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经济效益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33:05
热度: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经济效益分析【摘要】:采用秸秆机械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稻麦秸秆沟埋量分别为2.10,1.05 kg·m-1)。设置沟埋深度20 c

【摘要】:采用秸秆机械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稻麦秸秆沟埋量分别为2.10,1.05 kg·m-1)。设置沟埋深度20 cm(D2),30 cm(D3),常规还田(CK)3个处理,分析稻麦作物从播到收生育全过程农田的成本投入与收入关系以及生态补偿来评价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对稻麦轮作田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常规还田,沟深20,30 cm机械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投入成本分别为15 423.80,18 686.89,21 585.56元·hm-2·a-1,经济总收入分别为43 038.24,47 890.57,45 721.98元·hm-2·a-1;CK,D2,D3生态功能价值分别为37 960.75,51 621.85,40 632.34元·hm-2·a-1,生态补偿价值分别为197.68,770.97,525.21元·hm-2·a-1,经济总效益分别为27 812.30,29 974.66,24 661.64元·hm-2·a-1。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较常规还田成本投入大,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获得生态补偿量,沟深20 cm的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具有更佳的经济总收入和效益,在不影响作物实际产量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开沟深度进行秸秆机械集中沟埋全量还田可较常规还田获得更高的总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秸秆集中沟埋还田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补偿 经济效益
【基金】:上海低碳农业项目(10dz1201003) 稻麦两熟碳汇倍增秸秆还田技术研究项目(CK2012-29)
【分类号】:F323.3;S233.3
【正文快照】: 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秸秆直接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水平,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的增产[1-5],提高经济效益。秸秆还田后可使作物平均增产5%~10%,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氮肥、磷肥利用率可分别提高15%~20%,30%[6-7]。秸秆常规还田的生产技术要求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表土容重和水分入渗的影响    罗珠珠,黄高宝,张国盛

超高茬麦田套稻麦秸全量自然覆盖还田对土壤肥力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顾克礼;刘世平;郭勋斌;张秀美;田文科;蒋植宝;王力扬;陈洪礼;张永泰;谢云峰;袁秦;

农业技术从产生到采用:政府、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的行为比较    黄季,胡瑞法,宋军,罗泽尔

我国碳交易的定价困境及破解思路    王修华;赵越;

低碳农业技术的尴尬:以水稻生产为例    祝华军;田志宏;

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潘玉才,钱非凡,黄卫红,陆群,沈金芳,朱恩,田仲和

平原高沙土区合理种植及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肖海涛,陈国德,姜国华,石民

四川盆地稻田多熟高效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李向东;陈尚洪;陈源泉;高旺盛;马月存;马丽;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    卢萍;单玉华;杨林章;韩勇;

不同生物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赵志强,郭鹤久,李尚霞,宫清轩,卢钰,徐秀娟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司纪升;王法宏;李升东;孔令安;冯波;张宾;

宣城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李贤胜;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无水层节水灌溉丰产沟秸秆还田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

有机肥的培肥效应及在烤烟上的作用    张联合;郁飞燕;苗艳芳;

滇西北亚高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与根系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徐宁;吴兆录;李正玲;

四川凉山盐中灌区高产稳产农田土壤培肥研究    彭世逞;吉牛拉惹;

油菜秸秆还田及肥料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武际;王静;胡鹏;李立胜;桑亚松;李红梅;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方式生态补偿标准探讨——以崇明岛东滩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为例    沈根祥;黄丽华;钱晓雍;潘丹丹;施圣高;M.L.Gullino;

不同有机肥料对日光温室土壤营养和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武春成;毛秀杰;曹霞;陈秀丽;班淑菊;陈余波;

浅析湖北省农户种植业技术需求的优先序    冯黎;关俊霞;丁士军;

浅析湖北省农户种植业技术需求的优先序    冯黎;关俊霞;丁士军;

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四川316个养猪户的实证分析    吴秀敏;

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    马爱慧;张安录;

稻秆还田配伍不同促腐剂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杨少海;张发宝;唐拴虎;黄旭;顾文杰;

农田土壤养分动态的知识模型    何兴兵;赵悦;黄丰;田兴军;

稻草还田对油菜生长、土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苏伟;鲁剑巍;周广生;李小坤;李云春;刘晓伟;

不同菌种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日光温室生产的影响    岳玲;卫向东;靳玉荣;郭俊秀;孙薇薇;李春风;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    高艳鹏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村镇住宅建设经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杨俊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    王孔敬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    霍生平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临沂烟区绿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    庞敏

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王兆伟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内陆河灌区冬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燕永新

基于国际经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郑水丽

采用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研究    宋俊芬

适应秸秆还田的多功能菌剂对冬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还田效应    李珊

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    王士超

张杂谷品种经济效益与推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张新仕

秸秆还田技术的方式及影响    李启海;

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    王颖;管清友;

Comparison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y Fields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李晶

比较优势与农业产业结构提升    杨学锋,冯晓波

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    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稻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高树芳,王果,方玲

清洁发展机制的局限性和系统风险提示    刘铮;陈波;

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    鲍健强;苗阳;陈锋;

盐碱地秸秆覆盖改土增产措施的研究    樊修武,池宝亮,焦晓燕,李东旺,张志平

旱地表土耕作效应研究    李洪文,陈君达,高焕文,王树东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    徐国伟

不同稻作模式稻田碳固定、碳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变化机制研究    展茗

稻板田免耕油菜播种机开沟部件的试验研究    罗海峰

系统论视阈下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    叶立国;李笑春;

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戴其文;

国外社区参与生态补偿的实践及经验    粟晏;赖庆奎;

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    毛锋;曾香;

生态补偿:为了山清水秀    庾莉萍;

实行生态补偿 促进和谐发展    曹云;

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现状和局限    邓燔;陈秋波;章芸;

以生态服务的价值观浅析生态补偿和生态资产经营    王海滨;邱化蛟;朱万斌;程序;

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秦艳红;康慕谊;

论生态补偿背景下的协议保护    李晟之;

土地生态补偿:模式类型、价值基础与实现路径    黄贤金;

生态补偿法学涵义的经济学分析    李永宁;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刘俊威;吕惠进;

生态补偿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严力蛟;

生态补偿制度之探究——以正外部性的生态补偿为视角    王超宇;邸永召;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述评    谢维光;陈雄;

生态补偿概念辨析    施燕;陈原笑;苏倪;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任诗君;

基于生态补偿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    陈逸;黄贤金;胡初枝;

北京市森林的生态服务与生态补偿    李文华;

浙江生态补偿走向制度化    

环保总局:生态补偿试点将在四领域展开    顾瑞珍丁冰

我市4个县(市)区获省政府生态补偿    记者 王立忠

生态补偿尚需平衡多重利益    本报记者 徐琦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刘晓峰

生态补偿:不可忽视的责任    孔志峰

《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启动    记者 宋时飞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    记者 买天

区域性草原生态补偿定调    本报记者 王尔德

神农架特色产业发展受益生态补偿    魏家锋

生态补偿量化方法及其市场运作机制研究    黄立洪

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    宋蕾

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    余璐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刘丽

多时空尺度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金艳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黄润源

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    王燕

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    何承耕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    尤艳馨

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    马爱慧

生态补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林燕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周劲松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陈孜

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及应用    葛丽燕

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张慧

苏州生态补偿评估    薛友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付二光

西南山地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何欣

陕西秦巴山区生态补偿研究    张建肖

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初步研究    闫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