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9:16
热度:187

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摘要】: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促使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经过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能够降低悬浮颗粒浓度,但水溶性可生物

【摘要】: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促使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经过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能够降低悬浮颗粒浓度,但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难以去除。针对现行深度处理工艺存在的去除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提出了砂滤/活性炭滤柱工艺,并考察该工艺运行效果。 主要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混凝条件研究:以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研究其最佳投加量、最佳初始pH、水力条件、静置时间等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适宜混凝条件:投加量50mg/L;初始pH6~7;三个阶段水力梯度分别是300r/mins、1mins,170r/mins、3mins,70r/mins、5mins;沉淀时间50mins。 (2)砂滤/活性炭工艺实验研究:对指标(浊度、COD、氮、TP、可溶性有机物DOM、UV254、UV410、TOC)以及三维荧光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浊度、COD、TP、DOM(以SMP为例)、UV254、UV410、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8.58%、82.34%、85.76%、68.73%、88.68%、90.13%、81.25%,对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35.73%和32.78%。 混凝沉淀是由于聚合氯化铝(PAC)的水解,并与胶体颗粒之间发生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卷扫混凝四种混凝作用而对胶体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好且比较稳定。同时,PAC可以对污水中的磷发生化学除磷的相关反应,致使混凝沉淀之后磷的去除率较高。砂滤除机械筛滤外还有悬浮颗粒与滤料之间的粘附作用,以去除胶体颗粒为主,对可溶性污染物去除作用甚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UV254、可溶性总磷、氨氮等进一步去除也在该阶段。 本研究为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滤柱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砂滤 活性炭 尾水 深度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插图或附表清单10-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水资源现状12-13
  • 1.1.2 尾水深度处理的意义13
  • 1.2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3-23
  • 1.2.1 深度处理对象14-15
  • 1.2.2 深度处理工艺15-23
  •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23-24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24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检测方法24-27
  • 2.1 废水来源与水质24-25
  • 2.2 检测方法25-26
  • 2.3 实验装置26-27
  • 第三章 混凝条件研究27-32
  • 3.1 絮凝沉淀设计参数27
  • 3.2 混凝条件优化27-31
  • 3.2.1 PAC 投加量的影响28-29
  • 3.2.2 水中 pH 值的影响29-30
  • 3.2.3 混凝时不同水力条件的影响30
  • 3.2.4 混凝后静置时间的影响30-31
  • 3.2.5 水温的影响31
  • 3.3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工艺实验研究32-53
  • 4.1 常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33-37
  • 4.1.1 对浊度去除效果的研究33-34
  • 4.1.2 对 COD 去除效果的研究34-37
  • 4.2 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效果研究37-43
  • 4.2.1 水中 DOM 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37-41
  • 4.2.2 荧光强度 IF(280/340)与 TOC 的相关性41
  • 4.2.3 荧光强度 IF(280/340)与 UV254的相关性41-43
  • 4.2.4 荧光强度 IF(280/340)与 UV410的相关性43
  • 4.3 氮(N)的去除效果分析43-47
  • 4.3.1 对 TN 去除效果的研究44-45
  • 4.3.2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研究45-46
  • 4.3.3 综合分析对氨氮和 TN 的去除效果46-47
  • 4.4 磷(P)的形态分析47-50
  • 4.4.1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 P 的赋存形态分析48
  • 4.4.2 对 TP 的去除效果48-49
  • 4.4.3 TDP、PP 的去除效果49-50
  • 4.5 机理分析50-52
  • 4.6 小结52-53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53-55
  • 5.1 结论53-54
  • 5.2 建议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铅镉铜的吸附研究    张淑琴;童仕唐;

几种吸附材料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郭常颖;赵鹏程;肖靖;

污水深度处理后的回用    李为民;

城市污水除磷工艺及其原理    鲍艳卫;张雁秋;

活性炭吸附受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    廖日红;战楠;申颖洁;刘操;黄赟芳;马宁;

城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水质变化研究    武红霞;曹燕进;刘裕明;陈慧英;崔丽英;

活性砂滤池在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及运行管理    郑书盈;冯庆安;万翔;

工业废水为主的城市污水的荧光指纹特征    戴春燕;吴静;向熙;谢超波;尹丹丹;曹知平;吕清;

福州市中水回用的途径和可行性分析——以洋里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回用为例    杨芳;王菲凤;王珊珊;

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表征    龚剑丽;刘勇弟;孙贤波;徐宏勇;段玉;

改良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魏亮亮

造气废水混凝实验研究    陈金思,彭书传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强化混凝效果的研究    李瑞;凌琪;包金梅;

隧道施工废水研究进展及对环境的影响    季铁军;陈培帅;

化学法对石榴浓缩汁生产废水预处理研究    李继武;唐文浩;

精氨酸生物制药废水的中试处理研究    毛定坤;庞金钊;李斌水;

农业废弃物棉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孔隙结构分析    蒋卉;

超滤膜与混凝对浊度去除的影响    李芳;邢世录;田瑞;李春丽;乔波波;李瑞芳;

活性炭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姜言欣;黄祥;蒋文举;

水处理中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与二者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关炜;王园园;

谈小集镇水厂工程建设    王丁

电去离子过程的除盐机理及其传质促进    王建友;葛道才;

活性炭的成型、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黄伟容;肖泽辉;

油田常用絮凝剂与萨南油田污水的配伍性研究    刘雪娟;宋淑静;李作涛;

造纸中段废水混凝处理工艺的研究    杨剑;邓超冰;冼萍;罗明;罗丽;

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的宏观思考    谢有奎;冯孝杰;杨琴;敖漉;

复合聚铝用于冬季低温长江水脱浊处理    李潇潇;张跃军;赵晓蕾;孙彬;言明贵;

聚合氯化铝盐基度与絮凝性能的关系研究    李明玉;董申伟;谭铭卓;潘江俊;

废水再生及回用处理方法进展    曹仲宏;胡大卫;

关于五项再生水水质标准执行情况的讨论    赵乐军;刘琳;唐福生;王秀朵;周雹;王舜和;王瑞;

高效强化常规水处理技术综述    白芝兰;赵乐军;

稻壳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    安冬敏

热解稻壳炭基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    李大伟

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王元芳

PDMDAAC合成工艺、聚合反应机理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贾旭

河南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稳定机理与处理方法研究    高洪峰

组合微滤工艺去除水中特殊污染物的研究    曹井国

微波法制备竹基活性炭及强化湿式氧化处理含酚废水研究    刘青松

6-硝生产废水的治理技术研究    原金海

微涡旋接触絮凝澄清器工艺过程优化分析及试验研究    张莉平

净水工艺中蠕虫生长繁殖、迁移分布及污染控制研究    聂小保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杨玉静

基于PLC与模糊PID的混凝投药复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李翠云

糠醛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对糠醛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王东旭

腈纶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方法研究    王明明

磁性—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动态膜去除水相2,4-二氯苯酚    吕新

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于群

源水锰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杨妍

糠醛渣与改性糠醛渣的制备、表征及吸附特性研究    高晓荣

DAF溶气释放反应系统的开发研究    常建闯

中水回用及其应用研究    喻青;赵新华;秦琦;薛岩;

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和脱色性能研究    邓超群;万金泉;晏溶;马邕文;王艳;

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纪涛;苏丽娜;西伟力;杨健;

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铅镉铜的吸附研究    张淑琴;童仕唐;

曝气陶粒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吴川;汪永辉;刘振鸿;代学民;

北京市中水回用实施现状和发展前景    盛晓薇;杨志华;

国外实施再生水回灌的启示    韩中华;

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李五勤;张军;

缺氧━好氧固定床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邵林广,陈斌,黄霞,钱易

高原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氮形态化学研究    胡凯,柯鹏振,吴永红,陈晓国,沈银武,刘剑彤

污水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    张金炳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仇付国

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    庞子山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相关机理研究及实践应用    郝桂玉

土壤含水层处理技术去除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    薛爽

再生水灌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试验及灌溉区划研究    吴文勇

北京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    张光连

东莞县农村饮水改革情况调查    

水解酸化+CASS+砂滤处理豆奶粉生产废水    张丽;

水解—接触氧化—砂滤工艺处理高浓果汁加工废水    张安龙;李颖;崔炜;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砂滤池作用的研究    杜敬;陆少鸣;朱争亮;

砂滤技术在水刺法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    赵卫珍;

揭阳县农村自来水建设和使用效果观察    

一种防止砂层板结、快速高效的新型复合滤池    杨联京;丁扣林;

加药-气浮-沉淀-砂滤处理废纸造纸废水    楼菊青;

混凝沉淀/CASS/砂滤工艺处理漂染废水    邵利芬;杨玉杰;樊国锋;

P03-03 快速砂滤池空气反洗机理及其影响    海老江邦雄,笠原伸介

强化混凝/PAC吸附/超滤(UF)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天然有机物(DOM)研究    李开伟;马前;陆俊宇;李伟英;蒋福春;

直接过滤除藻效果评价及优化    李冬;张金松;陈俊学;谭凯;郝庆玲;李三中;王长平;林小群;李浇;

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供水工程调试运行技术总结    杜玉柱;王玉梅;李建民;王学林;宋铁男;于林;

炼油厂净化水场排泥水回收与利用    宋晓辉;

皱纹盘鲍大面积养殖及鲍参混养技术    林治术;郭新堂;郑炯;

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    高崧;黄昆;

优势菌固定生物曝气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技术    林世光;罗国维;

超高速气水反冲洗滤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朱金良;

活性炭吸附及组合工艺应用于自来水厂    李延锋;张景德;

微滤成膜技术介绍    李桂平;张旭军;张春霖;

湖化改造尿素水解水回收装置    张敏华

市区夏季供水紧张状况明年缓解    记者  徐行翔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6%    韩光亮 王文辉

生态治污崭露生机    俞亚平 郑秋丽

年底前,让所有污水变清流    本报记者 靳晓磊

湖北化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张志华

刺参育苗技术    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鲁松 李全振 王凤敏

湖北化肥厂巧用废水    张志华

湖北化肥深挖节水减排潜力    张志华

120万昆山人将喝上优质水    记者  苏菁

炭砂滤池的构建技术、处理效果和工艺特性研究    冯硕

饮用水预处理工艺优化与膜过滤组合工艺的研究    朱建文

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城市合流污水工艺性能研究    邢美燕

高锰酸盐预氧化—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除污染效能与机制    任芝军

超滤膜净化滦河水运行工艺与净化效果的研究    张耀宗

超滤组合工艺除藻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梁爽

炭砂滤池处理引黄水库水试验研究    杜红梅

炭砂滤池用于水厂工艺升级的试验研究    王韬

炭砂滤池去除浊度、有机物和氨氮效果的中试研究    杨至瑜

好氧曝气泥层过滤砂滤反应器的试验研究    徐阳钰

炭砂滤池组合工艺处理东江微污染水的研究    崔更新

以炭砂滤池为核心的净水组合技术研究    陈娇

生物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徐宇峰

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    殷玉蓉

臭氧—活性炭—后置砂滤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生产性运行研究    韩力超

微絮凝—砂滤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运行分析研究    陆剑奋

18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