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土壤水肥和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土壤水肥和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摘要】:以阜新地区为例,开展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土壤水肥和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设计0kg·hm-2,6 000 kg·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水肥 玉米 生长 产量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东北旱地玉米土、肥、水联合跨季节调控技术体系研究”(200903007)
【分类号】:S152.7;S513
【正文快照】: 随着气候变暖,干旱成为近年来农业生产中频发的自然灾害。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降水不足、土壤含水量过低等影响,农作物没有得到正常生长的需水量,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为了确保农业生产顺利的进行,减缓干旱所造成的农业损失,应采取科学的保水保肥技术,从而起到抗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及机播油菜生长的影响 陈红琳;陈尚洪;王昌桃;郑开林;蒋梁材;刘定辉;
荆州区“秸秆禁烧”取得成效及建议 王贵元;
秸秆还田现状的调查、问题及对策——以马山镇、菱角湖为例 王贵元;
农业机械土壤压实研究方法现状 王宪良;王庆杰;李洪文;何进;李问盈;
沿淮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曹承富;肖扬书;武际;曹军;高峰;李学章;牛泉清;杨剑波;
机械化深耕灭茬整地与秸秆还田技术 李晓瑞;
用于保水保肥的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 刘洁;王勇;小岛纪德;
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赵凡;何秀云;沈玉梅;牛建彪;李建平;李胜克;张继祖;
阜新县土壤养分动态分析与施肥途径 董彦华,颜倍友
辽西旱作农业区深耕保水保肥耕作法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淑丽;黄毅;
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保水保土增产效应研究 魏永霞;李晓丹;胡婷婷;
反坡梯土保水保肥及增产效果研究 范厚明,余莉,余慧明,谷明,刘萍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路文涛;贾志宽;张鹏;王维;侯贤清;杨保平;李永平;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肥料的保水保肥效果研究 毛小云;李世坤;廖宗文;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 刘世平;聂新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高吸水性树脂对玉米提高碳酸氢铵利用率的研究 何金明;陈振德;李祥云;陈健美;
池栽小麦应用双效保水肥料效果试验 李秀梅;孙哲;朱国梁;史桂芳;
毕节试验区坡耕地耕作制度分析 阮培均;王孝华;顾尚敬;梅艳;杨远平;
不同种类的单质肥料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 宋影亮;
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袖丽;马友华;张文明;朱林;杨宁;
保水剂对先锋植物鬼针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宇伟;王新民;连瑞丽;魏志华;介晓磊;
聚丙烯酰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蕊;于健;白岗栓;
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示范研究 夏柏玉;戴红霞;曾仙凤;杨光;金晓华;
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吴家旺;朱小梅;薛良鹏;汪南雁;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常江;蒋丽娜;徐姗;
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防治巢湖沿湖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的初步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唐杉;
不同生态功能材料对土壤水肥保持的效应研究 黄占斌;锅圆;李文颖;车明超;王小茜;
不同生态功能材料对土壤水肥保持的效应研究 黄占斌;锅圆;李文颖;车明超;王小茜;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保水剂对基质培菜心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永胜;杜建军;谢勇;
废物资源的功能化技术及其意义 廖宗文;毛小云;刘可星;
一种新型腐植酸保水肥的节水增效作用 王曰鑫;米贵芳;吕晋晓;
保水剂对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杜建军;王新爱;苟春林;
土壤生物工程在沿河公路护坡中的初期水土保持效应 吕晶;高甲荣;李晓宏;娄会品;
聚丙烯酰胺(PAM)应用对土壤养分流失和环境的影响 王爱萍;李法虎;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鲁艳红
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 高雪松
农林用保水剂遴选及复合应用技术研究 岳征文
保水型包膜尿素肥料的研制及评价 何绪生
物理化学调控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潘英华
地表径流与土壤侵蚀的化学与物理调控效应试验研究 于健
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 高春华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效果评价 马丽
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李小磊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超高产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 张娟
种植密度和土壤水分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骆兰平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调控效应 李佳佳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调控效应 徐军
中低温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秸秆降解效果研究 刘爽
山东烤烟适宜养分用量及施肥参数研究 杨亚丽
小麦超高产创建影响因素探讨 辛庆国;殷岩;王江春;于经川;赵倩;刘兆晔;姜鸿明;
四川盆地丘陵区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刘定辉;陈尚洪;舒丽;张玉兰;张冀;
渭北旱塬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晓丽;贾志宽;肖恩时;王雯玥;刘婷;刘艳红;崔荣美;
我国不同冬油菜区种植油菜品种的含油率变化 侯国佐;
农田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聂卫波;武世亮;马孝义;费良军;
秸秆覆盖和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卞新民;黄国勤;赵其国;
陕西关中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综合效应研究——Ⅰ.对农田土壤环境理化性状的影响 闫小丽;薛少平;王翔;孙涛;王忠友;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根系分泌物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研究 徐国伟;李帅;赵永芳;陈明灿;李友军;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张凤华;王建军;
关中农田土壤剖面的主要物理性状研究 祝飞华;王益权;胡卫光;张润霞;冉艳玲;
1994~2013年宿州市冬小麦产量因素及农艺性状与单产的关系研究 晁林海;李德;
秸秆覆盖对麦田土壤含水量及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杨荣光;毕建杰;王升国;吴则金;李振清;
长效尿素的研制实验 张胜义,赵祥大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其土壤状况的影响 闫根海;杨晓军;王斌;薛海龙;李霞;
土壤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及注意事项 陈德新;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东北半干旱区大豆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滕云,张忠学,魏永霞,王忠波,王孟雪
垄向区田蓄水保土技术对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王超;魏永霞;王立敏;王斌;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B.MooreⅢ,W.Salas,邱建军,张宇,庄亚辉,王效科,戴昭华,刘纪远,秦小光,廖柏寒,R.Sass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浅析机械化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及应用 张也庸;尹春建;喻旋;邓祎;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振动深松和坐水种对土壤水分动态及增产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孙宇光
旱地土壤的侵蚀和水分利用效率 P.L.Arens ,邰杰传
湖北省旱地土壤持水模式研究 曾庆军,姚其华
湖南省旱地土壤硫素状况及作物施硫效应 黄启为,杨志辉,刘鹏,黎星辉,葛旦之
旱地土壤硫、镁效应及平衡在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谭宏伟,周柳强,谢如林
赣南旱地土壤的现状与培肥利用 雷千东
国际旱地土壤(热带、亚热带地区)管理和施肥会议的总结报告 E.Pushparajah;谢建昌;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旱地土壤资源 赵其国
我国热带亚热带旱地土壤的综合利用 龚子同,陈鸿昭
中南地区几种旱地土壤的表面化学特性 李学垣
关于旱地土壤中的水肥问题 王小彬;高绪科;
北方旱地土壤供硫潜力与机理研究进展 周卫;李书田;汪洪;林葆;
黄土高原六年保护性耕作旱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黄高宝;罗珠珠;
三种土壤巧施肥 赵永春
水稻土与旱地土壤酶活性和有机质FT-IR特征比较研究 施林林
不同施肥水平下旱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RFLP分析 李杨
喀斯特地区旱地土壤中氮磷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袁治宏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硝化过程及N_2O排放的影响 辛亮
生物质炭应用于黄淮海平原低产农作旱地增产低碳效果探讨 刘玉明
不同施肥模式下施用生物黑炭对雨养旱地土壤性质、玉米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邬刚
-
响应曲面法优化小麦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2024-08-19
-
河南省力推秸秆沼气2024-08-19
-
炭化秸秆对苹果根系一氧化氮生成及根区土壤硝酸盐代谢的影响2024-08-18
-
碱处理对甜高粱秸秆渣组成结构及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砂姜黑土有机质组分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2024-08-18
-
玉米秸秆成“金秆”2024-08-18
-
秸秆饲草加工机械简介2024-08-18
-
秸秆养肉牛 一举两得2024-08-18
-
秸秆青贮奶牛爱吃 饲料量减1/32024-08-18
-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2024-08-18
-
秸秆变废为宝 增加稻农收入 镇赉推广无土基质水稻育苗2024-08-18
-
盐城全面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2024-08-18
-
金晶:秸秆综合利用闯出新天地2024-08-18
-
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超85%2024-08-18
-
江苏秸秆禁烧明确“四个强化”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