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15
热度:301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摘要】:土地渗滤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等优点。但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在赣南地区使用红壤

【摘要】: 土地渗滤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等优点。但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在赣南地区使用红壤做为填料存在各种问题,如渗透率低、有机物含量少等。当在红壤中混合一定比例的煤渣时可改善其性能,煤渣属于固体废物,以废制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主要考察了红壤、煤渣等做为渗滤填料的特性。将煤渣与红壤以两种不同的混合方式装填到土地渗滤系统中,考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尤其是对富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并尝试加大水力负荷,提高土地系统的处理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研究了煤渣和红壤渗透性和吸附能力,煤渣对磷的吸附能力是红壤的2.5倍,沙的5倍,同时煤渣的渗透性能是沙的2倍。红壤的渗透性能极差,仅为煤渣的1%左右。 2)设计了四个小型的土地渗滤系统的装置,分别为:A装置煤渣红壤完全混合装填,混合比例为4:5;B装置红壤和沙分层装填,体积比为4:5;C装置煤渣红壤分层装填,红壤的装填总厚度要大于煤渣,填装比例同B;D装置采用纯红壤装填。其中,C和D装置为对照组。 3)实验表明,采用煤渣做填料的A、C装置要比两个对比装置出水效果好,并且能够在10cm/d下正常运行。D装置在10cm/d堵塞问题严重不得不停止运行,C亦能够在10cm/d正常运行,但出现堵塞次数要明显多于两个煤渣装置,出水效果亦不佳。 4)5cm/d和10cm/d两个不同的水力负荷下,A、B、C对COD的去除率都达到了85%以上,对磷的去除率都达到了95%以上。 5)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范围在31~69mg/L。5cm/d时所有装置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都较为理想,出水氨氮很低,A:0.00~12.55mg/L,平均为3.6mg/L;B:0.00~31.05mg/L,平均为12.80 mg/L、C:0.00~14.05mg/L平均6.3mg/L;D:0.00~28.05mg/L平均12.2mg/L;A和C的氨氮去除率要高于B和D。出水中硝氮含量过高10.22mg/L ~80.37mg/L,氨氮含量极小。原水中硝酸盐氮含量较低1%~18%,但是出水中硝酸盐氮占有很高的比例95%以上。 【关键词】:土地渗滤系统 生活污水 填料 煤渣 红壤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第一章 前言8-23
  •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8-9
  • 1.2 土地渗滤系统9-13
  • 1.2.1 土地渗滤系统的工艺特性9-10
  • 1.2.2 土地渗滤系统的水质净化特征10
  • 1.2.3 土地渗滤系统的影响因素10-12
  • 1.2.4 土地渗滤系统对环境的影响12-13
  • 1.3 土地渗滤系统除污机理13-15
  • 1.3.1 物理机理13
  • 1.3.2 化学机理13-14
  • 1.3.3 生物作用机理14-15
  • 1.4 土地渗滤系统的类型15-16
  • 1.4.1 标准构造土壤渗滤沟15
  • 1.4.2 毛管浸润法15
  • 1.4.3 MSL 多层土壤渗滤系统15-16
  • 1.5 土地渗滤系统与污水资源化16-19
  • 1.6 当代土壤填料的发展19-21
  • 1.7 煤渣的性质和应用21
  • 1.8 研究的内容21-23
  • 1.8.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2
  • 1.8.2 研究内容22-23
  • 第二章 试验药剂、设备与研究方法23-31
  • 2.1 实验室药剂与仪器23-25
  • 2.2 进水水质25-26
  • 2.3 填料性质实验26
  • 2.3.1 渗透系数的测定26
  • 2.3.2 填料对磷的静止吸附实验26
  • 2.4 实验装置26-27
  • 2.5 实验参数的确定27-29
  • 2.5.1 水力负荷的确定27-28
  • 2.5.2 装填方式的确定28
  • 2.5.3 污水投配方式28-29
  • 2.6 实验材料与装填方式29-31
  • 2.6.1 实验材料29
  • 2.6.2 装填方式29-31
  • 第三章 填料的选择和性质的研究31-40
  • 3.1 天然红壤的理化性质32-33
  • 3.2 煤渣的理化性质33-35
  • 3.3 填料性质的研究35-39
  • 3.3.1 填料渗透性的比较35-36
  • 3.3.2 填料对磷元素吸附性能比较36-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煤渣配合红壤作填料的土地渗滤系统实验研究40-50
  • 4.1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40-41
  • 4.1.1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有机物去除效果40-41
  • 4.1.2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有机物去除效果机理分析41
  • 4.2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去除磷的分析41-43
  • 4.2.1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磷的去除效果42
  • 4.2.2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磷的去除效果机理分析42-43
  • 4.3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氮元素去除效果分析43-48
  • 4.3.1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氨氮去除效果44-45
  • 4.3.2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硝酸盐氮效果分析45-47
  • 4.3.3 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氮元素去除机理分析47-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水力负荷对煤渣红壤渗滤系统出水效果的影响50-56
  • 5.1 水力负荷对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50-51
  • 5.2 水力负荷对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中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51-52
  • 5.3 水力负荷对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氮元素的去除效果的影响52-54
  • 5.3.1 水力负荷对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52-53
  • 5.3.2 水力负荷对红壤煤渣土地渗滤系统中硝酸盐的影响53-54
  • 5.4 本章小结54-56
  • 第六章 结论56-58
  • 6.1 结论56-57
  • 6.2 改进的建议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附录A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63-64
  • 附录B 水质分析方法64-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浅议城市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中的土地处理系统    黄玮,汪翙

土壤渗滤处理三格化粪池粪液的可行性论证    宋伟民,卢纯惠,李锦梅

人工土层快滤系统主要设计参数优化研究——去除COD的参数优化    郭伟,李培军,台培东,尹炜,李海波,许华夏

江西红壤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措施效益之研究    张贤明,董文达,李德荣,刘士余

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

土壤pH对硝酸根还原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    封克,王子波,王小治,张素玲,汪晓丽

地沟式污水土地处理+人工湿地中植物对磷的去除效果    史莉,张笑一,刘春丽,关小满,彭润芝

油气集输站场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郭俊;

模拟土柱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汪金舫

煤渣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与工艺设计    王亚龙,刘秀平,户志杰

污水土地生态处理脱氮机理与效率的研究    关小满

地下渗滤系统改善园林景观水的研究    王绍春

花生连作土壤及根际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及与产量的相关    封海胜,万书波,左学青,成波

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法存在问题的改进    雷颉;胡丹;乐萍;

全国主要土壤对铜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包亚强;魏立安;梁东丽;廖城城;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评价    夏铁骑;

PVAF 交换纤维对酸性染料的脱色性能研究    石宝龙,李海英

臭氧氧化分解污泥的试验研究    王琳,孙德栋

城市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要点初探    孙英杰;何亚红;宋旭鹭;戴小倩;

辽河流域土壤镉有效性的地球化学研究    彭雨敏;凌爽;

西宁市几种蔬菜中铜污染的调查    祁玥;

环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谢龙莲,陈秋波,王真辉,刘小香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人工快渗技术在受污染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赖梅东;刘欢;张海凤;梅立永;李旭宁;

高镉地质背景下富硒土壤的生态效应    宋明义;岑静;黄春雷;胡艳华;周宗尧;郑文;刘军保;

应用16S rDNA克隆文库解析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细菌种群多样性    马鸣超;姜昕;李俊;王静;

生物渗滤床处理养殖废水的技术经济性研究    王守伟;祝明;赵燕;朱百泉;万波;

化学萃取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综述    漆静娴;王鹤立;

循环经济背景下水资源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王明远;

腐植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闫玉敏;黄占斌;景生鹏;颜丙磊;毛雨;

复合污染土壤中菠菜对Pb、Cd、Cu、Zn吸收和累积规律的研究    韩美清;王路光;赵琪;卢虹;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    郑光辉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对应关系和定量模型研究    赵科理

我国典型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转化与迁移特征研究    郑顺安

土壤镉污染及农艺调控对苹果树体镉积累影响的研究    于祎飞

桂中岩溶区铁锰结核土的重金属富积特征及对旱地作物毒害研究    唐建生

河流渗滤系统中BTEX污染去除机理研究    马燕

融合多元环境因子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水平遥感评估模型    刘美玲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土壤质量研究    张宏芝

小兴安岭泥炭沼泽植物区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张阳武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三峡库区两种森林中土壤细菌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关系    田晓堃

土壤渗滤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田立

郑州两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形态调查及铜、铬分析方法研究    王林晓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    李梦红

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王庆芳

土壤自净化特性及公路导排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李海

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杨静

甘肃省干旱灌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马铃薯连作的关系    牛秀群

硅酸盐细菌的选育及其在生物脱硅中的应用研究    侯银臣

湿地保护 任重道远    赵学敏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要素分析    孙金华,颜志俊,倪深海

土壤净化功能的原理及其利用    陈玉成

人工湿地植物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    黄时达,杨有仪,冷冰,钱骏,任勇,李国文,任朝晖

制药污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杨现斌,龚跃法,苏瑞强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郭笃发,陈友云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鸡粪污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周庆江;诸荣芳;谈建忠;

灌溉施肥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研究    张思聪,吕贤弼,黄永刚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规划初步研究    顾丽娜

氮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研究    王超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相关机理研究及实践应用    郝桂玉

3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