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3:23
热度:

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应用研究【摘要】:本课题在活性污泥1号模型和Takacs沉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反应器原理,构建了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采用C++语言开发了活

【摘要】:本课题在活性污泥1号模型和Takacs沉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反应器原理,构建了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采用C++语言开发了活性污泥系统模拟程序,并采用COST Simulation Benchmark对其进行了校验,最后应用模拟软件对吴忠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模拟。 在城市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生物反应器和沉淀池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生物反应模型和沉淀模型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模拟的关键。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泥1号模型和Takacs分层沉降模型中的各种关系表达式,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系统模型的构建,然后将各种关系表达式转化为计算机语言,选择合适的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求解系统中各参数,实现系统模拟。 根据模型中对进水组分的划分,规范进水中各组分的测定方法。采用所论述的方法测定了吴忠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污水水质;初步确定吴忠市污水处理厂的模拟流程,进行了稳态和非稳态模拟分析。给出了进水流量水质波动情况下的出水水质情况,模拟结果与实际检测的平均误差小于15%;针对吴忠市污水处理厂具体情况,给出了污泥回流比、混合液回流率和污泥龄的控制策略,其结果对吴忠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由活性污泥1号模型与二沉池分层沉淀模型组成的活性污泥系统综合模型的模拟程序能够很好地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过程的运行,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管理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在我国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系统 数学模型 系统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703
【目录】:
  • 1 绪论8-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2
  • 1.3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发展与应用12-18
  • 1.3.1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发展12-14
  • 1.3.2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国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14-16
  • 1.3.3 国内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应用16-18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18-19
  • 2 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19-45
  • 2.1 活性污泥1号模型19-32
  • 2.1.1 模型的格式20-22
  • 2.1.2 模型的理论基础22-23
  • 2.1.3 模型的假设和限定23-24
  • 2.1.4 模型使用的局限24
  • 2.1.5 模型污水水质特性及组分划分24-28
  • 2.1.6 模型反应过程28-29
  • 2.1.7 模型参数29-32
  • 2.2 沉淀模型32-38
  • 2.2.1 Takacs沉降速度模型33-36
  • 2.2.2 分层沉淀模型36-38
  • 2.3 活性污泥法反应器理论模型38-43
  • 2.3.1 完全混合间歇反应器39-40
  • 2.3.2 连续流搅拌池反应器40-41
  • 2.3.3 推流反应器41-43
  • 2.4 活性污泥系统综合模型43-45
  • 3 活性污泥系统模拟程序编制45-64
  • 3.1 建模方法45-47
  • 3.2 模拟工艺流程及程序结构图47-49
  • 3.2.1 工艺流程47-48
  • 3.2.2 程序结构图48-49
  • 3.3 模型修正与简化49-50
  • 3.4 模拟程序计算方法50-58
  • 3.4.1 物料平衡方程50-55
  • 3.4.2 计算流程55-56
  • 3.4.3 计算方法56-57
  • 3.4.4 积分步长57-58
  • 3.5 计算程序校验58-64
  • 3.5.1 校验基准58-62
  • 3.5.2 校验结果62-64
  • 4 入流组分的实验测定64-68
  • 4.1 含碳有机物的测定64-66
  • 4.2 含氮物质的测定66
  • 4.3 测定结果及分析66-68
  • 5 模拟程序应用68-86
  • 5.1 吴忠市污水处理厂简介68-70
  • 5.2 吴忠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结果模拟70-80
  • 5.2.1 模型参数确定71-73
  • 5.2.2 稳态模拟结果及分析73-75
  • 5.2.3 非稳态模拟结果及分析75-80
  • 5.3 吴忠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分析80-86
  • 5.3.1 污泥回流比80-82
  • 5.3.2 混合液循环率82-83
  • 5.3.3 污泥龄83-86
  • 6 结论及建议86-88
  • 6.1 结论86-87
  • 6.2 建议87-88
  • 致谢88-89
  • 参考文献89-94
  • 附录9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模拟-ASM2D    王鹏

活性污泥模型NO.1及“SSSP程序”在中国污水厂适用性的初步探讨    汪慧贞,曹秀芹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季民,霍金胜,胡振苓,马文杰,刘文亚,张宝祥

污水处理厂运行模拟、预测软件的应用    施汉昌,刁惠芳,刘恒,王玉珏,柯细勇

AS M1中化学计量系数的测定与计算    甘立军,刘建勇,顾国维,李咏梅

EFOR 程序的仿真模拟功能应用研究    陈立

ASM1中污水水质参数与化学计量系数的估测    王波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研究应用进展与问题讨论    李茹莹,季民,任智勇,胡振苓,马文杰

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中异养菌产率系数的测定    宋文清,杨海真

浅谈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    吴立清,吴云

UASB-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丁凯;詹忠庆;

谈水在生态住宅中的可持续利用    张影;

处理条件对粉煤灰在含铬废水中除铬效果的影响    邹海明;严家平;花树佳;

环境法制观念论    王燕,顾小琳

基于“绿色化学”的医药高职实践教学整合模式的探索    丁勇,沃联群

盐土粘细菌NUST03的非活性菌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朱斌;颜延宁;

利用统计技术降低腈纶二沉池出水悬浮物浓度    曹文彬;

制药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郝醒华,王冬香,郝锦生

卷烟生产废水治理途径初探    郝醒华,高晶,沈玲,陈立春

基于水环境容量调控的盘龙江水质达标治理措施探讨    傅强;杨常亮;刘卫红;杨桐;杨亮秀;袁琳娜;

膨化稻壳对Cu~(2+)、Pb~(2+)、Zn~(2+)的吸附特性研究    罗小庆;罗学刚;林晓艳;罗安凯;梁宣;邓再芳;

生物质吸附材料混凝法处理选矿废水研究    李玲;罗学刚;刘曌;李怡;

污水处理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于广平;苑明哲;赵海燕;

对我国污水资源化的思考    王建新;

浅析我国农村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落志筠;

天津市水污染现状及对策浅论    赵翌晨;

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所处流域水体污染治理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赵春雨;

轧钢浊环水处理系统改进及应用    邢瑶;王春燕;何有光;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浅析    周鑫;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不同生态因子下LMBR处理制药废水运行效能及数学模型    白羽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许文来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自动呼吸—滴定测量系统开发及其在监测短程硝化反硝化中的应用    张欣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玉米深加工过程废水处理及回用模式研究    高磊

铵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刘琼琼

活性污泥过程生物除磷模型参数的可识别性及优化估计    张天

镀镍废水的处理回用技术研究    李家业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诊断及优化运行研究    肖伟

高效集成生物反应器(HCR)的开发研究    徐翠

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关分派

旁侧化学除磷-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工艺的研究    罗彦章

高原城市生活污水KMTS处理站的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研究    黄秋香

非均相类Fenton试剂的制备及其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郭晶晶

聚铁基改性复合絮凝剂PFDMS的合成与絮凝性能研究    王瑞波

绵阳塘汛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开发研究    邓光明

PDAC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马玉洁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    卢培利,张代钧,刘颖,王飞

间歇曝气活性污泥系统神经网络水质模型    郭劲松,龙腾锐,高旭,黄天寅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季民,霍金胜,胡振苓,马文杰,刘文亚,张宝祥

ASM模型易降解COD的物理化学测定法    陈莉荣,王利平,彭党聪

二沉池的数学模型及瞬变响应特性模拟研究——瞬变响应特性    黄勇,杨铨大,王宝贞

EFOR 程序的仿真模拟功能应用研究    陈立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与发展    彭永臻,高景峰,隋铭皓

活性污泥法2号模型(ASM2)简介    吴俊奇,汪慧贞

废水特性鉴定的批量OUR法试验研究    黄勇,李勇

城市污水处理厂动态模拟研究    杨青,刘遂庆,甘树应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系统模拟    李志颖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模拟预测及设计(ASM2)    任海英

基于ASM3的活性污泥模型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李玉新

基于ASM2的活性污泥法数学建模及模型参数校正    秦亚桐

生物絮凝—再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数学模拟    赵二燕

CIBR工艺数学模型及模拟研究    黄民清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参数校正    夏伟

针对酿酒厌氧出水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及其数学模拟    祁伟乐

活性污泥模型NO.1及“SSSP程序”在中国污水厂适用性的初步探讨    汪慧贞,曹秀芹

活性污泥过程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    张晶,姚重华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季民,霍金胜,胡振苓,马文杰,刘文亚,张宝祥

污水处理厂运行模拟、预测软件的应用    施汉昌,刁惠芳,刘恒,王玉珏,柯细勇

EFOR 程序的仿真模拟功能应用研究    陈立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发展和使用    汪慧贞,吴俊奇

活性污泥过程数学模型进展    姚重华,刘勇弟

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黄勇,杨铨大,王宝贞,聂梅生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与发展    彭永臻,高景峰,隋铭皓

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的探讨    刘志强,李永秋,苗群

活性污泥系统非平衡增长理论及其应用    彭党聪,王志盈,袁林江,任勇翔

活性污泥系统的回流污泥量控制策略    邹亮,曾光明,黄国和,李建兵,谢更新,刘鸿亮

化工厂污水活性污泥系统的营养盐比例优化    张舵;王恺;洪梅;

低温对活性污泥生物群落优势种的影响    杨秀芬;管越强;霍培书;周可新;张昭伟;

好氧与厌氧交替的活性污泥系统    周帆;

Cu~(2+)和Cr~(6+)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冲击影响研究    许燕滨,孙水裕

玉米浸出液强化活性污泥系统处理焦化废水    方一丰;蔡兰坤;林逢凯;陆柱;

活性污泥系统仿真软件的研究进展    周振;吴志超;顾国维;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蔡琳娜;

浅析活性污泥上浮的原因及其控制    李亚莹;

处理水回流法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孙树海;孙光跃;

活性污泥系统辐流式二沉地高度计算    孙力平;王蕾;

基于ToxTell生物传感器的Cu~(2+)/Zn~(2+)冲击活性污泥系统分析    王鑫;王学江;

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氧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刘超彬;乔俊飞;张芳芳;

基于增长型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过程溶解氧控制    甄博然;韩红桂;乔俊飞;

关于需氧转换系数的讨论    廖文贵;廖钧;袁琳;

泥龄与延时曝气工艺浅析    王效承;雷学波;

高效生物处理技术    Allan M.Springer;徐蓉裳;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价、调节与控制    徐亚同;

低溶解氧对活性污泥系统降解有机物和脱氮性能的影响    梁祝;

美华博大水处理技术受化企青睐    特约记者 高艳

氨氮标准控制将重在执行    本报记者 陈湘静

水中纳米TiO_2特性及对SBR活性污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杨晓南

内分泌干扰物4-t-辛基酚的生物去除及机理研究    刘易

水力条件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影响    冯骞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自动化控制及工艺性能研究    董国日

基于计算智能方法的活性污泥系统的模拟、评价和优化    方芳

胞外聚合物及其表面性质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    龙向宇

高盐含酚废水生物处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王平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万琼

水解酸化-UNITANK-BAF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郎咸明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生物脱氮模型及模拟研究    鞠兴华

模糊控制理论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    张博

氮磷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于振波

不同价态铬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固、液相分配规律及其对系统影响的研究    李玉胜

钙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    樊艳丽

活性污泥系统中进水水质COD模型组份对氧传递行为的影响研究    傅贤伟

三价砷对SBR活性污泥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三价砷氧化菌的筛选研究    刘奉滨

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在吴忠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    方世昌

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应用研究    杨晓明

活性污泥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周振

活性污泥系统中好氧反硝化的初步研究    杨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