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新型后置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C/P)比城镇污水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39
热度:

新型后置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C/P)比城镇污水性能研究【摘要】: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城镇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加上现有城镇污水厂因工艺技术、装置配

【摘要】: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城镇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加上现有城镇污水厂因工艺技术、装置配置和过程控制等方面不足,存在尾水氮磷超标、运行能耗偏高等问题,导致我国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为强化污水处理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性能,国内外研究者从机理探析、工艺优化、过程调控等角度,开展了既有工艺升级优化、强化脱氮除磷新工艺开发等研究,但面对城镇污水组分复杂、进水碳源不足、工艺操控复杂等技术屏障,仍存在系统氮磷去除效率低、运行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开发简便、高效、低耗的脱氮除磷新技术新工艺,需求强烈。 论文针对我国城镇污水C/N比、C/P比低,现有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复杂、运行能耗高、尾水达标难等突出问题,围绕生物处理系统内碳源有效利用,开展现有城镇污水厌氧/好氧(A/O)处理工艺强化氮磷去除、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开发等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以多分室A/O工艺为平台,研究了常规A/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A/O工艺脱氮性能受进水C/N比影响较大,当进水C/N比从14.25±2.66降至5.72±0.47时,TN去除率由81.49±6.64%降至61.93±8.55%;工艺除磷性能与进水C/N比、C/P比和污泥浓度等有关,系统在进水C/N比11.55±2.40、C/P比62.48±7.34、污泥浓度3.61±0.51gMLSS/L条件下除磷率稳定在99.33±0.91%;除磷过程物质转化特性分析表明,该A/O工艺具有典型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代谢特征。 2、应对城镇污水厂节能降耗增效的现实需求,研发了低DO序列式A/O工艺。系统在进水COD、NH4+-N、PO43--P分别为241.94±32.55mg/L、47.86±2.01mg/L和3.78±0.13mg/L,好氧段DO浓度0.54±0.92mg/L条件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达91.84±4.90%、98.15±1.56%、65.53±2.21%和100%。过程物质转化特性分析发现,低DO条件下NH4+-N基本去除,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性能有所强化,除磷性能进一步提升;能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处理单位废水所需曝气量为48±3L/L,比常规A/O工艺降低71.2±3.8%,节能优势明显。 3、从生物处理系统内碳源有效利用角度出发,创新研发了连续流后置反硝化AOA工艺。厌氧段混合液按一定比例分流至缺氧段,通过控制厌氧段分流比F(厌氧段分流流量与进水流量之比)为0.5、污泥回流比R为1.0,新工艺在进水COD、NH4+-N、PO43--P分别为400mg/L、37.65±1.64mg/L和5.63±0.14mg/L条件下,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达74.50±1.42%和92.11±5.20%,脱氮性能比A/O工艺显著提升。 构建了表征AOA工艺氮磷去除效果的物质平衡量化模型,分析发现缺氧段PO43--P和NO3--N去除量分别达1.63±0.09gP/d和0.78±0.14gN/d,其PO43--P/NO3--N比为2.17±0.42,表明缺氧段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其除磷量占系统总除磷量的24.19±0.52%;分批实验进一步证实,污泥中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占聚磷菌(PAOs)的22.20±1.97%。结合模型模拟计算结果可知,该工艺TN去除主要通过异养反硝化、SND和反硝化除磷等途径实现。 4、针对城镇污水碳源不足影响氮磷去除性能的问题,考察了AOA工艺处理低C/N(C/P)比污水过程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进水C/N比和C/P比分别控制在7.41±0.26和52.36±1.25时,通过将SRT由10d延长到16d,系统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5.86±2.06%和90.00±3.97%;当进水C/N比、C/P比进一步降至6.14±0.32和43.40±1.37时,将A/O/A体积比由1/3/1调整为1/2/2,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升至69.76±3.36%和98.73±1.82%;综合分析认为,在SRT为16d、A/O/A体积比为1/2/2条件下,处理低C/N(C/P)比污水AOA工艺可获得较好的氮磷去除效果。 分析AOA工艺不同工况下污泥PHA等内碳源含量变化发现,污泥PHA含量与进水COD浓度呈正相关,其含量的降低影响SND和反硝化除磷性能,从而导致系统氮磷去除性能下降;延长SRT可保证体系内一定的污泥浓度及内碳源含量,缩短好氧HRT、延长缺氧HRT亦可提高污泥PHA含量,强化系统脱氮除磷性能;可见,采用控制SRT、调整好氧/缺氧HRT等策略,可保证处理低C/N(C/P)比污水AOA工艺高效稳定运行。 5、为提升AOA工艺处理效能、简化工艺流程,取消厌氧段混合液分流,研发了低DO连续流AOA工艺。在进水COD、NH4+-N和PO43--P分别为300mg/L、49.99±2.64mg/L和3.79±0.1Img/L条件下,将好氧段DO浓度控制在1.19±0.16mg/L、好氧和缺氧HRT分别控制在2h和4h,系统NH4+-N.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达95.07±1.57%、93.26±1.30%和97.83±2.95%。 模型分析表明,好氧段和缺氧段TN去除负荷分别为0.112±0.013gN/gVSS/d和0.055±0.015gN/gVSS/d,二者对T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41.76±1.03%和39.93±6.11%;缺氧段去除的PO43--P为0.76±0.14gP/d, NO3--N为0.80±0.16gN/d,分析认为,其中0.36±0.07gN/d的NO3--N通过反硝化除磷去除,其余NO3--N则由反硝化聚糖菌(DNGAOs)去除。 对新工艺的脱氮除磷机理分析发现,缩短好氧HRT可减少好氧段PHA消耗、提高污泥PHA含量,从而强化好氧SND和反硝化除磷作用,改善系统脱氮除磷性能。与前述基于厌氧混合液分流的AOA工艺相比,低DO连续流AOA工艺不仅脱氮除磷性能进一步提升,而且处理单位废水曝气量降低了11.6±0.56%,能耗更低。 综上,新型低DO连续流AOA工艺取消了厌氧混合液分流,工艺更简单;基于内碳源的好氧SND作用和后置反硝化作用得到强化,系统脱氮性能更强;曝气量减小,能耗更低,可为低C/N(C/P)比城镇污水处理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生物脱氮除磷 后置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同步硝化反硝化 内碳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3
【目录】:
  • 致谢6-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6
  • 第一章 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16-37
  • 1.1 引言16
  • 1.2 城镇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现状16-24
  • 1.2.1 A/O及其改进工艺16-20
  • 1.2.2 SBR工艺20-23
  • 1.2.3 氧化沟工艺23-24
  • 1.3 城镇污水脱氮除磷新工艺研究进展24-32
  • 1.3.1 反硝化除磷工艺24-27
  • 1.3.2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27-29
  • 1.3.3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29-32
  • 1.4 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关键问题及技术需求32-34
  • 1.4.1 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关键问题32-33
  • 1.4.2 强化脱氮除磷技术需求33-34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34-37
  • 第二章 A/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37-60
  • 2.1 材料与方法37-41
  • 2.1.1 试验装置与运行37-39
  • 2.1.2 进水水质与接种物39-40
  • 2.1.3 分析方法40-41
  • 2.2 结果与讨论41-58
  • 2.2.1 A/O工艺COD去除性能41-43
  • 2.2.2 A/O工艺脱氮性能及影响因素43-48
  • 2.2.3 A/O工艺除磷性能及影响因素48-58
  • 2.3 小结58-60
  • 第三章 A/O工艺降耗及脱氮除磷效能挖掘60-74
  • 3.1 材料与方法60-62
  • 3.1.1 试验装置60-61
  • 3.1.2 进水水质与接种物61
  • 3.1.3 试验方案61
  • 3.1.4 污泥好氧和缺氧吸磷速率测定61-62
  • 3.1.5 分析方法62
  • 3.2 结果与讨论62-73
  • 3.2.1 低DO序列式A/O工艺运行性能62-68
  • 3.2.2 改良A/0工艺脱氮除磷过程特性68-72
  • 3.2.3 系统能耗分析72-73
  • 3.3 小结73-74
  • 第四章 新型后置反硝化(AOA)工艺开发与性能研究74-87
  • 4.1 材料与方法74-76
  • 4.1.1 试验装置74-75
  • 4.1.2 进水水质75
  • 4.1.3 工艺启动及运行策略75-76
  • 4.1.4 分析方法76
  • 4.2 结果与讨论76-86
  • 4.2.1 AOA工艺脱氮除磷性能76-79
  • 4.2.2 AOA工艺脱氮除磷过程特征79-83
  • 4.2.3 AOA工艺物料平衡分析83-86
  • 4.3 小结86-87
  • 第五章 AOA工艺处理低C/N(C/P)比污水过程影响因素分析87-105
  • 5.1 材料和方法87-89
  • 5.1.1 实验装置87
  • 5.1.2 进水水质87
  • 5.1.3 工艺运行和调控87-88
  • 5.1.4 分析方法88-89
  • 5.2 结果与讨论89-103
  • 5.2.1 处理低C/N(C/P)比污水脱氮除磷性能与影响因素89-93
  • 5.2.2 AOA工艺脱氮除磷机理解析93-103
  • 5.3 小结103-105
  • 第六章 AOA工艺效能提升与稳定性分析105-124
  • 6.1 材料与方法105-107
  • 6.1.1 实验装置105-106
  • 6.1.2 进水水质106
  • 6.1.3 试验方案106-107
  • 6.1.4 分析方法107
  • 6.2 结果与讨论107-122
  • 6.2.1 低耗连续流AOA工艺优化与效能提升107-115
  • 6.2.2 AOA工艺运行稳定性115-121
  • 6.2.3 系统能耗分析121-122
  • 6.3 小结122-124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124-128
  • 7.1 主要研究结论124-126
  • 7.2 创新点126
  • 7.3 不足与展望126-128
  • 参考文献128-136
  • 个人简介13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136
  • 所获奖励13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AO)_2—SBBR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低碳城市污水    荣宏伟;张朝升;张可方;

倒置A~2/O工艺的短程生物脱氮中试    付国楷;周琪;杨殿海;邱兆富;徐晓宇;

低碳源、低能耗型改良A~2/O工艺的脱氮除磷研究    杨殿海;宋拥好;谭巧国;杨企星;

ABR厌氧/CASS好氧工艺处理养殖废水    杨丽芳;朱树文;高红武;李理;

白龙港污水厂出水达到一级A的优化运行中试研究    姚海峰;尹明;李田;陆斌;阮大康;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厌氧/缺氧环境倒置效应    张波,高廷耀

进水C/P比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王晓莲,王淑莹,彭永臻

(AO)_3SBR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吕娟;陈银广;顾国维;

A_2N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微生物的先间歇后连续培养及快速启动    杨庆娟;王淑莹;刘莹;袁志国;葛翀;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能量平衡与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龙腾锐,高旭

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王夙;刘峻;

交替式A~2/O系统碳源量对去除氮磷途径的影响    窦月芹;吕锡武;

发酵草屑在低有机质污泥堆肥中的作用    姚天举;李纪周;赵芳;黄叶;

好氧颗粒污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梁洋;宋志伟;

溶解氧对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研究    郑黎明;方舟;任中科;王罗春;蒋海涛;

好氧聚磷颗粒污泥的培养与丝状菌膨胀控制    吴蕾;彭永臻;王淑莹;马勇;霍明昕;张蕾蕾;

快速启动短程硝化过程起始pH值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王淑莹;李论;李凌云;顾升波;杨庆;

革新的UNITANK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特性    石明岩,胡晓东,陈方肃,吕锡武

生物法脱氮除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徐洪斌,吕锡武

高效能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    芮旭东;汪宏渭;刘志康;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高宇;冯传平;郝春博;刘超;

污水处理能耗分析比较及节能趋势探讨    张清海;梁文劲;贾晓珊;

沸石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丁晔;侯景树;李万庆;

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物耗统计与影响因素分析    高建磊;闫怡新;吴建平;

SBBR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其控制    陈涛;韦甦;倪永炯;欧长劲;李军;

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渗滤液回流对发酵过程影响    高新星;赵立欣;董保成;万小春;陈羚;罗娟;

pH值对新型SBBR处理畜禽废水脱氮的影响    朱春兰;肖鸿;邓仕槐;段焱;孙亚琴;胡晓梅;侯麟;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的几点经验及建议    何宏胜;冯生华;倪梦贤;

生物膜SBR复合新工艺脱氮除磷的研究发展及应用    曹珊;曹秀芹;

污水处理领域的能量消耗与低碳发展——以“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装置”碳核算为例    刘欢;李旭宁;毛子龙;赖梅东;梅立永;杨小毛;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智能化控制SBBR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和微生物学研究    金云霄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金属离子在好氧微生物颗粒上的界面作用    孙雪菲

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    张胜利

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    王玉兰

污泥吸附除磷脱氮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李昂

A-(O/A)~n-SMBR工艺强化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张传义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苏涛

屠宰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及其除污效果的研究    岳瑞校

无外加碳源条件下剩余富磷污泥厌氧释磷机理研究    张强

预处理技术在大型污水处理厂COD减排中的效能研究    虞伟权

受污染饮用水源水固定化生物膜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徐京

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受污染饮用水源水研究    丁炜

啤酒废水深度处理关健技术开发    王涛

一体化连续流反硝化同时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邓钦

颗粒化EBPR系统混合碳源分子水平作用机制及模型构建研究    蒋涛

填加聚氨酯载体的SBBR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试验研究    郝滢

城市污水处理能耗能效研究进展    高旭,龙腾锐,郭劲松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袁林江,彭党聪,王志盈

倒置A~2/O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    张波,高廷耀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罗固源,罗宁,吉芳英,许晓毅

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    王亚宜,彭永臻,王淑莹,李勇智,潘绵立

MLSS、pH及NO_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

改良A~2/O工艺在南方雨季的工艺运行控制    古凌艳;张宏;

倒置A~2/O工艺硝化除磷调控的实例分析    张静;

改良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镇污水    潘碌亭;屠晓青;罗华飞;李璐;

污水处理厂泵站与曝气系统的节能途径    林荣忱,李金河,林文波

厌氧段-人工湿地处理污水高效稳定机理研究    杨勇;叶长兵;曾维庆;

厌氧段HRT对A_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    令云芳;王淑莹;王伟;王亚宜;

低温下反硝化除磷工艺厌氧段影响因素研究    宋武昌;张冬雨;温成林;

A/O工艺厌氧段停留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    华淑丽;

前置厌氧段DE氧化沟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吴军;饶世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