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陕西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利用的环境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3:57
热度:

陕西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利用的环境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人类现代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但是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越来越少

【摘要】: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人类现代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但是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时,这三种常规能源的使用方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缓解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 本文在生物质能理论与技术及相关生命周期评价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陕西关中地区的区域特点,对关中地区的生物质资源潜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生物质能利用途径及其环境影响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关中地区的能源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关中地区生物质资源的潜量分析,并考虑不同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形式,最后得出:关中地区生物质能主要利用途径为生物质发电、沼气、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等四种类型。对关中地区的四种生物质利用形式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比较研究可知,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四种利用途径对环境的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固体成型燃料沼气燃料乙醇生物质发电。 综合考虑关中地区各种生物质能利用方法的技术特点、使用方式,对环境的可能影响以及国家对生物质能的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等,适宜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发展的利用途径排序为:沼气、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燃料乙醇。关中地区应将沼气、固体成型燃料作为该地区生物质能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使关中地区生物质能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应合理布局生物质能产业;完善生物质能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优化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环境;重视技术研发和人才建设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力度。到2030年,使生物质能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能源产业。 【关键词】:生物质能 关中地区 生物质资源潜量 利用途径 生命周期评价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6;X82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1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1
  • 1.1.2 选题意义11
  • 1.2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11-15
  • 1.2.1 生物质能的概念和特点11-12
  • 1.2.2 国外生物质能发展现状12-13
  • 1.2.3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13-15
  • 1.3 生物质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15-18
  • 1.3.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15-16
  • 1.3.2 国外研究进展16-17
  • 1.3.3 国内研究进展17-18
  • 1.4 研究内容18-19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9-20
  • 1.5.1 研究方法19
  • 1.5.2 技术路线19-20
  • 1.6 特色及创新性20-21
  • 第二章 陕西关中地区生物质资源潜量及利用途径研究21-35
  • 2.1 研究区概况21-26
  • 2.1.1 自然概况21-23
  • 2.1.2 社会经济23-24
  • 2.1.3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24-26
  • 2.2 关中地区生物质资源潜量研究26-34
  • 2.2.1 农作物秸秆产量26-28
  • 2.2.2 畜禽粪便产量28-30
  • 2.2.3 林业资源及其加工剩余物30-31
  • 2.2.4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分布及产量31-32
  • 2.2.5 城镇生活垃圾及地沟油资源分布及产量32-33
  • 2.2.6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资源汇总33-34
  • 2.3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利用途径分析34-35
  • 第三章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不同利用途径的环境影响研究35-45
  • 3.1 概述35
  • 3.2 资源的影响比较35-37
  • 3.2.1 生物质发电35-36
  • 3.2.2 固体成型燃料36
  • 3.2.3 沼气36
  • 3.2.4 燃料乙醇36-37
  • 3.3 生态影响比较37-40
  • 3.3.1 生物质发电38-39
  • 3.3.2 固体成型燃料39
  • 3.3.3 沼气39
  • 3.3.4 燃料乙醇39-40
  • 3.4 人体健康影响比较40-41
  • 3.4.1 生物质发电40-41
  • 3.4.2 固体成型燃料41
  • 3.4.3 沼气41
  • 3.4.4 燃料乙醇41
  • 3.5 不同利用途径的综合环境影响比较研究41-45
  • 3.5.1 资源的影响41
  • 3.5.2 生态影响41
  • 3.5.3 人体健康影响41-42
  • 3.5.4 生物质能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建议42-45
  • 第四章 陕西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发展对策研究45-53
  • 4.1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发展的优劣势及其发展重点45-46
  • 4.1.1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发展的优劣势分析45
  • 4.1.2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发展重点45-46
  • 4.2 关中地区生物质能发展对策46-53
  • 4.2.1 合理布局生物质能产业46
  • 4.2.2 完善生物质能发展规划46-47
  • 4.2.3 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47-49
  • 4.2.4 优化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环境49-50
  • 4.2.5 探索适合生物质产业特点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50
  • 4.2.6 其他50-53
  • 结论与展望53-56
  • 1 结论53-55
  • 2 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0-61
  • 致谢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生命周期评价    赵兰;冷云伟;任恒星;李浩;

生命周期评价    樊庆锌;敖红光;孟超;

生物燃料替代石油——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李十中;

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和产业    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田宜水;

国际生物能源研究开发现状和趋势    朱万斌;李杰;袁旭峰;程序;王小芬;

清洁度在风力机生命周期环境评价中的作用    朱洪波,张俊杰,霍福鹏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    詹慧龙;严昌宇;杨照;

含氧生物质燃料的生命周期评价    易红宏,朱永青,王建昕,郝吉明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廖艳芬;马晓茜;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进展与应用探讨    洪雷;王小文;姬艳梅;梁宝翠;

基于生态价值量的关中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牛路青

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和长效机制研究    徒向东

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系统的初始条件及生物周期评价的研究    刘俊伟

生物质气化导热油传导供热烘烤烟叶研究    王喜功;杨旭亮;李仁政;赵湘江;杨晓东;周建;杜传印;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李东升;周为华;朱新开;李春燕;郭文善;

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卢燕;蒙晓琴;高婧;王哲;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及其对比分析    段宁;程胜高;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微生物发酵稻草降解非纤维素成分的工艺研究    马立安;马琴;陈启武;

生命周期评价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评述    白璐;孙启宏;乔琦;

县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中低碳高值农业技术研究——以韶山灌区在建生态循环农业园种养业发展为例    李林杰;许振成;罗琳;黄璜;李劲松;赵志彬;陈月华;何清林;

秸秆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生命周期评价    李奕阳;闫秋会;

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生命周期评价    赵兰;冷云伟;任恒星;李浩;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制备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展望    周斌;雷建国;魏然;

两种半干法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的生命周期分析比较    崔福华;史敏;陈德珍;

浅论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在云南省和东南亚国家的应用潜力    甄恩明;蔡正达;王文红;

浅论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潜力    甄恩明;蔡正达;王文红;

气动执行器与电动执行器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张璞;蔡茂林;

基于模块化思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应用    马盼虎;栾忠权;

城市土壤及植被的碳储量分析——以郑州为例    黄黎;杨俊峰;吴明作;

地热尾水热泵供热工程分析    张于峰;陈成敏;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    朱煜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陶瓷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及应用    汤亮

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李林杰

颗粒物对藻华生物的絮凝作用及其分形数值模拟研究    王洪亮

乘用车轻量化绿色效应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刘海东

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    迟本坤

木质纤维素大分子白腐菌改性机制及热解性质研究    杨雪薇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    刘轩

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    王昌海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秸秆生物发酵对日光温室辣椒越冬栽培的影响    付乃旭

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    李威

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若干法律制度研究    李斌

燃料二甲醚生命周期评价及其敏感性分析    王惠

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高宏伟

板式家具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薛拥军

面向企业低碳制造的若干信息服务技术    杨迷影

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    武民军

企业节能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张改新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何红波;姚日生;江来恩;

生物质发电燃料物流成本分析    王学锋;迟瑞娟;张义斌;周尊国;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潘泽江;曹明宏;

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李运生;

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探讨    丁兆运;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及其对比分析    段宁;程胜高;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及设备研究进展    霍丽丽;侯书林;赵立欣;孟海波;田宜水;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研究初探    郭高丽;葛英勇;熊毕华;邹栋;

生态价值的整体性研究    程宝良;高丽;

关于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思考    方升佐

    李来房柴海亮 勿日汗

    本报记者 陈玮英

    本报记者 齐慧 实习生 马磊 景益

    尹伟伦

    高怀军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    王得祥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琰珠

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    王庆日

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    蔺海明

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李卫忠

产品生命周期3E+S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冷如波

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郑海霞

中国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气态、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实验室模拟    张鹤丰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关中周边山地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与建设对策研究    王亚娟

生物柴油的试制及其在柴油机上排放特性的研究    江清阳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李敏

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    刘东生

秦岭山地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高雪玲

区域工业发展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林积泉

生态承载力度量方法与应用研究    朱环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风险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    刘强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研究    田萍萍

沈阳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功能区划    高琼

生物质直燃发电与循环经济建设    蔡树文;

生物质能利用沈阳市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能在希望的田野上    赵增立;曹经建;

瑞典、丹麦、德国和意大利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考察报告    史立山;

书讯    

欧洲三国生物质能利用考察行    刘勇

国内可再生能源文献信息    蒋崇林;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肖明松;王孟杰;

江苏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曹友军

利用延迟焦化方法处理生物质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张振华;汪华林;陈于勤;胥培军;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经济评价    田宜水;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孙丽英;

基于低碳视角下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吴珊珊;姚治君;

温室效应与生物质能利用    余春江;骆仲泱;岑可法;方梦祥;周劲松;

国外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分析    张维胜;

天津市生物质能发展展望    刘强;辛永波;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思考    吴创之;

运城市发展生物质能的思考    薛晓光;李俊波;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吴创之;

生物质(绿色能源)发电在云南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王文红;蔡正达;高奎;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应用刍议    陶邦彦;

美国开发高效生物质能加工工艺    张忠霞

生物质能替代石油工程提前起步    王娟

生物质产业:为农业开辟第三战场    农行江苏连云港分行调研组

生物质能企业 期盼新标准    本报记者 陈玮英

开创合作新领域    

国家将开展农村生物质能战略研究    记者  师晓京

“十一五”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550万千瓦    张扬

我生物质能源两年内要抢市场份额    记者 武验

北京延庆生物质能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刘爽王晶

希尔公司自主研发生物质能利用新设备    本报记者 霍峰本报通讯员 王青青

中国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    侯刚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    马占云

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农村住宅技术系统设计研究    刘文合

玉米秆及其主要组分的热解规律与生物油特征组分的定量分析    吕高金

中国与IEA国家生物质能利用比较研究    岳建芝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    陈霞

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和长效机制研究    徒向东

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的设计,试验和模拟    姚炜

生物质气化气中焦油的催化裂解研究    韦杰

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新探索    沈志远

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试验研究    方昭贤

生物质能利用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王德元

生物质热解实验及动力学研究    刘辉

固定床生物质富氧气化行为研究    刘建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