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水稻秸秆田间焚烧残留物的结构特征初探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37:46
热度:

水稻秸秆田间焚烧残留物的结构特征初探【摘要】:秸秆焚烧残留物(生物质炭,biochar)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对土壤的碳固定及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扫描电镜(

【摘要】:秸秆焚烧残留物(生物质炭,biochar)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对土壤的碳固定及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一系列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田间不同焚烧强度下产生的稻杆残留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田间秸秆焚烧残留物的基本理化特征与焚烧强度密切相关。焚烧强度越高,TOC含量越低,但所产生残留物中碳原子的有序度增加,其中的脂肪性成分逐渐减少而芳香性则逐渐增加。此外,有机组分对田间秸秆焚烧残留物比表面积的贡献较为显著。 【作者单位】: 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城市科学系;
【关键词】秸秆田间焚烧 结构特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3095,41271246) 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2012038)资助
【分类号】:X712
【正文快照】: 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以往,作物秸秆主要作为肥料、燃料和饲料等。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孳衍农作物秸秆过剩的问题,进一步产生了农田秸秆焚烧问题。尽管政府明文禁止田间秸秆焚烧行为,但从历年来环保部秸秆焚烧遥感监测的统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鹏;

炭化气场压力对PAN基碳纤维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联性研究    刘杰;牛鹏飞;薛岩;梁节英;

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水稻幼苗发育的影响评估    王晋;庄舜尧;曹志洪;蔡宪杰;程森;张伟峰;孙平;

纤维素在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朱琼琼;周花蕾;李文军;常志东;孙长艳;

生物炭对甜高粱形态特性的影响    李江鹏;于阳雪;孙璐;

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唐行灿;陈金林;

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评价方法    周丹丹;吴文卫;吴敏;

生物黑炭用量对赣东北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余跑兰;

生物炭对红壤菜田土理化性质和N_2O、CO_2排放的影响    何飞飞;荣湘民;梁运姗;吴爱平;刘强;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其CO_2释放的影响    柯跃进;胡学玉;易卿;余忠;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

磷酸浸渍烟杆非等温热解动力学    郑照强;夏洪应;张利波;彭金辉;刘秉国;

土壤中黑炭的积累、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的模拟研究    刘兆云

施用有机物料对农田固碳减排及生产力的影响:田间试验及整合研究    刘晓雨

生物炭对中国北方酸化土壤的改性研究    徐振华

生物质发电秸秆供应链物流成本研究    魏巧云

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研究木材类生物质热解    翁俊桀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在稻田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杨敏

多煤层含气系统识别研究    袁学旭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分解及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辛善志

生物质与褐煤共热解热重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分析    薛伟

黑碳的氧化改性及其对芳香污染物吸附行为的研究    阮楚琪

低层建筑秸秆草砖静力性能研究    聂红鑫

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唐行灿

提质褐煤表面官能团及复吸水特性研究    郑艳

生物质炭降解过程中易氧化部分定量方法及性状研究    杨旻

黑碳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氮淋失的影响    李芳芳

黑碳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李淑香

生物炭对华北高产农田土壤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鲁宁

生物炭吸附固定镉、铜效果的研究    蒋艳艳

水生态修复植物的生物质炭制备及对氨氮、磷的吸附效应    曾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