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不同微生物优势下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比较与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0:31
热度:

不同微生物优势下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比较与研究【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和不断投入,各地的污水处理厂相继投产运营。这一批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虽然拥有崭新的在线仪器,但却缺乏对

【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和不断投入,各地的污水处理厂相继投产运营。这一批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虽然拥有崭新的在线仪器,但却缺乏对在线仪器的统一管理系统和处理效果评价系统。就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而言,其运行的功能好坏、发展趋势判断、恢复功能确认等,最好的判断依据就是直接对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进行功能判断,这就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判断方法。但是在实践运用中,这方面的研究不多,由于涉及学科关于微生物学。使得环境专业人员在理解、掌握和综合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现有在稳定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池体,在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BAF,Cass工艺下,通过设定不同微生物占优的情况下,研究各种微生物占优的情况下对生物反应池处理效果的影响。 利用长期收集到的日分析数据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对四种城市污水处理中工艺过程的池体的原生动物优势池体和后生动物优势池体进行分析,包括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Cass工艺和BAF工艺四种工艺。研究中发现工艺而言四种工艺各有优劣,每种工艺都比较容易稳定在原后生动物之间某个数量平衡的区间,造成的是每种工艺对某种物质的去除率会相对比较高、稳定性也会很好,但是同时对其他物质就会出现比较低的处理效果也会很一般。氧化沟强化的是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的去除,三沟式氧化沟强化的是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氨氮的去除,Cass工艺强化的是悬浮物和总磷的去除,而BAF的生物曝气池最大的优点就是占地面积小。 就处理效果而言,在后生动物占优势下的工艺池体对氨氮的去除率能保持95 %以上。而原生动物占优势下的工艺池体对氨氮的去除率只能保持在80 %以上。区分原后生动物,在80-95 %之间多为原生动物占优势,而95 %以上的多是后生动物占优势。活性污泥法的后生动物占优势池体基本都能保持在80 %以上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而原生动物占优势的池体能只能保持65 %以上。所以要是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在65-80 %之间的多是原生动物占优势,而80 %以上的话就要镜检之才能区分。而对于生物膜法的池体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都是保持50-90 %之间,很难由此区分原后生动物。要从总磷的去除率去区分原后生动物的话基本上不大可能。从几种工艺上来看都不难看出:虽然菌体对总磷有去除效果,但是出水的总磷浓度都比较稳定在1.0mg/L左右,进水总磷越高去除效果越好。同时要从悬浮物的去除率去区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话基本上不大可能。不过从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活性污泥法对悬浮物的去除率都能保持在80 %以上,而生物膜法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只能保持在40-80%之间。要从pH去区分原后生动物的话基本上不大可能。原后生动物基本都喜欢生活在pH6.5-7.5之间中性的环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微生物 处理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活性污泥法与其它处理方法的比较12-13
  • 1.2.2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适应性13
  • 1.2.3 活性污泥性状分析法的困难与机遇13-15
  • 第二章 微生物的特征、分类、观察方法和优势设定15-24
  • 2.1 微生物的特征15
  • 2.2 原生动物15-18
  • 2.2.1 原后生动物分类16
  • 2.2.2 原生动物的增长和环境条件16-17
  • 2.2.3 代表性原生动物特征17-18
  • 2.3 微型后生动物18-19
  • 2.3.1 代表性后生动物特征18
  • 2.3.2 后生动物观察与活性污泥功能性状的关系18-19
  • 2.3.3 后生动物中种类间差异19
  • 2.4 活性污泥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制作19-20
  • 2.5 观察原后生动物和观察细菌的区别20-21
  • 2.6 活性污泥系统中原后生动物的分类方法21
  • 2.7 微生物条件设定21-23
  • 2.7.1 原生动物代表21-22
  • 2.7.2 后生动物代表22-23
  • 2.7.3 寡毛虫23
  • 2.8 寡毛虫23
  • 2.9 镜检动物优势设定23-24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24-74
  • 3.1 活性污泥法24-61
  • 3.1.1 氧化沟工艺24-37
  • 3.1.2 三沟式氧化沟37-49
  • 3.1.3 CASS 工艺49-61
  • 3.2 生物膜法61-74
  • 3.2.1 BAF 工艺62-74
  • 第四章 在不同工艺下同种优势菌体条件下对主要检测物的影响74-85
  • 4.1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氨氮处理效果74-76
  • 4.2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总磷处理效果76-78
  • 4.3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悬浮物处理效果78-80
  • 4.4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化学需氧量处理效果80-82
  • 4.5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 pH 处理效果82-84
  • 4.6 本章总结84-85
  • 结论85-87
  • 参考文献87-90
  • 攻读硕士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0-91
  • 致谢9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韩宏蕾;施心路;白昕;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的沿程生化特性研究    张文艺;夏绍凤;翟建平;李琴;

我国利用微生物处理城市污水的新进展    常思静;景春娥;赵旭;薛林贵;

PCR-DGGE技术在城市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处理中的特点    王峰,傅以钢,夏四清,杨殿海

PFU微型生物群落水质鉴别及群落参数变化模式的研究    陈建,沈韫芬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征和作用    李探微,彭永臻,朱晓

原生动物监测及预测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研究    聂维明;孔秀琴;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杨玉楠;王玫;刘士锐;张统;

污水厂微型生物监测及运行状况预测评价体系研究    聂维明;孔秀琴;

TGGE分析焦化废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细菌种群动态变化及多样性    高平平,晁群芳,张学礼,王凌华,赵立平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硝化菌群功能与群落特征研究    王峰

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徐忠东;张雁;王伟;陶瑞松;

PCR-DGGE技术在环境微型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吴利;余育和;冯伟松;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吴秀玲,毕学军

H_2S引起的污水管道腐蚀及其控制    高文乔

DE氧化沟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马美玲;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刘灵芝;陈志刚;

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李彦锋;赵光辉;马鹏程;周林成;叶正芳;

赤城湖指示藻类的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李仁全;王明书;孙敏;江华明;

微生物对污水的生物处理作用    付丽丽;

新型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付丽丽;

Simocode-DP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董斌;

啤酒废酵母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余兰梅;邱奎;刘卉;吴跃敏;吴桂萍;

新型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火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顾小红;朱林;徐志清;倪明;王立文;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性状与微生物关系浅析    李艳华;马学军;

微生物资源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战略地位    李铁民;

高氨氮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陈怡;李裕如;卢建国;

水解酸化+SBR工艺复合治理抗菌素制药废水的研究    温志刚;

温度和碱度对城市污水深度处理脱氮性能影响    刘景明;徐岩;徐春浩;乔淑媛;朱志荣;马辑;

曝气生物滤池沿滤料方向有机物与氨氮降解规律的试验研究    胡保卫;马腾;韩祯;程文;

变水力负荷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能的实验研究    韩祯;程文;马腾;程文娟;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肖升木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石油烃厌氧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吴伟林

微污染水源扬水曝气强化原位生物脱氮特性与试验研究    魏巍

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效能研究    胡宏博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吴正松

奶牛子宫内膜炎真菌病原nest PCR-DGGE检测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王永生

基于宏基因组的芳烃加氧酶获取及特性研究    苟敏

己内酰胺废水的生物脱氮技术及水资源综合利用    刘国华

循环水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    杨慧君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及高效解磷菌的筛选    郝艳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苏涛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    彭冉

细菌固定化及其强化生物浸出的初步研究    陶敏慧

生物膜法对淋浴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和氨氮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沈一村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细菌多样性研究    窦娜莎

曝气生物滤池新型陶粒滤料处理乳品废水的研究    董燕

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    王哲

我国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    许木启,张知彬

耐低温菌株C3对污水COD降解性能的试验研究    蔡苏兰;马晓楠;梁莉丽;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张智,邱维,张国庆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苏本森

应用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污染    郭沛涌,林育真

共固定化菌藻对市政污水中氮磷去除的研究    潘辉;熊振湖;孙炜;

原生动物纤毛虫对太湖梅梁湾水质富营养化的响应    蔡后建

德国柏林市Stechlin湖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许木启,Petter Kasprzar

高效复合菌群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康建雄,刘俊良,闵海华,李静

利用脱水污泥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研究    王春燕;周集体;金若菲;

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吴学永;

曝气池—氧化沟工艺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吴根树,刘妍

曝气转刷起动故障的分析与研究    都志民;

氧化沟的节能降耗运行措施    原建光;许爱红;孙娟;

采用氧化沟工艺的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运行    刘泽;田欣;

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解东;胡锋平;

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艺的研究    覃佩琛;

浦城县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余军波;

温度对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影响的研究    朱鑫昌;

Carrousel氧化沟溶解氧控制的生产应用    马福利;马晓春;王森杰;

浅谈氧化沟工艺特点与动力控制    赵传周;李帅军;

运用SPAROTOR ACE的日立氧化沟系统    

污水处理氧化沟设计评述    周文汉;李心君;

谈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    吴昊;杨传文;

Carrousel2000氧化沟工艺运行效果    姚秋江;

鼓风曝气型氧化沟工艺    苗育中;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路畅;

浅谈PURAQUA BB1000—9转刷曝气机    杨传文;吴昊;

氧化沟工艺在小型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石燕;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工艺运行优化    张志军;

引进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污水3.5万吨    钟国明 特约记者 何青松

国祯环保建国内最大 氧化沟工艺成套设备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卢 俊 通讯员 杨晓宝

氧化沟工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本报记者 刘群 特约记者 张宇 赵娜

新型氧化沟工艺专除氮磷    李杰

新型氧化沟工艺去除氮磷有招数    罗开林段舰

我市一水专项技术课题通过国家立项论证    记者 田远进 通讯员 宁桂忠

我省污水处理运行技术有突破    通讯员 朱甲华 楚传荣 记者 张书喜

利川抓实清江源头治污    刘洪浩通讯员 任茂盛

去年单位生产耗水量同比减少六成以上    见习记者 邝光荣

环保专项资金投向六大行业    王映

Carrousel氧化沟单沟脱氮优化条件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刘艳臣

卡鲁塞尔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夏岚

基于节能减排的改良型氧化沟流场优化与污泥制备建材的探索    杨晓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优化与综合评价研究    陈立爱

真空/生物脱氮及对废水C/N值影响的研究    左椒兰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模型研究    唐然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污水处理过程模拟及系统软件开发    张晶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系统及应用研究    崔育倩

氧化沟工艺处理适用性比较分析研究    刘聪

氧化沟优化运行的CFD模拟及实验研究    杨寅

多点强化氧化沟处理混合型城市污水脱氮技术研究    魏锐

氧化沟液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赵鑫

改良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启动与运行研究    郭敦纯

倒伞曝气机驱动氧化沟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李锟

豆制品废水在厌氧—氧化沟系统中的处理研究    李宁

改良氧化沟工艺节能降耗优化策略与工程实践研究    程庆锋

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改良前后处理效果研究    王汝举

Carrousel氧化沟的数值模拟    王红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