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34
热度: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摘要】:微孔曝气氧化沟将鼓风曝气技术与氧化沟工艺相结合,具有供氧效率高、工艺简单、运行灵活方便等特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

【摘要】:微孔曝气氧化沟将鼓风曝气技术与氧化沟工艺相结合,具有供氧效率高、工艺简单、运行灵活方便等特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微孔曝气氧化沟的节能效率和除污性能对污水处理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目前常规微孔曝气氧化沟曝气区和推流区(非曝气区)的流速相同,推动能量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通过改变沟道断面尺寸,以达到改变沟道流速的目的。 在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建立了一套配备有厌氧选择池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试验系统,用于处理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为50m3/d。经过两年的现场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新型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实现了变速节能运行。采用CFD模拟、示踪法和ADV流速仪现场测定三种方法对变速氧化沟内的流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者流速分布吻合较好,沟宽比值与所对应的流速反比值接近,实现了变速运行。 (2)当推流区和曝气区断面水平平均流速控制在0.15m/s和0.07m/s时,未发生污泥沉积现象,远小于目前氧化沟设计规定的0.3m/s流速,在较低的推流速度下,形成的絮体尺度大于常规氧化沟。上述表明:低速氧化沟不仅水力节能,且有利于在沟内形成较大的污泥絮体,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创造了良好的微环境条件。 (3)当HRT为14h、SRT为15d、水温15~28℃、平均有机负荷为0.07kgBOD5/kgMLSS·d(氧化沟规程中要求0.04~0.11kgBOD5/kgMLSS·d)的条件下,COD、NH3-N和TN的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能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TP能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结果,且部分时段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4)循环型氧化沟的A/O容积比由曝气区末端(曝气区向推流区过渡断面)的DO浓度控制。当曝气区末端的溶解氧浓度分别为1.5、1.2、0.9、0.6和0.3mg/L时,对应的氧化沟A/O容积比为0、0.3、1.8、4.0和9.7,出水氨氮浓度分别为0.21、0.16、0.25、7.33和17.15mg/L,出水硝氮浓度为25.33、19.22、9.23、6.11和1.07mg/L。DO浓度控制在0.9mg/L时,出水TN浓度最低,对应的由SND对脱氮贡献率为36%。 (5)污泥中微丝菌的存在对氧化沟脱氮除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微丝菌含量高的浮泥和含量低的混合液的最大比硝化、反硝化和释磷吸磷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丝菌含量较高的浮泥的最大比氨氧化和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分别为1.15mgNH4+-N/gVSS·h和0.87mgNO2--N/gVSS·h,而混合液的速率分别为2.05mgNH4+-N/gVSS·h和与1.65mgNO2--N/gVSS·h;浮泥最大比反硝化(快速、慢速,内源)速率分别为8.37、2.49和0.53mgNO3--N/gVSS·h,混合液最大比反硝化速率分别为4.98、1.94和1.07mgNO3--N/gVSS·h;此外,两者的释磷和吸磷也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的最大比释磷和吸磷速率分别为0.64和1.06mgPO43--P/gVSS·h,后者为2.86和2.63mgPO43--P/gVSS·h。以上结果说明微丝菌含量高的污泥其硝化能力较弱,而反硝化能力较强(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厌氧释磷阶段,污泥中的微丝菌会和聚磷菌竞争易降解有机物,减少了聚磷菌的可利用碳源,对后续除磷有一定的影响。 (6)VFA的组成对释磷吸磷有一定的影响。分别以乙酸和丙酸作为基质测定各自最大比释磷和吸磷速率,其中乙酸的最大比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和反硝化吸磷速率分别为4.29、3.66、1.93mgPO43--P/gVSS·h;丙酸为2.60、1.44、0.83mgPO43--P/gVSS·h;另外,对上述两种基质在厌氧环境下的△P/△HAC和△P/△HPr的比值测定,其值分别为0.305和0.006。上述结果表明乙酸为基质更有利于聚磷菌的释磷和吸磷。 (7)不同电子受体对磷去除有重要影响。以氧、硝氮和亚硝氮为吸磷阶段电子受体时,其吸磷速率大小依次为9.72、4.32、3.98mgPO43--P/gVSS·h;且硝氮、亚硝氮消耗量和吸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硝氮和亚硝氮在缺氧区的吸磷速率/硝氮消耗量比值分别为0.96和0.49mgPO43--P/mgN。氧作为电子受体吸磷能力最强,但硝氮和亚硝氮在缺氧阶段可作为电子受体,其中硝氮作为电子受吸磷能力更强。 通过中试变速氧化沟系统分区理论的研究和桂林七里店污水厂的微孔曝气氧化沟系统进行诊断,建议将七里店污水厂微孔曝气氧化沟现有的一个A:O运行模式改造为两个分段A:O供氧模式(A:O容积比调整为1:1.2),并提高氧化沟出水口DO浓度到0.5mg/L以上,,可抑制二沉池中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改善出水水质。 【关键词】:氧化沟 微孔曝气 变速 脱氮 除磷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03.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34
  • 1.1 生物去除污染物机理13-20
  • 1.1.1 生物除碳原理14-15
  • 1.1.2 生物脱氮原理15-17
  • 1.1.3 生物除磷理论17-19
  • 1.1.4 生物脱氮与除磷相互影响19-20
  • 1.2 氧化沟工艺20-25
  • 1.2.1 氧化沟发展20-23
  • 1.2.2 氧化沟工艺特征23-25
  • 1.3 氧化沟流态研究现状25-29
  • 1.3.1 水力特征25-26
  • 1.3.2 推流能耗26-27
  • 1.3.3 工艺结构特征27
  • 1.3.4 流速测定27-28
  • 1.3.5 流态模拟28-29
  • 1.4 氧化沟工艺运行中所存在问题及策略29-32
  • 1.4.1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对策29-31
  • 1.4.2 DO 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31
  • 1.4.3 A/O 比与交替频率对系统影响31-32
  • 1.5 课题来源及其价值32-34
  • 1.5.1 课题来源32
  • 1.5.2 课题研究的意义32-33
  • 1.5.3 技术路线33-34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34-67
  • 2.1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开发原理34-40
  • 2.1.1 构想背景34-35
  • 2.1.2 VODF 氧化沟技术35-40
  • 2.2 装置设计、加工和安装40-45
  • 2.2.1 选择池40-41
  • 2.2.2 氧化沟41-44
  • 2.2.3 二沉池44
  • 2.2.4 安装44-45
  • 2.3 系统调试45-47
  • 2.3.1 厌氧池调试45-46
  • 2.3.2 氧化沟调试46-47
  • 2.3.3 二沉池调试47
  • 2.4 试验用水与运行工况47-51
  • 2.5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51-64
  • 2.5.1 常规51-52
  • 2.5.2 VFA52
  • 2.5.3 污泥形态52-54
  • 2.5.4 污泥活性54-55
  • 2.5.5 流态55-63
  • 2.5.6 在线监测设备63-64
  • 2.6 SND 脱氮率计算方法64-67
  • 2.6.1 SND 脱氮率方法分析64-65
  • 2.6.2 中试 SND 脱氮率计算方法65-67
  • 3 VODF 反应器内流态研究67-87
  • 3.1 研究背景67-68
  • 3.2 研究方法68-70
  • 3.2.1 CFD 模拟网格划分68
  • 3.2.2 流速测定点布点68-70
  • 3.3 结果与分析70-85
  • 3.3.1 CFD 模拟70-78
  • 3.3.2 示踪实验78-80
  • 3.3.3 现场流速实测80-83
  • 3.3.4 涡流点分析83-85
  • 3.3.5 VODF 流态节能分析85
  • 3.4 结论85-87
  • 4 VODF 中试运行效果及工艺特征分析87-102
  • 4.1 研究背景87
  • 4.2 结果与讨论87-101
  • 4.2.1 污染物去除效果87-91
  • 4.2.2 流速对絮体形成的影响91-92
  • 4.2.3 通过曝气区末端 DO 控制强化 SND92-96
  • 4.2.4 DO 控制和大絮体形成对脱氮除磷影响96-98
  • 4.2.5 A/O 比和交替频率对脱氮除磷的影响98-100
  • 4.2.6 低 DO 浓度运行下的节能分析100-101
  • 4.3 结论101-102
  • 5 VODF 中试系统生物脱氮影响因素分析102-116
  • 5.1 研究背景102-103
  • 5.2 结果与分析103-114
  • 5.2.1 A:O 容积比调整对中试脱氮效果恢复103-105
  • 5.2.2 活性污泥脱氮能力恢复105-107
  • 5.2.3 M.Parvicella 对硝化和反硝化能力的影响107-112
  • 5.2.4 M.Parvicella 的去除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112-113
  • 5.2.5 活性污泥恢复后污泥结构及其沉降性能评价113-114
  • 5.3 结论114-116
  • 6 VODF 中试系统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研究116-131
  • 6.1 前言116-117
  • 6.2 结果与讨论117-129
  • 6.2.1 温度对生物除磷的影响117-119
  • 6.2.2 VFA 组成对 EBPR 的影响119-123
  • 6.2.3 氧化沟吸磷影响因素123-127
  • 6.2.4 微丝菌对 EBPR 的影响127-129
  • 6.3 小结129-131
  • 7 七里店污水厂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诊断131-151
  • 7.1 试验现场概况及研究方法131-133
  • 7.1.1 工程概况131
  • 7.1.2 诊断方法131-133
  • 7.2 工艺分析133-143
  • 7.2.1 污染物的沿程变化133-138
  • 7.2.2 DO 沿程梯度变化138
  • 7.2.3 活性污泥特性分析138-141
  • 7.2.4 污泥静沉实验测定和分析141-143
  • 7.3 问题诊断143-145
  • 7.3.1 分区设置不合理143
  • 7.3.2 供氧量不足143-144
  • 7.3.3 氧化沟出水 DO 低144-145
  • 7.4 改造方案145-148
  • 7.4.1 氧化沟分区改造146-147
  • 7.4.2 改善二沉池水质147-148
  • 7.4.3 进水方式提高运行效率148
  • 7.5 改造预期效果148-149
  • 7.6 总结149-151
  • 8 结论与建议151-154
  • 8.1 结论151-152
  • 8.2 建议152-153
  • 8.3 论文创新点153-154
  • 致谢154-155
  • 参考文献155-17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1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生活污水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骆斌;刘水清;蒋志敏;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的发展    冯旺聪,郑士琴

氧化沟的水头损失计算与导流板偏置的作用    赵星明,徐志伟

改善氧化沟流速分布的措施    曹瑞钰,付见中

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研究动向    林燕,杨永哲,袁林江,彭党聪,王志盈

一体化氧化沟的三维流场模拟与分析    罗麟,李伟民,邓荣森,何泽超,王涛

MLSS、pH及NO_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王社平;鞠兴华;彭党聪;

硝酸盐浓度对反硝化聚磷菌诱导的影响    张小玲;张立卿;袁林江;王磊;王志盈;

碳源对S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杜馨;张可方;方茜;张朝升;

Carrousel氧化沟单沟脱氮优化条件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刘艳臣

应用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解幸幸;顾年福;缪应祺;

高浓度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能源回收研究    毛羽;张贝;刘士清;许玲;宋洪川;张有刚;孙传伯;

生物除磷机理及除磷微生物    张兆君;

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    张少辉;姜应和;

氧化沟的优缺点及发展应用型式    郭昌梓;程飞;陈雪梅;

浅谈富营养化水体生态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李婷;李萍;管秀娟;

不同有机负荷下氮缺乏对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    高春娣,彭永臻,王淑莹,川哲夫,尾崎益雄,李春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预处理微污染原水挂膜过程研究    耿英慧,张明,徐亚同,史家梁,王绍祥

氧化沟中导流板的调整以增加曝气效率减少池底沉泥厚度的实践    吴庆成;曹国凭;张玉梅;

废水反硝化除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周栋;韩宝平;

分散型生活污水的低耗高效脱氮除磷    袁林江;杨凯;

A2N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葛安东;牛明芬;

工业CT研究发展状况及其在流体传动及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吴剑;刘荣;王宣银;

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状态的稳定性在A/O工艺中的试验验证    郝坤;高春娣;武联菊;王丽;

低温环境下活性污泥微膨胀的发生及分子生态学解析    武联菊;高春娣;郝坤;王丽;

奥伯尔氧化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汤小玲;周扬秋;梁新和;

厌氧/好氧SBR系统中碳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谢琴;孙力平;苏晓;

利用物料流向分析优化A~2/O系统运行参数    董晓阳;张静慧;周军;吴珊;

MBR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试验研究    林燕;何义亮;孔海南;李春杰;王崇;

曝气池中气液两相流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研究    万甜;程文;刘晓辉;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智能化控制SBBR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和微生物学研究    金云霄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系统中N_2O的释放机理与减量化控制研究    胡振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地下水脱氮技术研究    张立辉

污泥吸附除磷脱氮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李昂

A-(O/A)~n-SMBR工艺强化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张传义

反硝化同步除磷动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MSBR性能中的应用    汪林

颗粒污泥用于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中磷回收技术研究    黄宇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分子微生物学研究    张立成

固液泵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何伟强

混凝气浮-A/O工艺处理毛皮废水的研究    史明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无纺布膜的亲水改性及其抗污染性能研究    冯冉冉

镁锂系合金微合金化及外场控制凝固研究    姚磊

青堆子湾营养盐季节变化特征及多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的比较    赵倩

黄河口及附近海域碳参数与营养盐调查研究    殷鹏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诊断及优化运行研究    肖伟

同步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的工艺特性研究    张文燕

无外加碳源条件下剩余富磷污泥厌氧释磷机理研究    张强

SBR优化运行对脱氮除磷影响的研究    李燕;丁毅;张雁秋;

人工湿地在处理铁路沿线污染中的应用分析    程东祥;李红艳;

复合式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杨慧敏;张奎;李建政;

HPIV及其初步应用研究    段俐,康琦,丁汉泉,申功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处理城市废水的现状与发展    周琪,胡纪萃,顾夏声

溶解氧及活性污泥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吕锡武,李丛娜,稻森悠平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组成及其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罗曦,雷中方,刘翔

城市污水除磷中的有关问题    黄晟,吴慧英,陈建红

厌氧氨氧化混培菌的获得及其运行条件    阮文权,邹华,陈坚

FA和pH值对低C/N污水生物亚硝化的影响    魏琛;罗固源;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路畅;

明渠水流相干结构的试验研究    王龙

氧化沟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魏辉

侧沟式一体化氧化沟生产性试验    吕守维

氧化沟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研究    蒋成义;黄卫东;王淦;王颖哲;谢荣焕;

氧化沟简述    朱辉;吴锐铮;

昆明某污水厂氧化沟工艺的问题诊断及其解析    王先宝;金鹏康;王晓昌;彭党聪;

氧化沟技术处理石化污水工艺条件研究    王贵宾;刘献玲;张建成;

氧化沟技术进展    邓荣森

氧化沟基本特性的剖析    肖志成;

交替工作式氧化沟技术    郭健

改进型三槽式氧化沟的设计及其优化运行    王泮祥,钱雪明

五沟式氧化沟的设计及运行    吴华明,陈启德

氧化沟工艺处理化纤废水的研究    王晓华,钱望新,解清杰

污水处理氧化沟设计评述    周文汉;李心君;

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    陈立;

谈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    吴昊;杨传文;

浅谈氧化沟工艺特点与动力控制    赵传周;李帅军;

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    陈立;张悦;

浅析奥贝尔氧化沟溶解氧的分布与能耗的节省    颜秀勤;

微曝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区岳州;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张晓琳;

改进型氧化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与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于静洁;孙力平;袁忠伟;王少坡;

中小城市(城镇)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生产实践    张贤彬;张浦平;

国祯环保建国内最大 氧化沟工艺成套设备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卢 俊 通讯员 杨晓宝

引进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污水3.5万吨    钟国明 特约记者 何青松

铜梁生物技术处理城市污水    通讯员 赵武强

新型氧化沟工艺去除氮磷有招数    罗开林段舰

微曝氧化沟工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刘群 张宇 赵娜

新型氧化沟工艺专除氮磷    李杰

氧化沟工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本报记者 刘群 特约记者 张宇 赵娜

氧化沟+微滤膜污水净化节省投资1/3    记者 黄亮斌

我市一水专项技术课题通过国家立项论证    记者 田远进 通讯员 宁桂忠

城市污水如何“脱胎换骨”    本报记者 彭芳 实习生 吴敏莲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    杨亚红

卡鲁塞尔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夏岚

卡鲁塞尔氧化沟液固两相湍流与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许丹宇

氧化沟污水厂关键设备及技术研究    王淦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    杨跃

基于节能减排的改良型氧化沟流场优化与污泥制备建材的探索    杨晓

Carrousel氧化沟单沟脱氮优化条件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刘艳臣

Orbal氧化沟强化生物脱氮的中试研究    高守有

A/A/O氧化沟工艺强化脱氮调控技术研究    李柏林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1及ASM3在MBR和DE型氧化沟中的应用研究    杨文娟

深沟转刷型一体化氧化沟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尚应奇

一体化奥贝尔氧化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况力

一体化氧化沟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孙伟民

复合流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黄远明

氧化沟工艺处理适用性比较分析研究    刘聪

氧化沟底部微孔曝气与分区供氧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鹏凡

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水力性能和节能特点研究    俞天明

氧化沟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魏辉

多点强化氧化沟处理混合型城市污水脱氮技术研究    魏锐

同心圆一体化微曝氧化沟的设计与工程实践    曾志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