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两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33
热度:

两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摘要】:针对目前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出现的硝化菌与聚磷菌泥龄的不协调、反硝化与释磷过程对碳源的竞争、厌氧区硝酸盐成分对释磷的影响、沉淀固

【摘要】: 针对目前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出现的硝化菌与聚磷菌泥龄的不协调、反硝化与释磷过程对碳源的竞争、厌氧区硝酸盐成分对释磷的影响、沉淀固液分离时富磷污泥的释磷作用及出水中存在少量富磷污泥颗粒导致出水TP提高等问题,提出两级序批式MBR工艺(两级SBMBR)。两级SBMBR工艺以优化除磷脱氮为目的,通过运行条件的控制,将聚磷菌与硝化菌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优势生长,形成先除磷(同时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后脱氮的运行模式,实现去除有机物的同时,高效除磷与脱氮,并有效控制膜污染,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设计依据。两级SBMBR工艺具有以下特点:①解决自养硝化菌与异养细菌之间泥龄的矛盾,同时又可使最终排水端反应器中为非富磷污泥,再通过膜的高效截留,从而可充分降低出水的TP浓度,最终达到优化除磷与脱氮的效果;②在一级反应器中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二级反应器中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提高有机物去除率;③降低有毒物质对脱氮的冲击,提高脱氮的稳定性;④序批式、空曝、间歇抽滤出水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膜污染。 采用两级SBMBR工艺,以青岛崂山区凉泉社区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试验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两级SBMBR工艺分级优化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处理效能、混合液特性及对膜污染的影响。 1、从SBMBR1(除磷级)除磷及去除有机物总体效能、周期除磷特性及除磷机理,SBMBR2(脱氮级)脱氮的总体效能及脱氮动力学等方面对两级SBMBR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通过运行泥龄的控制(SBMBR1为5~7d ,SBMBR2为25~30d),两级SBMBR能够将聚磷菌与硝化菌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优势生长,从而将除磷(同时去除有机物)与脱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生物处理过程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优化完成。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出水COD、TN、TP、NH3-N平均值分别为25.75mg/L、12.33 mg/L、0.46mg/L、2.71 mg/L,满足城市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要求;综合考虑沉淀期间POAs的释磷作用及沉淀效率,确定SBMBR1最佳沉淀时间为20min;通过周期试验确定硝化速率常数k1=0.21,反硝化速率常数k2=0.22,反硝化速率要高于硝化速率。 2、通过实验室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对比分析了SBMBR1(除磷级)、SBMBR2(脱氮级)混合液污泥特性。试验发现:在混和液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方面,两级反应器均表现出了不同。从外观观察SBMBR1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呈浅黄色,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污泥粒径逐步增加,SV、SVI值逐步下降,呈现出较强的颗粒特征,沉降性能良好;SBMBR2污泥呈土黄色,污泥絮体被高强度的曝气所产生的切应力所打碎,污泥粒径迅速降低,絮体较为细碎,和水相混合成均一粘稠的溶液,看不到泥水分界面;低泥龄、高负荷运行,使得SBMBR1可以保持较高的微生物活性,MLVSS/MLSS值、SOUR值均高于SBMBR2;两级反应器活性污泥中均有大量的菌胶团,长杆菌、短杆菌和球菌是构成主体,但SBMBR1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固着型原生动物如累枝虫等,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丝状菌,生物相要比SBMBR2丰富。 3、借助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平板膜污染现象进行观测和分析,并通过膜表面污染物EPS测定、污染膜表面能谱分析,得出平板膜表面污染物的组成。经过110多天的运行之后,SBMBR2反应器内膜表面形成了导致过膜压力升高的粘稠的污染层,污染后平板膜的粗糙度与清洁膜相比增加了20倍左右,膜表面污染层的最大厚度为1695.74nm。通过达西公式对平板膜的阻力分布进行了表征,得到平板膜自身固有阻力占总阻力的38.24%,沉积阻力占总阻力的53.09%(其中凝胶极化阻力为43.09%)、内部污染阻力占总阻力的8.67%,得出膜表面形成的凝胶层是导致膜过滤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膜污染主要是由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无机物污染造成,膜表面有机污染物含量为417.69mgEPS/g.MLSS,蛋白质:多糖=3.5:1,蛋白质为优势污染物;膜表面及膜孔内部生物污染以球菌、杆菌为主;膜表面无机污染物主要是Fe、Na、Zr、Rb、Ca等化合物在膜表面和膜孔内形成的硬垢。 4、对SBMBR2反应器中膜污染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操作方式、投加PAC等措施延缓膜污染。得出:污泥浓度的增加会加剧膜污染的速度;EPS、SMP因膜的截留在反应器内积累,是形成凝胶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混合液中,大分子物质占到了61%,大大高于进水与出水,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序批式运行方式与间歇抽滤、空曝相结合的膜运行方式,可以减缓浓差极化,有效降低沉积污染及凝胶层污染,膜比流量下降速率与连续流MBR相比明显降低,系统在运行100多天后,过膜压差仅增加了0.12bar;投加适量PAC,污泥粒径增加,上清液SMP降低,膜的过滤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当PAC投加量为1g/L时,膜比流量提高了70%,周期内膜通量衰减速率也有所降低,上清液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降低了14%、12%,有助于延缓膜污染。对污染膜组件的清洗采用物理清洗与化学清洗相结合的形式,空曝2小时、400ppm次氯酸钠清洗2小时、200ppm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小时后膜比通量恢复至81.51%。 【关键词】:两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两级SBMBR) 脱氮除磷 混合液特性 膜污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6
  • 前言16-18
  • 1 绪论18-40
  • 1.1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18-23
  • 1.1.1 膜生物反应器(MBR)18
  • 1.1.2 MBR 的分类18-20
  • 1.1.3 MBR的特点20-21
  • 1.1.4 MBR的发展21-23
  • 1.2 MBR脱氮除磷技术23-28
  • 1.2.1 典型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23-25
  • 1.2.2 MBR脱氮除磷技术25-28
  • 1.3 MBR中的膜污染28-36
  • 1.3.1 膜污染来源28-29
  • 1.3.2 膜污染影响因素29-34
  • 1.3.3 膜污染控制方法34-36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36-40
  • 1.4.1 课题的提出36-39
  • 1.4.2 研究目的39
  • 1.4.3 主要研究内容39-40
  • 2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40-49
  • 2.1 两级SBMBR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40-41
  • 2.2 试验装置与设备41-45
  • 2.2.1 试验装置41-42
  • 2.2.2 主要设备42-43
  • 2.2.3 膜组件43-45
  • 2.3 试验用水来源与水质45
  • 2.4 分析方法45-49
  • 2.4.1 常规水质分析方法45-46
  • 2.4.2 其他项目的分析测定方法46-49
  • 3 两级SBMBR除磷脱氮试验及工艺效能研究49-75
  • 3.1 两级SBMBR除磷脱氮系统的启动49-51
  • 3.2 两级SBMBR系统运行总体效能51-54
  • 3.2.1 COD处理效果51
  • 3.2.2 NH3-N处理效果51-52
  • 3.2.3 TN处理效果52-53
  • 3.2.4 TP处理效果53-54
  • 3.3 SBMBR1 系统除磷特性54-63
  • 3.3.1 生物除磷机理54-57
  • 3.3.2 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57-58
  • 3.3.3 SBMBR1 系统除P和去除COD总体效能58-60
  • 3.3.4 典型周期除P特性60-61
  • 3.3.5 沉淀阶段混合液P浓度随时间的变化61-62
  • 3.3.6 污泥中磷的分析62-63
  • 3.4 SBMBR2 系统脱氮特性63-73
  • 3.4.1 生物脱氮机理63-66
  • 3.4.2 影响生物脱氮的因素66-68
  • 3.4.3 SBMBR2 系统脱N的总体效能68-69
  • 3.4.4 SBMBR2 系统脱氮动力学69-73
  • 3.5 本章小结73-75
  • 4 两级SBMBR系统中污泥混合液特性75-85
  • 4.1 物理特性75-79
  • 4.1.1 污泥浓度75-76
  • 4.1.2 污泥沉降性76-78
  • 4.1.3 污泥颗粒分布78-79
  • 4.2 生物特性79-83
  • 4.2.1 污泥活性79-80
  • 4.2.2 生物相80-83
  • 4.3 本章小结83-85
  • 5 平板膜污染机理及控制方法85-125
  • 5.1 平板膜表面污染特性分析85-90
  • 5.1.1 平板膜表面形貌86-88
  • 5.1.2 剖面轮廓88-89
  • 5.1.3 表面粗糙度89-90
  • 5.2 平板膜过滤阻力分析90-94
  • 5.2.1 膜污染阻力的表征90-92
  • 5.2.2 膜污染阻力的测定92-94
  • 5.3 膜表面污染物分析94-102
  • 5.3.1 膜表面污染物的分析方法94-95
  • 5.3.2 膜表面污染物的组成95-102
  • 5.4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102-117
  • 5.4.1 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102-104
  • 5.4.2 运行方式对膜污染的影响104-107
  • 5.4.3 污泥粒径的大小对膜污染的影响107
  • 5.4.4 EPS对膜污染的影响107-111
  • 5.4.5 SMP对膜污染的影响111-114
  • 5.4.6 分子量分布对膜污染的影响114-117
  • 5.5 缓解膜污染的措施117-123
  • 5.5.1 操作方式的优化117-118
  • 5.5.2 投加活性碳对膜污染的改善118-121
  • 5.5.3 平板膜组件的清洗121-123
  • 5.6 本章小结123-125
  • 6 结论和建议125-129
  • 6.1 结论125-127
  • 6.2 建议127
  • 6.3 创新点127-129
  • 参考文献129-144
  • 致谢144-14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4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天然沸石的脱氮除磷研究    王昌南;周荣敏;闫越;申海兵;边永欢;

DO对单侧曝气生化池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    胡亮;李亮;

旁路化学除磷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影响研究    韩宝坤;刘杰;

膜-序批式生物膜法(MSBBR)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侯健;杨小俊;武长城;秦新林;周霞;曾庆福;

两种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分析    沈连峰;胡宗泰;王婷;张发文;李有;

回流比对分段进水A~2/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的小试研究    项敏;陈东辉;黄满红;

采用UCT工艺的复合式MBR脱氮除磷影响研究    李亚峰;张晓宁;刘洪涛;陈文通;胡朝宇;

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徐芝芬;李金城;莫德清;阙光龙;李文文;孙鑫;苏春良;黄朗妃;

A/A/O工艺脱氮除磷运行效果分析    李曈;郝瑞霞;刘峰;刘京;

MSBR强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厉巍;池道杰;雷红娟;杜文旭;徐可;耿彪;肖振;

分散型生活污水的低耗高效脱氮除磷    袁林江;杨凯;

同步脱氮除磷工程系统中DO浓度控制探讨    范举红;刘锐;李昌湖;李荧;陈吕军;

沙星类抗生素对MBR脱氮除磷性能及其功能菌群的影响    高贵和;孟凡刚;周忠波;王源;黄国城;

几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工艺比较    周开锡;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研究    金建华;刘建广;王仰仁;孙书洪;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陈光;张颖;郝延强;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张向怡;秦立娟;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回流液的处理    李春光;

邯郸市西污水厂处理工艺的优化控制    张志军;

六箱一体式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特征研究    窦月芹;吕锡武;

脱氮除磷哪些不能忽视?    本报记者 陈湘静

温州污水或增“洋管家”    记者 夏晶莹

无论山区丘陵平原皆能还清流    本报记者 周兆木 通讯员 姚伟国 周惠娟

太湖流域率先迈向一级A    本报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 记者 高杰

技术集成创新开辟治太新路    本报记者 郭薇

准确把握问题导向 在水专项中践行科技创新    周军

立足中心工作 服务绿色发展    本报见习记者 徐卫星

新型处理工艺基本不排泥    姚伊乐

设施建好运行要达标    记者 廖婧

太湖流域水专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本报记者 李禾

卡鲁塞尔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夏岚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螺旋升流式SUFR-UCT系统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张园

基于A/O/A运行模式的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    姜欣欣

基于CAST工艺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高效脱氮调控技术研究    刘少武

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    邢丽贞

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    何少林

A~2/O-BAF系统深度脱氮除磷    陈永志

两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元新艳

改良型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庞锋

A~2O-BAF工艺强化同时脱氮除磷    王建华

胞内碳源对A~2/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研究    王蕴杰

基于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法及新型悬浮填料强化的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宋旭升

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研究及同步脱氮除磷填料的开发    张文娟

固定化小球藻脱氮除磷对比研究以及重金属和各种营养盐对其生长的影响    颜胜华

A~2/O工艺处理系统脱氮除磷优化研究    唐致文

倒置A~2/O工艺处理河道水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翟英华

SBR工艺脱氮除磷的应用研究    刘欢

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任军俊

Baidu
map