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直播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47:44
热度:134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直播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摘要】: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4.5、6、7.5t/hm24种秸秆还田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直

【摘要】: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4.5、6、7.5t/hm24种秸秆还田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直播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根系活性等指标,探讨不同麦秸还田量对直播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直播水稻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有效穗数随着麦秸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秸秆还田量在6t/hm2时,直播水稻较对照增产17.9%,过量的秸秆还田量(7.5t/hm2)导致每穗粒数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减产;秸秆还田降低直播水稻生长前期干物质的积累、叶面积指数、根系活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直播水稻生长后期的根系活性、根系吸收面积、干物质的积累和叶面积指数,过量的秸秆还田会使各项指标降低,盆栽条件下适宜的秸秆还田量为6t/hm2。表明秸秆还田量为6t/hm2有利于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水稻 直播 秸秆还田 产量 生育特性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A210266) 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27388003K11009)
【分类号】:S511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水稻直播简化栽培技术的发展,直播水稻面积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省工、省力等优点,在我国南方稻区,特别是在浙江、上海、江苏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种植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部分地区,直播已成为第一大稻作方式[1-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主要秸秆资源数量及其区域分布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    刘世平;聂新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覆盖与灌溉条件下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李全起;陈雨海;于舜章;吴巍;周勋波;董庆裕;余松烈;

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汪军;王德建;张刚;王灿;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慕平;张恩和;王汉宁;方永丰;

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朱利群;张大伟;卞新民;

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张振文;卞新民;

苏中地区直播水稻的群体生产力及氮肥运筹的效应    张祖建;谢成林;谢仁康;郎有忠;杨岚;张菊芳;朱庆森;

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刘建国;卞新民;李彦斌;张伟;李崧;

有机物料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葛立立

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特征研究进展    王青贺;董培博;吉凡;王开爽;

淮南地区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    程少武;黄志斌;

国内外生物质裂解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肖烈;张忠河;何永梅;杨国峰;尤希凤;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以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为例    杜高赞;高美荣;

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示范研究    夏柏玉;戴红霞;曾仙凤;杨光;金晓华;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    基国民;居会军;周文军;赵俊;夏玉玉;谢仁康;

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吴家旺;朱小梅;薛良鹏;汪南雁;

双辽市土壤养分演变趋势分析    张立军;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常江;蒋丽娜;徐姗;

不同秸秆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黾;杨丽娟;常青;郭艳君;宋夏夏;黄晓杰;

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道中;张成军;郭熙盛;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对秸秆进行物质与能量梯级利用的方法、效益及政策建议    于爱华;

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

生物质发电燃料成本分析    王爱军;张燕;张小桃;

沟埋还田不同埋草量对冬季稻田CO_2排放的影响    高文玲;卞新民;吴洁;郭伟;孙金福;李胜;杜磊;石建福;

江苏省两种有机物料的稻田土壤固碳有效性评价    张玉华;宋成军;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

中国农业CDM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    王英姿;黄毅斌;翁伯琦;

生物有机肥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熊又升;袁家富;沈杰;罗华二;徐祥玉;

秸秆用量对草甸褐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马丽娜;窦森;黄毅;刘永欣;陈丽珍;李慧敏;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生物质常温开模致密成型研究    闫文刚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黄永红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    高春华

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王庆芳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内陆河灌区冬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燕永新

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的探讨    赵春燕

生物质快速裂解产品深加工研究    栗晓静

连作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孙艳艳

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    刘瑜

麦收高留茬养地增产的研究    周宪明,于福祥,王福平,段云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步伐    孙皓;王礼焦;高云;倪丹;方鸿国;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宝灿;

秸秆配施不同氮量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刘善江

影响稻米品质因素及优质综合栽培技术探讨    何亚荣;耿文良;高云章;

我国畜禽粪便中氮素养分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刘晓利,许俊香,王方浩,张福锁,马文奇

秸秆还田添加氮素调节碳氮比的研究    刘臧珍,王淑敏,杨丽琳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吴树栋

中国直播稻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    章秀福,朱德峰

水稻直播技术应用现状、难点问题及对策    殷本华,孙作林

中国农田化学氮肥施用和生产中温室气体(N_2O、CO_2)减排潜力估算    汤勇华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    徐国伟

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舒丽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直播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凤博

秸秆养分释放规律及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戴志刚

直播水稻最适宜品种(系)筛选及推广应用    刘学进;徐宝玉;沙金红;

直播水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及发展策略    赵步洪;戴正元;谢成林;王宝和;陆春泉;张洪熙;

徐州地区直播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杨茂刚;贺静;

不同用种量对直播水稻产量影响初探    杜利强;吴雪源;

种好直播水稻的几点体会    李如辉;

直播水稻试验示范初报    吴昌明,项贻康

国外直播水稻生产与研究进展    薛允连

国外直播水稻生产与研究进展    臧援

高效节水覆膜直播水稻技术在河北省承德县获成功    农信

云鹏活性肥在直播水稻上的应用    邱焕岳,邱永军,陈国奇

新疆机直播水稻亩产再创新高    藏月末

直播水稻田受灾可理赔吗    燕子

温宿首次实行机械直播水稻    本报记者 吕娜 通讯员 张敏

人工直播水稻历史有望被改写    记者刘宇雄 通讯员 蒙丽 胡东生

麦后直播水稻 产量效益稳又高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姬祖琴 周其菊

新型农用纸席问世    

秸秆还田给农民带来什么?    任群

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陆春泉

江汉平原直播水稻栽培关键技术试验研究    余大龙

直播水稻成行喷播技术研究    袁成宇

直播水稻群体生产力的形成特点及其品种类型差异研究    陈明

旱直播水稻尿素氨毒害及其缓解措施研究    齐晓丽

直播水稻农艺特性及专用型丸化剂研制与作用效应研究    张岳平

13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