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垃圾压缩站污水的生物强化处理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09
热度:

垃圾压缩站污水的生物强化处理【摘要】:垃圾压缩处理是大城市所有垃圾处理方式的预处理,其目的为减小垃圾体积、便于运输和后续的处理和处置,但垃圾在挤压过程中会产生垃圾压缩站污水。这种污

【摘要】: 垃圾压缩处理是大城市所有垃圾处理方式的预处理,其目的为减小垃圾体积、便于运输和后续的处理和处置,但垃圾在挤压过程中会产生垃圾压缩站污水。这种污水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大,属于较难处理的污水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垃圾压缩站污水的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十分成熟和完善的处理方法。 天津某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压缩站污水,随季节不同,其水量在40-100t/d波动。污水浓度最大时,COD约为18000 mg/L、NH3-N约为750mg/L。由于该中转站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每天需将污水运至污水厂进行处理,处理费用很高。针对该垃圾中转站的情况和污水的水质,本论文将生物强化技术作为工艺核心,确定了“厌氧-好氧+生物活性炭法”的二级生物处理后续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通过小试研究,确定了该工艺较适宜的运行条件。 厌氧-好氧实验结果表明:按5%的体积比投加的菌株A1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在厌氧和好氧处理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强化效果,经过厌氧8h-好氧6h的处理,较空白对照实验,厌氧出水COD去除率提高了40%;好氧出水NH3-N去除率提高了27%,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深度处理后的最终出水COD35mg/L、NH3-N15 mg/L,达到该垃圾中转站对回用水COD和NH3-N的要求。其适宜工艺条件为采用颗粒型活性炭、炭水体积为2:3、反应时间为1h和摇床转速为150r/min。 根据小试研究的结果,完成了流量为100t/d的垃圾压缩站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关键词】:生物强化 垃圾压缩站污水 生物活性炭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22
  • 1.1 垃圾压缩站污水处理概况8-10
  • 1.1.1 垃圾压缩站污水的产生8-9
  • 1.1.2 垃圾压缩站污水的水量和水质特点9-10
  • 1.1.3 垃圾压缩站污水的处理现状10
  • 1.2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0-13
  • 1.2.1 生物强化技术的提出和特点10-11
  • 1.2.2 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理11-12
  • 1.2.3 生物强化系统的作用效果12-13
  • 1.3 高浓度含氮废水的脱氮技术13-17
  • 1.3.1 水体中氮的危害13-14
  • 1.3.2 废水脱氮研究14-17
  • 1.4 深度处理17-20
  • 1.4.1 污水资源化17-18
  • 1.4.2 深度处理工艺18-20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20-22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20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20-22
  • 2 垃圾压缩站污水生物强化实验研究22-37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22-32
  • 2.1.1 实验用水来源、水质和水量22
  • 2.1.2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和仪器22
  • 2.1.3 实验所用菌株22-29
  • 2.1.4 实验污泥来源和生物强化29-30
  • 2.1.5 实验方法30-32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32-36
  • 2.2.1 实验温度的确定32-33
  • 2.2.2 污水稀释倍数的确定33
  • 2.2.3 停留时间的确定33-34
  • 2.2.4 生物强化效果34-36
  • 2.2.5 菌株的长效性和优势性36
  • 2.3 本章小结36-37
  • 3 垃圾压缩站污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37-44
  • 3.1 垃圾压缩站污水深度处理实验37-41
  • 3.1.1 深度处理实验目的和意义37
  • 3.1.2 生物活性炭(BAC)深度处理技术的产生及机理37-38
  • 3.1.3 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方法的影响因素38-41
  • 3.1.4 深度处理实验研究的方法41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41-43
  • 3.2.1 活性炭投加量的确定41-42
  • 3.2.2 反应时间的确定42
  • 3.2.3 溶氧浓度的确定42-43
  • 3.3 本章小结43-44
  • 4 垃圾压缩站污水处理工艺设计44-55
  • 4.1 垃圾压缩站污水处理工艺44-50
  • 4.1.1 设计目的44
  • 4.1.2 各工艺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求44-50
  • 4.2 垃圾压缩站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参数50-54
  • 4.2.1 进水水质50
  • 4.2.2 各工艺参数确定50-53
  • 4.2.3 工艺流程图53-54
  • 4.3 本章小结54-55
  • 5 结论55-56
  • 6 展望56-57
  • 7 参考文献57-62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2-63
  • 9 致谢6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给水深度处理中臭氧副产物的产生及控制    申石泉,叶恒朋,陆少鸣,许超伟

臭氧组合工艺去除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的效果    吴红伟,刘文君,王占生

城市生活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研究    杨先海;吕传毅;

同时好氧厌氧法处理垃圾压缩站废水    路江涛;周少奇;陆伟东;张鸿郭;

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的生产性实验    马放,李伟光,王宝贞,王勇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除微污染有机物的实验研究    马放,王宝贞,孙建平

膜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朱淑飞,钱钰,鲁学仁

城市饮用水膜处理技术    王琳,王宝贞,杨鲁豫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安全性研究    张金松,董文艺,张红亮,范洁,马军

住宅小区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薛文珍,甘县辉,汪永辉,余阳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及其相关性分析    帖靖玺

水产用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及菌株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    张锦亮

翻转装箱式生活垃圾压缩中转设备研究    曹修生

超滤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王冠平,施汉昌,杨再高,许建华

EF-Feox工艺处理六氯苯废水的技术分析    解清杰,卢娜,王琳玲,陆晓华

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钟梅英,张文艺

啤酒废水中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研究    周健;方春玉;张会展;

生物膜法除磷的研究进展    王建翔;陈洪斌;何群彪;屈计宁;

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峻岭;吴正高;赵宗升;

常温短程内源反硝化生物脱氮    王少坡,彭永臻,于德爽,张艳萍,胡建阁

曝气充氧中氧总传质系数的探讨    赵静野;郑晓萌;高军;

分级式除磷脱氮工艺探讨    龙北生,聂熹,赵勇胜,崔志新

两级SBR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效果实验研究    聂熹;田曦;

出水循环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效能    何连生;刘鸿亮;席北斗;朱迎波;

水体中磷的转化与循环    左梅梅;王华军;丁昭霞;

复合式土壤处理系统净化高速公路附属区污水工程示范    邓辅唐;卿小燕;邓辅商;孙佩石;陈汝才;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张向怡;秦立娟;

浅谈中水利用    周栋;

臭氧污水治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周志刚;李杰;

异养硝化及其在脱氮工艺中的研究    赵彬;林燕;何义亮;

微波催化氧化法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条件研究    孙大贵;陶长元;刘作华;杜军;刘仁龙;曹渊;

A/O中试工艺亚硝酸氮积累现象的讨论    吴学蕾;王淑莹;马勇;彭永臻;王璞;

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遗址微生物研究    赵振鐻;肖璘;孙杰;

六氯苯模拟废水的处理及其污染沉积物的修复研究    解清杰

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及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开发应用研究    胡明忠

对苯二甲酸二乙酯(DTP)及聚酯(PET)纤维生物降解性研究    张健飞

光催化降解饮用水中几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影响因素及降解机理的研究    潘海祥

高效菌降解造纸黑液木质素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孙先锋

农业土壤中化肥氮的形态转化机理及其调控研究    冉炜

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何苗

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    王平

氯代有机物在辽河沉积物中缺氧脱氯特性及QSPR研究    赵慧敏

焦化废水亚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研究    唐光临

红曲霉B_3降解金霉素废水的特性研究    何瑜

膜生物反应器—低压反渗透处理洗浴废水回用的研究    陈和平

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初探    何小燕

高压脉冲放电/TiO_2协同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志刚

电镀漂洗废水的处理及其中镍的回收研究    冯镜元

水解酸化+好氧膜生物工艺处理弹药销毁废水的试验研究    郭新超

生物膜内亚硝化过程及反硝化特性研究    张小玲

高含氮化纤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王晓霞

缺氧-SBR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温桂照

垃圾渗沥液物化生化法处理试验研究    胡慧青

芽胞菌对养鱼水质影响的研究    丁雷,岳永生,李贵杰,张钧利,魏联果,刘金凤

枯草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研究    刘颖,丁桂珍,胡传红,缪礼鸿,潘志祥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蒲红宇,胡兆群,王福强

饲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研究Ⅰ.需氧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任守让,王瑞霞,隗晓薇,马西艺

以碱性蛋白酶发酵渣制备蛋白饲料的研究    张西宁,许培雅

生物水净化剂对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作用初探    胡菊香,吴生桂,邹清,陈金生,胡小健,胡传林

养殖场底泥中芽孢杆菌属细菌的生态学研究    王亚南,彭志英,刘双江

施用芽孢杆菌对虾池底泥细菌群落的影响    林亮,李卓佳,郭志勋,杨莺莺,林小涛,贾晓平

SBR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张文艺,钟梅英

纳米TiO_2/S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漂白废水中的苯酚    汪媛媛,周国伟,李世彤,李书平

城市生活垃圾压缩和分选技术及机械设备研究    杨先海

新型垃圾压缩站像座小别墅    

广州筹建首个地下垃圾压缩站    

广州市垃圾压缩站周围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黄蓓,胡前胜,陈成章

污水除磷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卢宁,王世和,杨小丽

住宅小区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薛文珍,甘县辉,汪永辉,余阳

“污水除磷脱氮技术”高级研修班在津举行    本刊编辑部

污水除磷技术    邓聪,邓春玲,杨育喜,宁平

垃圾压缩站压缩污水污染防治对策    周劲风,李耀初,张淑娟

广州市治理垃圾压缩站    

城市生活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研究    杨先海;吕传毅;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一种高效经济的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工艺    朱明权;

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影响因素初探    董泽琴;

高浓度含磷废水的治理技术    冯昭华;

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污泥液、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技术    胡维杰;

垃圾压缩机综述    何庆;孙文明;王启路;

微生物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黄小兰;陈建耀;

传统造纸工业常见废水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郑逆;唐仁云;

强化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新居也有垃圾压缩站    本报记者 康庆

广州垃圾压缩站将彻底变脸    袁效安

一桩好事,为何惹来市民不解?    南方日报记者 廖奕文 特约通讯员 余佳锐

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压缩站建成    记者 马昭 实习生 杨问侠

我市自主研发垃圾压缩站“服役”    本报记者 王建喜 通讯员 高涛

全力擦亮文明城市“名片”    董明 记者 许晓楠

金牛区:城市管理提升新引擎    本报记者 康庆

事事相连居民心    本报记者 黄福兴 通讯员 梁仪有 余春利

莱城区多管齐下狠抓农村环境整治    通讯员 张奎

老8区昨启用第4代垃圾桶    记者 叶平生 通讯员 徐桂林、蒋明

SBR法生物强化处理低温低C/N比污水的研究    马秀兰

类水滑石吸附和蓝铁石沉淀回收污水中磷的研究    程翔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dUBF-CW耦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李晓东

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温室气体的释放研究    王金鹤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KMnO_4与FeSO_4联用去除水中磷的效能与机理    刘可

颗粒污泥用于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中磷回收技术研究    黄宇

KMnO_4与FeSO_4联用去除水中磷的效能与机理    刘可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双酚A和磷酸盐的效能研究    马维超

基于局部条件的资源分配网络及污水除磷控制的研究    齐文远

镧—铁复合氧化物污水除磷及其真空再生的研究    刘艳冰

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合流污水水质水量时空分布研究    徐志恒

污水土地生物过滤处理的试验研究    王晗

A_2N系统污水污染物去除及DPBs污泥特性研究    杨欢

稻田系统处理农村污水设计及效果和影响研究    胡轶

微孔硅酸钙的制备及其污水除磷性能研究    李品君

A~2/O工艺处理工业园区复合污水的试验研究    于宝军

A~2/O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磷的赋存形态及除磷机理的研究    邴帅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污水生化过程建模的研究    梁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