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厨余发酵液作为外增碳源强化污水处理中脱氮的规律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55
热度:

厨余发酵液作为外增碳源强化污水处理中脱氮的规律研究【摘要】:实际污水处理工艺中普遍存在碳源不足而导致出水氮浓度高的问题,为了强化脱氮效率,乙酸、葡萄糖和各种工业废水等作为外增碳源的

【摘要】:实际污水处理工艺中普遍存在碳源不足而导致出水氮浓度高的问题,为了强化脱氮效率,乙酸、葡萄糖和各种工业废水等作为外增碳源的研究常见诸报端,但综合经济、效能等因素,这些碳源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厨余垃圾是城市固体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多种有机物,厌氧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等易降解有机物,但对厨余发酵液作为反硝化碳源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研究了影响厨余发酵的因素以及发酵产物作为脱氮碳源的可行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研究了初始基质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厨余发酵产物的影响,发现总固体(TS)=13%、温度为25℃时,发酵酸化率最高,厨余发酵液SCOD=69.9g/L,其中碳水化合物、乳酸、VFAs、蛋白质分别占50%、17%、11%、6%,该混合碳源有作为反硝化碳源的潜能。利用氮去除速率(NUR)方法,对发酵液、乙酸钠、葡萄糖增强脱氮性能进行了比较,验证三种碳源的最佳碳氮比分别为6.5、4.0、10.7。在COD/N=5.0条件下,利用动力学方程对反硝化过程进行分段模拟,发现厨余发酵液组在Ss降解阶段的比反硝化速率为7.44mg NOX--N·(g VSS·h)-1,其比反硝化速率是乙酸钠的0.77倍,是葡萄糖的2.1倍,结果表明,发酵液可以作为快速降解碳源用于反硝化脱氮。通过与乙酸钠的对比,监测了发酵液作为序批式反应器(SBR)外增碳源,补充到低碳校园生活污水中强化脱氮的能力,同时利用批式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碳源的投加量对活性污泥总氧传递速率(KLa)、氧摄取速率(OUR)的影响。结果显示,补充发酵液后会引起SBR出水氨氮的浓度小幅度增加,乙酸钠的投加对SBR出水氨氮浓度影响不大;随着发酵液和乙酸钠投加量的不断升高,饱和溶解氧(DO)、KLa都会下降,并且发酵液对混合液氧气传递能力的影响要小于乙酸钠,当投加量为300mg/LCOD当量时,反应器DO仍可维持在6mg/L,满足硝化作用对DO的要求;厨余组OUR比乙酸钠组小25.1%,氨氮氧化菌(AOB)耗氧阶段OUR比乙酸钠小52.3%,说明发酵液的投加对硝化菌活性,尤其是AOB的活性有影响。 【关键词】:碳源 厨余发酵液 反硝化 KLa OUR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8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9-11
  • 1.1.1 课题来源9
  • 1.1.2 研究意义9-11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1-12
  • 1.2.1 研究内容11-12
  • 1.2.2 技术路线12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8
  • 1.3.1 各国厨余的产生及处理现状12-15
  • 1.3.2 污水生物处理碳源的现状15-18
  • 2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18-26
  • 2.1 实验材料18-19
  • 2.1.1 厨余的来源18
  • 2.1.2 污泥来源18
  • 2.1.3 原污水来源18-19
  • 2.2 反应器的运行及实验操作步骤19-23
  • 2.2.1 厨余的发酵19
  • 2.2.2 反硝化批式实验19-20
  • 2.2.3 SBR的启动及运行20-21
  • 2.2.4 K_(La)、OUR的测量装置及布置21-23
  • 2.3 指标的测定23-26
  • 2.3.1 常规指标的测定23
  • 2.3.2 蛋白质的测定23-24
  • 2.3.3 VFAs的测定24
  • 2.3.4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24
  • 2.3.5 乳酸的测定24-26
  • 3 厨余发酵产乳酸、VFAs条件的优化26-32
  • 3.1 温度对厨余发酵液产物的影响27-28
  • 3.2 基质浓度对厨余发酵液产物的影响28-29
  • 3.3 发酵产物的沿程变化及其组分29-32
  • 4 厨余发酵液、乙酸钠、葡萄糖反硝化规律的研究32-48
  • 4.1 碳源种类、COD/N对反硝化脱氮的影响32-39
  • 4.1.1 厨余发酵液32-35
  • 4.1.2 乙酸钠35-37
  • 4.1.3 葡萄糖37-39
  • 4.2 反硝化过程中亚硝氮的积累39-41
  • 4.2.1 三种碳源亚硝氮积累的比较39-40
  • 4.2.2 亚硝氮积累的生物原理40-41
  • 4.3 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41-45
  • 4.3.1 反硝化脱氮动力学拟合41-44
  • 4.3.2 NUR的比较44-45
  • 4.4 反硝化潜能及微生物生长因子的比较45-48
  • 4.4.1 C/N对反硝化氮去除率的影响45-46
  • 4.4.2 三种碳源反硝化潜能及生长因子的比较46-48
  • 5 厨余发酵液、乙酸钠增强SBR反应器脱氮能力的比较48-56
  • 5.1 SBR反应器的启动48-52
  • 5.1.1 氨氮去除效率48-49
  • 5.1.2 总氮去除效率49-51
  • 5.1.3 COD去除效率51-52
  • 5.2 两组反应器污泥指标的对比52-56
  • 5.2.1 污泥K_(La)的对比52-53
  • 5.2.2 污泥OUR的对比53-56
  • 6 结论与建议56-59
  • 6.1 结论56-58
  • 6.2 建议58-59
  • 参考文献59-65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5-66
  • 致谢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当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兼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对策视点的调整    吴玉萍,董锁成

进水COD浓度及C/N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侯红娟;王洪洋;周琪;

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稳定性    高大文,彭永臻,王淑莹

低温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试验研究    孙洪伟;王淑莹;王希明;时晓宁;杨庆;彭永臻;张树军;

用氧吸收速率(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研究    王建龙,吴立波,齐星,钱易

日本 垃圾处理技术世界领先    于童;

基于K_(La)、OUR厨余发酵液对SBR硝化作用的影响    程喆;王晓昌;张永梅;李玉友;

超(亚)临界水氧化法在固体废物资源化中的应用    孙晓红,汪群慧,孟令辉,谢维民,邓斐今

厨余垃圾的现状及其处理技术综述    张振华;汪华林;胥培军;李权柄;

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作碳源的脱氮效果研究    李梦露;蒋建国;张昊巍;

好氧氨氧化混培物富集与共固定方法及有机碳源环境下的脱氮效率    阎佳

活性污泥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冰璟;刘绍根;倪丙杰;王育来;徐得潜;

辛集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问题分析及对策    阎同生;刘勇;董静;王聪;郑天然;

污泥能源化的前景探讨    赵锐;刘丹;李启彬;黄明星;胡香芳;

基于接种物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赵宋敏;李定龙;王晋;马建锋;戴肖云;

工艺条件对垃圾渗滤液硝化生物强化特性的影响    李平,韦朝海

ρ(C)ρ/(N)对污水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    彭永臻;尚会来;张静蓉;王淑莹;

活性污泥系统动态比耗氧速率的检测与可行性验证    李凌云;李论;彭永臻;吴蕾;

单级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    王淑莹;王燕;孙洪伟;刘牡;

毕节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管理问题研究    黄藩茜

北京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对策    黄凯,刘克锋,王红利,李荣

MBR和CAS工艺中污泥特征的比较研究    林红军;陆晓峰;沈飞;余江林;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中的气体污染与防治——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朱李华;韩静磊;

利用物料流向分析优化A~2/O系统运行参数    董晓阳;张静慧;周军;吴珊;

关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探究    王阳;林聪;侯雨;张倬;

pH值对新型SBBR处理畜禽废水脱氮的影响    朱春兰;肖鸿;邓仕槐;段焱;孙亚琴;胡晓梅;侯麟;

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邵蕾;周传斌;曹爱新;徐琬莹;

餐厨垃圾发酵制乳酸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王丹丹;吴畏;

厨余发酵制乳酸过程发生特性及要素影响    刘娜娜;吴畏;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A-(O/A)~n-SMBR工艺强化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张传义

自动呼吸—滴定测量系统开发及其在监测短程硝化反硝化中的应用    张欣

以菌糠为调理剂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及其机制研究    邹德勋

螺旋升流式SUFR-UCT系统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张园

温度与碳源对生物除磷系统中PAO和GAO影响及除磷效能研究    姜涛

北运河水体中氨氮的氧化过程及微生物响应特征    于洋

SMAIP系统开发及其在村镇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云飞

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于群

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艺优化    宋妮

利用冶金渣余热催化气化城市生活垃圾的试验研究    袁永功

利用固态有机碳源和包埋菌处理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试验研究    张淑亚

新型农村生活垃圾耦合太阳能好氧堆肥处理技术研究    王英

不同碳源、C/N比对系统反硝化影响研究    李金诗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SBR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张瑞娜

准好氧填埋场填埋气和渗滤液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尹胤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处理低温城市污水    马华敏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工艺优化方案研究    陈广

德国的污泥利用和处置(Ⅰ)    姚刚

苯酚的超临界水氧化试验    鞠美庭,汲奕君,孟庆堂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广金,褚良银,杨平,陈文梅,周先桃

国内外厨余垃圾现状及处理技术    严太龙,石英

国内主要城市厨余垃圾处理进展    胡贵平;杨万;张广裕;

含氮废水亚硝化型硝化的研究    陈际达,陈志胜,张光辉,唐昌敏

微生物固定化的发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里奥,崔志强,钱宗琴,郑阳华

在超临界水中聚苯乙烯泡沫的降解    陈克宇,汪贺娟,陶巍

厌氧──交替好氧缺氧工艺(AAA)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谢雄飞,肖锦

不同载体固定化藻菌共生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    熊振湖,孙翠珍,刘青春

添加吸附剂对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凝胶小球性能的影响研究    杨慧

厨余生质能源化再利用评估    林秋裕;朱正永;黄馨卉;杨舜杰;庄永松;庄韵蓉;陈秀玲;戴志勋;

高温好氧处理厨余    曹萍

三菌复合发酵提高厨余真蛋白含量的研究    杨亚文;吴祖芳;张锐;

高温好氧处理厨余的工艺研究    曹萍,陈绍伟

韩国公务员剩菜要罚钱    萧野;

高效处理厨余废弃物微生物菌剂的研究    孙宏民;南亚;

厨余好氧堆肥中的氮素转化与氮素损失研究    杨延梅;张相锋;杨志峰;席北斗;刘鸿亮;

餐饮厨余垃圾堆肥特性及其农业高效利用对策    陈天安;

牛粪和厨余废物不同混合比例下厌氧消化的试验研究    李荣平;李秀金;

半连续式厨余和牛粪混合厌氧消化    李荣平;李秀金;

厨余发酵制乳酸过程发生特性及要素影响    刘娜娜;吴畏;

pH对于厨余废物两相厌氧消化过程中水解和产酸的影响    张波;史红钻;蔡伟民;

广州拟推广安装家庭厨余粉碎机    记者 全杰

经营之神王永庆 每天只吃“厨余”有机菜    记者 李凯 张玫

厨余污水分油器处理餐饮污水    樊篱

扔垃圾有讲究    记者 袁汝婷 李金红 马轶群

厨余垃圾资源化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姚伊乐

香港双管齐下既重视“减废”又倡导节约资源    新华社记者 王海清

垃圾扔前先分“三类半”    记者杜鹃

家庭与办公室应率先“减塑”    冯永锋

处理垃圾:提升国民素质更紧迫    本报记者 任超然 见习记者 张雷 实习生 范道瑛

台北“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10年破除垃圾围城    本报记者 杜榕

厨余和牛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李荣平

厨余发酵液在A/O-MBR中的脱氮性能研究    李巍巍

厨余发酵液作为外增碳源强化污水处理中脱氮的规律研究    程喆

厨余乳酸发酵实验研究    刘晓宇

城市家庭厨余有机垃圾利用的可持续设计研究    严小英

厨余与污泥联合厌氧发酵制氢研究    宋庆彬

投加厨余发酵产物强化MBR的脱氮除磷效果    孟冰茹

厨余基质与猪粪—厨余联合基质厌氧消化对比试验研究    彭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