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城市污水生化处理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缓蚀阻垢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39
热度:

城市污水生化处理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缓蚀阻垢实验研究【摘要】:循环冷却用水是工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展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是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手段。城市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

【摘要】:循环冷却用水是工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展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是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手段。城市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具有水质水量稳定,水质组成简单的特点,可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然而,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含有较高的Ca2+、Mg2+、S042-和HC03-等无机离子,以及少量的有机物。这些物质会加重循环冷却水系统设备表面的结垢和腐蚀问题。因此,如何缓解城市污水生化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和腐蚀问题是城市污水生化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难点和关键。 本论文在实际废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污水生化出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产生的结垢和腐蚀问题,系统的研究了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的无机离子和有机物对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的影响。开发了适用于城市污水生化出水水质的低分子量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优化出了三组分复合缓蚀阻垢剂低磷配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实际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考察水样中无机离子和有机物对于结垢量的影响及对结垢颗粒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分析城市污水生化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对循环冷却水系统造成的结垢和腐蚀问题。 2、基于城市污水生化出水水质,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制备了聚羧酸型缓蚀阻垢剂低分子量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当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重量的15%时,合成的HPMA在城市污水生化出水模拟废水水质条件下的阻垢性能最好,静态阻垢性能达到72%。采用凝胶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了合成的HPMA分子量分别和官能团组成。合成的聚马来酸酐(PMA)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240~900g/mol,峰值分布在430g/mol左右。HPMA的平均分子量为625g/mol。将合成的低分子量HPMA与较大分子量组成的聚羧酸类缓蚀阻垢剂聚丙烯酸(PAA)一起,分别与有机膦类缓蚀阻垢剂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和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进行了三组分复合缓蚀阻垢剂配方优化,得到了3个高性能三组分复合缓蚀阻垢剂优化配方。优化配方1组成为HEDP/HPMA/PAA=10/80/10,静态阻垢性能为80.6%,优化配方2的组成为ATMP/HPMA/PAA=10/5406/35.4,静态阻垢性能为79.5%,优化配方3的组成为PBTCA/HPMA/PAA=10/58.2/31.8,静态阻垢性能为74.3%。优化配方的静态阻垢性能高于相同用量条件下的单组份药剂。配方中各组分表现出了协同阻垢效应。 3、本论文基于城市污水生化出水水质和循环冷却水系统工况条件,设计了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动态阻垢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缓蚀阻垢剂对Ca2+的稳定性能,也能反映缓蚀阻垢剂对结垢颗粒的分散性能。采用静态阻垢性能评价方法和动态阻垢性能测试方法对合成低分子量HPMA和3个三组分优化配方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合成的低分子量HPMA和优化配方在用量10mg/L-30mg/L之间变化时,静态阻垢性能基本保持稳定,HPMA、优化配方1、优化配方2和优化配方3的静态阻垢效率分别达到72%、80.5%、79.5%和74.3%,四种缓蚀阻垢剂均表现出了阈值效应。而在动态性能评价方法下,合成的低分子量HPMA和3个三组分优化配方随着使用浓度在10mg/L-30mg/L之间增大,动态阻垢性能显著提高。在30mg/L用量条件下,合成的HPMA、优化配方1、优化配方2和优化配方3的动态阻垢性能分别达到95.6%、100%、98.2%和96.9%。结垢颗粒的微观形貌和晶型分析显示,开发的缓蚀阻垢剂可以使碳酸钙结垢颗粒的微观形貌和结晶晶型发生改变。合成的低分子量HPMA和优化配方可以使结垢颗粒呈现出具有椭圆边缘的颗粒状,颗粒的生长,颗粒的堆簇呈现出很多空隙。优化配方中的聚羧酸分子和有机膦分子可以影响碳酸钙结晶的不同生长方向和不同的结晶面,在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上表现出了协同作用。 4、基于城市污水生化出水水质和循环冷却水工况条件,设计了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动态缓蚀性能评价装置和方法,采用城市污水生化出水实际废水作为测试水样,考察了合成的低分子量HPMA和3个三组分优化配方对于碳钢的缓蚀作用。结果显示,HPMA对于该水质条件下的碳钢的缓蚀作用较小(低于20%)。而优化配方1、优化配方2和优化配方3的缓蚀效率分别达到55.5%、90.0%和71.4%。温度从40℃升高到60℃时,优化配方1、优化配方2和优化配方3的缓蚀效率分别下降不到3.45%、3.67%和3.94%。而浓缩倍数由1倍提高到4倍时,优化配方1、优化配方2和优化配方3的缓蚀效率分别下降近20.35%、18.77%和20.64%。采用交流阻抗谱分析结合电化学拟合分析了优化配方对该水质体系下碳钢的缓蚀作用机理。在优化配方1的作用下,腐蚀测试体系的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分别增大为694.4Ω·cm2和292.2Ω·cm2(空白实验的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分别为206.2Ω·cm2和269.1Ω·cm2),在优化配方2的作用下,腐蚀测试体系的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分别增大为892.4Ω·cm2和1735Ω·cm2,在优化配方3的作用下,腐蚀测试体系的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分别增大为568.2Ω·cm2和316.1Ω·cm2。优化配方中的有机膦分子与聚羧酸分子可以吸附在碳钢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从而降低碳钢的腐蚀速率。 【关键词】:城市污水 生化出水 污水回用 循环冷却水 缓蚀阻垢剂 性能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31
  • 1.1 引言16
  • 1.2 城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现状16-19
  • 1.2.1 循环冷却水用水现状16-18
  • 1.2.2 城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18-19
  • 1.2.3 城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存在问题19
  • 1.3 缓蚀阻垢剂发展概述19-25
  • 1.3.1 阻垢剂发展概述19-21
  • 1.3.2 缓蚀剂发展概述21-24
  • 1.3.3 缓蚀阻垢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24-25
  • 1.4 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25-27
  • 1.4.1 阻垢性能评价25-26
  • 1.4.2 缓蚀性能评价26-27
  • 1.5 缓蚀阻垢剂作用机理27-29
  • 1.5.1 阻垢机理27-28
  • 1.5.2 缓蚀机理28-29
  • 1.6 立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29-31
  • 1.6.1 立题的意义29
  • 1.6.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29-31
  • 第二章 城市污水生化出水水质分析及对结垢的影响31-49
  • 2.1 引言31
  • 2.2 实验与方法31-34
  • 2.2.1 试剂与仪器31-32
  • 2.2.2 取样与保存32-33
  • 2.2.3 水质分析33
  • 2.2.4 碳酸钙结垢实验33-34
  • 2.3 结果与讨论34-47
  • 2.3.1 城市污水生化出水水质分析34-35
  • 2.3.2 无机离子对碳酸钙结垢行为的影响35-38
  • 2.3.3 无机离子对碳酸钙结垢行为影响的响应面分析38-43
  • 2.3.4 有机物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43-46
  • 2.3.5 温度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46-47
  • 2.4 本章小结47-49
  • 第三章 缓蚀阻垢剂的合成与混合配方优化49-71
  • 3.1 引言49
  • 3.2 实验49-52
  • 3.2.1 试剂与仪器49-50
  • 3.2.2 低分子量HPMA的合成50-51
  • 3.2.3 三组分混合阻垢剂配方优化51
  • 3.2.4 静态阻垢性能的测定51-52
  • 3.3 结果与讨论52-69
  • 3.3.1 引发剂用量对合成HPMA阻垢性能的影响52
  • 3.3.2 合成HPMA性能与市场购买HPMA性能比较52-53
  • 3.3.3 合成HPMA分子量表征53-54
  • 3.3.4 低分子量HPMA红外光谱表征54
  • 3.3.5 合成HPMA与HEDP、PAA混合配方优化54-60
  • 3.3.6 合成HPMA与ATMP、PAA混合配方优化60-64
  • 3.3.7 合成HPMA与PBTCA、PAA混合配方优化64-69
  • 3.4 本章小结69-71
  • 第四章 合成HPMA及优化配方阻垢性能及机理71-89
  • 4.1 引言71
  • 4.2 实验与方法71-75
  • 4.2.1 试剂与仪器71-72
  • 4.2.2 静态阻垢性能评价72
  • 4.2.3 动态阻垢性能评价72-74
  • 4.2.4 碳酸钙垢晶体晶型组成分析74-75
  • 4.2.5 碳酸钙垢晶体微观形貌分析75
  • 4.2.6 碳酸钙垢红外光谱分析75
  • 4.3 结果与讨论75-87
  • 4.3.1 合成HPMA及优化配方静态阻垢性能75-77
  • 4.3.2 静态沉淀碳酸钙颗粒微观形貌分析77
  • 4.3.3 静态沉淀碳酸钙晶型分析77-79
  • 4.3.4 温度对静态阻垢性能的影响79
  • 4.3.5 合成HPMA及优化配方动态阻垢性能79-81
  • 4.3.6 试片表面碳酸钙结垢微观形貌分析81-82
  • 4.3.7 试片表面碳酸钙结垢红外光谱分析82-83
  • 4.3.8 试片表面碳酸钙结垢X-射线衍射分析83-84
  • 4.3.9 聚羧酸类与有机膦类缓蚀阻垢剂协同作用机理84-87
  • 4.4 本章小结87-89
  • 第五章 合成HPMA及优化配方缓蚀性能与机理89-105
  • 5.1 引言89
  • 5.2 实验与方法89-94
  • 5.2.1 试剂与仪器89-90
  • 5.2.2 循环冷却水系统金属腐蚀测试装置和方法90-93
  • 5.2.3 电化学动电位扫描93
  • 5.2.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扫描93
  • 5.2.5 电化学阻抗谱拟合93-94
  • 5.3 结果与讨论94-104
  • 5.3.1 合成HPMA与优化配方缓蚀性能94-95
  • 5.3.2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95-96
  • 5.3.3 浓缩倍数对缓蚀性能的影响96
  • 5.3.4 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96-99
  • 5.3.5 交流阻抗谱分析99-104
  • 5.4 本章小结104-10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05-107
  • 参考文献107-124
  • 致谢124-125
  • 附录125-12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钨酸盐缓蚀机理的研究进展    李燕,陆柱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氯化钠溶液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徐群杰;王伟;周国定;

PBTCA、HEDP、ATMP缓蚀性能的理论研究    崔崇威;李绍峰;杨红;冯文涛;刘旸;焦雅吉;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3%NaCl溶液中白铜B10的缓蚀作用    徐群杰;周国定;王会峰;蔡文斌;

评价缓蚀剂性能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金钟;毛学强;刘万元;蒋吉强;杜磊;祝春;

循环冷却水系统无磷缓蚀剂研究进展    吴耿,邱学青,楼宏铭

聚环氧琥珀酸及其复配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张建;李国威;朱彦荣;王桂良;

有机磷缓蚀剂研究进展    王新龙,贾红兵,李玉桂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徐群杰,董孔祥,周国定

环境友好型铜缓蚀剂研究进展    林修洲;龚敏;

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张景来;冯英华;李丹;李金秋;董立锋;

新型反渗透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齐惜娟;刘伟;郦和生;胡清华;

高效缓蚀剂对黄河恶化水质中普碳钢的缓蚀作用    王永红;徐文国;薛守洪;

用XPS及EDS能谱研究钨酸盐复合缓蚀剂在天然海水中的缓蚀机理    柳鑫华;韩婕;孙彩云;王庆辉;

环保型金属包装用气相防锈纸的研究    黄颖为;曹磊;赵佳;刘琼;徐水芳;

聚天冬氨酸的改性及缓蚀阻垢性能研究进展    明强;刘丹丹;郭庆时;邓何;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氯化钠溶液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徐群杰;王伟;周国定;

聚天冬氨酸及其与葡萄糖酸钠复配物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王克诚;刘欣;王丽红;刘妍;

钨酸钠对X70钢在硫酸钠溶液中的缓蚀行为    蒋黎;何晓英;邓祖宇;罗宿星;廖钫;

影响钨酸盐复合海水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因素    柳鑫华;孙彩云;梁英华;

复配聚环氧琥珀酸和钨酸钠对白铜B30在模拟冷却水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时士峰;丁斯婧;徐群杰;

聚天冬氨酸基阻垢分散剂及其与磁场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刘振法;高玉华;张利辉;闫美芳;田彩莉;张彦河;

电导率法研究几种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性能    李景宁;罗志勇;李颖琴;黄南哲;

循环水阻垢缓蚀剂在新昌电厂的应用    黄宏;

油气田用抑制CO_2腐蚀的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缓蚀行为研究    王彬

循环冷却水水质条件对生物粘泥性质及控制的影响研究    马涛

高含H_2S、CO_2油气田缓蚀剂的设计与合成    胡松青

钒酸盐复合耐指纹涂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邹忠利

天然气离心压缩机腐蚀分析与控制方案研究    韩烨

生物大分子结构单元——碱基与活性无机小分子作用的理论研究    张士国

有机阻垢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张曙光

含荧光基团低聚物的合成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雷武

钢、铁表面缓蚀功能膜的研究    马洪芳

铁表面自组装含氮杂环化合物、卟啉类和烷基胺类分子膜的研究    冯媛媛

电厂循环水绿色水处理剂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    王钢

两种环境友好型酸洗缓蚀剂的复配和性能研究    梅其政

模拟钻井液中复合缓蚀剂的研究    邹家素

有机硅缓蚀阻垢剂的应用研究    何程程

新型复配缓蚀剂对碳钢、铜的缓蚀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常春芳

攀钢轨梁厂净环水系统低磷水质稳定剂研究    郝明

一种环境友好型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陈琛

生物质改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龚新怀

新型基因药物载体材料    陈丹

新型绿色水处理剂的性能研究与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减排技术    张文娟

城市中水在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应用与展望    李锐;何世德;张占梅;杨运平;

城市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技术实例    戴建强;郑敏;

新型铜酸洗缓蚀剂烷基苯并咪唑的研究    史志龙,庞正智

2-己基咪唑作为铜的盐酸酸洗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赵永生,庞正智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作为碳钢缓蚀剂的研究    沈建,余鼎声,庞正智

缓蚀阻垢机理研究中的新技术    夏笑虹,李国希,喻献国,旷亚非

钼酸钠-磷酸盐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机理    郭良生,黄霓裳,余兴增

缓蚀剂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郑家燊,黄魁元

钨酸盐缓蚀机理的研究进展    李燕,陆柱

糠醛对碳钢缓蚀性能的研究    刘峥

油井高钙、锶、钡环境下高效阻垢剂的制备    侯振宇

海水介质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邵丽艳

炼油厂生化出水流砂过滤回用试验研究    李善仁,邓贤山,李皓

炼油废水生化出水的COD_(Cr)与COD_(Mn)的相关性研究    潘玲;陈绮莉;马丽杰;孙立东;

用混凝法降低生化出水中的COD    郭沛涌;许银龙;吕鹏程;

燃煤电厂烟道气“生化出水法脱硫”工艺研究    马鲁铭,刘燕,王燕春

硫酸铁混凝剂处理焦化废水A/O工艺出水的研究    赖鹏;赵华章;倪晋仁;

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钟珍芳;孙贤波;刘勇弟;张建鹏;

焦化厂生化外排水的臭氧强化混凝实验研究    周涛;魏松波;吴晓辉;王嘉;吴高明;陆晓华;

城市生活污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特性    龚剑丽;刘勇弟;孙贤波;何伟聪;

O_3/H_2O_2法对生化出水中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张蕾;孙贤波;许雯佳;刘勇弟;

混凝强化微电解工艺深度处理造纸中段废水    刘春;刘建容;黄婷;

强化活性炭工艺处理焦化厂生化出水    段俊;张巍;应维琪;

典型工业废水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分离与分析    李爱民;王津南;卢宇飞;周庆;张龙;

PAC和CPAM复合处理造纸厂二级生化出水    苏振华;冯文英;徐明;张升友;林乔元;丁建平;张羽;

节水与生活小区污水回用    胡喆;

生化除油技术在精细水处理中的应用    黄文升;

混凝技术在处理焦化废水中的应用    王林平;叶瑞洪;

焦化厂生化出水回用可行性研究    蒋文新;张巍;常启刚;张怀旭;付丽君;应维琪;

Fenton组合工艺在焦化厂生化出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蒋文新;张光玉;詹水芬;应维琪;

催化臭氧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刘卫华;季民;张昕;杨洁;

降低焦化废水COD_(cr)含量的新思路    刘民;翟瑞津;王耀臣;刘建迅;张纯龙王;

马钢煤焦化公司 新区生化出水指标改善    沈江红 邹威

废水是怎样变成“肥水”的    本报记者 王乐意

大投入 多创新    张翠玉 王国卿

太原煤气化第二焦化厂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孔祥宝 郭文正

天脊煤化工公司狠抓治污提前实现达标排放    本报记者 王永海 本报通讯员 胡早

石焦集团迈向绿色健康清洁企业    通讯员 张文静田淼 记者 贾芳

造纸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的设计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丘治平

太原煤气化第二焦化厂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孔祥宝 郭文正

浅析建筑排水小型污水处理    陕西秦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程靖雄

基于臭氧氧化的印染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及有机物去除行为研究    钱飞跃

城市污水生化处理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缓蚀阻垢实验研究    申战辉

稠油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处理技术研究    王海峰

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碱法草浆中段废水研究    季明

西安湿地资源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研究    刘宏斌

兼性生化—局部充氧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分散污水工艺研究    任拥政

复合阴离子改性铁盐絮凝剂处理稠油石化污水研究    李立君

复合阴离子改性铁盐絮凝剂处理稠油石化污水研究    李立君

纳滤—厌氧氨氧化—高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研究    安鹏

酶电催化与多相电Fenton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李海涛

活性炭吸附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各类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李欣珏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各类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在混凝过程中的去除行为研究    李暮

化学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不同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    李新

铁炭法及UV/TiO_2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技术研究    陈志铮

腈纶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方法研究    王明明

垃圾沥滤液生化出水的电化学处理及环境医学评价    陈波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生化出水的降解研究    孙舒婧

麦草制浆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臭氧氧化试验研究    郝甜利

焦化厂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中试研究    王孝勤

污水厂出水回用于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的试验研究    刘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