肖建洪;曹正权;陈辉;宋岱峰;郑利强;李干佐;

蠕虫状胶束的形成及其油田应用    任杰;范晓东;陈营;周应学;

复合压裂技术在长庆“三低”油田的应用    陈磊;畅毅;高金洪;

高分子结构流变学的进展 Ⅰ.非缠结柔性链高分子溶液    许元泽;

粘弹性蠕虫状胶束及其应用    胡忠前;马喜平;王红;杜剑;

无聚合物压裂液使死井复活    E.Pitono,G.Burrafato,F.Devia.N.Heitmann,聂淑兰,孙应力,李振连,孙应力

国外新型无伤害压裂液技术    赵小充,纪常杰

清洁压裂液研究进展    雷跃雨;王世彬;郭建春;刘莎莎;

不含聚合物的压裂液    李晓岚

无聚合物水力压裂液    党民芳,高桂玲,李臣生

一种新型压裂液的现场应用及分析    张国红;李曙光;祝万斌;

压裂液优化设计在新场上沙溪庙组气藏中的应用    但春,杨先利,刘素华

油田压裂液无害化处理实验研究    万里平,李治平,王传军,邱杰

鄂南地区中高温压裂液配方优化及应用    白晓静,韦代延,孙连环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段玉秀,林景禹,丁建锁,钟静

自升温升压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浅层气藏的应用研究    张绍彬,谭明文,钟水清,郑有成,李福德,郭俊,叶仲斌,杨建军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    杨建军;叶仲斌;张绍彬;施雷庭;余瑞青;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    杨建军,叶仲斌,张绍彬,施雷庭,余瑞青

黏弹性胶束压裂液形成动力学研究    方波;李进升;卢拥军;江体乾;

低分子瓜尔胶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王丽伟;卢拥军;单文文;张汝生;

清洁压裂液的研究    张春水;

压裂液快速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匡顺亮;程百祥;黄丽敏;

压裂液对煤岩气体解吸能力的影响    陈德飞;康毅力;李相臣;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粘弹性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    金雷平;卢拥军;方波;邱晓慧;明华;翟文;田萌;

超出你的想象 下一代新型压裂液技术    

利用煤层气采出水配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刘萍;管保山;梁利;姜伟;

压裂液对煤层气解吸附伤害机理研究    庚勐;孙粉锦;李贵中;刘萍;梁丽;李林地;

新型煤层气藏压裂液研究    李曙光;李晓明;孙晗森;吴雪飞;吕爱霞;

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的应用及推广    李铭 汪义发

低聚物压裂液将成为吐哈低产区块的“解药”    记者 师啸

大庆油田实现压裂液现场快速检测    记者 王志田通讯员 王涛

新型压裂液亮相长庆油田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廖乐军

超低浓度压裂液长庆首试告捷    通讯员 石华强 马占国

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    记者 孙书博

新型香豆胶压裂液在杭锦旗工区应用成功    刘明辉 张再华

川庆钻探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    记者 谷学涛 通讯员 马托 黄超

卫285井应用清洁压裂液技术获成功    马军

应用二氧化碳助排技术有效提高压裂液返排率    任厚毅

低压低渗透油气田的低伤害压裂液研究    熊湘华

低损害新型多侧基植物胶压裂液开发及应用    肖丹凤

表面活性剂酸性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张兴福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机理、压裂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    李曙光

清洁压裂液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祝成

水基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晓康

油醇系浓缩压裂液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姜琳琳

压裂液微观伤害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蔡剑华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低伤害压裂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肖丹凤

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    王翔

优化压裂液及现场应用技术研究    高玉祥

吉林油田低渗气藏新型无固相压裂液研究及应用    蒋玲玲

无伤害压裂液的研究    王北福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流变性及其作为清洁压裂液的可行性研究    刘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